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人工晶体植入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或后房人工晶体(以下简称IOL)植入是目前最常做的眼显微外科手术之一。近年来,由于晶体设计、制造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的并发症已逐渐减少。但仍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郭小红  周鹏  卢奕 《眼科研究》2014,(9):854-855
感染性眼内炎目前仍然是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06%~0.29%[1-5].感染性眼内炎是极具破坏性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进展快,预后差,重者常致失明,甚至摘除眼球,因此预防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来自眼睑和结膜囊的菌群是引起术后眼内炎病原体的主要来源,这些细菌可以通过手术入路进入房水和玻璃体,成为引起眼内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16例眼球摘除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16例眼球摘除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羟基磷灰石植入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是内眼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较为常见。此并发症通常在术中出现,根据临床表现正确判断并处理,预后较好,但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后果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本文针对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总结并分析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高相关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中华眼科...  相似文献   

5.
眼眶肿瘤摘除手术常须触及眶内组织,而眶尖及眶上裂为Ⅲ、Ⅳ、Ⅵ脑神经通过及三叉神经,眼部血管的汇集处,手术时有伤及这些神经及血管的可能,引起术后眼部并发症。近期,临床遇到两例眼眶肿瘤术后并发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报告如下,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淑香  李娟  李静  哈芸  杨琳  陈琳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03-1605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治疗中的安全性,对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1232眼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回顾其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中虹膜脱出19眼(1.54%),虹膜根部离断4眼(0.32%),晶状体后囊膜破裂62眼(5.03%),后弹力层脱离4眼(0.32%)。术后角膜内皮水肿56眼(4.54%),暂时性高眼压62眼(5.03%),急性眼内炎2眼(0.16%),葡萄膜炎反应42眼(3.41%),前房出血5眼(0.41%),视网膜脱离1眼,皮质残留28眼(2.27%)。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因技术不熟练和经验不足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为获得满意的手术结果,应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妥善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处理。方法 对171例(183只眼)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除并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及眼B超检查,定期随访3个月,以确定并发症的存在,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183只眼术中有6只眼后囊膜裂,4只眼前房出血。术后几乎所有病人都短暂性高眼压及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约20%病人术后出现上方虹膜萎缩。部分病人出现葡萄膜炎、渗出膜形成及瞳孔不可逆中度散大。1只眼出现瞳孔夹持。结论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造成。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手术技术不断熟练提高,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314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其中168只眼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46只眼为单纯白内障囊外摘除.比较两组并发症和视力,结果表明人工晶体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中玻璃体溢出为2.38%,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为0.6%.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者97.62%.而单纯囊外摘除组却有较高的并发症和较差的术后视力.眼科学报 1993;9:90-9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5月以来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15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15例,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入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非开眶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开眶术摘除肌肉锥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到2001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眼眶肌肉锥体内海绵状血管瘤12例。结果 非开眶术摘除12例肌锥内海绵状肿瘤顺利摘除,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非开眶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手术时常涉及晶状体摘除问题,主要考虑有:1.摘除术前已混浊的晶状体一并治疗白内障和增加术中可视度。2.术中意外损伤晶状体,为避免日后白内障发展摘除晶状体。3.术前业已存在或术中造成的大范围晶状体悬韧带断离,为避免术中或术后晶状体的进一步脱位引发晶状体脱位造成的并发症。4.只有摘除晶状体方能处理疾病本身如睫状环阻滞青光眼,睫状体周包裹机化异物,严重的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PVR),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和青光眼。玻璃体手术中晶状体摘除手术方式有多种,可根据手术医生的技术特点及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现介绍作者本人手术选择和术中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度近视眼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IOL植入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高度近视眼的特殊性使白内障摘除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增大,成为近年临床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术前检查、IOL的选择、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中华眼科杂志,2015,51:548-551)  相似文献   

13.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探讨。方法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中,共施行80例(85只眼)的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发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并发症:后囊膜破裂10只眼(11.8%),虹膜脱出2只眼(2.4%),角膜水肿19只眼(22.4%),瞳孔上移5只眼(5.9%),人工晶体异位3只眼(3.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1.2%)。结论后囊膜破裂和角膜水肿是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主要并发症,手术者应规范掌握手术要点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对出现的手术并发症应积极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通过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5月~ 2015年5月期间我院诊断糖尿病性白内障并接受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45例,共50只眼,以此作为本次探究分析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视力明显改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显示在0.5以上的患者占比76.00%,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接受手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纤维素性渗出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合计36.00%.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通过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但是需要注意手术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发生早、发展快,是导致高度近视眼患者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多需要行白内障摘除手术。但高度近视眼患者眼部多伴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性改变,更易出现屈光状态意外、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因此手术风险远高于单纯白内障。本文针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手术时机、术前管理、预防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等...  相似文献   

16.
外侧开眶肿瘤摘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侧开眶手术(即Kronlein-Berke改良法)是治疗眶内肿瘤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主要手术方法。文献上对外侧开眶肿瘤摘除手术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分析较少,本文就我院近十年来所做的68例外侧开眶肿瘤摘除手术病例进行了分析,特别对其术后并发症做了统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技术为吐鲁番地区扶贫项目中的265例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结果:手术效果好,治疗周期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脱盲率95.0%,脱残率92.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四川省高原地区贫困白内障防盲手术患者457例(457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均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第1天,视力≥0.3者384眼,占84.03%。结论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应用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MSICS术中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surgery,MSICS)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对160例白内障,局麻后行角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回顾其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损伤、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虹膜脱出、前房出血,主要原因是技术不熟练和操作经验不足。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谨慎操作,可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的处理术中并发症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到200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1例,其中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采取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膜入路摘除的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顺利,时间仅需15-20min,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入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