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气通于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华佗中藏经》:“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此均说明脾胃正气之强弱与疾病之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调理脾胃的治则不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较广,而且在其它系统疾病中也很重要,《内经》:“治痿独取阳明”;  相似文献   

2.
脾胃学说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永国 《河南中医》2007,27(10):33-33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送,逆者死。”张仲景曰:“四季脾王(旺)不受邪。”金元医家李东垣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其在《脾胃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  相似文献   

3.
历代以来 ,对脾胃功能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已多有阐发 ,其中尤以李东垣之《脾胃论》为精详。至清代叶天士始有脾胃分治之说 ,可见同为后天之本 ,脾胃在脏腑阴阳属性、体用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我们认为 ,阳明经腑 (胃 )在病机传变上的意义较脾更为重要 ,试阐述之。1 胃腑的生理功能是其病机传变的基础《灵枢·五味》指出 :“胃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水谷皆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指出了胃的受纳和消化吸收功能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提示胃参与了营卫气血的化生 ,故有“阳明…  相似文献   

4.
脾升胃降是指消化饮食主要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向多以为升清降浊是脾胃之气所司,但实则脾胃之阴亦参与。高鼓峰说:“胃阴充足则思食”。可知胃阴是指水谷之精微、津液和胃中特具消化作用的物质。明代万密斋说:“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气通于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华佗中藏经》:"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此均说明脾胃正气之强弱与疾病之发生有密切关系。其次调理脾胃的治则不但在消化系统疾  相似文献   

6.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7.
凡人体患病有新久之分,受邪有轻重之殊,发病有缓急之别,在辨证施治中,对于急性病可以针对病情使用“八法”,一鼓作气,克邪制胜;而对于杂症久病和年老患者,则当以顾护“后天之本”为要务。如果忽视了脾胃这对关键脏腑,处方用药欲求满意的疗效,则恐比之“缘木求鱼”,难以达到目的。现就杂症久病必须重视脾胃,处方用药务宜平和的问题,陈述于下。l杂症久病在脾胃《内经》有关脾胃的生理活动,论述精辟。例如《灵枢·五味篇》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  相似文献   

8.
世谓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然东垣之论,详于脾而略于胃,详于阳而略于阴。香岩叶氏,独具慧眼,力倡养胃阴之说,补东垣之不逮,却详于胃阴而略于脾阴,遂使后之学者泾渭不分,混以脾阳统胃阳,以胃阴统脾阴。愚以为脾之与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截然有别,不容混淆。遂不揣浅陋,试探脾阴胃阴之殊,不当之处,望明哲者正之。一、言生理,脾胃之阴有别《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凡脏腑均有阴阳二方面,脾胃也然。脾者,太阴湿土,主升主运,喜燥而恶湿,胃者,阳明燥土,主降  相似文献   

9.
张涛清老师早年根据张机“六经传变”、李杲“脾胃为生化之源”、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理论,积五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临症应重视调理脾胃,“调经络,保中气”,并创立了“五穴方”。脾胃皆属中土,为仓禀之官。《内经》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又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中藏经》曰:“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李东垣亦曰:“脾全靠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肢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都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对机体生命与健康的重…  相似文献   

10.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内经》提出脾胃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李东垣本《内经》“土者生万物”之旨,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治重升发脾阳,立“甘温除热”大法,著《脾胃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氏擅长柔润养阴之法,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善。历代医家治脾胃多从补虚立论,而张子和善用  相似文献   

11.
“脾胃者,仓廪之官”,为后天之本。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脾体阴而用阳,胃体阳而用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脾以升则健,胃以降则和”,两者具有阴阳、气血、运纳、刚柔、燥湿等一系列性能和体用的不同,为此,在研究脾胃的时候,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本文试就胃  相似文献   

12.
胃腑与五脏相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所以五脏六腑中皆有脾胃之气。凡脏腑、声色、舌脉、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的病变多影响五脏,而五脏病变又多与胃腑相关.正如李东垣所云:“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临床中因胃气虚弱,营血亏乏而发生心病者屡见不鲜;土壅木郁而致肝病者亦比比皆是;胃弱,土不生金,肺失所养,常可致肺病;胃虚,土不制水,则水泛又多致肾病。等等。故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着重提出了“胃虚…  相似文献   

13.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足太阴者,三阴也,……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脾升胃降,通上达下,外灌三阳,内渗三阴,为五脏六腑之海,转输之机,成为心肝肺肾四脏生理活动中心,升降出入之枢纽。所以,李东垣以“人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而立论,后人又有“气化之机则在于脾之健运”及“治脾胃可以调五脏”之说。  相似文献   

14.
脾属土,居中央,生化气血,故为后天之本。一脾胃为水谷之海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称脾胃为“水谷之海”。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相协,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以营养周身。《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又云:  相似文献   

15.
我们根据李东垣脾胃論“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后天之本”观点,用于治疗肺病八例,心病五例,肝病十例,腎病二十八例,都收到良效。脾胃和人体元气有密切的关系。元气卽真气,是人体生活动力,又是支持人体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五脏內伤的形成,就是人体內部元气不足的原因,而元气所以不足,又是脾胃虛弱的結果。《灵枢五味篇》說:“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入胃,五脏六腑皆稟气于胃也。”这是說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紐,升則上輸精气血液于心肺,降則下输精微营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中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对于“胃之两焦”的认识,一直是《内经》中的一个难点及争论的热门话题。历代医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尤其是以张介宾为代表的医家认为“之”是动词“到”之意,“两焦”是指上、下两焦,也就是说;水谷入于胃,经过脾胃所化生的精微再输布到上焦和下  相似文献   

17.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脾胃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主要环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本文就脾胃升降学说在临床的运用作一简介。1 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的升降纳化是脾胃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  相似文献   

18.
<正> 从现存的医学文献来看,《内经》是记载脾胃生理、病因、病机等资料最早的一部书。从“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一过程看来,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内而脏腑经络的温养,外而四肢百骸的濡润,无不仰给于胃的纳谷和脾的散精,也就是《内经》所说的“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四肢皆禀气于胃”,“脏真濡于脾”,“脾主身之肌肉”。正由于“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所以脾胃一旦发生病变,不仅中州损伤,而  相似文献   

19.
1 清热泻火法本法适用于胃火上攻的胃脘痛。胃热之形成 ,可因风暑温燥等邪气侵入胃腑而化热 ;或因劳倦内伤 ,七情过激而化热 ,即所谓“阳气者 ,烦劳则张” ,“五志化火”。不仅脾胃本身阴阳偏盛偏衰可致胃热证 ,而且其他脏腑之热亦可传入胃 ,导致胃热证。由于邪热郁结中焦 ,使气机郁滞 ,胃失通降之性 ,则出现胃脘痛证。是如《伤寒论》第 15 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具有泻热、消痞、和胃作用 ,主治脾胃痞热证。曾治患者何某 ,男 ,2 9岁 ,1998年 6月 2 0日就诊。主诉 :上腹部疼痛 1个月 …  相似文献   

20.
关于脾胃阴阳属性问题,历来多有论争。笔者认为,脾阴胃阳之说,是古人根据脏腑阴阳特性而在组织结构上的一种归类,它并不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故此后世将古人这种从人体结构认识上提出的脾阴胃阳的理论,广泛地类推到生理病理的各个方面,李杲在《脾胃论》中说:“脾为至阴,受胃之阳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至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这对后世坚持脾阴胃阳之说,具有深刻的影响。 脾胃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反映,究竟是脾阳胃阴,还是脾阴胃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 1 在生理方面 脾主升,胃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