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与内皮素 (ET)平衡关系 (NO/ET)的变化与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鼠肝I/R模型 ,并应用不同工具药物观察血NO/ET比值的变化以及肝损伤的情况。结果 I/R急性期血NO/ET比值降低 (1.5 8± 0 .2 0至 0 .2 9± 0 .0 5 ,P <0 .0 1) ,肝损伤加重。NO供体L 精氨酸 (L Arg)与ET受体拮抗剂TAK 0 44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肝I/R损伤 ,而NO合酶抑制剂L NAME进一步加重了损伤。结论 肝I/R损伤与NO/ET平衡关系破坏有关 ,调节其平衡关系可影响I/R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内皮素失衡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急性期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与内皮素 (endothelins,ET)之间平衡关系的改变及其与肝脏I/R损伤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 :Wistar大鼠 30只 ,体重 2 90~35 0g ,雌雄不拘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6只大鼠。S组为手术对照组 ,A、B、C、D组分别为肝脏缺血 40min后再灌注 5min组、再灌注 30min组、再灌注 6 0min组及再灌注 12 0min组。用 1%戊巴比妥钠 5 0mg/kg腹腔注射麻醉…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涂响安余明年谢佛龙赵志毅冯家骅何炳辉彭轼平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大鼠左肾动脉夹闭60分钟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RI)模型其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ET)水平变化,以探讨ET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  相似文献   

4.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肝脏是一易受再灌注损伤的器官,原位缺血再灌注〔1〕、移植肝脏〔2〕、离体肝脏〔3〕及孤立肝细胞(如枯否氏细胞〔4〕和肝实质细胞〔5〕)实验都表明肝脏可产生再灌注损伤。近年来实验表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多种机理有关。1氧自由基暴发性形成氧自由基的大...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其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预处理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比清肝酶(ALT,AST),透明质酸水平及肝组织局部MDA含量均低,而组织ATP含量及能荷值均高,形态学损伤改变轻;同时发现预处理组织腺苷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实验表明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分子参与了这一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移植肝无功能的常见原因之一。我们应用ET 1单克隆抗体灌注移植肝 ,研究了ET 1单抗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实验所用SD大鼠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全部为雄性 ,体重2 2 0~ 2 5 0 g。内皮素 1(ET 1)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公司 ;透明质酸 (HA)试剂盒购自海军医学研究所 ;丙二醛 (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谷丙转氨酶 (ALT)检测由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协助完成。2 .肝移植动物模型制作及分组 :按Kamada等[1] 的方法行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 …  相似文献   

7.
常温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手术对照),B组(肝缺血90min),C组(肝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观察每一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分别检测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浓度;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光镜下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肝血窦和中央静脉瘀血,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C组肝细胞坏死较B组明显;血浆中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B、C组与A组比及C组比B组P均<0.01);肝组织中MPO活性升高,以再灌注120min组为著(C组比A组P<0.01);与血浆中TNF-α、IL-1β的变化趋势相同(TNF-α:C组比A组P<0.05,IL-1β:B、C组比A组P均<0.01)。结论: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TNF-α、IL-1β介导中性粒细胞参与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E1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肝脏 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常温下大鼠部分肝叶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经门静脉给予PGE1,45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并于1h后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素1(ET-1),同时取缺血肝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GOT、GPT、LDH及TNF-α和ET-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GE1组则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GE1组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并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PGE1对肝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皮素-1(ET-1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体重280~300 g,随机均分为三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丙泊酚保护组(Ⅱ组)、对照组(Ⅲ组).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前(T1)、再灌注后2 h(T2)、4 h(T3)时检测血浆和肝组织中ET-1、谷丙转氨酶(ALT)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T2、T3时Ⅰ、Ⅱ组血浆、肝组织中ET-1水平明显高于Ⅲ组(P<0.05),而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T2、T3时Ⅰ、Ⅱ组血浆、肝组织中ET-1水平、血浆ALT明显高于T1时,而Ⅰ组T3时高于T2时(P<0.05).结论 ET-1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丙泊酚具有抑制ET-1分泌及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对肺移植早期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重8.0~15.0kg家犬左肺移植为模型,记录肺动脉对ET-1、乙酰胆碱(Ach)及外源性NO的张力改变并观察ET受体阻断剂及左旋硝基精氨酸(L-NA)的影响。结果(1)肺动脉对1×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肺动脉阻断不同时段肺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及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雌雄不分,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Ⅰ组)、左肺动脉阻断45 min(Ⅱ组)、左肺动脉阻断60 win(Ⅲ组)、左肺动脉阻断60 min前静脉注射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1 mg/kg(Ⅳ组).实验结束时,检测肺组织的湿/干比(W/D)、血浆内皮素含量(ET-1)、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PaO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肺组织光学显微镜下的变化.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肺组织的W/D、ET-1、mPAP、PaO2、肺组织Fas蛋白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W/D、ET-1、mPAP、Fas蛋白表达增加,PaO<<2下降(P<0.01).Ⅳ组与Ⅲ组比较,W/D、ET-1、mPAP、Fas蛋白表达降低,PaO2升高(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见Ⅱ、Ⅳ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Ⅲ组.结论 大鼠可以耐受左侧肺动脉阻断45 min,恢复灌注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结构和功能影响较小,而阻断60 min,再灌注后对肺结构和功能均有较明显损伤,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的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 ~ 200 g,3~4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12),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n=48).于再灌注1、3、6、24 h时取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肝组织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补体C1q及其mRNA表达上调,于再灌注3h时达峰值(P<0.05).I/R组病理学损伤程度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 补体C1q活化参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硫化氢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硫化氢组(H2S1~3组),每组6只.S组仅暴露肝门,不夹闭动、静脉;IR组采用夹闭左、中叶肝蒂、门静脉和肝动脉支1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H2S1~3组于再灌注前5min分别腹腔注射14、28、56 μmol/kg硫化氢钠.于再灌注6h时抽取下腔静脉血样并取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肝组织GSH含量下降(P<0.05);与IR组相比,H2S1~3组ALT和AST活性降低,肝组织GSH含量升高(P<0.05);H2S1~3组肝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H2S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分三组,C组(n=20)生理盐水2ml·kg-1·h-1。P组(n=20)异丙酚20mg·kg-1·h-1。E组(n=20)依托咪酯0.1mg·kg-1·h-1。再灌注前后测AST、ALT及SOD,测肝组织MDA;肝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1)再灌注后ALT、AST、MDA均升高,以P组为轻,与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 1),与E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后SOD均下降,以P组为轻,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E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肝组织超微结构示C组与E组线粒体肿胀,嵴消失或紊乱,核蛋白体脱落,内质网呈空泡状。P组线粒体肿胀轻微,嵴排列尚整齐,内质网排列整齐。结论 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C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胃内灌注齐墩果酸混悬液100 mg/kg,CMC组以相同容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组与IR组以相同容积的饮用水替代,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时IR组、CMC组和OA组采用阻断门静脉及肝动脉分支6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胆管及门静脉、肝动脉分支.于再灌注即刻、3、6和12 h时取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活性;取左肝中叶组织,测定SOD活性、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p-Akt、Bcl-2、Bax、p-Bad和Bad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CMC组和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p-PI3K、p-Akt、Bax、Bad、p-Bad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CM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MC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3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OA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COX)抑制剂氟比洛芬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氟比洛芬组(根据药物剂量不同分为A、B、C、D组4个亚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建立70%小鼠肝IR损伤模型,肝脏缺血时间为90 min.A、B、C、D组于缺血前20 min经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5、7.5、10和15 mg/kg的氟比洛芬.再灌注后通过血清学和组织学指标观察肝损伤情况,比较各组COX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检测各组肝细胞线粒体膜转换孔(mPTP)的敏感性.结果 与IR组比较,再灌注后氟比洛芬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C组下降最为明显.再灌注6h,与IR组比较,氟比洛芬组肝组织损伤较轻,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同时,肝组织COX-2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表达也明显减少(P<0.05);再灌注后6h,氟比洛芬组mPTP对外源性Ca2+刺激的耐受性增加.结论 氟比洛芬预处理能减轻小鼠肝脏IR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以及抑制mPTP.  相似文献   

17.
潘生丁对实验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  杨建青  渚光平 《腹部外科》2006,19(4):244-246
目的探讨潘生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潘生丁预处理组,观察各组血浆肝酶及透明质酸(HA)水平变化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内皮素(ET-1)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缺血肝组织相比,潘生丁预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浆HA水平及肝组织中MDA、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潘生丁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肝微循环,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预处理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6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肝硬化组(C组)、肝硬化+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C组、I/R组和R组采用四因素综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I/R组和R组在肝硬化模型制备成功后1周制备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前10 min开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至再灌注结束.于再灌注4h时取静脉血样和肝组织,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升高,肝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肝细胞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轻于I/R组.结论 瑞芬太尼可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平衡肝细胞Bcl-2与Bax表达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全肝血流阻断对胆道梗阻兔肝脏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全肝血流阻断对胆道梗阻兔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法 将 30只兔随机均分为 3组 :A组 (对照组 )、B组 (胆道梗阻组 )和C组 (全肝血流阻断组 )。组织气体分析仪持续测定兔肝组织氧压 (PtiO2 ) ;光镜观察肝脏病理改变 ;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结果 B、C组在全肝血流阻断后 ,肝PtiO2 值均明显下降 ,再灌注 60min后 ,肝PtiO2 值仍未恢复 ,与缺血前PtiO2 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在再灌注 60min时 ,B组较C组肝PtiO2 值恢复更慢 (P <0 .0 5) ;B、C组肝缺血再灌注 2 4h的不同时相 ,ALT值均进一步升高 ,B组较C组升高更为明显。至第 7d ,B、C两组ALT值均恢复到近于正常值 ,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改变也恢复近似正常。结论 胆道梗阻时肝脏能耐受全肝血流阻断 (2 0min)所致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不同剂量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组(P1~3组).采用阻断肝左中动脉及其门静脉9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P1-3组于缺血前60 min时分别尾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50、150和4S0mg/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4h时采集腹主动脉血样,测定血浆ALT、AST、TNF-α和IL-1β水平.取肝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数,电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P1~3组肝组织MPO、血浆ALT、AST活性及TNF-α、IL-1β浓度、肝细胞凋亡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1~3组上述指标降低(P<0.05);P1~3组上述指标依次降低(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