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调查云南地区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i)荚膜分型和耐药模式。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8-2019年分离的709株Hi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随机选取148株Hi菌株,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荚膜分型,PCR法进行基因荚膜分型和耐药基因TEM、ROB、PBP3S和PBP3BLN检测。结果 Hi最容易通过呼吸道侵犯5岁以下的男童,全年易感,春夏季检出率较高。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58.5%,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氯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耐药率和多重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P0.05)。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BLPAR)、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敏感(BLNAS)、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BLPACR)、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敏感(BLNAS)和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中介(BLNAI)耐药模式菌株分别为43.2%、26.8%、15.4%、14.2%和0.4%。血清荚膜分型结果显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占89.2%,荚膜型Hib、Hie、Hif、Hic分别占6.1%、2.7%、1.3%、0.7%,基因荚膜分型结果与血清荚膜分型结果一致。TEM、PBP3BLN、PBP3S、ROB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4.1%、18.9%、11.8%、6.9%。不同耐药模式的耐药基因表达情况不尽相同。结论云南地区儿童易受Hi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春夏季和男童更易发病;β内酰胺酶产酶率较高,耐药率较严重;本地区流行血清型是NTHi菌株;耐药模式以BLPAR较为流行;产TEM型β内酰胺酶为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人群呼吸道中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手工法和VITEK仪对分离培养的271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用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用KB法测定嗜血杆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流感嗜血杆菌(HIN)57株(21.0%),β-内酰胺酶阳性率15.8%,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BLNAR)10.5%;副流感嗜血杆菌(HPI)214株(79.0%),β-内酰胺酶阳性率18.2%,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副流感嗜血杆菌14.5%。HPI的感染率明显高于HIN,与年龄、性别无关。儿童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31.3%)明显高于成人(8.2%)(P<0.05)。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3.3%,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74.2%。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全部耐氨苄西林。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的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以及氯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β-内酰胺酶阳性嗜血杆菌。结论儿童嗜血杆菌产酶率上升,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嗜血杆菌耐药问题不容忽视。阿奇霉素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谱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2017年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B纸片法测量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药敏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同时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分离得到流感嗜血杆菌共139株,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以氨苄西林最为显著,由2016年的39.7%上升至2017年的54.3%,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均降低,但均 70%。暂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流感嗜血杆菌。本院产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为42.1%。结论本院流感嗜血杆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呈现高水平耐药,将会对儿童感染治疗造成不便,加强监测及医院感染控制势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内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的453株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B纸片法做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依照CLSI2012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流感嗜血杆菌453株,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384株,84.8%),以痰标本最多(361株,79.7%),成人分离株有129株,占28.5%,儿童分离株有324株,占71.5%。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达65.8%;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2.5%、13.2%;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美洛培南、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儿童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和产酶率(36.4%、34.9%)均高于成人分离株(22.5%、20.9%);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30.9%;有1.5%菌株氨苄西林耐药β内酰胺酶检测阴性。结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标本、儿童为主;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性;β内酰胺酶是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08-2010年湖北省15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 2009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产β 内酰胺酶情况。结果共分离流感嗜血杆菌855株,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673株,78.71%);以呼吸道标本多见,占87.37%(747株);成人分离575株(67.25%),儿童分离280株(32.75%),其中157株(56.07%)分离自2岁以下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最高,为58.0%,其他依次为氨苄西林42.9%、氯霉素16.9%、氨苄西林/舒巴坦16.2%,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10%。232株产β 内酰胺酶,产酶率为27.13%;产β 内酰胺酶率,成人分离株为22.26%,儿童分离株为37.14%。共分离32株β 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BLNAR)。结论湖北省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呼吸道标本;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儿童组β 内酰胺酶检出率高于成人组。产β 内酰胺酶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感嗜血菌(HIN)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94株HIN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Nitr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HIN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耐药性居前两位的依次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氨苄西林;儿童组与成人组除喹诺酮类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抗菌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BLPAR)HIN占全部HIN的34.0%;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BLNAR)HIN有8株。结论 HIN的耐药性主要集中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氯霉素等上,且多药耐药菌株较多,应加强耐药HIN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医院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disc diffusion assay, K-B)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共收集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895株,其菌株来源标本中<3岁婴幼儿占比最高,为39.22%,共351株;科室分布以儿科最高,共495株,占55.31%,ICU 188株(21.01%),呼吸内科128株(14.30%),其他科室84株(9.39%);来源疾病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共709株(79.22%),其次为外阴阴道炎131株(14.64%)、脑膜炎55株(6.15%);感染季节主要分布在冬季(35.53%,318株)、春季(27.82%,249株);β内酰胺酶检出阳性的菌株为541株,检出率为60.45%。不同年龄段、不同科室、不同疾病、不同标本、不同季节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嗜血杆菌具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最高,为65.14%,其次依序为氨苄西林55.75%、头孢呋辛51.28%。 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儿童是易感人群,冬春季节易感。当前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的比例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G-)杆菌的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及TDR-100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839株G-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450株,非发酵菌389株。肠杆菌科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7.5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1.80%;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4.4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占8.58%。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11.8%,而对美洛西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唑及庆大霉素耐药率达41.2%~91.3%;非发酵菌对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20.0%以及0~30.0%,而对美洛西林、复方磺胺甲唑及庆大霉素耐药率达40.0%~93.3%。在耐头孢他啶和/或美罗培南的258株G-杆菌中,共检出17株(6.59%)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菌,产该酶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临床分离的G-杆菌耐药已十分严重,并出现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菌株播散,尤其是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邵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生物型与产J3内酰胺酶及耐药基因的关系,生物型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新邵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24株成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离株,采用V因子、X因子、V+X因子试验做卫星试验及嗜血杆菌生化鉴定卡鉴定并进行生物学分型;头孢硝基酚纸片法进行p内酰胺酶试验;用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卡和K—B法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24株流感嗜血杆菌共检出Ⅰ、Ⅱ、Ⅲ、Ⅴ、Ⅵ、Ⅶ、Ⅷ型7种生物型,以Ⅱ、Ⅲ型为主,分别为10株(41.7%)和7株(29.2%),未检出Ⅳ型生物型;共有22株检测出TEM基因(91.7%),其中9株为8内酰胺酶阴性,受试菌株仅2株未检出TEM基因,分别为生物Ⅱ型和Ⅲ型各一株;所有菌株未检测出ROB基因;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分别为54.2%和58.3%,所有菌株对头孢克洛、亚胺培南、氨曲南敏感。结论流感嗜血杆菌生物Ⅱ和Ⅲ型是新邵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流行生物型,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TEM-1型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头孢克洛、亚胺培南、氨曲南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流感嗜血杆菌致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危险因素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为预防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流感嗜血杆菌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耐药率。结果长期卧床、吸烟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是流感嗜血杆菌致CAP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4株流感嗜血杆菌中,40株产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35.1%,均为对氨苄西林耐药株。本次检测的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均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20.0%,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则有一定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42.1%、37.7%、36.0%和36.8%。结论严重的基础疾病是流感嗜血杆菌致CAP的主要危险因素,该菌产β-内酰胺酶率高,对多数药物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耐药率高,已不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235株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某院血流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仪、VITEK2细菌鉴定仪对患者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K-B药敏纸片测定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筛选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结果 2009—2011年共分离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235株,ESBLs阳性90株,阳性率38.30%。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100%耐药;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对头孢美唑、阿米卡星敏感率90%。非产ESBLs菌株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达70.63%;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美唑敏感率95%。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在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中,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9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均未超过80%。结论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的耐药性较高,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感染菌的耐药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产酶率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集的712份痰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以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伊内酰胺酶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嗜血杆菌151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3株(28.48%),副流感嗜血杆菌108株(71.52%);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9株(12.58%),其中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6株(13.95%),副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13株(12.04%)。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嚼唑、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0.46%、77.48%、63.5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仅为9.27%、5.96%。19株产酶菌对氨苄西林均耐药。结论该院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患者以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治疗宜首选第二代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2012—2015年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特征。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北京市肠道门诊分离的677株沙门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44株β-内酰胺酶类耐药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77株沙门菌分为68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山夫登堡沙门菌位居前3位。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42.54%、40.77%,至少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57.16%。244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的沙门菌,携带至少一种ESBLs基因的菌株174株(71.31%),146株bla_(TEM-1)型,30株bla_(OXA-1)型,18株bla_(CTX-M)型(其中7株bla_(CTX-M-15),6株bla_(CTX-M-55)和5株bla_(CTX-M-14));20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结论该地区沙门菌携带ESBLs耐药基因水平较高,以bla_(TEM-1)为主,同时伴有bla_(OXA-1)和3种bla_(CTX-M)基因亚型,呈现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D Phoenix 10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K 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IMP、VIM、OXA、GES)及外膜蛋白基因oprD2。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8.33%;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差, 耐药率>60%,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全部耐药。检测到1株OXA 17阳性菌,阳性率2.78%;oprD2缺失率为38.89%;未检测到其余耐药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除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外, 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膜蛋白OprD2缺失与碳青霉烯酶产生等机制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近5年呼吸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感染控制和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和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菌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发布的标准操作。结果 2009—2013年该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 82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442株(78.84%),革兰阳性球菌387株(21.16%)。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1.76%)、铜绿假单胞菌(18.70%)、肺炎克雷伯菌(11.70%)、大肠埃希菌(7.16%);主要革兰阳性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1.76%和4.7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61.83%和34.45%。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7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22.22%和51.4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9.71%和49.4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出现了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6.0%,5年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88.37%;2013年,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4.35%,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达8.70%。结论该院呼吸科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呈现多药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6.
52株阴沟杆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院阴沟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 将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接种培养,生化鉴定;将分离出的52株阴沟杆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2株阴沟杆菌主要来自于痰(19株)、脓(18株)、尿(1l株)标本;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基嗯唑、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次为96.15%,76.92%,73.08%和61.54%,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8.38%。结论 阴沟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株,除对亚胺培南敏感外,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9—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某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AB919株,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其标本和病区来源,以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分离病原菌10 273株,各年度AB占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分别为7.98%(93株)、11.31%(155株)、10.22%(185株)、7.73%(217株)和8.62%(269株);而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占AB的构成比分别24.73%、38.06%、71.89%、64.52%和86.99%。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83.68%;病区来源主要为重症监护室(ICU,39.28%)、神经内科(20.78%)和呼吸内科(8.60%)。2009—2013年AB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由2009年的24.73%和4.44%,增至2013年的86.99%和86.25%;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由2009年的91.30%降至2013年的27.14%;2013年,除对阿米卡星(20.82%)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27.14%)的耐药率较低外,AB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3.64%。结论该院AB分离率高,标本和病区来源主要为痰液和ICU;AB耐药率高,应加强预防和控制AB的医院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医院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特征。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临床分离的345株CNS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皮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菌种间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甲氧西林耐药的CNS(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的CNS(MSCNS)分别占61.74%和38.26%;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为86.89%(232/267),MRCNS显著高于MSCNS(χ2=76.41,P〈0.01)。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外,MRCN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2%~100%之间,显示了高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结论MRCNS的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形势严峻,加强对CNS的耐药性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院临床近年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自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病原菌资料,对其构成及耐药性作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7 0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961株(56.52%),革兰阳性菌1 582株(22.57%),真菌1 465株(20.91%);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1 015株,15.00%)、铜绿假单胞菌(906株,12.93%)、大肠埃希菌(874株,12.47%)。2008-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总检出率为85.07%(678/79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总检出率为73.17%(150/2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株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4.19%(561/874)、46.31%(301/6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68.42%~74.51%)较高,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均<3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95.52%~100.00%)最高,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3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60.31%~85.83%、59.38%~73.23%。结论该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应加强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