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4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采集骨髓150~230 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插管植入肝脏,观察植入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4、8、12、24周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等主要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 (1)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术后第2、4、8、12、24周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2)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Child A、B级患者术后第2、4、8、12、24周血清ALB升高,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hild C级患者血清ALB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A、B级患者术后第2、4、8、12周PTA升高,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4周时PTA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c级患者PTA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A、B级患者血清TBil与术前比较、Child C级患者血清TBil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6个月内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6/48),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6.6%(8/48),感染发生率为12.5%(6/48),共6例(12.5%)患者死亡,均非死于肝功能衰竭,而是死于合并症或肝硬化的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治疗效果优于Child C级患者.虽然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但是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感染、肝性脑病等的发生,仍然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自体骨髓千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针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缺乏系统有对照的临床研究。一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是否同意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并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自0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12,24周观察肝功指标、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行2组对比。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至治疗后4周部分肝功指标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至治疗后12,24周,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在同一时间点2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4,12,24周2组患者Child-Pugh计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同一时间点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在传统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等综合治疗乙肝肝硬化基础上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更有效地改善肝功和凝血功能,患者症状好转,相对安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刘春雨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084-1085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以自体骨髓干细胞作为供体,对1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于细胞移植,并对相关护理方法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4例患者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成功率为100%。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治疗安全有效、疗效持久且不良反应小,而围术期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选择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年龄37~59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00~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后,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插管经肝动脉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自移植后12周,25例(69.4%)患者谷丙转氨酶逐渐降低,由平均(2788.56±357.90)nkat/L降至(1077.05±440.25)nkat/L;22例(61.1%)患者总胆红素逐渐下降,由平均(151.47±25.77)μmol/L降至(69.93±18.86)μmol/L;27例(75%)患者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5.17±11.79)g/L升至(30.87±12.17)g/L。在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5.89±12.67)%上升至术后12周的(50.39±19.38)%,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移植后大多数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移植后12周腹水减轻的19例(52.7%),食欲改善的28例(77.7%),体力好转20例(58.3%),腹胀减轻17例(47.2%),36例干细胞移植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分别采集患者骨髓200 mL.从中分离纯化的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至患者肝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和凝血指标.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第1个月后,35例(70%)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47例(94%)患者停止使用利尿剂后未再出现腹水.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C hild-Pugh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接近正常值.结论: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8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经过股动脉穿刺植入肝脏.在术后2、4、8周复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术后第4周和第8周,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腹水减少或减轻者分别为68例和72例,乏力症状得到改善者分别为69例和75例,腹胀减轻者分别为69例和72例.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多项实验室指标出现显著变化,ALT、AST、TBIL明显下降,ALB、PT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肝内移植是临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沈琼 《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65-1966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肝动脉导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方法将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作为供体,在体外分离纯化后移植患者肝内,使干细胞在肝脏中生长分化为具有功能的肝细胞,从而增加了肝细胞数量,使损伤的肝功能得以恢复和重构。结果通过术前全面准备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自体骨髓移植术后患者成功率达100%,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知识宣教,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正确合理用药,防止感染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雯  曹子英 《全科护理》2012,(2):141-142
[目的]观察干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总结其护理。[方法]对7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同时给予充分的准备、术后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大部分病人的临床症状3个月完全消失,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黄疸指数、凝血功能、白蛋白水平等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水平,彩超肝脏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干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做好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方法 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观察术前及术后1~6月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腹部B超。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第4周随访时,34例(85.00%)患者纳差、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1例(77.50%)患者停止输注人血白蛋白及使用利尿剂后,在随访时间内未再出现腹水;9例(22.5%)患者逐渐停止使用利尿剂后B超提示腹腔少量积液。术后1~6月血清白蛋白(ALB)较术前上升(P〈0.05);第2月后患者总胆红素(TB)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第5月有轻度波动。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纠正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清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1例,抽取自体骨髓150~200 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6、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亦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采集过程的临床表现。方法 122例行自体骨髓采集的肝硬化患者,比较采集前5min、局部麻醉、穿刺术中及术后15min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比较前3管骨髓采集中患者疼痛评分及每管抽取时间。结果以双侧髂后上嵴为骨髓采集部位,局部麻醉、穿刺及抽取骨髓过程中患者心率均高于术前(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min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术前(P〈0.05)、但在正常范围,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局部麻醉时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穿刺时疼痛程度评分高于左侧(P〈0.05),抽取双侧第1管骨髓时疼痛程度评分高于第2,3管(P〈0.05)。结论正确掌握穿刺方法及抽取速度,可采集较高数量和质量的自体骨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角膜缘干细胞(LSCs)损伤的初步疗效。方法 36只大白兔分为三组:BMSCs组、LSCs组与羊膜对照组,每组12只。BMSCs组采用附着有BMSCs的羊膜治疗角膜缘干细胞损伤,LSCs组将附着有角膜内皮细胞的羊膜治疗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羊膜对照组则仅将羊膜用缝合线固定于浅层巩膜上治疗角膜缘干细胞损伤。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3周和4周对眼表的形态进行评分;并于术前、术后1周、4周、8周利用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密度和表面积。结果在移植手术实施之前三组兔的眼表形态综合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4周BMSCs组和LSCs组兔的眼表形态评分得以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4周羊膜对照组兔的眼表形态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4周BMSCs组和LSCs组之间的眼表形态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羊膜对照组相比,其它两组手术4周之后的眼表形态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共焦显微镜观察,BMSCs组兔移植1周之后的细胞形态为圆形,而非初始的梭边形,细胞较小,密度较高,而随着时间推移,个数逐渐减少,体积变大。随着时间的推移BMSCs组与LSCs组兔移植后的平均细胞密度出现下降。手术前BMSCs组与LSCs组细胞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周、4周BMSCs组的细胞表面积显著低于L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8周和12周时BMSCs组与LSCs组细胞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角膜缘干细胞相似,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缘干细胞可以重建受损的眼表,减轻水肿,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肝衰竭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和观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45例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移植前、术中和移植后的护理与观察体会。结果4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出现2例发热、3例恶心呕吐,术后2周内1例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结论加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和观察,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54例.移植组30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选择同时期入院但未行干细胞移植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移植后1个月进行NIHSS评分,移植后6个月进行疗效比较.同期检测血常规、凝血机制、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结果 移植后1个月,移植组患者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86 ±7.48)、(18.26±8.74)分,t=2.681,P<0.05];移植后6个月进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6,P <0.05).随访各项血液检查结果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安全且近期疗效确定,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于美娟  张雅妮  冯善伟  王淑辉  熊符  张成 《新医学》2010,41(7):442-445,F0003
目的:探讨携带抗肌萎缩蛋白小基因(Micro-dystrophin)的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模型鼠(mdx小鼠)体内分化为肌卫星细胞的潜能。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micro—dystrophin基因转染mdx小鼠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mdx小鼠,移植后12周免疫荧光法检测受体鼠腓肠肌micro-dystrophin的表达,并分离培养肌卫星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受体鼠腓肠肌成功检测到micro-dystrophin表达;分离培养肌卫星细胞发现部分细胞可同时表达micro—dystropbin和c—met及micro—dystrophin和desmin。结论:自体mdx小鼠MSCs可携带外源性micro—dystrophin基因,并在体内分化为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细胞,少数细胞可作为肌卫星细胞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重症肝病6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择60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年龄20~65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50~10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肝脏。患者在移植后1周、4周、8周、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12周后,谷丙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平均186.34IU/L降至68.96IU/L;总胆红素(TBIL),由平均161.34μmol/L降至78.93μmol/L;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4.39g/L升至31.96g/L,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在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6.33%上升至术后8周的53.48%,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患者在移植后1周生存率为100%;1例在4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8%;3例在12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5%。移植后大多数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移植后8周(51.6%)...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2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男20例,女4例,平均60岁(27~79岁),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干细胞2~3周,开通梗死相关罪犯血管,通过冠脉转运将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的心肌梗死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为(0.9~3.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1.6~8.3)×106。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2例患者因罪犯血管狭窄小于50%未行PCI,仅移植干细胞,1例患者因严重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未能行PCI而仅行干细胞移植,另l例患者行PCI术后,心功能仍无明显改善,半年后移植干细胞。其余20例患者在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注入细胞。24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51.13±9.68)vs.(42.58±12.49),P<0.05],LVDd较术前稍减少[(58.21±7.75)vs。(58.25±8.31),P>0.05],但未达统计学意义;16例99mTcMIBI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流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6~23个月无心律失常和其他合并症发生。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随访6~23个月未见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肝移植对肝硬化模型猪并发心电生理和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湖北白猪(3~4月龄)60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头)普食喂养;实验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猪肝硬化动物模型(48头)。自体BMSCs采集、分离与移植;在BMSCs肝移植前后对肝硬化模型猪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①模型猪肝脏超声体积缩小、呈结节样改变,肉眼观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镜下观假小叶形成,判定猪肝硬化动物模型制作成功;②48例肝硬化模型猪BMSCs肝移植前出现心电图异常27例(56.25%),其中异常心电图以长QTc间期发生率37.03%(10例)为最高;③BMSCs肝移植后12周,心电图异常14例(占29.17%),长QTc间期发生率4例次(占28.57%)。结论肝硬化模型猪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且随肝损害严重程度加重而延长;BMSCs肝移植后,心电图异常率以及长QTc间期发生率明显下降,心电生理得到改善;BMSCs肝移植本身可诱发肝硬化模型猪出现暂短心电生理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3周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结果:经3周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后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否在体内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采用4,6-联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标记。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缺血45min后经下腔静脉注入用DAPI标记的MSCs,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d、2d、3d、4d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的MSCs在肾组织中的分布,采用能与肾小管内腔壁特异结合的蓖麻血凝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rinin,RCA)对迁移入肾脏的MSCs分化状况进行鉴定。结果移植组术后第三天肾组织内可见DAPI标记细胞,第四天DAPI标记细胞明显增多(P<0.05),且多数DAPI标记细胞能结合RCA。对照组没有发现DAPI标记细胞。结论移植的外源性MSCs能够迁移、定居于肾组织中并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