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泌尿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75例浅表性膀胱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14.40%;在送检的54例标本中50份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2.59%,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73.08%;革兰阳性菌11株占21.15%;真菌3株占5.77%,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粪肠球菌,分别占30.77%、17.31%、11.54%;糖尿病(OR=3.328,P<0.01)和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OR=7.406,P<0.01)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改善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82例,采集血液、痰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培养,探讨医院感染率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为9.9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25例为主,占36.76%,腹腔21例占30.89%;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41株占60.29%,革兰阳性菌17株占25.00%,真菌10株占14.71%,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均为酵母菌属;多因素logistic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并发症、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等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实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7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07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07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为3.7%;分离出4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32.6%,革兰阴性菌25株,占58.1%,真菌4株,占9.3%;常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低于20.0%,对其余抗菌药物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15.0%,对其余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呼吸衰竭患者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7d、医疗器械交叉感染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P0.05);患者年龄、糖尿病、住院时间、医疗器械交叉感染是导致呼吸衰竭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衰竭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加强病房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分泌科患者住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期对内分泌科患者住院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989例,以期找到其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内分泌科98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率为7.18%;患者年龄、糖尿病及住院时间等因素与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另外,医院卫生环境,日常规章制度也对感染率有一定的影响;6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4株,占67.69%;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32.31%,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占32.31%、变形菌占20.00%、克雷伯菌占15.38%,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占23.08%和表皮葡萄球菌占9.23%;71例感染患者临床表现部位以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比重较高,分别占45.06%和40.85%。结论内分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偏高;患者年龄、疾病性质及住院时间是影响内分泌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病原菌分布广泛,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表现部位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主;为减少医院感染率,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治疗策略,对其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治疗对策。结果 68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感染15例,医院感染率22.1%;感染类型以腹水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为主,分别占33.3%、20.0%、20.0%;15例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2株,检出率80.0%,其中革兰阳性菌占75.0%,革兰阴性菌占16.7%,真菌占8.3%,患者年龄、肝功能状态、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关系(P<0.05)。结论医院肝硬化患者感染率较高,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及控制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为降低RICU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医院入住RICU48h的41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0例R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1例,感染率为31.95%,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62.60%、泌尿道15.27%为主;共检出病原菌1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各占71.28%、18.97%、9.7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ICU住院时间≥15d、气管插管、联合使用抗菌药2种、肺癌是R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ICU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对应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医院产科住院2 031例产妇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及病原菌特征,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31例产妇共有1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0.9%;共分离出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3株占54.2%;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娩方式、妊娠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是导致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科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分娩方式、妊娠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是导致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多重病原菌感染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多重病原菌感染病例的易感因素及感染病原菌.方法 调查分析医院2004-2007年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多重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原菌.结果 216例医院感染病例中,27例发生多重病原菌感染(12.5%),检出6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2株(33.3%)、革兰阳性菌10株(15.2%)、真菌34株(51.5%),患者多为疾病终末期,住院时间长,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长期或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激素、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均导致多重病原菌感染增多.结论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发生多重病原菌感染病情危重难以控制,治愈率低,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进行预防性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合理用药;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以降低多重病原菌的感染率及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耳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减少中耳炎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中耳炎患者,其中30例出现医院感染,对中耳炎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中耳炎患者,其中3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00%;共分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56.6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1株占36.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株占6.6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病程、损伤性操作、咽喉疾病、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与中耳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病程、损伤性操作、咽喉疾病、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中耳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耳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根据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根据病原菌分析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的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中耳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有无侵入性操作史、有无抗病毒治疗、住院时间作为自变量,是否并发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21.3%,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主要类型有呼吸道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培养共分离病原菌24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多有肝功能分级高、白细胞计数低、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史、住院时间长、未进行彻底抗病毒治疗等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抗病毒治疗、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以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9例,106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8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7例次,占44.34%),其次为腹腔(34例次,占32.0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53.95%),革兰阳性菌33株(43.42%),真菌2株(2.63%)。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日数≥30 d、 合并并发症、侵袭性操作、血清清蛋白<35 g/L、白细胞<4×109/L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呼吸道及腹腔感染为主,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及血白细胞低均是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其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入住某院儿科的828例急性白血病(AL)化疗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828例AL患儿,发生医院感染184例,19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2.22%,例次率为23.6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居多,占52.56%。196例次感染中检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58.33%,革兰阳性菌28株,占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处于白血病诱导化疗期、住院时间≥30 d、外周白细胞计数≤3×109/L、粒细胞计数≤0.5×109/L、类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NL)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30 d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患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化疗诱导期、住院时间长、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数量低及急性髓性白血病等因素是儿童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ECMO辅助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5例(34.88%),24例次(55.8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12例次,50.00%)为主;其次是血液系统(6例次,25.00%)、皮肤和软组织(5例次,20.83%)等。分离病原体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株(67.86%),革兰阳性球菌7株(25.00%),真菌2株(7.14%);主要分离自痰标本(12株,42.86%),其次为血标本(9株,32.14%)和伤口分泌物标本(6株,21.43%)等。ECMO治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ECMO辅助时间、并发症、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管有关。结论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应针对相关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ECMO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原体分布,为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DCD肾移植受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监测DCD肾移植患者313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8例,共6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34%,例次发病率为20.13%。2016年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0.11%(19/188),2014年为28.57%(14/49),2015年为19.74%(15/76),各年份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前三位的医院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22/63,34.92%)、手术部位(16/63,25.39%)及血液系统(11/63,17.46%)。共检出病原体42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27株,64.29%),其次是真菌(9株,21.43%)和革兰阳性菌(6株,14.28%);居前三位的病原体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株,21.43%)、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16.67%)、大肠埃希菌(5株,11.90%)。42株病原体中多重耐药菌(MDRO)15株(35.71%),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66.67%),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4株)及不动杆菌属(3株)为主;革兰阳性菌5株(33.33%),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为主。结论 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及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同时加强对MDRO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策略降低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多中心ICU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病原体分布特点,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和科学诊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某省32所医院ICU2013年全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结果 32所医院,ICU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5.79%,呼吸机使用率为31.2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为26.93‰;呼吸机使用率与VAP发病率相关性分析(r=0.160,P=0.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无直线相关关系。共检出阳性菌株1 593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居多(1 207株,占75.7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90株,占18.21%),真菌(94株,占5.90%),肺炎支原体和其他病原体(各1株,占0.12%)。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居前5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5.49%、15.26%、14.63%、13.37%和5.09%。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各医院应针对本单位的监测结果 ,积极查找原因,并加强ICU医院感染控制标准规范的学习,开展目标性监测,提高ICU医务人员对VAP感染预防措施的认知程度与措施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该院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结果共监测ICU患者455例,总住院日数2 483 d,发生医院感染52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43%,日发病率为20.94‰,经ASIS调整后日发病率为6.29‰。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高(占63.46%),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为12.0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9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4.07‰。共检出病原菌1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74.59%),革兰阳性菌33株(18.23%),真菌13株(7.18%);检出多重耐药菌33株(18.23%)。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且感染发病率高,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开展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的不足,有利于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与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某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302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发病率为13.91%,无多部位感染发生,感染部位以深部手术切口为主(10例,占23.81%),其次为下呼吸道(9例,占21.43%)和消化系统(7例,占16.67%)。4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送标本培养38例(占90.48%),共分离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86.11%,革兰阳性菌5株,占13.8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手术时间≥2 h(OR=1.48)、超重(或肥胖)(OR=1.40)、术前放射治疗(OR=2.98)是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手术时间长、超重(或肥胖)、术前放射治疗是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群体烧/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5月12日某院收治的"公交车爆燃事件"共25例住院群体烧/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25例烧/创伤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7例,1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8.00%,例次发病率为40.00%;感染部位以创面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60.00%和30.00%。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6株(53.34%)、革兰阳性(G+)菌13株(43.33%)、真菌1株(3.33%)。烧伤总面积大、吸入性损伤程度高、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外科手术均是烧/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群体烧/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病原学情况,指导临床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对该院2012年全部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体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体71种,79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4株(63.56%),革兰阳性菌204株(25.72%),真菌85株(10.72%);大肠埃希菌(129株,16.27%)、肺炎克雷伯菌(121株,15.26%)、鲍曼不动杆菌(100株,12.61%)、金黄色葡萄球菌(79株,9.96%)及铜绿假单胞菌(70株,8.83%)居前5位;菌株来源居前3位的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323株,40.73%)、血液(116株,14.63%)、泌尿系统(116株,14.63%)。27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占全部医院感染病原体的34.55%。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所占比例较高,需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某院干部病房住院、年龄≥60岁的82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2例老年痴呆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1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5例,53.57%),其次为泌尿道(6例,21.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吞咽障碍、保留导尿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肿瘤和低蛋白血症是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40株,62.50%)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2株,18.75%)、大肠埃希菌(10株,15.63%)和铜绿假单胞菌(8株,12.50%)。结论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病原菌,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