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高校教师高脂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教师健康教育前后高脂血症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血脂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教师高脂血症的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实施干预措施1年后,有82.09%教师血脂恢复正常,TC、TC、LDL—C明显下降。结论采取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既提高教师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又达到降脂目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郑永玲 《吉林医学》2012,33(22):4774-4775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对高校教师高血脂患者效果的观察。方法:以高校教师6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采取低脂低盐饮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每个月回访,定期检查,随机抽取6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对照组,普食,仅用药物治疗,1年后分别进行血脂检测。结果:1年后观察组血脂水平降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既提高教师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又达到降脂目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体检人群血压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动态变化,为教师代谢疾病的早期筛查及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岛某高校同一教师体检人群两年体检样本,分析该人群连续2年血压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动态变化。结果:2011年收缩压水平(113.54±13.87 mmHg )显著低于2010年(116.81±11.26mmHg),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91,P=0.001);2011年舒张压水平与2010年比较(70.32±9.10 mmHg vs 69.61±8.56 mmH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7, P=0.068),2011年血压达标率(68.2%,973/1427)显著低于2010年(60.6%,865/1427,)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0.33,P=0.00);2011年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2010年水平(5.34±0.72mmoL/L vs 5.52±0.68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6.86,P=0.001);而2011血糖达标率(55%,785/1427)略高于2010年(54.2%,773/14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3,P=0.63)。2011年总胆固醇水平较2010年同期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18±0.95mmoL/Lvs 3.47±1.02mmoL/L;t=7.86,P=0.00);而2011年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2010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2011年BMI正常比例(59.7%,852/1427)较2010年(61.3%,875/1427)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7,P=0.12)。结论:高校教师血压及代谢指标异常呈动态变化,加强健康宣教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高校教师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发现危险人群,分析危险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高校2007年1787例和2013年1652例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中患病率居前四位的高甘油三酯、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四种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中高甘油三酯、脂肪肝、高血压的总患病率分别为31.0%,30.0%,23.3%,均明显高于2007年的22.7%,19.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60岁是高发年龄段。结论上述慢性病在教师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与教师工作压力大、自身锻炼较少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预防保健知识,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预防保健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刘文  施培新  孟庆恩 《医学与社会》2010,23(5):87-88,93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缓解教师压力的方式与方法,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某大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的教师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是其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分析某高校教师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状况,为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曲靖市某高校(非医学专业)597名专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的教师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家中有无高血压病患者的教师对高血压病认知状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校教师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年轻教师对高血压病认知度偏低。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职业压力过大会损害高校教师健康、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引起心理失调.其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期望过高、工作负荷大及个人因素等.为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教育管理部门需重视教师职业压力过大的问题,尊重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从政策层面进行“宏观调控”;高等院校要加强伦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高校教师要强化个人心理调试,提高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董桂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8):1138-1139,1142
目的:调查某高校教师脑血管的功能状态.方法:采用WA-880数字阻抗血流图仪(天津万安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148例高校教师进行额-乳及枕-乳导联检测.结果:中年教师脑血管功能状态减退明显,老年教师脑血管功能状态基本与年龄相符.结论: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促进了脑动脉硬化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发生,应该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师身体状况,为该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校参检人员的健康信息共1303例,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要检出疾病为结膜炎、脂肪肝、白内障、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高血压;检出健康危险因素中前5种依次为血脂异常、超体质量、血压偏高、尿酸偏高、空腹血糖异常。男性结膜炎、脂肪肝、眼底动脉硬化、超体质量、血压偏高、尿酸偏高、空腹血糖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白内障、屈光不正、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除尿酸偏高(P=0.740)外,不同年龄段所患疾病、存在危险因素显著不同(P<0.01)。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该校教师眼睛健康状况不乐观;健康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该人群开展超体质量、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血压升高的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某高校教师血脂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a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为探讨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作者于2006年7月对信阳师范学院的教师人群血脂水平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高校教工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亚健康和疾病、提高教工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9年全校教师职工体检之际,抽取276名教工进行中医体质、亚健康状况和个人基本资料调查,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高校教工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是平和质(18.84%)、痰湿质(17.03%)、阳虚质(16.30%)。健康人群占15.22%,亚健康人群占70.65%,患病人群占14.13%。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所有病理性体质(对照组为平和质)、女性、中级职称(对照组为初级职称);疾病的影响因素包括气虚质(对照组为平和质)、教授职称(对照组为初级职称)。结论高校应该特别关注偏颇体质人群、女性人群、中级职称和教授职称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他们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通过调查高校青年教师压力源、心理健康水平及常用的应对方式,研究青年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源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对策,为青年教师心理保健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的高校教师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武汉市3所部属综合性大学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49份。结果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校青年教师SCL-90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总分较国内常模显著增高。压力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显著正相关,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分随压力程度增高而增加。应对方式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较多采用心理、行为解脱,精神寄托和否定等应对方式的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工作负荷、个人特质、积极认识和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心理和行为解脱、精神寄托是影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个人特质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最显著的因素,较少采用精神寄托而多是积极认识、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将有益于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周颖华  吴均林 《医学与社会》2009,22(8):66-67,71
目的:了解大学生利用心理卫生服务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方法:采用,自拟的大学生利用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的调查问卷对5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41.8%的人曾经有接受心理卫生服务的需要,但接受过心理卫生服务的只占14.5%;大学生选择的服务人员、机构和形式分别为心理治疗师、网络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所考虑的问题有显著差别。结论:有心理困扰而未及时寻求心理卫生服务者占大多数;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服务机构的种类、形式、经济性、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影响大学生选择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客观因素,旨在寻求合理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而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对172名高校教师进行SCL-90测试。结果:大学教师躯体化因子分和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男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因子分高于女教师,女教师的抑郁因子分和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教师。差异均呈显著性;40岁以上教师组的躯体化问题较多。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处于较好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卫生现状提出干预对策,呼吁全社会应该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城区小工业企业工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医学与社会》2010,23(4):11-12
目的:调查武汉市城区小工业企业生产人员职业卫生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调查表对样本企业生产职工卫生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被调查城区内小工业企业中有76.5%的企业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但接受职业有害因素浓度监测的仅2家.仅少数小工业企业提供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34家企业均未配备专职卫生人员,78.9%的工人从未接受过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培训;61.8%的企业从未对接触有害因素的生产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54.3%的企业开展了有害因素接触者的定期体检,但这些企业中仅64.5%的有害因素接触者参加了定期体检.结论:目前武汉市城区小工业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和监管,有必要加强对小工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的立法与监督;建立小工业企业所在社区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为小工业企业职工提供必要、科学、合理的职业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压力状况调查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压力状况和常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分析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及其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3所部属综合性大学的519名教师,采用“个人资料问卷”、“高校教师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压力显著增大,助教和讲师的压力感受要比副教授和教授高;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教师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校教师多采用积极认识、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和工具性社会支持的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不同压力因素与心理、行为解脱和伴随情感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等一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工作负荷大、学校管理及制度、社会因素和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社会、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和促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教职工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学高校的112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确定亚健康状态.结果:某医学高校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6.67%,其中男性68.49%,女性63.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性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增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教职工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疲劳、咽部有异物感等.结论: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与年龄、工作性质、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教职工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学高校的112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确定亚健康状态。结果:某医学高校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6.67%,其中男性68.49%,女性63.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性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增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教职工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疲劳、咽部有异物感等。结论: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与年龄、工作性质、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健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健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医学生“健商”意识的建议。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500名学生进行“健商”状况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觉良好,对有关健康的议题有较高的关心程度,但缺少必要的健康意识,缺乏必备的健康知识,心理状况令人担忧。结论应在医学生中加强宣传,构建“健商”意识;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及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