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性,24岁,主因胎儿宫内窘迫,急行剖宫产术,选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行L1-2间隙,阻滞平面相对稳定,麻醉诱导20min后行剖宫产术,术毕常规缝合包扎准备下台时,病人突感头晕,几分钟后寒战抽搐,两上肢强直性抽搐,时有颈部强直,意识时而朦胧,1~2min后又重复发作,连抽三次,约时>40min。 1 体检 术前一般情况佳,T36.5℃,P94次/分,R20次/分,BP16/11kPa,巩膜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未触及,心肺均无病理改变,肝脾未触及。实验室白细胞数5.0×109/L,血红蛋白110g/L,NO0.60,LD0.40,尿便正常,既往有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用于肾移植手术的硬膜外麻醉,临床上分别采用一点法和两点法,其中两点法又分为双针双导管连续硬膜外法和双针分间隙腰硬联合法。本文就这三种麻醉方法的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平均动脉压、肌肉松弛满意程度以及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90例病人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随机分为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两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和双针分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30例。A组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33·2±4·5岁,平均体重52·4±5·3kg;B组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35·1±3·2岁,平均体…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腔穿刺的方法很多,进针入路和持针手势也不同;还有多种负压试验法和其它验证方法。我院采用正压穿刺法操作简单,判断准确。在常规穿刺过程中当针尖抵黄韧带时,取出针心,用12毫升注射器吸过滤空气1~1.5毫升作注气试验,应有阻力。这时,左手固定针体,右手小指曲屈握紧注射器栓尾(或夹在小指末节与小鱼际间),将空气压缩至0.3~0.5毫升,拇指和食指末节紧捏注射器与针尾衔接处,以维持注射器中压缩空气的张力。然后主要靠右手的力量继续进针。当穿过黄韧带时,即感注射器内空气张力突然消失,“突破感”明显,有时还能听到一声哨样声响。回吸无脑脊液及血液,即示穿刺成功。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省略负压试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年来共行硬膜外麻醉304例,其中发生内出血18例,而改行上下棘间隙穿刺反向置双管后麻醉效果颇佳,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硬膜外麻醉病人304例,其中发生硬膜外腔内出血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8~46岁。所有病人一般情况均可,ASAⅠ~Ⅱ级,术前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脊柱畸型。穿刺部位胸C_(12),L_1至L_4、L_5。 1.2 麻醉过程:18例病人均侧卧位,取相应棘间隙穿刺达硬膜外腔或置入导管后发现自针尾有鲜血滴出,经凉盐水注洗数次无效后拔除穿刺针及导管。其中8例病人改上一棘间隙穿刺,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行单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9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麻醉方法分别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麻醉显效时间、感觉阻滞程度、补追加麻醉药剂量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100%)与对照组麻醉效果(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程度、补追加麻醉药剂量及麻醉效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对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花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28-129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珠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两种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438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n=253)、珠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03)。均采用江苏扬州华夏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穿刺包(硬外穿刺针为18G;联合穿刺针为针内针式,腰穿针25G)于L2-3间隙操作,目标平面T8-10察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满意完成手术(有效率100%)。A组用药量较大,36例肌松较差,38例因血压下降使用麻黄素。B组药量小,肌松好,69例因血压下降使用麻黄素,术后头痛1例。B组在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上明显优于A组。(P〈0.01)。B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良好的适用于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实施剖宫产术,安全性好;珠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实施剖宫产术,阻滞效果更好,尤其适合需要快速终止妊娠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对剖宫产患者行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急诊剖宫产患者,均分为生理盐水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针套针法CSEA,待注入腰麻药后分别经硬膜外穿刺针向硬膜外腔注射10ml生理盐水或未用药直接置入导管,观测并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最高阻滞平面的出现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最大运动阻滞出现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的出现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及最大运动阻滞出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最高阻滞平面比对照组升高1.5~2.0个节段(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10ml生理盐水不影响剖宫产患者CSEA腰麻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效果,但可扩展腰麻平面,且能缩短感觉及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剖宫产产妇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70例剖宫产孕妇,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各35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T0时刻两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刻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P、CO指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T、PT、FIB及APTT指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较对照组少,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28%)高于对照组(77.14%),χ2=4.200,P=0.04。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能提高剖宫产孕妇的麻醉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手术流程顺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分为CSEA组及CEA组,每组50例.观察并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 min和15 min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牵拉反应、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结果 与C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牵拉鼓肠等不良反应少(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CSEA组与CE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可安全用于健康产妇剖宫产手术,且麻醉效果优于CEA组.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之一,从操作到管理要求严格,但多种因素造成硬膜外穿刺操作误入蛛网膜下腔,按教科书及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拔出穿刺针,选高一个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或改全麻。本人总结对26例T11以下误穿蛛网膜下腔的病人,直接置入硬外导管按腰麻处理,选用重比重溶液,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手术对麻醉效果要求较高,肌松效果要好,而硬膜外麻醉往往有一部分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硬膜外腔加入一定量的芬太尼可以使其得到改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9例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的单胎孕妇,年龄22~30岁.随机分为A,B,C3组.A、B两组各30例,C组29例.1.2方法:所有产妇术前常规禁食6~8 h.入室后取左侧卧位,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 cm.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和安全监护后,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5 ml,5 min确认无异常后.3组均在硬膜外腔匀速注入0.9%的罗派卡因6~8 ml,把麻醉平面调节到T1o到T8即可,一般10 min左右.针刺不痛即可开始手术.开始手术的同时B组在硬膜外加入100 μg芬太尼和生理盐水混合液6ml,C组在硬膜外加入100 μg芬太尼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6ml.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历资料产妇,女,28岁,以"停经40~1w,阴道流水4个多小时。"为主诉于2008年6月3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8月28日,预产期2008年6月4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孕期我院产检,无异常发现,无头晕、眼花等不适。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携带或感染产妇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率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HBV携带或感染的产妇568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生产的健康产妇500例归入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均实施剖宫产手术,并予以硬膜外麻醉及置管操作。对比两组置管出血率、麻醉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置管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VA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携带或感染产妇在接受硬膜外麻醉时易发生置管出血,临床上应重视此现象,并给予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及感染者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置管时出血率,减少因出血所带来的并发症。方法将孕产妇772例分为3组,A组为HBV携带者(A组HBSAg阳性)256例,B组为HBV感染者(B组为HBsAg、HBeAg、HBcAg阳性者或HBsAg、HBcAb、HBeAg阳性者)260例,C组为未感染HBV孕产妇256例,统计硬膜穿刺置管出血的例数。结果 A组置管出血25例(9.8%),B组27例(10.4%),C组14例(5.4%),A和C 2组及B和C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和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携带者及感染者孕产妇硬膜外置管出血率较未感染HBV孕产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对比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要求ASA1-2级的二次剖宫产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8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EA组)38例,观察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后10min产妇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麻醉起效时间,肌松满意度, Bmmage评分,麻醉用药量,胎儿取出后10min内的Apgar评分,术中麻醉效果及产妇恶心呕吐,术中寒颤,心动过缓,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给药10min后,两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所下降,CSEA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显著,与麻醉给药前及C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上明显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医生对肌松意度高于CEA组(P<0.05),Bmmage评分CSEA组较好与C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中发生的恶心呕吐,寒颤,心动过缓及术后头痛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肌松好,麻醉效果好的优点,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医药指南》2017,(28)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随机选出154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选择的麻醉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相关麻醉效果指标。结果两组产妇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4%,且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是可行的,麻醉效果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点穿刺法在硬膜外腔-腰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进行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情况,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麻醉质量.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需改变麻醉方式.运动神经阻滞及麻醉质量优良率为100%,腹肌及宫颈肌肉松弛质量优良率为100%,镇痛完全.无呼吸困难、胸闷、头疼等发生,术中补液量约1500 ml,手术时间( 135.0 ±4.5)min.48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SpO2、HR、BP)保持稳定,2例患者在麻醉后10 min后出现血压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碱10 mg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均痊愈,无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