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07例癫痫患者进行了149次血清苯妥英钠(DPH)测定,51例同时进行了血及唾液浓度测定。结果表明,DPH对控制发作的最适血清浓度为13.04±5.96 μg/ml(X±SD),唾液中DPH的有效浓度为1.34±0.67μg/ml,血清浓度约为唾液的10倍,血清浓度与唾液浓度成正相关,测定唾液浓度可代替血清浓度,直接反映游离药物水平,根据DPH浓度可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报告31例口服DPH治疗的门诊癫痫病人RIA法血清DPH浓度监测结果。在随访中记录的临床治疗反应。病人平均药物剂量为4.39±1.19mg/kg/d,不同病人服用同一剂量DPH,其血清药物旅度可相差9倍。22例获良好(较好)的治疗反应,其平均有效血清药物浓度为24.1±10.1μg/ml。9例出现中毒反应;血清药物浓度在25μg/ml以上时可出现眼球震颤、视物模糊,共济失调。DPH血清浓度监测有功于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疗效并避免中毒。  相似文献   

3.
治疗药物监测是近十年来临床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监测对癫痫的治疗是近年来的重要进展,可用作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在抗癫痫药物中,苯妥英钠(DPH)至今仍为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与部分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近年来,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表明,DPH具有饱和代谢动力学的特点。即稳态血浓度与口服剂量间不是直线关系,特别是当血浓度接近治疗范围的时候更为突出。血清有效浓度范围较小,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对DPH血浓监测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就DPH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癫痫病人血中苯妥英钠浓度的结果。80%控制组病人血中DPH在7μg/ml以上,83%未控制组病人在7μg/ml以下,超过20μg/ml者容易出现中毒症状。血液中最适浓度在7~20μg/ml之间。对血中DPH浓度或低或过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苯妥英钠(Diphenyl Hydantoin,以下简称DPH)是一种治疗癫痫病的有效药物。由于DPH为一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个体对药物的摄取与排泄不一,其血药浓度随剂量增大而不成比例的增高,个体差异十分明显,且治疗指数低。DPH血浓度的监测在国外已有很多报道并应用于临床。国内也有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儿童血清浓度的报道。为提高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尽量避免或减轻中毒反应,1983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主要是分析血液样品,但近30年来,唾液用于药物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逐渐增多。实验已经证明,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中未与蛋白结合的游离药物浓度有线性关系。从唾液中药物浓度计算血浆中药物浓度具有无创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唾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瞬时甲基化气相色谱法,在改装的国产100型气相色谱仪上,分离和测定体液中同时存在的苯妥英(DPH)和扑痫酮(PD)或其中的一种药物。在血样中应用本法的最低检测浓度DPH为1μg/ml;PD为2μg/ml。用甲基苯妥英(M-DPH)作内标,DPH的线性范围为2~50μg/ml,r=0.9973,方法回收率为99.95~105.4%,天内精密度CV(%)<1.71%,天间精密度CV(%)<2.33%;PD的线性范围为4~40μg/ml,r=0.9975,方法回收率为98.90~103.9%,CV(%)<6.49%。用本法测定DPH的血药浓度和分光光度法比较,r=0.9824,测定值y(uv)=0.02964+0.9074x(GLC)。用本法监测37例DPH的血清样品,多数样品的血药浓度低于10μg/ml,测定值和临床反应基本一致。用本法也能测定药物的唾液浓度,从而计算病人的DPH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7例的结果为91.03±3.06%,与文献报道的89~93%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苯妥英钠(DPH)血清浓度的测定,对指导癫痫患者的治疗,监测疗效、毒性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于1984年6月~1985年2月,对160名服DPH的成人癫痫患者进行220人次的DPH血清浓度测定。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癫痫病人长期用抗惊厥药物治疗时,都以测定血浓度来调整剂量和观察中毒反应,这是癫痫治疗的一大进展。一年来,作者对86例服苯妥因钠(DPH)病人进行了127次血浓度测定。病人绝大多数为原发性癫痫大发作,少数为继发性局限性癫痫。其中52例单独用 DPH,34例合并鲁米那、安定,扑痫酮及利眠宁.DPH 用量大部分为200~300mg/日,平均5.5mg/kg.以改良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DPH 浓度.将其中除去因断药及未按医嘱服药  相似文献   

10.
肖新怀  苏丽芳 《四川医学》2017,38(9):1075-1078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120例哮喘患者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治疗所处阶段分为未控制组40例、部分控制组40例、完全控制40例,选取40例健康对象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OPN、TGF-β1水平,分析OPN、TGF-β1与患者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哮喘患者中,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OPN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OPN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哮喘患者中,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TGF-β1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TGF-β1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PEF50%pre、PEF75%pre与血清OPN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趋势(P<0.05),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PEF50%pre、PEF75%pre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血清OPN、TGF-β1与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奥硝唑在健康志愿者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关性的研究,为临床利用唾液进行奥硝唑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6名健康志愿者(男3人女3人)单次静滴奥硝唑0.6g后,采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的唾液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奥硝唑在唾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25~0.969(P<0.05).奥硝唑在唾液和血液中的浓度比值(S/P)为0.99±0.13.结论 奥硝唑在健康志愿者唾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显著相关,稳定性好,可以应用唾液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12.
癫痫病人血清苯妥英钠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癫痫病人应用苯妥英钠 (DPH)治疗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②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 136例癫痫病人血清苯妥英钠浓度。③结果 服药剂量与血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5 ) ;75例癫痫病人病情控制较好者平均血药浓度为 5 0 .2 μmol/L ,发作得到控制最佳有效浓度范围为30 .0~ 6 0 .0 μmol/L。 ④结论 苯妥英钠剂量与疗效关系因人而异 ,必要时应进行严密的血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的浓度,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考查是否可以在临床药物监测中用唾液代替血液作为检测样本。方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的浓度,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在临床药物监测中,可以用唾液代替血液作为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4例癫痫患者进行了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的血及唾液浓度的测定,作者认为从唾液中测定抗癫痫药物浓度具有采集标本方便、易为患者接受的优点,测定苯巴比妥药物浓度能反映血清中药物浓良,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eriostin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哮喘控制管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支气管哮喘患儿148例为哮喘组,按其控制水平分为哮喘未控制组58例、部分控制组45例、良好控制组45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2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Periostin水平,哮喘患儿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①支气管哮喘未控制组血清Periostin水平高于对照组、部分控制组及良好控制组(P?<0.05);②支气管哮喘良好控制组血清Periost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支气管哮喘部分控制组血清Periostin水平与对照组和良好控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支气管哮喘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良好控制组肺功能FEV1 %处于递增趋势(P?<0.05);⑤哮喘组患儿血清Periostin水平与FEV1 %呈负相关(r?=-0.729,P?=0.000)。结论 未控制的哮喘患儿血清Periostin水平升高,但其水平不能判断疾病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浓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的浓度,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考查是否可以在临床药物监测中用唾液代替血液作为检测样本。方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的浓度,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血液与唾液中苯巴比妥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在临床药物监测中,可以用唾液代替血液作为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壳质酶蛋白( YKL-40)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2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病情未控制组22 例和基本控制组20 例, 18 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其血清中的YKL-40、血清总IgE 水平, 并记录血嗜酸粒细胞计数、FEV1% pred 及 ACT评分结果。结果 未控制组患者血清YKL-40、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均较基本控制组和对照组升高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基本控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性, 未控制组患者血清YKL-40 升高与血清总IgE 的表达无相关性, 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与FEV1% pred、ACT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YKL-40 水平在未控制组哮喘患者血清中升高明显, 且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呈正相关, 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可作为哮喘病情控制程度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76例C-反应蛋白与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高血压控制组36例和高血压未控制组40例,检测其血清甲状腺激素争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30例血压正常者作对照观察。结果:高血压未控制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控制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的甲状腺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Graves'病患者血清rT3浓度变化研究的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Graves'病初发组、部分控制组、控制组、复发组和正常人的甲状腺激素(T3、T4、rT3)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Graves'病初发组、复发组和部分控制组rT3均升高,且较T3、T4明显;Graves'病控制组rT3下降较慢较迟.结论 血清rT3是判断Graves'病初发和复发的敏感指标;在Graves'病治疗随访过程中,对监测药物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苯妥英钠(DPH)为非线性代谢药物,因有个体差异,服药剂量与血浓度不成比例的情况不少见。进行血浓度监测有利于指导剂量的调整,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和联合用药。我科与药剂科协作自1986年开展DPH血浓度测定。现将93例服用DPH的癫痫病人的测定结果做一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93例,男59例,女34例,年龄2.5—27岁,平均年龄27.21岁。病程半月—30年,平均7.97年。大发作83例,局限性发作8例,持续状态及头痛型各1例。有病因可查者46例,其中有头外伤史者14例,各种脑炎及脑膜炎12例,产伤5例,脑血管病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