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烧伤后颌颈部严重疤痕挛缩所致开(牙合)、反(牙合)畸形的新术式.方法采用双侧前磨牙位牙槽骨垂直位楔形截骨和下颌骨体前部水平位横行截骨的"U"形联合截骨法,治疗5例儿时烧伤导致颌颈部严重疤痕挛缩伴开(牙合)、反(牙合)畸形的患者.结果5例患者术后修复外形满意,咬(牙合)关系均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为临床治疗因烧伤后严重颌颈疤痕挛缩造成的开(牙合)、反(牙合)畸形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严重骨性开骀畸形,并观察其远期效果。【方法】以不同手术方法联合术前后正畸治疗对38例成人严重骨性开骀患进行矫治,平均年龄22.3岁,其中前牙开骀23例,全牙弓开骀15例。所有截骨线均采用坚强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段移动及咬合关系均达到模型外科设计要求,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9例,平均25.3个月,26例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满意,3例轻度复发。【结论】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可满意矫治成人严重骨性开骀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坚强内固定及术前后正畸治疗对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和防止复发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He对颅颌面三维结构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型ACTIVATOR矫治早期反He对颅颌面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前牙反He80人,对治疗前后的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投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③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改变最明显,矫治后呈I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④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结论: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He经FR-Ⅲ矫治后He颌面的改变。方法 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He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He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 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牙期反He用He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反He的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期反He患者29例,治疗采用He垫式活动矫治器及其他辅助装置。结果 替牙期反He用He垫式活动矫治器固位好,能够较快解除反He,疗效较稳定,并能充分释放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潜能,防止骨性反He的发生。结论 替牙期用He垫式活动矫正器矫治反He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早期的积极治疗,改善上下颌骨间、牙齿与颌骨以及口周肌肉的协调关系,从而使恒牙He初期综合正畸治疗难度降低,疗程缩短,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单侧后牙反He对儿童髁突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琳  罗颂椒 《四川医学》2004,25(11):1233-1234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He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He患者为试验组,28例正常he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He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7.
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颌颈角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3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游离植皮、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皮瓣移植、分叶皮瓣游离移植及颏骨截骨前移、颏成形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曲线。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颌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其中2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颌颈角仍然明显,无再次挛缩出现。结论形成颌颈角是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成功的关键,其对维持颈部外形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3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游离植皮、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皮瓣移植、分叶皮瓣游离移植及颏骨截骨前移、颏成形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曲线.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颌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其中2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颌颈角仍然明显,无再次挛缩出现.结论形成颌颈角是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成功的关键,其对维持颈部外形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水门汀抬高咬He来辅助矫正疑难牙颌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颌畸形不但影响脸部美观,并且影响咀嚼和发育,常需使用矫正器正畸治疗,但对疑难畸形者,准确装配矫正器时传统的打开前牙咬He方法复杂,并影响患者的发音与进食,探讨一种简便易行又廉价的方法是口腔医学工作者的追求,本人应用水门汀抬高咬He来辅助矫正疑难牙颌畸形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矫治颌骨畸形的方法。方法:对8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畸形患者分别采用双颌手术(4例)、上颌单颌手术(1例)、下颌单颌手术(3例)矫治畸形。术式包括上颌骨改良式LeFortⅠ型截骨术、上颌扩展术(腭中缝骨切开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颏成形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的面容和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正颌外科技术矫治颌骨畸形是一种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121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患者(无1例为新鲜烧伤),根据病情程度分别采用"Z"成形术、厚皮片移植术、"Z"成形加厚皮片移植术、邻位皮瓣移植术和邻位皮瓣加皮片移植术进行手术整复。对于烧伤后颌颈瘢痕严重挛缩的患者,采用仅对挛缩瘢痕切开松解而不切除的手术方法,灵活设计切口,利用挛缩部位已成熟的瘢痕形成较大面积三角形瘢痕瓣来修复创面;切口解剖深度直达舌骨甲状软骨沟平面并彻底松解挛缩组织,以塑造明显的颌颈角。结果本组121例患者的瘢痕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均获得满意或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患者颈部活动自如,外观改善显著,颌颈角明显。结论对于供皮区缺乏的严重颈部瘢痕挛缩的患者,利用特殊切口及设计面积较大的瘢痕瓣修复部分创面,同样可获得满意疗效;切口解剖至舌骨甲状软骨沟深度,并彻底松解所有挛缩的软组织,可显现较为美观的颌颈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②深II度烧伤病人不接受植皮而形成增生性瘢痕;③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康复锻炼。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加强功能锻炼。随访67例73只手,3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松解植皮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3例虎口、指蹼处缝线瘢痕挛缩,其中1例影响功能需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各种腋部瘢痕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腋部瘢痕挛缩畸形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其适应证和疗效。结果:五瓣法和肩胛皮瓣岛状转移法疗效稳定,中厚植皮如果术后缺乏持续的功能锻炼,再次挛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轻度瘢痕挛缩宜采用五瓣法矫正,中、重度的瘢痕挛缩,如果肩胛部局部条件许可宜采用肩胛皮瓣岛状转移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ai JK  Song HF  Chen ML  Chen BJ  Jing S  Xu MH  Wu YQ  Zhou N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0):830-832
目的 探讨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合理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8年以来解放军第30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78例(90例次)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按照瘢痕的范围、畸形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功能影响的大小进行分度,其中轻度46例次,中度26例次,重度18例次,分别采用“Z”成形术(18例次)、五瓣成形术(14例次)、皮片移植术(23例次)、“Z”成形术结合中厚皮片移植(14例次)、肩胛皮瓣(5例次),侧胸皮瓣(4例次),腋周瘢痕瓣(12例次)进行修复。术后佩带外固定支架,使用防治瘢痕增生的药物及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除4例中厚植皮皮片小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个月至4年随访,功能外形均满意。结论 根据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范围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修复,是恢复肩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病人新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改良McMurray截骨叉状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病人21例。结果:随访1-5年,平均2.4年,临床评定:优6例,良11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5%。结论:改良McMurray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改变了髋关节的负重力线,增加了骨接触面积,保护了局部的血供,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医疗费用低,保留了自身的股骨头,被多数患者所接受,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锦江 《中外医疗》2014,33(6):28-29
目的探究对于距骨颈骨折的患者,运用经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此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近2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距骨颈骨折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平均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经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钉固定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实验组患者经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75.47±3.56)min、伤口愈合时间(8.94±3.07)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5.46±4.38)min、伤口愈合时间(15.35±5.3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距骨颈骨折的患者来说,运用经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钉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且固定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种带蒂皮瓣治疗颈部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颈胸前薄皮瓣、颔肩胛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及颈部扩张皮瓣整复颈部挛缩瘢痕畸形的效果。方法:共治疗颈部挛缩瘢痕畸形104例,其中应用颈胸前薄皮瓣26例,颈肩胛皮瓣11例,背阔肌肌皮瓣8例,颈部扩张皮瓣59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得到良好的远期效果。5例颈部扩张皮瓣术后出现血肿,3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颈胸前皮瓣未出现血供障碍;早期有3例颈肩胛皮瓣术后出现远端部分坏死,在对皮瓣长宽比〉3.5:1者实施延迟手术后未再出现远端坏死;1例背阔肌肌皮瓣术后出现肌肉部分坏死。结论:颈部扩张皮瓣质地及色泽与受瓣区皮肤匹配,为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首选;颈胸前皮瓣和颈肩胛皮瓣血供可靠,肤色与颈部相近,供瓣区面积大,能直接拉拢缝合,修复效果也比较满意;背阔肌肌皮瓣术后外形明显臃肿,应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人体重要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37例53处关键功能部位深Ⅱ度度烧伤创面于24Ⅲ度烧伤创面于24120 h内局部进行早期切削痂扩创后,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行复合移植,观察复合植皮的成活率、关节功能恢复及后期瘢痕形成等情况。结果除2例3个部位复合皮片边缘有散在点状坏死延迟愈合外,其余35例手术均成功,50处关键功能部位复合皮片均成活愈合好。复合皮片光滑柔软,弹性好,关节功能恢复好;随访6120 h内局部进行早期切削痂扩创后,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行复合移植,观察复合植皮的成活率、关节功能恢复及后期瘢痕形成等情况。结果除2例3个部位复合皮片边缘有散在点状坏死延迟愈合外,其余35例手术均成功,50处关键功能部位复合皮片均成活愈合好。复合皮片光滑柔软,弹性好,关节功能恢复好;随访618(12·2±1.4)个月,供皮区无明显瘢痕,色泽接近正常皮肤,植皮区无明显增生挛缩的瘢痕,关节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应用于人体重要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愈后植皮区关节功能恢复好,柔软度及弹性好,无明显增生及挛缩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