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检测对糖尿病(DM)及原发性高血压(EHT)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并比较单纯DM、糖尿病肾病(DMN)、单纯EHT、原发性高血压肾病(EHTN)患者及健康者U-mAlb和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并对DM及EHT患者按病程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DMN组、EHTN组U-mAlb、Cr、BUN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MN组与EHT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及EHT患者中,病程小于5年者U-mAlb阳性率高于Cr、BUN(P<0.05).病程5~10年者Cr、BUN阳性率与病程小于5年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阳性率均低于U-mAlb.糖尿病肾病组与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组相比,U-mAlb的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mAlb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高于Cr、BUN,且检测结果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32例、早期DN组27例、临床DN组21例。将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研究组血清Cys-C、尿mALB水平,以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 T2DM患者血清Cys-C、尿mALB水平随着DN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早期DN组、临床DN组血清CysC、尿mALB水平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DN组、单纯DM组及对照组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BUN、CR水平高于早期DN组、单纯DM组及对照组(P0.05)。早期DN组血清Cys-C和尿mALB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8(P0.05)。随着T2DM患者病程的延长,血清Cys-C、尿mALB阳性率逐渐升高,且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Cys-C、尿mALB是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对DN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9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1)组63例和糖尿病肾病(DN2)组6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N1组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Cr浓度均高于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DN2组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Cr浓度均明显高于DN1组、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CysC和尿mALB/Cr浓度相对增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真阳性率为88.89%,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真阳性率。结论血清CysC和尿mALB/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15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蛋白排出率水平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52例和无肾病糖尿病组(无肾病DM组)48例,48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Cys-C和β2-MG水平的差异。并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检测其对糖尿病肾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Cys-C:无肾病DM组、早期DN组、DN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β2-MG:无肾病DM组、早期DN组、DN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ys-C和β2-MG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Cys-C和β2-MG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血清Cys-C、β2-MG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检测167例T2DM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糖和肾功能等指标,再将其按尿M-Alb排泄率分为3组(单纯DM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单纯DM组患者的年龄小于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P0.05)。尿M-Alb和尿蛋白阳性率以临床DN组最高,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血糖指标差异不显著,临床DN组显著高于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P0.05)。单纯DM组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明显低于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越重,患者尿M-Alb、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就越高,尿蛋白和尿糖阳性率也越高,肾功能受损的趋势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MN)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抽选150例临床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DM)患者,并将其中75例已确诊为DMN的患者为肾病组,75例仅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DM组,选取同期健康者7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患者肌酐(Cr)、尿素氮(BUN)及U-mAlb检测值。DM组和肾病组患者Cr、BUN及U-mAlb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而肾病组各指标检测值又明显高于DM组(P<0.05)。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对于早期肾损伤灵敏度高于Cr、BUN,可用于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和肌酐(Cr)联合检测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各类肾脏疾病住院患者23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130例,高血压肾病组100例;另选取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ys C、RBP、BUN及Cr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均升高,高血压肾病组患者血清Cys C、RB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肾病组患者血清BUN、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在肾脏疾病组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项指标联合检测肾脏疾病患者的阳性率(81.9%)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RBP、Cys C是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和BUN、Cr联合检测可提高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有无肾损伤分为糖尿病无肾损伤组(DM)50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40例,另抽取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Cysc、Hcy、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记录结果并对比分析。、DN、DM组血清Hcy与Cys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血清Hcy、Cysc的含量显著高于DM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中Hcy、Cys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Bun。Hcy与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出现时间较Cr,Bun早,可作为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活性水平,探讨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空腹血糖及尿蛋白检测指标,将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M组及对照组.采用罗氏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确诊的144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及肾功指标(BUN,Cr和Cys-c)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RBP检测值早期DN组(63.27±26.73) mg/L、临床期DN组(71.35±26.07) mg/L、治疗期DN组(64.95±21.89) mg/L与正常对照组(42.85±12.73) 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DN组RBP灵敏度比BUN,Cr和Cys-c指标的灵敏度高.RBP阳性率早期DN组(62.4%)显著高于治疗期DN组(31.6%)(χ2=10.27,P<0.01).结论 血清RBP检测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多指标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DM)患者188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检测各组血CysC、α1-MG、β2-MG、BUN和Cr的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单纯DM组血清CysC、α1-M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β2-MG、BUN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早期DN组血清CysC、α1-MG和β2-MG水平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血清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188例糖尿病患者血清 CysC、α1-MG和β2-MG均与BUN、Cr水平呈正相关;早期DN组中3个指标的异常率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3个指标联合检测早期肾损伤的异常率较单指标检测明显升高;用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评价,以CysC最优.结论 血清CysC、α1-MG和β2-MG联合检测可发现糖尿病病程中的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N)肾病血清脑利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DN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强化血糖治疗后二者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DN 88例,按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及血清肌酐分为正常蛋白尿组(SDM组,Umalb〈30 mg,28例),早期肾病组(EDM组,30 mg300 mg,Cr〉110 μmol/L,14例).另选健康成人28例作为对照组(NC组),应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BNP,用HT-Ⅱ型酶联法检测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EDM组,CDM组,CRF组BNP明显高于SDM组及NC组(P〈0.05),且与Umalb(r=0.42,P〈0.05),Cr(r=0.56,P〈0.05)呈明显正相关.EDM组,CDM组,CRF组Hcy明显高于SDM组及NC组(P〈0.05),且与Umalb(r=0.28,P〈0.05),Cr(r=0.46,P〈0.05)呈明显正相关.强化血糖控制后BNP,Hcy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N患者BNP和Hcy水平显著升高,血清BNP和Hcy水平对预测DN的发生发展,病程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将确诊的23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临床期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N组,与6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血清RBP4、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Cr),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早期DN组RBP4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04 3,P<0.01),与同期Cys-C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而BUN、Cr检测结果与单纯D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RBP4灵敏度比Cys-C、BUN和Cr指标的灵敏度高,RBP4阳性率早期DN组(62.1%)显著高于治疗期DN组(27.6%)(χ2=13.942 3,P<0.01)。结论血清RBP4是一种良好的检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治及疗效判断的定期筛选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50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同期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HSP组、HSPN组的尿系列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组与HS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BUN、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受损时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进行分析。结果148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1例,占41.1%。发生率与性别无关;其中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等与DR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病程有关,病程少于5年和5年以上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DR发生率与不伴高血压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BUN、Cr含量升高DR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结论病程长、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压、肥胖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可能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早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55例肌酐正常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行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补体C3、C4、ds—DNA测定和24h尿蛋白定量等常规检查。结果55例患者中,GFR在正常范围的仅有15例,占27.3%;GFR下降患者40例,占72.7%。40例肾小球损害的患者中,23例为轻度肾小球损害,17例为中度肾小球损害。肾小球损害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肾小球损害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6),补体C3、C4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患者年龄、血清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与GFR值负相关(P〈0.01)。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可判断SLE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LN患者及对其进行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抗氧化应激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氧化损伤作用。方法: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等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疗程共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BUN、Scr、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脂、血清SOD和MDA水平。结果:12周后两组患者FBG、BUN、Scr、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患者血清SOD活性增,MDA含量下降,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血脂作用外,还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7.
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柱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免疫吸附组各16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泼尼松龙)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DNA免疫吸附柱进行血液吸附,每半月1次,连续6次。治疗前及免疫吸附末次治疗后,分别收集患者血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清除效果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肾功能等影响程度,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ANA抗体滴度吸附后明显下降[1:2000及1:300,P〈0.001];抗ds-DNA抗体吸附后明显下降[(36.5±10.4)IU/ml及(19.4±10.3)IU/ml];免疫球蛋白显著下降(P〈0.05);血常规、血沉、补体等无明显影响。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较少,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成为狼疮性肾炎多靶点疗法新的联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尿液微清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确诊的118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三组(单纯 DM 组,早期 DN 组,临床 DN 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CysC、RBP、β2-MG 以及尿液β2-MG、TRF,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速率法检测尿素氮(Bun),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 DN 组、临床 DN 组 CysC、RBP、β2-MG 和尿液 mALB、TRF 水平明显高于单纯 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早期 DN 组 Cr 、Bun 水平较单纯DM 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 DN 组 Cr 、Bu 明显高于单纯 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CysC 、RBP、β2-MG 以及尿液 mALB 、TRF 水平在 DN 患者早期显著升高,对 DN 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浓度,探讨其与胱抑素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BUN)和肌酐(Cr)联合测定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确诊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病组和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衰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血清NGAL与Cys-C,RBP,BUN和Cr水平进行检测,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血清NGAL,Cys-C,RBP,BUN和Cr的检测结果中,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病组和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衰组血清NGAL与正常对照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而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病组NGAL与Cys-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GAL,Cys-C,RBP,BUN和Cr检测异常率方面,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BUN,Cr远低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病组NGAL的异常率(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衰组的NGAL,Cys-C,RBP,BUN和Cr异常率略有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GAL的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联合肾功其它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和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