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目标性监测方法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预防控制手术部位相关感染的作用.方法 利用该院自行开发的监测软件和其他跟踪服务系统,选择乳腺、甲状腺、腹股沟疝3种手术,从2010年起对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等指标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至2011年第四季度,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无变化,而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及平均西药费用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以往;其中乳房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9年的100.0%、100.0%分别下降至53.46%和74.77%;乳房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由(9.40±4.22)、(8.28±1.99)、(8.94±2.76)d分别下降至2011年的(1.46±2.12)、(1.67±1.85),(2.79±2.51)d;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疗程及联合用药指标的改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西药费用、平均住院日也相应得到改善.结论 目标性监测方法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预防控制手术部位相关感染方面起到有效作用,值得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不同监测方法下胃肠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降低感染率,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某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实施目标性监测前,对照组)及2008年7月-2009年6月(实施目标性监测后,监测组)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2.30%,监测组下降至7.00%,两组比较,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x~2=3.98,P0.05)。结论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院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方法采取全过程跟踪调查的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57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4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43%。手术部位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手术持续平均时间分别为(412.86±162.34)min、(309.10±130.35)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04);两组ASA分级评分平均分别为0.642和0.5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P=0.56)。医生的手术部位感染专率为1.61%~4.16%,调整后手术部位感染专率为2.37%~5.70%。结论手术时间延长是心脏外科手术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部位感染率与医生经验和手术熟练程度以及对无菌操作的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该院2010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10年共监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914例,发现手术部位感染15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64%;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手术方法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2010年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1.64%与2009年的3.45%(19/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3)。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能有效降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开展目标性监测,了解肝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2011年4月-2012年3月肝胆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填写监测表格,出院后电话随访,并对感染发生率等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537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35%;危险指数等级升高,感染率明显增高(P<0.05),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择期手术;手术切口类型级别越高,感染发生率越高;手术持续时间≥2.6h者感染率升高.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预防和降低感染发生率,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食管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及采取干预措施后感染控制效果,以控制SSI的发生,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按预先设计的“手术切口调查表”,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调查分两个阶段,2011年1-6月为评估阶段(第1阶段);2011年7-12月为干预阶段(第2阶段),根据第1阶段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比较两个阶段持续变化,以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效果.结果 2011年1-12月共监测食管癌手术患者323例,发生SSI 9例,感染率为2.79%;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第2阶段较第1阶段有了明显的规范,术前30min~2h用药由第1阶段的62.18%提高至第2阶段的92.22%;术后使用抗菌药物49~72 h,由第1阶段的2.56%提高至第2阶段的4.19%;>72 h由第1阶段的97.44%下降至第2阶段的95.81%;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由第1阶段的8.97%减少至第2阶段的2.99%.结论 食管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效降低了SSI的发生率,抗菌药物的围手术期使用得到了明显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特点和高危因素,为肝胆外科患者SS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7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观察并记录患者SSI情况,及时进行电话随访,统计分析感染率、感染程度、手术时间等相应指标,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7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21例发生SSI,发生率为3.84%,急诊手术SSI发生率为12.82%,择期手术SSI发生率为3.15%,急诊与择期手术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类切口55例无SSI发生,Ⅱ类切口486例发生SSI 20例,发生率4.12%,Ⅲ类切口6例,SSI发生1例,发生率16.67%,肝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以Ⅱ类切口为主;手术时间≤2.5h的患者共410例,切口感染者8例,感染率1.95%;手术时间>2.5h的患者共137例,切口感染者13例,感染率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胆外科SSI与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危险指数等多种因素有关,为减少感染的发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内容,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乳腺癌、胃及结肠手术的534例患者手术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填写表格直至患者出院后30 d.结果 第1阶段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72%,第2阶段感染率为0,其中Ⅰ、Ⅱ类切口感染率为0,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28% (P<0.0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第2阶段较第1阶段有了明显的规范,麻醉诱导期用药由第1阶段的2.17%提高到第2阶段的82.56%;术后使用抗菌药物<24 h,由第1阶段的6.61%提高到第2阶段的30.23%;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由第1阶段的1.81%提高到第2阶段的8.14%;单种抗菌药物使用由第1阶段的30.07%提高到第2阶段的44.96%.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抗菌药物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有了明显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年医院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数据,探讨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1年1-12月行剖宫产的所有产妇,随访至术后30d,计算手术部位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病例作为感染组,取未感染的病例作为非感染组,进行研究。结果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5.33%,其中手术切口感染率2.96%,宫内感染率2.37%;院内感染率4.19%,随访30d内院外感染率1.15%,院内、外感染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2,P<0.01);单因素分析中,年龄、产后出血、产程延长、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妊娠期糖尿病、术前、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围术期用药、术前白细胞数、胎膜早破时间、阴查次数、有产房试产经历、微波照射伤口及是否急诊与伤口感染有关;其中围术期用药、择期手术、微波照射伤口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的结果用logistic回归做多因素分析,发现产后出血(OR=1.90)、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OR=1.68)、合并呼吸道感染(OR=2.38)、术前白细胞数(OR=1.07)、阴查次数(OR=1.11)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需要制定科学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在神经外科接受脑出血手术治疗的430例患者临床资料,由专职人员每日填写自定脑出血手术目标性监测登记表,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手术情况及Ⅰ~Ⅲ类SSI感染率等内容,采用EpiData3.1软件对登记表进行录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43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发生SSI15例,感染率为3.49%,其中14例为器官(或腔隙)感染,1例为表浅切口感染;Ⅰ~Ⅲ类切口患者SSI感染率分别为2.62%、9.76%、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SSI感染率分别为3.97%和1.30%;手术时间3h和≤3h患者SSI感染率分别为4.23%和2.90%;SSI共检出病原菌5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60.00%和40.00%。结论脑出血手术SSI以器官(或腔隙)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SSI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在抗菌药物使用整顿前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甲状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2011年4-8月(整顿前)甲状腺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53%(211/212),2012年4-8月(整顿后)甲状腺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89%(22/202),整顿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23,P<0.001)。2011年4-8月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率为3.77%(8/212),其中切口感染3例(1.42%);2012年4-8月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为2.97%(6/202),其中切口感染2例(0.99%)。两组病例医院感染率及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的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用药经规范后,减少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但并未导致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和医院感染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菌手术薄膜对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某院神经外科病变手术患者分为使用抗菌手术薄膜组(A组)和普通手术薄膜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中手术切口薄膜起边率为38.3%(98/256),低于B组的96.88%(248/256),两组患者薄膜起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7,P0.01)。512例患者,发生SSI17例,发生率为3.32%,A组患者SSI发生率为1.56%(4/256),低于B组的5.08%(13/256)(χ2=7.93,P0.05)。神经外科SSI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BMI)≥24、出现围手术期低体温、吸烟、术前住院日数≥5 d,以及未使用抗菌手术薄膜均是神经外科S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是否使用抗菌手术薄膜是神经外科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使用抗菌手术薄膜能有效降低起边率和SSI发生率,建议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某院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5年度2981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结果2981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9例10例次,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0%,例次感染率为0.34%;50%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在出院后患者。以冠脉搭桥和手术持续时间≥4h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前者为0.83%,后者为1.56%。革兰阳性球菌是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例罕见的放线菌引起表浅切口感染。结论加强手术医师手术技能的训练,是控制清洁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对出院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和罕见放线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1 360例次消化道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消化道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消化道SSI目标性监测资料,对20项[疾病种类(手术部位)、手术季节、性别、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切口等级、是否输血、术前ASA评分、危险指数、手术时间、相关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消化道SSI与手术部位、性别、手术类型、切口等级、是否输血、ASA评分、危险指数有显著关联(均P<0.05),其中性别与危险指数是2项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SSI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性,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行开放性腹部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术中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和对照组(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换药费用、切口感染情况,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为14.81%(12/81),低于对照组的34.57%(28/81);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4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305.5±176.7)元vs(431.6±38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蛋白血症(OR=2.88,95%CI:1.21~6.87)、BMI≥24(OR=3.11,95%CI:1.12~8.66)及出血量≥400 mL(OR=3.98,95%CI:1.36~11.64)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切口保护套是保护性因素(OR=0.24,95%CI:0.09~0.59)。结论切口保护套有效降低了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对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215例患者,其中10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肥胖组),115例BMI25 kg/m2(正常体重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肥胖患者72例(72.00%)术中出血量60 mL,58例(58.00%)手术持续时间220 min,其中20例(20.00%)发生SSI;正常体重组中仅30例(26.09%)术中出血量60 mL,20例(17.39%)手术持续时间220 min,8例(6.96%)发生SSI。肥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SSI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正常体重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病率较高,肥胖、手术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是结直肠患者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防控SS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某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SSI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手术患者715例,发生SSI 40例,发生率为5.59%。脑血管术后患者SSI发生率为7.69%,居首位;其次是颅脑肿瘤,发生率为5.94%。40例SSI患者均为器官腔隙/颅内感染。不同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NNIS评分患者SS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SSI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危险指数等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警模型,为筛查高危人群、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国内6所医院5 067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按照6︰4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警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判别能力,以约登指数最大作为最佳截断点。结果高危患者预警模型AUC为0.823,灵敏度为78.81%,特异度为74.33%,阳性预测值为19.67%,阴性预测值为97.78%。疑似感染病例判别模型AUC为0.978,灵敏度93.38%,特异度95.62%,阳性预测值62.95%,阴性预测值为99.45%。结论此研究建立的预警模型判别能力较好,可以为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预警和判别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某区不同级别医院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情况。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结合查阅病例、询问主管医生、参加医生查房等调查方法,对某区47所医院2012年5月16日0∶00—24∶00外科手术后的住院患者进行SSI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5 977例外科术后患者,SSI现患率为1.76%。二级医院SSI现患率高于三级医院(χ2=9.337,P=0.002);二级医院的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的SSI现患率均高于三级医院(χ2值分别为4.315、8.129,均P0.05);SSI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该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切口类型、不同科室SSI现患率均存在差异,应根据相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