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顺势思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势思维是中医学中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之一 ,在药物中的应用有极大的影响与渗透 ,它是自然界整体全息思维的体现。从顺药物形态之势、顺药物质地之势、顺药物特性之势三方面对中药顺势思维作了探析。指出 ,顺势思维与同气相求、象形取义思想有着密切关联 ,有着很强的规律性和趣味性 ,极简朴而又奥妙。  相似文献   

2.
中医顺势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古今文献,阐释中医顺势治疗的涵义,探讨中医顺势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医顺势治疗包括顺序应正气抗邪之势,顺应人体气机升降之势,顺应脏腑苦欲喜恶之势,顺应脏腋经络气血时间变化之势,顺应体质差异之势。认为中医顺势治疗与中西逆势治疗各有不同的前提,可结合临床实际具体运用。指出中医顺势治疗与西方国家的顺热疗法名同实异。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顺势思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顺势思维的概念顺者 ,顺应 ,顺从也 ,循也 ,因也 ,有趁、乘之意 ;势者 ,势态 ,趋势也。顺势思维指尊重、顺应、利用客观之势态及规律 ,处理事物的思维方法。顺势思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 ,是“天人合一”思维的具体体现。早在春秋之末 ,范蠡即明确提出 :“因阴阳之恒 ,  相似文献   

4.
“势”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趋势。笔者认为在《金匠要略》一书中包括自然之势、脏气之势、病位之势,病势四方面的内容。顺势治风IH旨在治疗疾病中顺应自然之势、脏气之势、病位之势以及病势等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立相应治疗方法的原则。本文记就顺势治则在《金匮要略》一书中的应用,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姜姗  赵京生 《中医杂志》2018,(24):2081-2084
从顺势思想出发,探究"气"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并由此从体质判断、经脉逆顺、针刺时间把握,即顺人身之气、顺经脉之气、顺天时之气三个方面,分别探讨顺应气势的主体思想在针灸理论中的贯穿。此外,基于对西方顺势疗法的基本认识,对比中医、针灸顺势思想与顺势疗法在"顺"的含义、客体、主体三方面之异,说明二者异源同名。  相似文献   

6.
《内经》认为施治“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其施针服药择时的原则主要在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疾病变化有期,贵在截之适时。现略论之,并列举历代医家择时施治经验,现代时间治疗学研究成果,说明其临床意义与科学性。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内经》认为人体阴阳有昼夜消长变化,临床可顺其消长之势而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顺天之气,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所谓顺者,顺其自然之性之势也;天者,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中蕴涵的传统中医思维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以及在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能动总结出来的具有时代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实践悟性智慧以及动态经验思维总结.其旨在倡导顺应自身、顺应自然、顺应社会及顺应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防病观,治病观以及养生观,以期阴阳调和,气从以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而达圣度.顺,即要顺势,即顺应自然之势及其规律[1].《说文解字》“顺,理也.从頁从くくく.食閏切.理者,治玉也.玉得其治之方謂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謂之理.”《内经》中的“顺、和、合、从”等均以“凡物得其治”为宗旨,我们只有在特定的文化、哲学以及生命背景下去把握《内经》中所蕴含的以“顺”为枢机的相关整体、能动、平衡等思维方式,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理论.  相似文献   

8.
顺势思维始于《周易》,发展于道家。顺势思维作为中医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立通因通用之法,顺势而为,驱邪外出。笔者导师张福利教授承袭《内经》之旨,叶氏之学,认为妇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与顺势思维相契合,将顺势思维与卫气营血-气经-血络网络系统观相结合临证指导妇科疾病的诊治,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临床疗效颇丰。本文通过梳理顺势思维的理论源流及一则验案分析以探讨顺势思维的临床证治体会,以期有助于妇科疾病的临床证治。  相似文献   

9.
"透热转气"的本质并不是用宣散透发的药物使营热透出气分,而是要解除阻止营热外达的障碍,使营热转出气分。若障碍在营分,营热壅遏则治以滋养营阴,使胶着之营热得以周流而顺势外透于气分。若障碍同时在气分且有气热迫营之势,则先清解气热,辅以滋阴凉营;若迫营之气热郁遏较甚,则清气的同时宣畅气分气机,最后清解转入气分之热。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等药质地轻清,既可清气热又能宣气机,能在清气时防止凉遏气机而非"透营热于气分",故在清气热时应少用黄连等苦寒之药。  相似文献   

10.
<正>"因势利导"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顺应疾病邪正斗争的势态,及时导邪外出。《灵枢·师传》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可见,"顺而治之"是《内经》因势利导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1]。这一治疗原则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中"顺其自然"相符。《内经》治疗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顺脏腑气机运行之势根据"五郁"形成的机理,《素问  相似文献   

11.
中医针灸临床思维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演变,顺势思维在中医针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顺"是治疗的手段,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显了针灸在治疗疾病时的特点和潜力,利用针灸治疗方法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最终目标是预防和治疗人体疾病。  相似文献   

12.
势为趋势、趋向。因势施治早见于《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有其论述无其应用。至汉代,仲景承《黄帝内经》之说而光大之,将因势施治运用于具体病症,溶合入具体方药。本文主要从逆势而治与顺势而治、直接治势与间接治势、动势之治与静势之治三方面探讨了张仲景如何运用因势施治的思想。仲景对《黄帝内经》因势施治思想的经典运用,给后人以示范,有承前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13.
内科息证出血,多表现为火升血溢,热迫血络,即所谓“血无火不升”,“出血总缘于热”;日久则可耗伤气血,瘀阻血络,而现虚实错杂之证。故在临诊时应注意辨其标本之轻重缓急,气血火热的冗害承制,瘀滞与出血的因果关系,以及正股与气脱的)顺逆转归。1清热泻出,急析其势血  相似文献   

14.
阴阳、至极、太极、无极是中华先哲判断世事变化的基本预设。阴阳之理,极则必变,故围绕“至极生变”论,以顺势思维为指导,循《道德经》“道”“法”“象”“极”“动”“止”“时”等哲学理念,汲取加速康复外科医学理论知识,创新性地提出了“胃肠形神欲醒将动之势”是中医肛肠外科术后胃肠脏腑的自然之道;“惟道是从,顺势而治”是加速肛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康复之法;“调息动形,静心宁神”为加速肛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康复之术;而“应时”与“醒脾”则是加速其胃肠功能康复之机。全文旨在运用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法,阐释中医加速康复肛肠外科学之生命观、疾病观及防治观,为探索肛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金匮要略》中“因势利导”治则。根据病邪出入进退之势,审时度势,因势制宜;当邪有欲出之势,循其外出之趋向,顺势引导;关键在于祛邪而不伤正气,使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16.
黄梅春 《新中医》1998,30(2):6-7
通过对《内经》、《伤寒论》等名著的学习和研究,结合临床体会,阐明《内经》有关治则的临床意义,对辨势施治进行了探讨。认为“势”分为两种,一为正气抗邪之趋势;二焦发展之趋势。前者治宜因势利导,顺势治之,多适用于实证;后者治宜堵泊截流,逆势疗之,而多运用于虚证。再会和必须辩别清楚,方不至误。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的形成直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顺其势而治的思想提示我们在针灸临床诊治过程中,一是顺生理特性,二是顺病证特性,在顺自然之势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去洞悉和贯通诸多针灸原则与方法,从而达到心领神会,运用自如,以取得针灸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胡希恕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医家。文章通过对其强调的"正邪交争"概念的阐述,提炼出胡希恕论治伤寒中具有的顺势思维及其特征。"正邪交争"是古人对人体本能排除疾病过程的描述方式,是一组变化的证的集合。贯穿此过程的是中人体排除疾病的"势"。"势"是病程中各个截面状态的证型依次排列而形成"正邪交争"集合的内在原因。胡希恕的顺势思维体现为论治伤寒中时时注重落实"正邪交争"的具体状态,强调熟悉和把握"正邪交争"过程中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势",而非进行主观推断。"势"的存在是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有重复性,并可通过对"证"的干预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季逸云 《中成药》1998,20(2):46-47
在德国、除了科学的医疗方法外,还有几种所谓为“非常规”方法应用于临床,如:植物药疗法,顺势疗法和人性疗法。这三种疗法由国家立法,即1976年的联邦药品条例明确了其特别的地位.顺势疗法和人性疗法是基于与科学医疗方法不同的对于疾病的认识之上的。植物药疗法是一种由植物提取出药物的疗法,它和西药有着相同的科学概念和方法,包括诊断方法,疾病分类和其它治疗方法;只是它在疾病的严重程度还不需要立即用较强药物的时候,喜欢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植物疗法药物)。植物药疗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使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它们基本上…  相似文献   

20.
中医针灸传承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更体现了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顺”是手段,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活”是灵魂,体现了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和”是目标,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是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