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了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患者,其中12例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PFNA组),9例选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钢板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疗效。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钢板手术组有2例出现伤口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螺钉切割致髋内翻畸形愈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钢板组。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可靠和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2016年12月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29例患者,分别采用AO亚洲型股骨顺行髓内钉(expert antirotation 2 femoral nail, Expert A2FN)或AO亚洲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 PFNAⅡ)固定。闭合复位21例,切开复位8例;其中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2例、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采用Expert A2FN固定,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采用PFNAⅡ固定。术后随访15~41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29例股骨干骨折于术后15~27周愈合,平均19周;其中合并股骨颈骨折22例术后13~24周愈合,平均17周;粗隆间骨折7例均在17周内愈合。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时采用Expert A2FN固定、合并同侧粗隆间骨折时根据股骨干骨折的位置选择采用加长型PFNAⅡ或A2FN固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恢复股骨近端良好的颈干角、前倾角,纠正股骨干远端的旋转畸形对骨折的愈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黄奎  张记恩 《华中医学杂志》2013,(4):181-183,196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的78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PFLCP组38例,PFNA组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满意率、股骨颈螺钉位置满意率、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内固定失效病例及因内固定失效导致的再次手术发生率较PFLCP组低(P〈0.05)。PFLCP组较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LCP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相当,PFNA在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并发症方面更有优势。良好的骨折复位和股骨颈螺钉理想的位置是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股骨解剖改变,测量颈干角、股骨前倾角等解剖参数,对比 上述参数差异对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预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 2014 年55 例患 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随访1 年,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行CT 检查以及常规X 射线检查,利用三维 重建软件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测量股骨颈干角、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及髋关节旋转中心的解剖参数,利用 Harris 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利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后关节疼痛程度,评估患者满意度,通过亚组分 析上述解剖参数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44 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年龄为(65.3±7.0)岁,术 后颈干角为(131.6±2.1)°,手术前后颈干角比较有差异(P <0.05),术后平均颈干角较术前大。术前股骨 前倾角为(24.9±8.0)°,术后前倾角为(7.4±7.3)°,手术前后股骨前倾角比较有差异(P <0.05)。亚组 患者Harris 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无差异(P >0.05)。结论 患者对手术前后的颈干 角以及前倾角差异耐受能力较强,上述解剖参数改变对术后关节功能、疼痛以及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永文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12-13,10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类标准(AO31.A1-A3),分别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组)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组)手术方式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并参照Harris评分标准测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时间12.5个月,其中PF-LCP组25例,PFNA组23例。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PF-LCP组(P〈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康复(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临床应该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术中指标和术后疗效的差异。方法:依据检索策略检索发表在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PFNA和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26篇,并最终纳入12篇文献。对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95%CI(-14.98,-1.55),P=0.02]、术中透视时间[95%CI(-124.63,-33.11),P<0.001]、术中失血量[95%CI(-34.31,-9.66),P<0.001]较InterTAN组具有明显优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InterTAN组较PFNA组具有明显优势[95%CI(1.54,3.05),P<0.001];术后疗效比较,PFNA组与InterTA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PFN...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CT扫描模拟的股骨颈截骨面形态判别股骨假体前倾角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于髋关节置换术前及术后分别对32例患者行CT扫描。应用术前CT选取股骨小粗隆水平及小粗隆上方5 mm、10 mm、15 mm四个可能的截骨平面,根据股骨后髁连线分别计算这四个截面的前倾角;应用术后CT计算股骨假体前倾角。分别比较术前四个截面前倾角以及股骨前倾角与术后假体前倾角的关系。结果:小粗隆及小粗隆上方5 mm水平的截面前倾角分别为37.0°±11.0°和34.3°±10.6°,明显大于术后假体前倾角(26.1°±11.0°,P<0.001);小粗隆上方10 mm及15 mm水平的截面前倾角分别为28.1°±10.9°和22.4°±13.7°,与术后假体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股骨前倾角(12.9°±13.8°)小于术后假体前倾角(P<0.001)。结论:根据股骨截骨的开口形态来判断股骨假体前倾角要根据截骨平面来决定:截骨平面低于小粗隆上方5 mm时,截面前倾角大于假体前倾角;截骨平面高于小粗隆上方10 mm时,截面前倾角与假体前倾角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按AO/ATO分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月~1年,按Harris评分评价患髋功能康复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髓内钉穿出股骨颈外的情况;术后6月~1年随访18例,Harris评分优15例,良2例,中1例。结论: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PFNA内固定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不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50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2例(64%),良13例(26%),可3例(6%),差2例(4%)。均无术后并发症。切口I/甲愈合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固定牢固、防切割、防旋转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股骨近端防旋螺内钉内固定术(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东港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出12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PFNA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ALP组患者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站立时间均低于ALP组(P<0.05);PFN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0%低于ALP组的20.00%(P<0.05);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PFNA组高于AL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的轴向压缩和破坏载荷均高于ALP组,且扭转刚度低于ALP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股骨近端防旋螺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吴庭东  蒋毅 《北京医学》2011,33(7):555-557
目的 探讨股骨近段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内置物置入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观察并发症、负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进行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定.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9±12)mi...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nterTAN钉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0例确诊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InterTAN钉结合3D打印治疗,B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第3天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术后下地时间为(14.12±3.43)d, B组为(21.42±2.8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A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9.08±5.37)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3天Harri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PFNA 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1月,采用 PFNA 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35例,评价术中失血、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7~19个月,平均(10±2.5)个月。术中出血量平均(300±50.1)mL,手术时间平均(82±49.3) min,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2±0.9)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29%。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PFNA 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A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医院行PFNA和ALP手术并得到完整随访的病例42例,PFNA组22例,ALP组20例,按AO/OTA分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患肢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Singh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和ALP组术后并发症髋内翻和内固定松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ALP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及功能锻炼;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于ALP,便于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种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PFN组各38例,PFNA组予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组均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及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PFN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FN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PFNA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的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至2011年12月5日。收集PFNA与DHS固定比较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58例患者,其中PFNA组475例,DHS组483例。资料分析显示,PFNA固定与DHS固定比较,手术时间缩短[WMD=-21.38,95%CI(-33.050,-9.26),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176.36,95%CI(-232.20,-120.52),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0.46,95%CI(0.31,0.70),P<0.05]、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降低[RR=0.27,95%CI(0.11,0.62),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PFNA在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后骨折发生率、髋内翻发生率、术后浅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要优于DH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分别采用PFNA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年龄大于60岁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3例和59例,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amma钉内固定组(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时间上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与Gamma钉相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70~86岁,平均78.5岁。按Evans分型:Ⅲ19例,Ⅳ型11例,Ⅴ型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观察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70rain,平均52.4min。术中出血量为120~350mL,平均170mL。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且大部分患者已完全负重行走(28例,占94%),愈合时间为10~18周,平均13.9周。按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结论]PFNA操作简单,适合微创操作,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类型的,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9.
邱志杰  徐红革  王良恩  杨勇  杨斌 《四川医学》2011,32(10):1564-1566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和Gamma钉治疗老龄患者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PFNA或Gamma钉固定治疗的69例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评价指标有围手术期资料、功能和疼痛评估、生活状况、骨折愈合情况和主要并发症等。结果在12周时行走能力PFNA组明显优于Gamma钉组(P〈0.05)。Gamma钉组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率高于PFNA组(P〈0.05)。PFNA组并发症和再手术率低于Gamma钉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PFNA的优点为较低的再手术率、股骨头切出率、再骨折率,在早期康复阶段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2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12个月。随访按Har-ris评分:优9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达88%。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防旋、防切割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