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F-FDG显像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8 F-FDG显像对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32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在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3周接受18 F-FDG显像.对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根据病灶影像学变化判断化疗疗效,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值)及其变化百分率(T/N变化百分率)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之间T/N值和T/N变化百分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找出判断疗效的最佳T/N变化百分率,以此数值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绘制两组患者的1年累积生存曲线,Log-rank 检验评估两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有效组和无效组化疗前T/N值分别为7.41±3.91和6.97±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化疗3周后T/N值(5.43±2.86)低于无效组的8.51±4.61(t=2.18,P<0.05),有效组T/N变化百分率(-21.84±25.66)%低于无效组的(23.78±44.35)%(t=3.42,P<0.05).鳞癌患者和腺癌患者在化疗前T/N值分别为8.35±2.56和6.35±3.30,化疗3周后分别为8.90±5.56和5.97±2.42,T/N变化百分率分别为(8.52±58.00)%和(0.61±30.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总体1年生存率为78.13%;有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高于无效组的61.11%(x2=6.62,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评价疗效的最佳的T/N变化百分率为下降1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78.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T/N变化百分率下降超过10%组的1年生存率为100%,高于不足10%组的63.27%(X2=5.76,P<0.05).结论 化疗后的T/N变化百分率可作为评价晚期NSCLC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3月治疗前于我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行EGFR检测的98例NSCLC患者.单因素及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多参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例肺内占位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根据纵隔淋巴结性质将其分为恶性组(83例,淋巴结232枚)和良性组(91例,淋巴结230枚);比较组间纵隔淋巴结参数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输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MLP),以标准化重要性>50%的参数建立评估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判断纵隔淋巴结性质的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恶性组纵隔淋巴结参数与NSCLC原发灶参数的关系。结果 组间纵隔淋巴结短径、纵横比,坏死、脂肪、钙化占比,对称分布比例,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及淋巴结SUVmax/纵隔血池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短径、纵横比、SUVmax及MTV标准化重要性>50%,以之鉴别纵隔淋巴结性质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0.657、0.776及0.772,联合应用的AUC为0.831。恶性组纵隔淋巴结SUVmax、TLG与NSCLC原发灶SUVmax均呈正相关(r=0.318、0.151,P均<0.05);纵隔淋巴结是否位于原发灶同侧与NSCLC原发灶长径及SUVmax均呈负相关(r=-0.139、-0.201,P均<0.05),纵隔淋巴结是否分布对称则与NSCLC原发灶长径及SUVmax均呈正相关(r=0.164、0.161,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参数可用于判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短径、纵横比、SUVmax及MTV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初步研究乳腺癌病灶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8年10月完成PET/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1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0.3±9.70)岁,且计算病灶平均SUV(SUVavg)和最大SUV(SUVmax);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查(Ki-67检测)。结果:本研究的118例乳腺癌患者中,Ki-67阳性组占43.2%;Ki-67阳性组的平均年龄为(47.31±8.74)岁,而Ki-67阴性组的平均年龄为(52.43±10.22)岁,两组年龄之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6,P=0.005);Ki-67阳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4.95±1.75,平均SUVavg为3.76±1.22;而Ki-67阴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3.95±1.23,平均SUVavg为3.04±0.95,两组SUVmax和SUVavg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3.469,P=0.001和t=-3.451,P=0.001)。本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UVmax预测Ki-67表达正确率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668±0.050,用SUVmax预测Ki-67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根据ROC曲线发现SUVmax分界值为4.105,其预测敏感性为58.8%,特异性为59.7%;SUVavg预测Ki-67表达正确率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674±0.049,用SUVavg预测Ki-67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ROC曲线发现SUVavg分界值为3.050,其预测敏感性为62.7%,特异性为61.2%。结论:利用18F-FDG PET/CT显像的SUVmax和SUVavg早期评价乳腺癌Ki-67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原发病灶储留指数(RI)与病灶大小、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证实为NSCLC的患者的PET/CT双时相检查资料,观察原发病灶RI与病灶大小、腺癌原发灶RI与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原发病灶及腺癌、鳞癌不同转移状态原发病灶RI的差异。结果 NSCLC原发病灶RI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0.05);各病理类型原发病灶的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7,P>0.05);腺癌原发病灶RI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9,P<0.05);腺癌有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病灶RI高于无转移者(Z=-3.17,P<0.05),而鳞癌有无转移者原发病灶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P>0.05)。结论 NSCLC原发病灶 RI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计算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SUVmax诊断界值.结果 337个纵隔淋巴结中,病理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129个(129/337,38.28%),无转移淋巴结208个(208/337,61.72%).纵隔淋巴结SUVmax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当SUVmax为4.5时Youden指数最大(0.605),准确率最高(81.6%).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SUVmax≥4.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肺癌为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性病变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0%-85%。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局部病变情况或远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道器官转移主要依靠TNM分期和临床分期,准确的肺癌分期不仅能提供重要的生存预后信息,还能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病灶体积和病灶糖酵解(Lesion glycolysis,LG)变化率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31例患者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常规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60 min,延迟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120 min开始扫描)。男25例,女6例。年龄(57.90±13.38)岁。肺部良性病灶12例(炎症4例、肺结核8例),肺腺癌和鳞癌15例,肺转移性肿瘤4例。所有患者的数据选择SharpIR+VUE HD+TOF(Time of flight,TOF)重建PET图像。采用GE PET VCAR工具获得病灶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av)、体积和LG的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在炎症、肺结核、炎症+肺结核、原发肺癌和肺转移性肿瘤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SUVmax、SUVav均具有不同程度增加,SUVmax增加的程度大于SUVav;炎症SUVmax和SUVav增加程度最高为17.97%,而原发性肺癌增加程度最低为2.62%。但是病灶的体积和LG却是既有增高也有降低。肺结核组患者的体积降低最明显,为-35.4%,原发性肺癌LG降低最明显,为-19.00%。结论:采用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病灶SUVmax和SUVav变化率并不能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病灶体积和LG变化率有潜力提高对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以实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18F-FDG PET/CT、血清NSE及Pro-GRP检测的肺占位患者,根据病理及随访结果分为SCLC组(n=40)和良性病变组(n=40);计算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SCL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诊断SCLC的效能。结果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SCL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00%、100%、97.50%、100%及95.24%。NSE、Pro-GRP、Pro-GRP+NSE以及三项联合诊断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88、0.96和0.9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NSE+PRo-GRP检测可提高诊断SCL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早期诊断、分期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PET/CT与CT在NSCLC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评价PET/CT在诊断NSCLC及其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NSCLC 56例。均行PET/CT及CT扫描。行18F-FDG PET/CT图像和CT图像对比研究。结果:56例NSCLC患者,对于肺原发灶,PET/CT灵敏度96.4%,CT灵敏度82.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8);对于转移灶,PET/CT灵敏度100%,CT灵敏度80.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PET/CT在NSCLC原发病灶诊断及其转移灶的检出上优于CT显像。随着PET/CT的普及,其有望成为肺癌无创诊断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肿瘤标记物的关系。方法 (1)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肺癌的4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肿瘤标记物资料,基于性别、年龄、分型、部位、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YFRA21-1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18F-FDG PET/CT的SUVmax、SUVave值间有无统计学差异。(2)分别对肺癌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CEA、NSE、CYFRA21-1及淋巴结数目与18F-FDG PET/CT的SUVmax、SUVave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一步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1)中心型肺癌组的SUVmax和SUVave值高于周围型肺癌组,病灶≥30 mm组SUVmax和SUVave值高于病灶<30 mm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淋巴结转移组SUVave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CEA升高组SUVave值高于CEA正常组,NSE升高组SUVmax高于NSE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与女性组间、<60岁与≥60岁组间、左肺与右肺组间、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组间、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组间、CYFRA21-1正常与升高组间的SU-Vmax和SUVave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CEA正常与CEA升高组间的SUVmax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NSE正常与升高组间的SUVave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病灶大小与SUVmax和SUVave值有相关性,进一步行回归分析,发现病灶大小对SUVmax和SUVave值均存在正向影响,P<0.01,回归系数分别为0.165、0.050。结论 (1)分型、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CEA、NSE均影响肺癌病灶的SUV值。(2)病灶大小与SUV值呈中等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 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 PET/CT 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确放疗中肿瘤靶区勾画以及正常肺组织照射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行18 F-FDG PET/CT 胸部精确放疗定位的32 例Ⅲ期NSCLC 患者入组.使用PhilipsPinnacle3 治疗计划系统,由三位放射肿瘤医师和一位物理师分别先后依据CT 图像、PET/CT 融合图像勾画肿瘤大体靶区(GTV),分别表示为GTVCT和GTVPET/CT.随机选取一位医师勾画的GTV,按相同参数外放形成计划靶区(PTV)并制订精确放疗计划,分别表示为TrialCT和TrialPET/CT.分析PET/CT 融合图像对肿瘤靶区勾画以及对正常肺组织照射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 (1)PET/CT 改变了GTV 的大小,基于PET/CT 图像勾画的GTV 小于CT 图像勾画的GTV,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并且不同勾画者应用PET/CT 图像勾画的肿瘤靶体积变异减小(7.05 cm3 vs.22.00 cm3 ).(2)肺不张组TrialPET/CT肺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V5 ~V50 ,MLD)降低,与Trial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或P <0.05);无肺不张组肺组织DVH 参数在TrialPET/CT 和TrialCT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值为0.16 ~1.00 ).结论 18 F-FDG PET/CT 可提高Ⅲ期NSCLC 肿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对于伴有肺不张的Ⅲ期NSCLC 患者,PET/CT制订的精确放疗计划能够降低正常肺组织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大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预测因素。结果 68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得出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原发灶SUVmax、大小、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原发灶SUVmax是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SUVmax、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原发灶SUVmax是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所示骨髓及脾脏FDG摄取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纳入82例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NSCLC组)及41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比较2组骨髓、脾脏FDG摄取水平差异,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骨髓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骨髓SUVmean与肝脏SUVmean比值(BLR),以及脾脏SUVmean与肝脏SUVmean比值(SL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男性患者、鳞癌、高TNM分期、肿瘤>3 cm及伴局部淋巴结转移者NSCLC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更高(P均<0.05);高TNM分期、肿瘤>3 cm及伴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骨髓SUVmean及BLR更高(P均<0.05);高TNM分期及肿瘤>3 c...  相似文献   

16.
肝癌18F-FDG PET摄取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癌FDG摄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获得随诊的肝脏恶性肿瘤28例,18F-FDG PET显像后,在肝内病灶的部位设感兴趣区(ROI),计算出该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UV),分为两种类型:A型:FDG摄取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共20例,其中肝细胞肝癌(HCC)19例,胃类癌肝转移1例。B型:FDG摄取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或低于周围正常组织,共8例,其中HCC 6例,HCC肝内多发转移1例,十二指肠类癌肝转移1例。结果:随诊18~84个月(m),A型存活期为20.2±16.8(2~72)m;B型存活期为44.8±19.7(32~84)m,其中肝转移性类癌1例和HCC肝内多发转移1例均仍存活,生存期分别为36m和84m。统计学结果示B型组生存期明显长于A型组。结论:HCC的多样性显像给诊断增加了难度,但同时,摄取等级的不同又与疾病的转归有关,无论是HCC还是转移性肝癌,FDG摄取较低提示疾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18F-FDG PET/CT特征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91例,共96个原发灶,根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不伴淋巴结转移,即LN(-)组(n=66)及伴淋巴结转移,即LN(+)组(n=30)。比较两组原发灶大小、肿瘤消失率(TDR)、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肿瘤代谢体积(MTV)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上述指标中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LN(-)组和LN(+)组原发灶大小、TDR、SUVmax、MT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原发灶、SUVmax及MTV增大和TDR降低,淋巴结转移比例增高。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法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DR及MTV纳入回归方程。结论 NSCLC原发灶18F-FDG PET/CT表现特征对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其中TDR及MTV是主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前常用的两种重建方法(TrueX和OSEM)对肿瘤病灶SUV值的影响,为PET/CT显像技术操作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材料:NEMA IEC Body Phantom Set模型及40例确诊全身多发病灶肿瘤病人(肿瘤及其转移病灶>10处),行PET/CT扫描后分别采用TrueX和OSEM重建。每个病人选取10~15个实性病灶(CT显示),利用TrueD软件测量SUV值和体积。结果:模型与40例肿瘤病人两种重建方法总体上对于SUVmax(t=-0.145,P>0.05)和SUVavg(t=-0.141,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427个病灶中有65%的病灶显示TrueX的SUVmax小于OSEM。在TrueX重建方法所测得的VOI50%<1cm3时两者所得的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3,P<0.05)。在TrueX中SUVmax>15时(21个病灶),两种重建方法SUVmax的差值为3.09±1.48,两者的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8,P<0.05)。结论:TrueX与OSEM重建方法相比,对于较小肿瘤病灶及较高SUV时的肿瘤病灶,SUV平均值和最大值存在差异。因此应用PET/CT对肿瘤病人进行疗效监控及随访时,应保证重建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的28例甲状腺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男13例,女15例,年龄25~84岁,术后病理26例,穿刺病理2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有2个或多个病变,共包括8个恶性病变、31个良性病变。结果:8个恶性病变中7个甲状腺癌均表现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个淋巴瘤累及甲状腺病灶表现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31个良性病变中5个PET和CT均未显示,17个PET显示阴性、CT显示形态学改变,9个PET和CT均显示阳性改变;9个FDG代谢高摄取的良性病变包括2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个滤泡性腺瘤、2个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个腺瘤样增生、1个甲状腺慢性炎症、1个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SUVmax与病灶最大径不相关(P=0.069)、与病灶平均密度也不相关(P=0.495);FDG高代谢摄取的8个恶性病变和9个良性病变其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134);8个恶性病灶、31个良性病灶其钙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8),但沙粒样钙化的发生率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8)。结论:18F-FDG PET/CT单纯依靠SUV值不能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显示沙粒样钙化对甲状腺癌具有高度提示价值;FDG阴性摄取及FDG弥漫性摄取的甲状腺病变为良性可能性大,甲状腺局灶性FDG摄取灶为恶性病变的概率较大,前两者需建议超声随访,而后者需建议超声引导下抽吸活检。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的PET/CT准确性评价——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评估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光盘库(1999~2007)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照循证医学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筛选有关PET/CT对NSCLC淋巴结分期诊断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评估后,进行Meta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有13篇中英文文献满足标准纳入研究,权重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87%。SROC下面积为90.84%。结论:在综合考虑灵敏度、特异度的情况下,PET/CT对NSCLC淋巴结分期诊断准确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