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玥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7):492-492
<正>患者女,19岁,因原发性闭经于半年前到我院就诊,直肠触诊:右附件区触及约3cm×3cm囊性包块,质软,无明显压痛,超声检查:子宫大小5.2 cm×2.8 cm×1.6 cm,右附件区可见大小3.8 cm×3.2 cm的囊性包块,囊壁厚,囊壁回声增强,囊内可见细小密集点状回声,囊壁上可见点彩样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附件区囊性占位,考虑良性病变,建议随诊。门诊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后月经来潮,经量少,无痛经,停药后仍不行经。患者遂到我院复查,超声检查:双侧卵巢未显示,子宫右上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9岁。无意中发现盆腔包块10余天就诊。超声显示:子宫大小及形态未见异常,实质回声均匀。右卵巢大小约3.8cm×3.3cm,左卵巢显示不清。子宫左后方可见17.0cm×6.6cm实性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最大血流速度0.50m/s,阻力指数0.45,搏动指数0.64。手术见左卵巢实性增大,有一约为18.0cm×10.0cm×10.0cm的分叶状包块,色灰红,包膜完整,质韧,与盆腔无粘连。标本切面灰白,质脆,无明显出血坏死灶。病理诊断:卵巢无性细胞瘤。讨论卵巢无性细胞瘤来源于卵巢原始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20岁,未婚。发现腹部膨隆3周来本院就诊,患者体型瘦,下腹盆腔部略膨隆,触之略硬。既往月经周期及量正常,偶有痛经,大小便正常。超声所见:子宫后位,宫体大小约55 mm×39mm×45mm,明显受压,轮廓模糊,肌壁回声尚均匀,子宫内膜隐约可见,厚约3mm,略后移。于盆腔内距体表9mm处,可见巨大不规则略强回声区,范围约184mm×105mm×178mm,上界达脐孔处,下至耻骨联合,左侧缘平髂前上棘,右缘位于髂前上棘内侧1~2指处,边界尚清,呈"分叶状",内回声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0岁。未婚。因下腹部不适、发现右下腹包块1周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好,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月经量无异常改变。查体:右下腹膨隆,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0cm×10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固定无压痛。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及内膜显示清晰,未见异常。于子宫右后方探及大小约11.6cm× 相似文献
5.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卵巢恶性肿瘤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0.5%~1%,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超声资料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22个肿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检查资料。 结果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多数(15/21)<30岁,平均年龄(25.7±9.0)岁;22个原发肿瘤体积较大,平均径线(10.6±3.6)cm,中位径线11.4 cm;超声均显示附件区实性为主、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物(单侧肿物20例,双侧肿物1例),部分(11/22)呈类圆形,部分(11/22)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条索样中高回声、囊性变的无回声区或钙化成分;肿物内有较丰富的低阻血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盆腹腔积液1例,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2例,术后证实转移3例。基因检查显示3例合并染色体异常。20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为6.3~3800.5 IU/L。 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多为年轻女性患者,单侧原发病灶,超声表现为体积较大,以实性为主的低回声肿物,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结构,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合并小无回声区及钙化灶,有较丰富的低阻血流,结合临床及血清hCG水平可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8岁.主因停经45d,下腹疼痛,发现盆腔肿物3d入院. 超声所见: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周边规则,肌层回声均质,内膜居中,厚约1.1cm.于子宫前上方可见实性肿物回声,似2个相互融合,大小约11.3cm×7.4cm×7.5cm,形态尚规整,内回声不均质,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显示(图1). 相似文献
8.
9.
10.
陈湘丽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3):239-239
患者女,13岁.因腹痛1天急诊入院.病后无呕吐及发热,未排大便.既往体健.月经未初潮.体查:下腹部隆起,可扪及一直径10 cm包块,轻压痛,叩诊实音,活动可. 相似文献
11.
王莉张铁娟岳嵩马玉庆姚苓吴青青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2):856-857
卵巢无性细胞瘤由原始生殖细胞构成,属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1%-2%。因发生率低,关于其超声特征性表现的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本组总结分析经病理诊断为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特点,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超声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28岁,近3个月来月经不规则,经量多,淋漓不尽。既往健康,肥胖,未育,无其他不适感。体格检查:附件区可触及包块,与子宫分界不清。因患者肥胖,腹部触诊不明显。超声检查:子宫前位,轮廓清楚,切面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厚约1.9 cm,回声不均,内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区(图1),较大者约0.5 cm×0.4 cm,壁稍厚;CDFI:内可见少许短线状血流信号显示。宫腔内可见一节育器回声,位置居中。子宫前方可 相似文献
13.
张旭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11):824-824
患者女,16岁。主因腹胀、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因患者未成年,未做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呈前位,大小49.6mm×34.6mm,实质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无增厚,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子宫漂浮于腹水中。于右侧附件区见一106.0mm×93.1mm×73.6mm囊实性肿物,外缘尚光整,囊内壁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泡样突起,围绕囊壁一周(图1),肿物基底呈囊实性网隔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实性部分可见丰富血流信号,RI0.45。肿物基底可见一索条状回声(输卵管)连于右侧宫底(图1)。盆腹腔见大量… 相似文献
14.
病例报告女,17岁,未婚,农民。住院号90907。因腹部包块1年余于1990年11月22日就诊。1989年底自觉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能移动,无其他不适。1990年5月后包块迅速增大,伴停经。腹有饱胀感,食欲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 相似文献
15.
对巨大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5岁.以腹胀2周、憋气3d为主诉收入院.月经量中等,无痛经,白带正常.LMP 2009-06-29.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畅,有少许血液.宫颈:轻度糜烂,自宫口有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子宫及附件:子宫触诊不清,于下腹及盆腔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质中,如孕5个月大小,边界清,表面不平.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 859.5 U/ml(正常值0~35 U/ml),AFP(-),β-HCG 68.33 mIU/ml(正常值<5 mIU/ml),LDH 2 686 U/L(正常值230~460 U/L).增强CT扫描示:(1)盆腔巨大肿块,考虑卵巢癌,可能转移至盆腹腔及网膜;(2)腹腔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以右侧为著,伴右下肺压迫性肺不张.B超示: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16岁。因月经间期出血半年,月经量增多、下腹痛、盆腔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肥胖,全身多毛,胸背部痤疮。实验室检查:血泌乳素5.20ng/ml,睾酮1.97ng/ml。经直肠超声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右附件区实性肿块,大小为6.1cm×6.0cm×5.5cm,圆形, 相似文献
17.
徐京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6):424-424
患者女,24岁,停经伴声音变粗4个月,查体发现卵巢肿瘤10d就诊。妇科检查:外阴形态正常。肛诊:子宫后位,大小正常,左附件区扪及一直径约4.0cm的囊实性肿物,活动度好,无压痛,右附件区未见异常。实验室性泉6项检查:睾酮1068.5ng/ml,(参考值4~100ng/ml),余5项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3岁,未婚。因下腹部包块3个月,迅速增大伴腹痛,于1998年5月16日入院。查体:腹软,肝脾未及,右下腹部可触及一如6个月妊娠大小的实性包块,质韧,活动尚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有压痛。B超检查:于右下腹部可探及一18cm×17cm×14...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28岁,孕40周,因单胎妊娠合并盆腔肿块而入院。B超提示:羊水过少,盆腔实质性包块。孕期无特殊病史及用药史。剖宫术中正常分娩一男婴,并见左卵巢增大,14cm×9cm×9cm,呈苍白色,表面高低不平,质中,有完整包膜;右卵巢似哑铃状为2个相连肿块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