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骨髓基质细胞/藻酸盐凝胶复合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辉  夏仁云  陈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11):1031-1032,F003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复合藻酸盐凝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与藻酸盐凝胶复合,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经皮注射BMSCS/藻酸盐凝胶复合物、BMSCS悬液和生理盐水,比较3者修复骨缺损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12周时全部骨愈合,对照组有2例未愈合,空白组无1例愈合。结论 BMSCS/藻酸盐凝胶复合物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聚丙烯延胡索酸酯/β-磷酸三钙(PPF/β-TCP)复合材料。在体外检测PPF/β-TCP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黏附、增殖、成骨能力的影响,对PPF/β-TCP生物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二步反应法合成PPF单体,加入β-TCP后进行交联。骨髓基质细胞在PPF/β-TCP材料上培养2、4、6、8、10、12h后胰蛋白酶消化,检测黏附细胞数。BMSC和PPF/β-TCP材料复合培养,用MTT法检测BMSC的增殖,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BMSC在PPF/β-TCP材料上黏附,2~8h细胞数增加,到10h黏附数达最高,约为68%。BMSC在PPF/β-TCP材料上生长,第4、5天为对数生长期,第7、8天进入平台期。BMSC种植在PPF/β-TCP后上表达ALP并不断增加。结论PPF/β-TCP生物降解材料对BMSC的黏附、增殖、成骨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诱导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腱、神经、肌肉等组织和造血支持基质。因此,其在细胞和基因治疗方面呈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一、骨髓基质细胞概念的演化Friedenstein等的早期研究发现,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外,还存在一类“纺锤体”样的“成纤维前体细胞”或称为“成纤维细胞样克隆形成单位”(fibroblacolony-formingunits,CFU-F)的体内静息细胞。在体外经适当的刺激后,它们能够进入细胞周期,并表现出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所以可被假想为众多间质谱系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4-6周龄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骨髓3ml,体外分离,培养至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分别用地塞松浓度为0、10^10、10^-9、10^-8、10^-7和10^-6mol/L的培养基,作用2、4、及6天后,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并随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浓度大于10^-8mol/L后抑制作用越显著。地塞米松在抑制增殖的同时,可显著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浓度越高作用也越显著,但超过10^-8mol/L后各浓度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别;这种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至6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可增强2-4倍。结论 地塞米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但可促进其分化成骨细胞, 浓度为10^-8mol/L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为骨组织工程寻找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采取兔骨髓组织,应用梯度离心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成骨特性的鉴定,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及成骨特性。结果 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形态多为三角形或梭形,生长增殖迅速,具有成骨能力,易于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 自骨髓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能力和成骨活性,可以做为骨组织工程中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行细胞活力、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传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藻酸钙制成凝珠 ,细胞密度为 1× 1 0 6 /ml,体外培养 4周后 ,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台盼蓝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后大量扩增 ,与藻酸钙复合良好并能在其中保持活性及分裂能力。结论 :藻酸钙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用于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软骨缺损 ,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后的稳定表达及表达产物对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rhBMP.7基因转染BMSCs,以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转基因细胞的稳定表达;转染48h后,用转基因细胞的培养液上清刺激正常培养的BMSCs,利用^3H标记的胞腺嘧啶氧核苷(^3H-TdR)掺入法、Na2^35SO4掺入法以及氯胺T法检测基因表达产物对BMSCs增殖、合成蛋白多糖以及胶原的影响。结果 转基因细胞4周时仍能表达外源性基因;基因表达产物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以及蛋白多糖和胶原的合成。结论 rhBMP-7基因转染BMSCs后可获得稳定表达,且基因表达产物能促进BMSCs增殖。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增强其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外源性生长因子(BMP -2)作用下,使用胶原蛋白膜包裹经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藻酸钙凝胶形成的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36只.手术造成两侧桡骨标准缺损后,左侧植入复合体,右侧空白对照.取自体BMSCs,经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与BMP -2、藻酸钙凝胶及胶原蛋白膜形成复合体修复骨缺损,于2、4、8、12周时行大体、X线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整个过程中可见实验组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增殖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且无过量的结缔组织生长;X线早期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区,分布均匀;免疫组织化学可见多个成骨中心,骨小梁排列有序,成熟骨替代完全,BMP分布持续时间长,且在新骨组织中分布范围大.[结论]复合体能修复骨缺损,并且能够阻挡周围软组织进入缺损区,为新骨生长提供空间;同时作为BMP的载体,能减少外溢,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检测,研究地塞米松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增生并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应用。方 法骨折内固定术扩髓前收集髓腔内骨髓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后改用条件培养基(含地塞米松)和基础培养基(不含地塞米松)分别进行培养,应用组织化学及von Kossa方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bfal mRNA和Osterix mRNA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并观测地塞米松对上述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条件培养基组细胞Cbfal mRNA和Osterix mRNA的表达峰值高于基础培养基组细胞,并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结论 地塞米松通过促进Cbfal mRNA和Osterix mRNA的表达而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后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B、C、D组分别在损伤后立即、24h、7d移植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的第三代BMSCs,A组注射等量PBS,分别于BMSCs移植后24h、1、2.3、4周取损伤脊髓段作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BMSCs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结果移植后1周,各组移植的BMSCs基本位于硬脊膜下,移植后2—4周,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D组损伤脊髓内BMSCs数量明显多于B、C组。结论(1)移植的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2)在脊髓损伤后7d移植BMSCs较损伤后立即或1d后移植更利于BMSCs在损伤区的聚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及其分化的神经样细胞分别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glycolic acid,PLGA)支架材料复合修复大鼠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BMSCs复合PIGA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PL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阶段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变化及BMP-2对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测定第3代和第18代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活性;测定BMP-2对不同培养时间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测定rhBMP-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传至第18代后,分泌的骨钙素(OC)水平及ALP活力明显降低,与第3代细胞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3代细胞在rhBMP-2的诱导下,分泌的OC水平及ALP活力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第18代细胞在rhBMP-2的诱导下,分泌的OC水平及ALP活力在原基础上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rhBMP-2诱导组与对照组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的传代次数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rhBMP-2对细胞增殖无影响。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下降,rhBMP-2促进其成骨的能力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乳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的可行性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实验研究作基础.方法 实验2008-01/06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完成.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MSCs,经CD29、CD34、CD44、CD45鉴定MSCs,并绘制不同代数细胞生长曲线和贴壁率曲线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①原代细胞生长潜伏期略长,孵育24 h后小部分圆形单核细胞开始贴壁,48 h可见巢状克隆集落形成,贴壁细胞呈多形性,贴壁3d后增殖加快,9d后基本融合.②生长曲线及贴壁率曲线提示第2至第6代细胞接种存活率基本相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而第7代以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渐缓,贴壁时间延长,细胞接种存活率也明显降低,并出现衰化现象.③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显示CD29、CD44表达基本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结论 贴壁法比较容易分离培养MSCs,为组织工程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种子来源,MSCs有一定的增殖能力但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传代扩增逐渐衰化,因此了解和掌握MSCs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兔骨髓源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实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兔骨髓来源成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及生长特征,为骨组织工程学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穿刺抽取4个月龄新西兰兔的骨髓,采用离心和贴壁相结合方法,用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贴壁的骨髓细胞并传代。观察其生物学特征,绘制生长曲线、分裂指数曲线和贴壁率曲线,测定细胞贴壁及延展时间,并将培养细胞进行冻存、复苏,比较细胞特性有无改变。同时,电镜观察细胞在藻酸钙凝胶载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培养细胞在第12代以前生长性状稳定,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特性;第4天为细胞生长倍增时间,第5~6天细胞达生长高峰;第4天细胞分裂最为旺盛,达18%;传代后10h贴壁率最高,为90%;冻存复苏后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无改变。电镜观察细胞在藻酸钙凝胶载体内生长良好,有骨基质分泌。结论本实验方法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性状稳定,增殖速度快,可保证相关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第12代以前,生长3~6d的细胞可作为理想的实验细胞。  相似文献   

15.
Expression of BMP-2 by 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Cultur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2) in ossifying 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cultures, we determined the population of fibroblast-like stromal cells that expressed BMP-2 immunocytochemically (anti-rhBMP-2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pared that to alkaline phosphatase (AP) and collagen synthesis formed in culture over a 4-week period in control and dexamethasone-supplemented mineralizing media. In control media, the percentage of BMP-2-positive stromal cells (BMP-2+) increased from 12 to 25% within the first 4 days of culture. In mineralizing media, the level of BMP-2+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43–44%). The intensity of immunostaining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ime. The levels of AP were undetectable at 1 week in both control and mineralizing media, but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he next 2 weeks and peaked at 3 weeks. ALP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cultures grown in mineralizing medium (P < 0.05 at 3 weeks, P < 0.01 at 4 weeks). Collagen synthesis peaked and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3 weeks (P < 0.05) in cultures grown in mineralizing medium. The levels of AP and collagen synthesis most closely reflected the changes in the percentage of BMP-2+ cells from 7 to 28 days. Though these changes may reflect a primary action of BMP-2 on marrow osteoprogenitor-like stromal cells, they do not exclude a mechanism that involves the induction of other members of the BMP family known to stimulate AP and collagen synthesis. We conclude that BMP-2 expression in cultures of fibroblast-like marrow stromal cells is enhanced when those cells are induced to become osteoblasts by exposure to dexamethasone. Received: 30 October 1997 / Accepted: 24 June 1998  相似文献   

16.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为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奠定一定实验基础。方法:取幼年SD大鼠,处死后分离骨髓,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后分别观察其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分裂指数和贴壁率。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第7代以前生长形状相对稳定,生长曲线相似;第4d分裂指数最高,为16%;传代后12h贴壁率最高,为90%。结论:本实验方法中,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早期生长性状稳定,增殖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技术制备聚丙交酯(PDLLA)多孔微载体.方法 通过改变内水相中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调节微载体的孔径和孔隙率,并研究了微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其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 SEM观察及粒度分析显示:微载体具有表面开孔、内部相互连通的孔结构,粒径在335 μm±65 μm范围内,内部孔径20μm左右,孔隙率达80%以上.体外细胞培养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微载体表面及内部能有效黏附并均匀生长.结论 相对于实心微球,这种表面和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微载体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并可通过注射方式将细胞运载到组织缺损部位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及其分化生成的神经样细胞分别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Glycolic Acid,PLGA)支架材料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分别将单纯的PLGA、BMSCs-PLGA复合物以及神经样...  相似文献   

19.
人骨髓基质细胞接种珊瑚构建组织工程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与珊瑚复合物植入体内后的成骨能力。方法:穿刺抽吸入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将其与珊瑚复合后植入裸鼠体内,以单纯珊瑚作为对照。术后4、8周取材,通过大体、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植入物体内成骨情况。结果:术后4周,复合物中有少量新骨形成;术后8周,复合物中出现大量成熟骨组织。而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人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珊瑚在无免疫动物体内具有成骨能力,穿刺抽吸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