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志农 《江西中医药》2006,37(12):10-11
1 体质研究的意义 体质学就是体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学。体质就是人体的基本质量,如抗寒、抗缺氧、抗疲劳、抗强力劳动、抗高温等。一般而言体质学研究应该在自然健康人群中进行。因为不同地域和相同地域的自然健康人体质因遗传、饮食习惯、生活史等多种因素,身体内有某些微分子结构确实存在差异。体质学研究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再确立有效的方法。方可得到新的比较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具有不同体质的人们对于不同疾病的反应性不同.体质在人体的发病及辨证、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中,匡调元[1]提出,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殊性,对某些致病刺激的易感性及其所发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人体体质对中风病的影响与临床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体体质将中风病的易感人群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内盛、气虚血瘀三类,从三类人群的体质分别阐述中风病的发病、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血瘀体质研究的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血瘀体质是中医体质分型中的一种常见体质类型.血瘀体质的形成与年龄、性别及地域因素关系密切.血瘀体质与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等相互兼夹.血瘀体质与血瘀证具有相关性,血瘀体质者患病易发为血瘀证.系统生物学将是血瘀体质研究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
胡晖 《光明中医》2012,27(3):569-570
目的 利用“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表”对前来咨询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依据体质辨识结果,采取个性化的体质调理指导,使不同体质的人群得到合理的体质调理指导,减少指导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方法 对100例前来咨询的人群进行体质辨识,加强体质调理措施指导.结果 100例通过体质调理指导的人群,体质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依据体质辨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体质调理措施,最终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糖耐量减低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探讨中医体质与IGT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方法 采集医院门诊及查体中心人群病例信息,依据IGT诊断标准,运用中医体质标准进行分类,确定体质证型,分析其特征.结果 ①入选者共153例,其中单纯型体质98例(64.05%),复合型体质55例(35.95%).②单纯型IGT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为:痰湿质35例(22.88%),阴虚质21例(13.73%),血瘀质13例(8.50%),湿热质12例(7.84%),气虚质12例(7.84%),气郁质5例(3.27%).③单纯型主要五种体质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OGTT2hPG)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主要体质类型的(BMI)由低到高分别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五种主要体质间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显著差异;血瘀质的肌酐(G)、尿素氮(BW)、心电图异常率较其它四组高.结论①IGT人群的体质类型表现为单纯体质和复合体质,其中单纯体质所占比例较大.②单纯型IGT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③五种主要体质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相比无显著差异.五种主要体质中痰湿质的BMI最高,其次为气虚质,血瘀质的肌酐、尿素氮、心电图异常率最高,提示痰湿质大多为肥胖之人,血瘀质的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瘀血体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敏  何文彬 《光明中医》2007,22(2):48-50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瘀血体质是中医体质分型中的一种常见体质类型,本文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基础实验研究三大方面对瘀血体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所决定,它影响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易感性和倾向性。为了解青海地区土族人群的体质状况,使居民  相似文献   

9.
人群体质分类是体质医学诊断的要点,东武李济马先生在著<东医寿世保元>中创四象医学而有所发展.体质医学也是四象医学的精华,为了考察和发现人群体质分类规律,我们调查组在图们市月清乡人群进行了随机抽样80例的39项调查.统计分析中≤者占大多数,<占少数.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分类是根据人群中的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分成若干类型。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由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与医疗实践中,虽然可以发现较为典型的某种体质,但多数人的体质特征是不典型的,兼夹体质广泛存在于广大人群当中,且兼夹体质的种类和程度也因人而异。为此,本研究探讨基于中医体质分类理论,研制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并进一步探讨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工具,采用雷达图技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直观的兼夹体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了解江门地区人群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872例体检人群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207例,单纯偏颇体质151例,兼杂体质514例。8种偏颇体质在人群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状况,气虚质最多,湿热质次之,向下依次为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和特禀质。结论:9种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偏颇体质人群中兼杂体质占相当大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体质是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和机体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气虚体质在人群中比较常见,以气息低微,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多种复杂因素形成的。气虚体质发生率高,与年龄、性别和地域等有关系。气虚体质人群易患感冒、喉喑、鼻鼽、哮喘、眩晕、遗尿等病证。  相似文献   

13.
梁頔  孙斐 《环球中医药》2016,(4):443-445
目的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治未病科接诊服务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了解门头沟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状况。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23.7%,偏颇体质占76.3%。偏颇体质中,气虚质人数比例最多(16.7%),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4.0%)、痰湿质(10.6%)、湿热质(9.6%)、阴虚质(9.1%)、瘀血质(6.9%)、气郁质(6.7%)、特禀质(3.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门头沟区中青年人群中医体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发现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体质状况有差异性,有助于针对门头沟区居民体质状况调整体质调养方案,提高门头沟区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正匡调元在《人体体质学》中提出,体质是"人群及人群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殊性,对某些致病刺激的易感性及其所发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1]但现今的中医体质分型是否适合恶性肿瘤易感性的研究?当今的9种中医肿瘤体质是否能很好地指导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仍值得商榷。1当今中医界对于恶性肿瘤体质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美加籍高加索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美加籍高加索人群与中国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的差异,探讨并剖析不同人种、地域、生活饮食作息等不同客观条件对中医体质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运用《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体质调查。统计分析美加籍高加索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以前期课题组调查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的常模为基准,进行美加籍高加索调查人群与中国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差异比较。结果:美加籍高加索人群平和质的比例较中国人群高,而美加籍高加索人群偏颇体质中的阳虚质、特禀质所占比例较中国人群高。结论:美加籍高加索人群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因素或许是造成美加籍高加索人群偏颇体质中阳虚质与特禀质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孙广仁 《天津中医药》2008,25(4):304-306
讨论了中医学的精气生命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对中医学体质理论构建的影响,指出人体之精是人类个体体质形成的根本和基础,而人体之气在个体体质的形成和改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是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思想基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类个体或人群体质的形成和改造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体质过程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12月—2007年1月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21 948例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医体质量表的数据,利用判别分析法对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使用对应分析方法,探索样本人群总体及其不同性别人群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与15~24岁关联性较强;平和质与25~44岁关联性较强,此年龄段男性人群与痰湿质、湿热质,女性人群与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阳虚质、气虚质等虚的体质类型与45岁以后的年龄段关系较强,此年龄段与痰湿质、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结论不同年龄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质类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质现象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与人体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作者对近10年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流调学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湿热、痰瘀体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质的形成受先天遗传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后天获得性可使体质呈现趋同性.现今我们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给湿热体质和痰瘀体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与背景,使得这二种体质在体质致病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体质决定了对疾病的易感性,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二种体质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较准确地掌握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人群,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特点对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体质过程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12月—2007年1月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21 948例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医体质量表的数据,利用判别分析法对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使用对应分析方法,探索样本人群总体及其不同性别人群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与15~24岁关联性较强;平和质与25~44岁关联性较强,此年龄段男性人群与痰湿质、湿热质,女性人群与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阳虚质、气虚质等虚的体质类型与45岁以后的年龄段关系较强,此年龄段与痰湿质、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结论不同年龄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质类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