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在出生后1~2周犤1~2〗内发现颈部一侧胸锁乳突肌肿块,于2~6个月逐渐消失,随年龄增长,部分患儿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变和挛缩,若不及时治疗,逐渐出现头颈歪斜及面部不对称等畸形,给患儿日常生活和心理带来负担。自1989年1月~2001年5月,采用患侧胸锁乳突肌切断治疗125例肌性斜颈,术后配合康复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25例中,男73例,女52例。左侧55例,右侧70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6岁,平均年龄6.5岁。头部分娩者80例,臀位产21…  相似文献   

2.
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96例7~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96例中优51例,良35例,可10例,优良率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有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及术后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世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96例7—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须。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96例中优51例,良35例,可l0例,优良率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行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年长儿严重肌性斜颈术后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甚至不能进饮食等临床症候群,一般持续2~4d,严重者可持续近1周.1996年以来,我们加强了此临床症候群的护理,降低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儿均确诊为严重肌性斜颈[1],男15例,女21例,10~16岁,平均11.5岁,均行患侧胸锁乳突肌及相应挛缩组织松解术.……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抽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67-668
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传统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术后患侧颈部往往出现包块,影响美观而且复发率较高。我院2006年7月-2008年7月对29例7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取胸锁乳突肌抽除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颈部偏斜,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姿势的畸形。它是小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病率为0.3%~0.5%。对于此类儿童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术后行头颈胸支具固定方法简单、有效,避免了手术切断的胸锁乳突肌再次粘连,保证手术效果。支具固定后患儿感觉舒适、安全,便于护士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我科2007—01—2009—10共收治儿童肌性斜颈患者47例,术后均应用头颈胸支具外固定,疗效满意,有关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胸锁乳突肌下端切除术治疗肌性斜颈(musculartorticollis,MT)的疗效。方法1992年以来应用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MT126例,经6个月~8年随访60例。年龄2~17例,平均8.5岁。从功能和美容两方面进行了术前和术后评估。结果优良率达90%,其中2~7岁组优良率达100%。结论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MT仍是简单、方便、并发症少、疗效高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于1岁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肌肉病变高频声像图特征,为临床提供肌肉病变程度信息及手术指征.方法 以健侧胸锁乳突肌作对照,沿胸锁乳突肌走向,用高频超声显示病变肌肉的长轴及短轴观,观察肌纹理回声,测量肌肉厚度及病变累及长度,并与手术及病理作对照.结果 58例大于1岁肌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表现为:肌瘤型5例、肌肉增粗型34例、肌肉萎缩型19例,>1岁~≤3岁患儿以肌肉增粗型表现为主,>3岁患儿肌肉萎缩型所占比例增高.结论 大于1岁肌性斜颈患儿的肌肉病变声像图明显不同于婴幼儿时期,高频超声可以良好显示肌纹理回声,反映肌肉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蒋燕燕  冯英芝  杨洁 《全科护理》2008,(30):1816-1817
[目的]探讨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保证手术成功。[方法]对16例患儿进行腔镜下胸锁乳突肌离断术,做好心理、皮肤、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适当早期功能训练与颈围固定,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儿术后颈活动范围正常,效果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结论]做好腔镜下胸锁乳突肌离断术术前、术后护理是安全实施腔镜下胸锁乳突肌离断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童常见先天性畸性,严重病例一般主张1岁后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保持患侧颈部过矫位是患儿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1].为防止胸锁乳突肌粘连,必须用相应的外固定器矫正其长期形成的姿势性畸形[2].我科近2年在临床使用改良可调式颈托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患儿进行协助矫形共150例,克服了石膏固定对称式颈托的缺点,促进了术后康复,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廖华  于蓉  邓玉兰 《华西医学》2010,(7):1242-1243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胸锁乳突肌单侧头切断及双侧头切断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2006年3月-2008年9月收治的35例成年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分成两组,A组11例行胸锁乳突肌单侧头切断石膏外固定术,B组24例行胸锁乳头肌双侧头切断石膏外固定术。结果随访6~12个月,B组胸锁乳突肌松解明显优于A组,斜颈矫正程度也明显优于A组。结论成人先天性肌性斜颈行双侧头切断疗效优于单侧头切断。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肌性斜颈程度与胸锁乳突肌胶原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轻重程度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2006-11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完成。选择本科收治的3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切取的标本,年龄3~13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左侧9例,右侧21例。取材部位为患侧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斜颈程度据术前临床检查评估,轻度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标本进行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检测,以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轻中重度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差异[Ⅰ型胶原:(19.13±5.24),(27.87±6.71),(40.58±6.15);Ⅲ型胶原:(14.76±3.66),(22.39±4.17),(30.11±3.41);P<0.05]。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胶原含量与其纤维化病变程度一致,即斜颈程度越重,其胶原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3.
胸锁乳突肌下端切除术治疗肌性斜颈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锁突肌下端切除术治疗肌性斜颈(muscular torticollis,MT)的疗效。方法:1992年以来应用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MT126例,经6个月-8年随访60例,年龄2-17例,平均8.5岁,从功能和美容两方面进行了术前和术后评估。结果:优良率达90%,其中2-7岁组优良率达100%,结论: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MT仍是简单,方便,并发症少,疗效高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颈部畸形,多是由于产伤等原因造成的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以致胸锁乳突肌硬化、挛缩,使头颈向一侧偏斜。随年龄增长,症状加重,严重者可继发颈椎侧凸和面部畸形,甚至斜视。除少数患儿在1岁内行手法按摩成功外,大多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该病患儿9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肌性斜颈是以小儿头向患侧倾斜,面部旋向健侧为特征的病症,国内报道发病率为0.42%-1.3%[1],国外报道为0.3%-2.0%[2].临床上,除极少数因脊柱畸形、视力障碍和颈部肌肉麻痹等所导致的斜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本病大多数是因为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而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或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血液运行,引起该肌肉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变形、增生,最后引起肌肉萎缩,造成肌性斜颈;或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时头部向一侧倾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液供应,引起该肌肉缺血性改变所致.治疗方法一般行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术后用外固定支具固定.目前肌性斜颈术后外固定配合治疗得到广泛的认识,外固定方式包括石膏外固定、颈托固定、树脂石膏外固定,颈部低温热塑板支具固定是新发展起来的外固定方式,与上述几种传统的固定方式比较有无优势尚不清楚.作者对2009年8月-2011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假肢中心收治的69例肌性斜颈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微刨手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保证手术成功.[方法]对16例患儿进行腔镜下胸锁乳突肌离断术.做好心理、皮肤、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适当早期功能训练与颈围固定.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儿术后颈活动范围正常,效果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结论]做好腔镜下胸锁乳突肌离断术术前、术后护理是安全实施腔镜下胸锁乳突肌离断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刘铭  植勇  彭阳时  曹相军 《华西医学》1999,14(2):214-214
1993年1月~1998年9月,治疗8~14岁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11例。手术方法:于乳突处切断胸锁乳突肌止点腱,再切断并部分切除锁骨头、“Z”形切断胸骨头,松解挛缩组织后于矫正过枉位、缝合延长胸骨头。手术前后均作牵引。结果:1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年6个月,其中优8例,良3例。结论: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肌腱延长术矫正畸形彻底,保持了胸锁乳突肌正常轮廓和颈部“V”形外观,是治疗大龄肌性斜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加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先天性肌性斜颈为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挛缩所致的先天畸形。对7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予以超声波加手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斜颈矫形架治疗儿童斜颈9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斜颈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用自制斜颈矫形架替代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斜颈儿童928例,其中820例肌性斜颈患.行患侧胸锁乳突肌胸锁端切断并切除1.5~3cm,术后用斜颈矫形架将头、颈、胸固定于过度矫正位;108例非肌性斜颈患.不手术直接用矫形架治疗。结果:928例患儿中优805例(86.75%),良118例(12.72%).差5例(0.54%)。结论:斜颈矫形架替代石膏固定用于治疗儿童斜颈,操作简便.应用灵活.优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法。  相似文献   

20.
非手术治疗婴儿肌性斜颈8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在生后1~2周内发现胸锁乳突肌肿块.部分患儿未发现肿块。肿块于2-6个月逐渐消失.随年龄增长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变性和挛缩,若不及时治疗.逐渐出现头颈歪斜及面部不对称畸形,给患儿日常生活及心理带来负担。自1988年以来.采用枕颌带牵引、配合按摩、手法扳正及理疗治疗86例婴儿肌性斜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