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择性支气管造影与肺泡支气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选择性支气管造影与选择性肺泡支气管造影选择性肺泡支气管造影是中村等人从1966年至1968年首先开展的,此法是为了从形态上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气肿)的方法。用选择性导管插入支气管后,再用喷雾式或注入式方法作支气管造影,同时又得到肺泡象。主要达到从细支气管到肺泡实质造影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分析40例支扩的CT表现,探讨结合HR CT对支护的诊断优越性。材料和方法:临床或胸片怀疑,CT证实的支扩40例,采用3型分法即柱状型,静脉曲张型,囊状型,分析各型的分布,CT表现和病变关系,CT扫描方法对诊断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各肺叶都有,以柱状最多见,各型表现各有特点,都常伴结核,感染等。结论:HR CT扫描完全能代替支气管造影诊断支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67例肺癌患者,此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材料和方法:术前确定组织学类型,应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进路送入导管至病侧支气管动脉,根据造影征象把本组病例分为多血管型和少血管型两组。每例病人治疗1-5次,平均3次。术后胸片和CY复查评价有效。结果:67例患者多血管型47例,少血管型20例,共进行BAI治疗197次,总有效率92.54%。显效率68.65%,中位生存期10.5个月,一年生存率76。1%。结论:BAI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不适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多血管型肺癌,首选BAI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50例支气管动脉DSA造影的分析,探讨支气管动脉DSA造影的技术问题。方法 使用万东CGO—2100型数字减影系统,50例患,年龄38~77岁,其中支气管肺癌43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7例,均成功实施支气管动脉DSA造影和介入治疗。结果 50例造影所见,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21例,占42%,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较多,31例中有16例,占51.6%。3例存在脊髓动脉分支或与脊髓动脉共干。两例开口在锁骨下动脉,2例开口在心包隔动脉。结论 支气管动脉DSA造影技术对肺部疾病的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纤支镜检结合数字减影选择性支气管造影诊断支气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纤支镜检结合数字减影选择性支气管造影(DSSB)对于诊断多种支气管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纤支镜检、支气管刷检和DSSB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性检查技术,并应用这种技术诊断支气管疾病18例,包括中央型支气管肺癌8例,支气管结核2例,支气管扩张症7例和畸形性支气管炎1例。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由这种综合检查技术作出正确诊断。结论:此技术能准确诊断我种支气管疾病,易于实施,没有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可  相似文献   

7.
8.
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征象与病理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征象与病理的分型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组63例患者均经术前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其中鳞癌32例,腺癌15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全部病例均成功地进行了规范化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同时采用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标准分期;其中Ⅱ期6例、Ⅲa期12例、Ⅲb期17例、Ⅳ期28例。结果(1)瘤体多血供型43例,包括全部15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以及11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3例低分化鳞癌。(2)瘤体少血供型20例,包括19例鳞癌及1例大细胞未分化癌。结论(1)支气管动脉造影所表现的血供特征,在鉴别病理类型方面有重要价值。(2)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的TNM分期亦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附57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00例碘水胶支气管造影病例作了进一步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该造影剂副反应轻微,占3%,均在支气管异常组发生。造影成功率为97%。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减影支气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成像系统在支气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数字成像系统对27例可疑支气管扩张病人,进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共检查35个肺段。结果数字成像系统可清晰、连续的显示整个造影过程。造影表现为:单纯支气管扩张27例,其中柱状扩张12例,囊状扩张8例,混合扩张5例,2例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数字成像系统在选择性支气管造影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原发性肺癌经支气管动脉造影及灌注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肺癌经支气管动脉造影及灌注治疗早在六十年代就已提出。目前做为辅助性肺癌介入治疗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临床。本回顾了支气管动脉和肺癌组织血管的临床解剖学;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方法,影象学表现,DSA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的疗效,疗效判定方法及其在某些方面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征象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本组4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术前活检、痰细胞学检查后病理证实,其中鳞癌18例,腺癌12例,未分化癌8例,小细胞癌2例。全部病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同时采用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标准分期,其中,Ⅱ期5例,Ⅲa期10例,Ⅲb期11例,Ⅳ期14例结果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瘤体呈多血供型22例,包括全部腺癌12例,未分化癌8例,小细胞癌2例:瘤体呈少血供型18例、皆为鳞癌。结论 支气管动脉造影所表现的血供特征,在鉴别病理类型方面有重要价值。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的TNM分期亦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成功的关键是插管技术和合适的导管。而熟悉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则是插管成功的前提,再者,识别多种假象方能获得造影成功。我院自1997年8月以来进行了79次插管,成功率较高,就上述病例作一总结。资料与结果1997年8月至1998年5月我院共进行了28例79次支气管动脉造影插管,其中男性23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