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2.
3.
面神经电图的临床应用—附201例面神经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梦和  王锦玲 《医学争鸣》1994,15(2):136-138
作对21名正常人及180名面神经疾病的面神经电图(ENoG)资料进行分析,得出ENoG正常值,其峰值振幅为1.71±0.79mV,峰值潜伏期为5.29±0.62ms。双侧振幅比为0.82±0.13。134例周围性面瘫的ENoG振幅比小于0、1占29.10%,小于0.3为73.13%。半面痉挛患的ENoG参数分析发现,ENoG患侧振幅/健侧振幅小于0.7占71.73%,45.65%的振幅比  相似文献   

4.
摘要:整理2006年以来关于腮腺肿瘤切除、围手术期面神经保护的文献资料,就解剖、手术方法、术中监护、面神经修补、吻合,术后处理等方面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14名正常人168侧正常面神经的神经电图4项指标正常值的研究,确定了各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的适用范围和方法,探讨了影响其测定结果的各因素。认为ENoG测定在成人组不受年龄影响;波幅(A)、反应波最大积分面积(S)男性略高于女性;对轻中度损伤,潜伏时(LT)及持续时间(DT)相对稳定,对照可选择正常人群正常值,A及S则变异较大,只能选择自身对照。  相似文献   

6.
钟广发 《广东医学》1998,19(4):261-262
报告腮人面神经鞘瘤6例,4例有面部麻木、胀痛异样感,5例术前误诊为腮腺混合瘤;其中2例术时神经保存完好,术后无面瘫、2例施行了神经切除;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讨论。认为腮腺区肿瘤出现顼神经功能障碍,而影像学检查呈性表现或并发其它部位神经源性肿瘤时,应考虑本病。起自面神经干或主要分支,手术保留面神经主干而将肿瘤摘除,在恶性肿瘤患者当肿瘤广泛切除后,应立即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114名正常人168侧正常面神经的神经电图4项指标正常值的研究,确定了各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的适用范围和方法,探讨了影响其测定结果的各因素。认为ENoG测定在成人组不受年龄影响;波幅(A)、反应波最大积分面积(S)男性略高于女性;对轻中度损伤,潜伏时(LT)及持续时间(DT)相对稳定,对照可选择正常人群正常值,A及S则变异较大,只能选择自身对照。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应用肌电图仪对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神经电图检查,动态观察病变侧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为判断病人预后提出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全部为急性期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浅,口角歪斜,在哭笑时更加明显。其中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3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腮腺内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膜的神经源性良性肿瘤,易误诊,若术中发现肿瘤与面神经联系紧密,应考虑此病,并保留面神经结构和功能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面神经术中实时监测在腮腺手术中的作用、监测方法及应用前景.方法 2000至2008年65例腮腺手术(实验组)中应用神经监护仪(NIM-pulse型)行面神经功能监测,面神经顺行解剖法(主干法)18例,逆行解剖法(分支法)35例,顺行逆行结合法12例.全部病例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和电刺激最小电流阈值.对照组为44例未行面神经监测的腮腺手术病例,全部为逆行解剖法.结果 实验组中4例术后发生轻度暂时性面神经麻痹(6.1%),无永久性面瘫;平均手术时间为1.8 h;平均最小电刺激阈值为0.15 mA,适宜刺激电流范围为0.2-1.0 mA.对照组术后暂时性面神经麻痹9例(20.5%),永久性面瘫2例(4.5%);平均手术时间为3.0 h.结论 腮腺手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可以帮助术者迅速定位识别神经并缩短手术时间,为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提高神经保全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神经解剖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我科施行腮腺肿瘤切除术101例。面神经解剖86例(85.1%,86/101)。面神经总干解剖15例,面神经下颌缘支解剖71例。3例恶性肿瘤和12例小腺瘤未行面神经解剖。腮腺局部切除12例,腮腺浅叶切除74例,腮腺全切除15例。结果:全组术后随访9~33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4例术后腮腺瘘,7~10d痊愈。1例永久性面瘫。无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面神经解剖有助于完整切除腮腺肿瘤和防止面神经医原性损伤。美蓝染色可在术中有效识别面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紧贴面神经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处理。方法:2000年9月至2010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手术治疗的20例(21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术中发现面神经与肿瘤紧贴,分离、保留面神经后行肿瘤及腮腺切除,病理观察与面神经紧贴部位的肿瘤包膜结构,术后随访观察有无肿瘤复发。结果:21侧与面神经紧贴的肿瘤均有完整包膜,其中5侧包膜菲薄但完整;3侧包膜内有肿瘤结节浸润,但未突出包膜。术中1侧肿瘤破裂,术后2.5年出现种植性复发,其余20侧术中未发生肿瘤破裂,经平均4.5年随访,均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与面神经紧贴的腮腺部位多形性腺瘤有菲薄但完整的包膜,细致分离并保留面神经是可行的,术中避免肿瘤破裂是预防种植性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腮腺良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方法 收集我院2007-2011年间8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腮腺部分切除术21例,腮腺浅叶切除术43例,全腮腺切除术19例,随访1~4年,分析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均无肿瘤复发及永久性面瘫;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14.3% (3/21),Frey综合征为4.8% (1/21).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暂时性面瘫为39.5% (17/43),涎瘘为14% (6/43),Frey综合征为16.3% (7/43).在全腮腺切除术中,出现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52.6% (10/19),涎瘘为10.5% (2/19),Frey综合征为15.7% (3/19).结论 腮腺部分切除术并发症少,但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腮腺浅叶切除术手术疗效肯定,但并发症较多,术中尽量保护面神经,保留腮腺导管、耳大神经.全腮腺切除术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最高.三种术式均有严格的适应证,不同部位的腮腺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切除方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诊断面神经鞘瘤的方法、手术治疗该病的效果及修复面神经功能的途径。方法:入住本院的面神经鞘瘤患者11例,在确诊前全部误诊为他病,确诊后,对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患者行神经移植,其中5例应用耳大神经移植,1例行干热骨骼肌桥接;对2例中耳乳突腔-颅内面神经鞘瘤的患者,1例行舌下神经移植(舌下神经攀植入舌下神经),1例直接将舌下神经襻植入面神经远端;其余患者面瘫时间较长,已不能恢复面神经功能,仅1例行阔筋膜口轮匝肌悬吊术,其他放弃面神经功能的重建。结果:3例未行面神经功能重建的患者,遗留完全面瘫;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分别为(Brakmann-House功能分级)功能2级3例3、级2例、未恢复1例;2例舌下神经以及攀支重建面神经的患者,功能2级1例3、级1例。结论: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应进行系统检查排除误诊。术中为了完整切除肿瘤,可采用面神经改道吻合术、面神经移植等方法,在断端套用静脉血管给予保护,予以耳脑胶进行粘合。另外,干热骨骼肌的桥接在临床上应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表现、意义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并与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兴奋性测试结果对照。制作豚鼠面神经麻痹试验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肌动电位,透射电镜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的改变。比较超兴奋性组及非超兴奋性组的临床治愈天数。结果: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为1.72~-1.57 mA,190例面神经麻痹中29例面神经呈超兴奋性。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3.4±6.0)d,非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42.6±1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只豚鼠中,8只面神经压迫后阈值比压迫前下降,呈超兴奋性,电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轻度开离。结论:面神经麻痹呈面神经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呈现超兴奋性与髓鞘板层开离及与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离子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作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大鼠面瘫的自然发展过程,了解不同手术减压时机面瘫的治疗效果及减压后面瘫的恢复变化过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2只,制作颞骨骨折性面瘫动物模型。将完全面瘫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即不减压组,2周减压组,4周减压组,8周减压组。分别于以上不同的时间行面神经减压术,并于不同时间测定面神经刺激阈值,以观察面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对完全面瘫的大鼠于面瘫后1周行面神经阈值检查,对最大电流刺激(3mA)无反应。4组大鼠面神经刺激阈值的恢复速度相比,2周、4周减压组比不减压组及8周减压组快;2周减压组面神经的恢复速度比4周减压组快。结论通过血管钳钳夹大鼠的面神经骨管,可以造成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大鼠模型。面神经减压术在面神经受损后4周内进行,可缩短其面神经阈值的恢复时间;且减压时间越早,面神经的恢复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观察豚鼠面神经颊支在核团内定位,以便进一步对豚鼠面神经亚核研究及其它研究提供一种方法。方法:HRP逆行追踪法。结果:豚鼠面神经颊支所属亚核定位,位于面神经核团的外侧群(L)、中间群(DI、VI)、背外侧群(DL)。结论:明确了豚鼠面神经颊支在核团内的定位,同时证实HRP逆行追踪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朱丹  李兴志  宋雁飞  杨玉梅 《吉林医学》2008,29(19):1624-1625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Bell麻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Bell麻痹患者发病3—5d进行了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的检测,1个月后对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复查。结果:发病3—5d主要表现在患侧瞬目反射R1、R2波消失10例,患侧R1、R2和R2'波延长5例,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电图测定,潜伏期延长2例,波幅损失率〈50%的14例,50%~80%1例,异常率为20%。瞬目反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面神经电图的异常率。1个月后对9例患侧BR缺如的患者随访,有2例可检出波形,潜伏期延长,好转率为19%,7例患侧BR仍然未引出。面神经电图患侧潜伏期延长3例,波幅损失率〈50%的2例,50%~80%2例,〉80%5例,异常率100%,与急性期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瞬目反射可作为Bell麻痹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恢复期面神经电图波幅损失率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离断损伤神经电图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oG)对而神经离断损伤患者的诊断灵敏度.方法:收集有术前ENoG检杳记录且经非急诊手术探查证实有神经离断损伤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3~55岁,中位年龄28岁,损伤距ENoG检查时间从伤后1 d到56 d不等,平均为23.6 d.分别对患侧和健侧进行ENoG测试,计算患侧波幅损失的百分数.手术中观察到面神经离断作为诊断标准,ENoG波幅损失90%作为临界值.分析计算术前ENoG检查的敏感度及假阴性率.结果:手术证实而神离断损伤的24例患者中,22例患侧波幅损失>90%,2例患侧波幅损失<90%;ENoG敏感度为91.7%,假阴性率为8.3%.结论:术前神经电图检查对面神经离断损伤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患侧波幅损失>90%的患者,应及早作神经探查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