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关规范化管理与改进意见。方法选取某市5所综合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抗菌药物品规、微生物送检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开展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所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门诊两联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控制和管理成效良好,但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部分指标效果还有待强化管理。结论开展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须进一步加强优化和管理,包括强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能、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和奖惩制度等,以推动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职业病防治医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该职业病防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2011年5月起,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比较活动实施前后的数据。结果干预后(2011年5月-2012年9月)与干预前(2010年1月-2011年4月)相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9.98% vs 39.45%)和使用强度(AUD 34.60 vs 49.56)显著下降,并且单一用药率(73.04% vs 55.58%)显著上升,抗菌药物使用者标本送检率(74.29% vs 49.87%)显著提高,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19.87% vs 43.09%)显著降低(P<0.005或P<0.05)。结论通过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显著改善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后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旨在探讨临床用药监管体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住院患者在2011年4-6月《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766例为对照组和执行后2011年9月-2011年11月干预组225例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资料,收集该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根据合理性评价指标,评估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结果住院患者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对照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7%、使用强度为3.90、病原菌送检率为45.95%;执行后的干预组分别为1.28%、2.28、60.44%,执行后医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趋于合理。结论医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完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等级评审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促进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10月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数据,比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前后各月之间的变化差异。结果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12.88%,抗菌药物总金额占处方药品总金额的百分率为8.0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16%以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72%,抗菌药物总金额占处方药品总金额的百分率为9.1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达到60.40%;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4.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至34.16 DDDs/(100人·d),专项整治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效果。结论医院等级评审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共36420张。对比分析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格处方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较活动前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处方应用趋于合理化,不合理处方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变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以抗菌药物应用指标、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冠脉介入诊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及细菌学检查等为观察指标,比较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整治活动6个月后,住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住院患者使用强度分别由63.37%、23.67%、65.10 DDDs/(100人·d)下降至44.99%和14.90%、53.89 DDDs/(100人·d);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合理率及用药时间符合率均明显改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率显著下降;冠脉介入诊断不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提高.结论 专项整治活动能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但仍未完全达到卫生部的要求,需加大力度进一步整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8月为干预前组,2015年9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5年9月—2016年9月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全院及重点科室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血培养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全院总体、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性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的42.21%、45.19%、74.71%分别提高至53.54%、55.68%、8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干预后除胃肠外科、创伤骨科外,其他科室均达到了医院设定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要求;但胃肠外科、创伤骨科分别由干预前的5.46%、11.67%提高至干预后的11.66%、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医院感染漏报率由干预前的13.56%下降至10.98%(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57.36%下降至54.47%(P0.001)。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同时,医院感染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我院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按病历编号随机抽查活动前后各1000份出院病历(住院天数3d,出院状况显效或有效),组织专家进行点评,并统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强度、使用率、I类切口预防用药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以及与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例数及总例数下降,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显著上升(x2=24.759;P0.01)。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明显促进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幼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多部门联合对某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管,比较应用PDCA方法前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为专项管理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专项管理后)的效果。结果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专项管理前的16.69%、13.18%、58.63%、45.12%,下降至整治后的7.69%、6.75%、38.21%、8.13%,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符合国家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成效明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管理措施,评价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及其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通过HIS系统,以及临床药学室平时所收集到的关于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对比分析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过程中各项合理用药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比例、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32.94%、34.12%、60.56%、100.00%、84.64%下降至20.19%、20.18%、33.57%、41.89%、65.88%。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效果。方法查阅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前(2011年)和开展后(2012年)普通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病历资料,评价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并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3.90%(76/141),2012年下降至5.59%(10/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8,P<0.05);整治后(2012年)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为人民币81.52元,较整治前(2011年)的624.73元减少了543.21元,下降了86.95%;联合用药较少,均以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为主,分别占93.42%和8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降低了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及干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监测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13年3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3月为干预后组。2013年8月底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清洁切口手术患者367、324例,干预后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低于干预前(46.60% vs 77.38%)(P<0.00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干预前后联合用药比率分别为18.66%和4.64%,联合用药率下降,干预后已多采用单一用药。术前0.5~2 h或麻醉诱导开始时给药:干预前占43.66%,干预后占54.30%,术前用药比率上有所增高(P<0.05);用药持续时间≤48 h:干预前后分别占9.15%和29.14%,用药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01)。使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干预前组使用的主要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米诺;干预后组主要为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和头孢米诺。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提高了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应进一步加强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使得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更加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该院2010年6月1日、2011年6月20日、2012年4月16日0∶00-24∶00全院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41%、2.32%、1.73%,3年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及外科手术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9.65%,其次为泌尿道(15.79%)、手术切口(10.53%)和胃肠道(8.77%);3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7.95%、43.17%、40.2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5,P<0.01)。共检出病原体2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株(42.31%),鲍曼不动杆菌6株(23.0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株(11.54%),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各2株(各占7.69%)。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应针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对重点易感部位的干预和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施临床路径(CP)前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管理路径。方法 对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12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60例患者设为干预前组,未采取CP治疗方案;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60例患者设为干预后组,执行CP治疗方案。结果实施CP后,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率(78.33%,47/60)和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5 d的比率(91.67%,55/60)显著高于实施CP前(分别为31.67%,19/60;5.0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品种,由居前3位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匹胺、头孢他啶更改为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平均用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每日抗菌药物费用分别由(13.25±1.69)d、(17.55±1.60)d、(193.22±34.70)元降至(4.12±0.87)d、(7.83±1.36)d、(54.03±9.9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P的实施规范了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药物费用。  相似文献   

15.
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某院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甲状腺、乳腺、疝修补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监控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监控前组)及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监控后组)间所有甲状腺、乳腺、疝修补手术患者病历2 408份,对照研究监控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监控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监控前的97.94%(1 093/1 116)下降至89.09%(1 151/1 292);联合用药率由37.63%(420/1 116)下降至13.39%(173/1 292);术前2 h内的预防用药率由60.13%(671/1 116)增加至77.24%(998/1 292);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及占药费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监控前后清洁切口Ⅰ/甲愈合率(分别为99.19%与9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采取监控措施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3年抗菌药物整治活动管理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3年以来不同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5个地州市5所三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各抽取检查日之前3个月内的门急诊处方和出院病历(其中100例Ⅰ类切口手术),调查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情况。结果10所医院各抽取门诊处方200张,急诊处方100张,出院病历200份。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7.40%和18.0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1.60%和40.1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分别为28.13±8.04和49.67±11.6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30%和56.20%。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送检率分别为45.70%和22.70%,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病原送检率分别为61.50%和27.40%;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0.00%和40.40%;品种合理率分别为94.60%和59.20%,时机合理率分别为95.20%和48.20%;联合用药率分别为8.80%和36.60%;疗程合理率分别为84.00%和52.80%。结论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3年,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已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求,检查指标整体达标且优于二级医院,应加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肾盂肾炎患者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肾内科收治的620例肾盂肾炎患者资料,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不同种类、不同年龄患者经验用抗菌药物与细菌药敏结果符合情况。结果药敏结果报告前,62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625例次,其中5例患者同时应用了2种抗菌药物,共涉及8类抗菌药物15个品种,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应用抗菌药物与细菌药敏结果符合率为64.32%(402例次),部分符合率为8.32%(52例次),不符合率为27.36%(171例次)。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总符合率 (77.61%,357例次)高于慢性肾盂肾炎(58.79%,97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50岁组、≥50岁组肾盂肾炎患者总符合率分别为68.12%(156/229)、75.25%(298/3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93,P=0.09)。结论肾盂肾炎患者经验用抗菌药物与细菌药敏结果不符合率较高,需采取措施提高经验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