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模拟口内喷砂对牙釉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内喷砂是否能增强牙釉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方法:10颗离体人上颌中切牙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牙釉质表面不喷砂,实验组牙釉质表面经模拟口内喷砂后,以Coltene粘接系统粘接Herculite复合树脂,经过24 h、37℃恒温水浴后,检测牙釉质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接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模拟口内喷砂后牙釉质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接强度为(33.0±1.8)MPa,未喷砂组牙釉质与复合树脂间剪切粘接强度为(26.7±5.2)MPa,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用20倍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断面:实验组发生1例复合树脂内聚断裂,其余均位于牙釉质-复合树脂界面.结论:口内喷砂可以有效增强牙釉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树脂间的粘接效果以及唾液污染界面后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AP-X和P60两种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用SE-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将AP-X树脂固化后打磨表面,根据界面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直接粘接组、唾液污染组和唾液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对照组为在固化的AP-X树脂表面即刻分层充填、光固化P60树脂后形成的整块树脂材料.将上述树脂块切成数条1 mm×1 mm×14mm的试样,每组选取15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试样侧面两种树脂的粘接界面,另取15条测定其微拉伸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整块树脂材料AP-X与P60紧密地嵌合在一起;3个实验组中,直接粘接组的两种树脂AP-X与P60紧密结合无缝隙,唾液污染组中的两种树脂粘接面存在明显的缝隙和陷窝,唾液污染后经75%乙醇擦拭后两种树脂的粘接面仍有大量间隙存在.各组复合树脂试样微拉伸强度分别为:对照组(84.07±1.57) MPa;实验组中3个亚组:直接粘接组为(76.08±2.42) MPa,唾液污染组为(70.98±2.33) MPa,75%乙醇擦拭污染组为(71.08±2.33) MPa,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直接粘接组的拉伸强度明显高于唾液污染组和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唾液污染组和污染后75%乙醇擦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3).结论: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不但可以结合,而且可获得较大的内聚强度;树脂界面打磨后仍可粘接,但微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唾液污染粘接界面明显降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75%乙醇擦拭并不能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复合树脂不同修复方法微渗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复合树脂3种不同修复方法的微渗漏情况。方法 分别将30颗离体牙制备成两个邻He面的Ⅱ类洞(MO、DO),一侧颈壁位于You牙骨质界上方1mm(即颈壁位于牙You质上),另一侧位于You牙骨质蜀下方1mm(即颈壁位于牙骨质上),分别采用直接充填、直接法嵌体、间接法嵌体完成Brilliant复合树脂修复体,经冷热循环品红染色后,用金刚砂片将实验牙切成两半,在体视镜下测量微渗漏。结果 直接和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冷热循环次数对复合树脂粘结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选30颗健康新鲜的恒磨牙,分为A、B、C 3组,每组10颗牙,每颗牙利用颊、舌、近中、远中四个面,在相应牙面的冠中1/3的平整处,用复合树脂制作直径2 mm,高3 mm的圆柱体,共40个面的试件。A组作为对照组,B、C组分别经100次和500次的冷热循环,测定A、B、C各组的抗剪切力,计算抗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受检试件断面的断裂类型。结果 3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6.36、12.56和10.91 MPa,A组和B组的剪切强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抗剪切强度大于C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断裂模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粘结经冷热循环500次后,抗剪切力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西德古莎复合树脂对452例,1664颗牙开展了美容牙科治疗与修复,其中对214人,640颗牙进行24-40个月的近期观察。分析了修复后的部分折缺和大部分脱落、龈炎、变色、染色、继发龋等的原因,摸索出解决的方法,使复合树脂在美容牙科中的应用更加完善,取得良好的治疗与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牙髓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分析活髓后牙龋洞用超强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髓反应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根据后牙龋一类窝洞的深度,将108颗患牙分为深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1~1.5mm,30颗牙),中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1mm,46颗牙),浅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mm,32颗牙)。其中,深层窝洞用Dycal护髓,GIC垫底后用超强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中层窝洞和浅层窝洞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充填修复后2周、1~2个月和12个月进行复查。结果深层窝洞组激发痛的发生率为66.67%,中层窝洞组为23.91%,浅层窝洞组为6.25%,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复合树脂应用于活髓后牙深层窝洞的充填修复时,复合树脂中的未聚合单体、酸蚀、固化灯照射产生的热量和边缘微渗漏形成的细菌侵入等因素,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髓反应。  相似文献   

7.
用SEM观察6种复合树脂充填物与酸蚀牙齿间密合度。结果表明6种复合树脂充填物与牙齿间均有微缝隙,其宽度多数在5μm内,最宽为10~15μm。1月后再观察,清晰见到从酸蚀牙本质小管曳出的树脂突,其曳出方向与缝隙形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 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  相似文献   

9.
对212例509个牙的楔状缺损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经两年后复查,成功率为87.62%,取得满意的疗效。认为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作为修复楔状缺损的首选材料。同时对修复中的固位粘结力和影响防湿等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备微倒凹固位型可以增强粘结力;强调严格防湿是粘结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以来我科使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对四环素牙、斑釉牙、牙釉质发育不全、死髓牙等变色牙进行遮色覆盖,取得了满意效果,对其中1637牙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了428人1637牙,均为植牙,12岁~7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在垂直、肩台和斜面3种形态洞缘处的颜色偏移及匹配。方法:收集20颗颊面颜色为A2的离体前磨牙,在颊面中央制备长×宽×深为2 mm×2 mm×3 mm的窝洞,将龈方与牙合方洞缘分别备成肩台与斜面,其他洞缘保持垂直,用Clearfil AP-X (AP)和Clearfil Majesty (MJ)复合树脂各充填10颗牙,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洞缘处的色差,观察者主观评价充填体边缘颜色匹配性。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树脂充填体由中心向洞缘,与牙面的色差都逐渐减小。比色仪测量与主观评价都显示AP树脂在3种洞缘的匹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J树脂在斜面洞缘的匹配性显著优于垂直洞缘。结论:复合树脂充填体在洞缘处会发生颜色偏移,光学性质中散射性强的复合树脂在颜色匹配上更易受到洞缘形态的影响,制备洞缘斜面可能会提高树脂颜色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缺损3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后牙牙体缺损的患牙按分层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80颗患牙。试验组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对照组复合树脂传统直接充填修复。以改良USPHS评价方法为疗效评价手段,追踪3年,比较2组修复方法的相关性。用SPSS1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术后3年共10例患牙接受复查,其中嵌体组76颗,成功率为96.1%,χ^2检验2组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缺损能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建模方式对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用两种通用型黏结剂Gluma camfort bond,Single bond将24颗离体牙试块与Ni-Cr合金黏结,24个树脂试块与Ni-Cr合金黏结,生理盐水中储存72h后分别测量抗拉伸强度和抗剪切强度。结果2x2析因设计,Spss10.0版统计软件方差分析,两种建模方式之间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牙本质-树脂-金属建模方式比树脂-金属建模方式黏结强度明显小,但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树脂黏结系统对纤维桩的黏结强度,分析纤维桩在牙根不同部位的黏结力大小。方法选用10颗离体上頜中切牙并与釉牙骨质界冠方上1 mm处截冠,常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两组,根管预备后分别用One-step和Panavia F两种黏结系统将石英纤维桩黏固于根管内,通过推出实验分别测试两种树脂黏结系统在牙根不同部位的黏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One-step和Panavia F黏结系统的黏结强度分别为(10.466±0.939)MPa和(9.480±0.876)MPa,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One-step和Panavia F黏结系统根颈部和根尖部的总体黏结强度分别为(10.747±0.662)MPa和(9.200±0.632)Mpa,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酸蚀黏结系统对纤维桩的黏结强度大于自酸蚀黏结系统;树脂黏结剂在根颈部对纤维桩的黏结强度大于根尖部。  相似文献   

15.
李潇  施长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1333-1335,1345
目的 研究干燥或湿润的牙本质表面状态对丙酮基粘接剂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微观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用3种含有丙酮的湿粘接系统Gluma One-Bond、Bond-1和One-Step,将Chrisma树脂分别粘接在干燥或湿润的人牙本质表面。测试各组试件的微拉伸强度。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比较各组试件粘接界面微观结构的异同。结果 湿粘接时粘接剂对牙本质表面的渗透较为充分,混合层均匀。厚度约为5μm,并可观察到牙本质小管和侧支小管中有明显的树脂突形成;干燥粘接时形成的混合层变薄,牙本质小管中的渗透图象有明显的中断,侧枝小管的渗透减少。干燥粘接时,3种粘接系统的微拉伸强度均有显著降低,下降幅度最高为39%,微拉伸破坏的方式主要是粘接界面的破坏。结论 含有丙酮的粘接系统在干燥粘接时对牙本质表面的渗透性下降,微拉伸强度有明显的降低;微拉伸强度的测试可以更客观的反映粘接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针道和粘接剂对镍铬合金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针道固位型、不同粘接剂对镍铬合金与牙釉质初次粘接、再次粘接的抗拉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颗新鲜离体牛恒前牙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以垂直釉质粘接面预备针道数(0、1、2),Panavia F和Super-Bond C&B两种树脂粘接剂为变量进行组合.分别测量镍铬合金与牙釉质的初次粘接、再次粘接的抗拉粘接强度.结果:采用Super-Bond C&B粘接剂的抗拉粘接强度(11.82 MPa)高于采用Panavia F者(9.28 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针道对抗拉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P=0.394).初次粘接与再次粘接的抗拉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9).结论:使用Super-Bond C&B粘接剂对镍铬合金与牙釉质进行粘接的抗拉粘接强度高于Panavia F,可提高粘接桥的粘接固位力;与粘接界面垂直的针道固位型对镍铬合金与牙釉质的抗拉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通过去除残余粘接树脂和对金属粘接面喷砂处理可实现有效的再次粘接,其抗拉粘接强度可达到初次粘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粘结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取近期拔除人上中切牙10颗,轴向纵切,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用Single BondTM 2粘结FiltekTM Z250树脂;另一组用SE Bond粘结FiltekTM Z250树脂。所有试件按自切端向颈部施压法测定剪切粘结强度。结果:Single BondTM 2对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SE Bond,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酸蚀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的粘结剪切强度大于自酸蚀系统,临床上对牙釉质的粘结应选择全酸蚀技术,采用自切端向颈部的方向施压的原则测定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