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了解宝山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因素。方法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宝山区1,18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其生命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生命质量显示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和生理职能(RP)的得分较高,总体健康(GH)、活力(VT)和心理健康(MH)的得分较低。生命质量分级中,中级有888人,占74.7%;良级有300人,占25.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文化、子女数、经济和运动锻炼。结论宝山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基础较好,且影响因素较多,应从社区、家庭等方面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并分析不同养老模式及一般人口学因素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3L)对社区居家、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女经济支持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个人、家庭和社区角度,分析社会资本对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纳入成都市丧偶老年人401人和有偶老年人1374人,采用生命质量SF-12量表和自编社会资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及各混杂因素对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丧偶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差于有偶老年人(P<0.05);丧偶老年人的个人、家庭社会资本低于有偶老年人(P<0.05);丧偶老年人的社区社会资本越高,其生理健康(OR=0.515,95%CI:0.324~0.820)和心理健康(OR=0.475,95%CI:0.298~0.757)状况越好。结论 社会资本对丧偶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应采取有效手段对影响丧偶老年人的社会资本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机构养老老年人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机构内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民政局所登记的机构数中随机抽取17所,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岁老年人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共458名,男性202人(44%),女性256人(56%);平均年龄(78.6±8.5)岁;慢性病患病率高达为81.4%(373/458);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是: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精力(VT)、总体健康(GH)、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生理机能(PF)、健康变化(HT),生命质量均分为61.1分;单因素分析中慢性病、年龄、文化程度等对生命质量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中身体锻炼对PCS和MCS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88和-0.407。结论机构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且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中等偏下,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是锻炼身体的情况和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SF-36量表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居住满30年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造册,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0~40名老年人,共抽取370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影响生命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生活来源、生活事件、心理及健康状况等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从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出发制订老年卫生保健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项目,以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某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SF-36量表调查上海市某区社区、敬老院和老年病房在住老人生命质量,同时调查有关人口学资料等情况,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居住社区的老人生命质量相对较高,敬老院次之,老年病房较低。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有:疾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骨折、慢支、糖尿病和关节炎等)、婚姻、文化程度、老人每月收入及农民等。结论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敬老院医疗服务配置标准,满足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需长期服药减轻病痛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87名山西省城乡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测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该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除情感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障、慢性病、居住地、居住方式、吸烟、饮酒、睡眠和婚姻状况。结论: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好于农村老年人;政府部门应针对山西省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制定具体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EQ-5D量表了解社区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情况,研究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关系,为当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青岛、广州和苏州三地的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研究调查,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老年人一般情况的健康效应值差异,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共有1254名社区居家老年人纳入调查。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887(0.696,0.96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均收入、职业、社会经济地位与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效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obit回归结果显示,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生命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生命质量之间存在影响关系,建议相关负责单位根据老年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产后半年内妇女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浦东新区产后半年内妇女进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对15个人口社会学因素和17个医学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8个维度逐一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产后半年内妇女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有:距离分娩时间短、缺乏社会支持、夫妻感情不良、由丈夫单独照顾产妇、初诊建卡时间晚、产妇有尿失禁、产妇文化程度高、婴儿出生评分异常和婴儿人工喂养,各影响因素作用于生命质量的不同维度。[结论]距离分娩时间长短是产后半年内妇女生命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及相关部门应从个人、家庭、社会各个层面给予相应的关注及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辽宁省鞍山市≥65岁市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鞍山市千山区、铁东区、铁西区、岫岩县4个城区抽取的1 501名≥65岁市区老年人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对其中经认知能力筛查后无认知功能障碍的1 376名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鞍山市市区老年人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躯体功能、躯体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61.03±23.81)、(44.82±40.84)、(61.78±16.90)、(44.47±18.19)、(62.44±13.82)、(60.48±20.84)、(48.16±42.39)、(62.91±13.28)分,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为(53.02±19.53)和(58.50±16.56)分;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罹患慢性病、邻里关系和睦、散步≥3次/周、视力好、睡眠好、听力好、在婚、不吸烟、有退休金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得分较高;未罹患慢性病、睡眠好、在婚、饮食规律、常看电视、散步≥3次/周、听力好、不吸烟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较高,汉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较低。结论鞍山市≥65岁市区老人生命质量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灾区两年后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对地震灾区绵竹市的东北镇、西南镇及九龙镇的600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同时收集他们的一般信息。[结果]绵竹市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评价得分为(13.4±1.5)分,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低(P﹤0.05)。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患病状况、收入、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和亲人残疾情况,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患病状况和收入。[结论]地震灾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较差,应得到较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赵艾君  张佳琪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681-3682,3686
[目的]研究唐山市老年公寓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1位唐山市区老年公寓老人在2007年4月~2009年12月之间入住时及入住8个月后生活质量(幸福度、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单身、非自愿、探视少、公寓环境较差、性格内向等因素对公寓老人在入住8个月后的幸福度较入住0个月时明显降低(t=2.914,P﹤0.05),单身、非自愿、探视少等因素对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影响(t=3.044,P﹤0.05),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性别、婚姻状况、老人意愿、探视频率、性格、公寓环境等因素对老人生活质量有影响,其中单身、老人意愿、探视频率是最重要的3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命质量问卷调查15岁及以上苗族、仡佬族、侗族和布依族722人,同时对家庭一般情况和个人健康相关行为、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进行现况调查。采用两个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以及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除健康自评条目得分(62.64±22.66)相对较低外,其他各条目得分均较高(81.29±19.29 ̄95.84±14.31);随年龄增长生命质量有所下降;在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生命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从初中到高中生命质量随文化程度的增加有所增长。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周是否患病、是否患慢性病、家庭纯收入、食品支出、医疗支出以及是否吸烟等(t=-2.312 ̄-7.370,P=0.000 ̄0.021)。[结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推行合作医疗、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发展经济是提高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郭健  贺少枫  陈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36-4437,4440
[目的]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及需求状况,为开展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74名军队干休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现状及需求情况。[结果]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较缺乏,尤其以非医务人员明显;高中及以上人员的急救知识的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上人员(P﹤0.01);小于40岁人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优于大于40岁人员(P﹤0.01);不同性别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休所人员有强烈的学习需求,87.1%的人员愿意学习急救知识,91.4%的人员通过医院途径获得急救方面的培训。[结论]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同时他们有较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愿望,需要组织专门的急救知识培训以提高其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以降低院前病死率,更好保障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周仁江  丁贤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62-3163
[目的]了解儿童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和特点,为制定儿童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儿童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用Excel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报告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例,0~7岁年龄组10例,占35.7%,均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15-17岁18例,占64.3%,其中15例经吸毒传播,3例经性传播,儿童艾滋病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尽快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产前门诊的检测,实施母婴阻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等政策,提高艾滋病儿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修订版(adjusted diabetes-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A-DQOL)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测评该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南通地区的247名T2DM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应用A-DQOL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结果表明并发症的存在以及非初治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下降;住院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门诊高;与影响程度相关的因素为是否为初治以及病程长短;影响社会、家庭或职业有关的忧虑程度的因素有年龄、文化水平以及收缩压。该表总分与各维度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好。[结论]应加强对T2DM患者综合防治以提高生存质量,A-QDOL能够有效地评价我国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给出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方法]利用统计方法筛选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然后给以出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完善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并用此方法对不同人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论]该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生活质量评价中标准的模糊性和主观的幸福感、满意感和满足感所具有的模糊性,更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8.
刘淼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1-4382,4384
[目的]分析心理状态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程中,在按照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对自身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对自身疾病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经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住院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结果]肺功能级别程度、社会支持率、文化程度和既往住院率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积极提供并挖掘资源,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提高全民的医疗保健和文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广大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