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TTV-DNA阳性的临床意义,并对丙型慢性肝炎的干扰素疗效及TT病毒对于干扰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半套式PCR方法检测TTV-DNA。结果:TTV-DNA阳性者非甲~丙型急性肝病40.9%、乙型急性肝病30%、非甲~丙型慢性肝病25%、乙型慢性肝病的37.5%、丙型慢性肝病39.6%。对丙型慢性肝炎进行干扰素治疗的TTV-DNA阳性101例病例和阴性154例间的年龄、性别、ALT、肝组织学及HCV-RNA量差异无显著性,干扰素治疗后的ALT变化和HCV-RNA的消长是一致的,和TT病毒无关。结论:TT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及丙型肝炎病毒,与TT病毒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璐琳 《医学综述》2000,6(9):403-405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仍是目前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观察,世界人群中1%~2%呈慢性HCV感染,在成人中75%可致慢性丙型肝炎,大约20%~3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发生肝癌.自1986年首次报道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取得初步疗效后,一些资料表明,经干扰素治疗后,血清 HCV RNA和 ALT正常伴肝组织学改善.但是,其中约50%以上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出现反跳,ALT再次升高或者 HCV RNA转为阳性.仅 20%治疗患者持续有效.因此,干扰素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药物.然而,干扰素仍是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唯一的主要首选药物4.其治疗机制并非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细胞内信号转导后,诱导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抑制嗜肝病毒HCV病毒复制,同时扩大对HCV病毒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毒T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NK细胞)反应,达到抗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3.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全世界约有3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但较易进展为慢性肝炎。清除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炎治疗的关键,病毒被清除可防止肝内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细胞和进行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本文介绍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HBV进入肝细胞后,HBV-DNA停留于肝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锁环状DNA(cccDNA)并与核小体相结合,复制HBV释放入血,一部分(HBeAg等)在肝细胞膜上表达,与肝细胞膜上的H…  相似文献   

4.
陆盈 《海南医学》2013,24(11):1636-1638
目的分析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可能原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的500例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用微粒子酶免疫法进行验证。分析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的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中,用微粒子酶免疫法进行检测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仅为67.2%。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标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36%;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DNA为3.87%,DNA拷贝数为(159±64)copies/ml;未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结论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存在一些假阳性结果。隐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20世纪90年代在肝病学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其中包括干扰素-α和核苷类似物等用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1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在世界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慢性HBV感染者肝病的进展通常发生于病毒复制活跃者。目  相似文献   

6.
杨兴祥  邱焞功 《四川医学》2000,21(11):989-990
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之一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目前认为干扰素 ( IFN)是唯一对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药物〔1,2〕。1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价及适应症目前用于监测疗效的指标有 :1肝功能指标 ,主要是血清 AL T和 AST,2病毒学指标 ,包括抗 HCV和HCV RNA,3肝组织活检。基本概念 :治疗结束时应答率 ( end of treatmentresponse,ETR) :指治疗结束时生化和病毒应答率 ;持续应答 ( SR) :指停药 6月以上生化和病毒的应答率 ;无应答 ( NR) :指治疗结束时生化和病毒学指标无改善。 AL T恢复正常为生化应答 ,HCV RNA清除为病毒应…  相似文献   

7.
对 32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配对分为干扰素治疗组 ( 16例 ,治疗组 )和常规护肝降酶治疗组 ( 16例 ,对照组 )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疗程结束后 ,两组 AL T应答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抗 HCV和 HCV- RNA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 7/ 14、8/ 12 ,对照组分别为 1/ 14和 0 / 11,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治疗组在治疗中和结束后发生 2例急性肝坏死 ,1例急性左心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监测方法 ,疗效评价及副作用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8例本地区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其中有29例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NA阳性;对29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的标本,应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进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型.[结果]2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血清中17例为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各8例查出丙型肝炎病毒Ⅱ型和丙型肝炎病毒Ⅲ型,1例丙型肝炎病毒Ⅱ/Ⅲ混合型;在23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中12例为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其中有9例丙型肝炎病毒Ⅱ型,3例丙型肝炎病毒Ⅲ型.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之间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无显性差异.[结论]丙型肝炎病毒各基因型(Ⅱ和Ⅲ)与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首届国际肝炎会议(ISH'97)于1997年8月在北京召开,内容涉及肝炎与肝病各方面的问题。现仅将有关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向读者作一简略介绍。1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1.1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疗法美国AN-NaS.F.Lob作了《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综述性讨论。她首先指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肝脏疾病得以缓解,并防止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现在在大多数国家中α-干扰素是唯一被批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使用一个标准疗程的α-干扰素疗法(指用了300万uα-干扰素,隔日1次,3~4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6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和1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反式T3(rT3)、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慢性肝炎病情的加重,血清中TT3、TT4、FT3、FT4、TSH降低和rT3、TBG明显上升。结论: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153例肝病患中分析新型肝炎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采用半巢式PCR反应进行血清标本的TTV DNA检测。结果:在153例肝病患中,第1轮PCR未见明显的扩增带,在第2轮PCR中33例具扩增带,阳性率为21.6%。其中31例慢性肝炎中6例呈阳性,24例肝硬化中2例阳性,6例肝癌和4例急性肝炎中各1例呈阳性,8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中23例呈阳性。而8例肝功能正常无1例呈阳性。结论:通过检测在肝病患中存在TTV感染,这可能是另一种新型的肝炎病原。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sensitiveandspecificimmunoassayandmolecularbiologicaltechniquesoftheknownhepatitisA-Evirusareavailable,theetiologyofasubstantialfractionofpost-transfusionandcom-munity-acquiredhepatitiscaseshaveremainedun-defined[1'2],hepatitisGvirus(HGV)couldbetheagentsofpartnonA-Ehepatitis,butthepathogenicityofHGVisstillremainedtobeidenti-fied,suggestingtheexistenceofadditionalcausativeagentsL"'.'].Anewhumanhepatitisre-latedviruswasisolatedbyagroupofJapanesesci-entists[6.7]-Thenewvirusisprovisio…  相似文献   

13.
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输血传递病毒(TTV)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非甲-庚型(NA-G)肝炎中TTV是否为肝炎的致病因子。方法:采用nest-PCR技术对临床上129例肝病患者及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清检测了TTV-DNA。ELISA法检测血清抗HAV-IgM,HBV-M,抗HCV-IgM,抗HCV-IgM及血清ALT水平。结果:129例血清中TTV检出率为19.38%(25-129)。45例NA-G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为42.22%(19/45),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9例,肝硬化1例,肿功均有程度不同的损害。结论:TTV感染是部分NA-G型肝炎患者的致病因子,可导致慢性化。除输血传播外尚有肠道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TT病毒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T病毒(TT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第二代TTV PCR引物,从112例HCC患者、95例无HCC的慢性肝病(CL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检测TTV,每份DNA样本均取自50μl血清.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年龄、肝功能、肿瘤特性、其他肝炎病毒指标和输血史),并分析其与TTV感染的关系.结果 (1)TTV DNA在HCC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7.86%(20/112),与在无HCC的CLD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15.78%(15/9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2)在输血史这一临床特征上,HCC和CLD组内,TTV DNA阳性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80.00%vs 35.87%(P<0.05)和73.33% vs 27.50%(P<0.05);(3)在HCC患者中,TTV DNA阳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阴性组有显著升高,[(93±27)IU/L vs (68±31)IU/L](P<0.05),且TTV DNA的存在造成同时合并HBV和/或HCV感染的HCC患者ALT的显著升高(P<0.05);(4)在CLD患者中,有无TTV DNA的存在,对HBV和/或HCV所致的肝功能损伤并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TTV这种可能经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可造成HCC患者的肝功能损伤,但在CLD向HCC的转化中,似乎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中TT病毒(TTV)的感染状况及其致病性。方法:针对病毒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套式PCR方法对69例血液透析患血清标本进行TTVDFNA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同时检测患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患血清TTVDNA总阳性率为27.5%。对其中1例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其他TVV分离株如GH1、TA278、TTVCHN1和TTVCHN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100%,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100%。抗-HCV阳性与阴性患的TTV DN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均未见ALT明显升高。结论:血液透析患存在较严重的TTV感染与HC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未发现TTV感染导致ALT明显升高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一种肝炎病毒(输血传播病毒,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疾病的发展过程及健康人的携带情况,以探讨输血传播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seeni—nested PCR)方法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包括45例急性肝炎、27例慢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11例健康志愿献血员进行TTV的定性检测。对9例经过第一步检测TTV—DNA阳性的急性恢复期患者行再次检测。结果 80份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血清中15份TTV阳性,占18.75%。其中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9份TTV阳性,占20%;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5份TTV阳性,占18.52%;8份重型肝炎中检出1份TTV阳性,占12.5%。其中9份TTV阳性的急性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在恢复期采集的第2份血清TT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份健康志愿献血员的血清中没有检出TTV—DNA。结论 输血传播病毒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急性、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与甲—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区别。急性TTV病毒性肝炎可以痊愈。TTV存在输血以外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患者肝损害的血清学改变特点。方法收集225例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乙、丙肝病毒合并感染引起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穿病理标本;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肝功能、血清HBVDNA、HBV血清标志物、血清HCVRNA,抗-HCV。所有肝活检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做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肝炎分级分期,HBsAg、HBcAg免疫组化,HBVDNA、HCV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①重度慢性肝炎患者:HBV/HCV合并感染的患者(B加C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与HCV单独感染(C组)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比HBV单独感染的患者(B组)低(P<0.05)。②非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三组的血清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组与B加C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相似(P>0.05),但明显大于B组患者(P<0.01)。④单独感染组发病的病程长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比合并感染组长,与单纯感染组相比,合并感染组发展为重肝的时间要短(P<0.01)。结论在重度慢性肝炎的患者中,肝功能损害的血清学指标(AST、ALT、TB、DB)不能很好地反映肝内损害严重度。与单纯感染组相比,HBV与HCV合并感染组发展为重度肝炎的时间要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病毒(TTV)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方法:TTV检测采用ELISA 法.HCV-RNA检测采用RT-PCR-微板核酸杂交-ELASA法.结果:ALT异常率在HCV单独感染者明显高于TTV单独感染者(P<0.01),而TTV单独感染者与TTV、HCV均阴性者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HCV单独感染者与TTV、HCV混合感染者平均ALT水平均明显高于TTV单独感染及HCV、TTV均阴性者(P<0.01).HCV单独感染者与TTV、HCV混合感染者平均A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TV可能不具有单独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供血员、受血者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及经输血传播TTV的发生率。方法对130例输血者进行TTV以及HBV和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其相应的供血者也检查TTV。结果340例供血员中有36例(10.6%)可检测到TTV-DNA。130例受血者输血前有11例(8.5%)TTV阳性,其余119例输血后有18例TTV转为阳性,在他们的供血中至少可查到一份TTV阳性。46例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中有45例为HCV感染(包括7例与TTV混合感染),2例为HBV感染(包括与HCV、TTV混合感染各1例)。TTV与HBV混合感染以及7例TTV与HCV混合感染中有3例的受血者ALT>90U/L,但是10例单纯TTV感染者,仅有2例伴有轻微的ALT增高。结论供血员及住院病人中有较高的TTV感染率,单纯TTV感染与ALT显著升高似乎并无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型肝炎病毒TTV在肝病患者中感染情况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3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抗-TTV-IgM,结果:健康体检人群,甲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TTV-IgM阳性率分别为9.3%,16.7%,和9.3%,三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甲-庚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中抗-TTV-IgM阳性率分别为31.6%,26.9%,32.1%和36.4%,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群(P<01),结论:TTV可能是导致非甲-庚型肝炎的重要病原,TTV的感染及复制可能是慢性肝病的发展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