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本医学总会上,日本自治医大的真弓忠教授公布,作为引起肝炎的一种新病毒——TT病毒的全基因组已经被译解,指出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被这种病毒所感染,但病毒中只有特定基因型具有病原性。研究认为,TT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广,基因型也极多,在病原性方面,日本成人的10%感染的都只是基因型1,最常见的型可与人类共存,而特定基因型可引起人类的发病。在肝炎病毒中,目前的分类有A、B、C等6种,但却常常出现未知病毒的输血引起肝炎的情况,所以,TT病毒作为“候补”问题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出血热的病原体是病毒,实验动物中的小鼠就携带这种病毒。6年前南朝鲜的李镝汪博士就已分离出病原体病毒,日本也从一年半以前分离出这种病毒,并能检测出证实感染的抗体。检测了全日本用大白鼠做实验的研究部门的实验人员血清,有的单位阳性率达50%,有的则为0。如果被携带出血热病毒的大白鼠咬伤,则很可能被感染,也可能被污染的实验室空气所感染。但是,即使感染也大多数是不发病的隐性感染。假若发病,则出现发热,蛋白尿等症状,严重的病例发生内脏出血,有时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3.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过去称为流行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粪口感染的疾病。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是小型RNA病毒,对肝脏的亲和性强,在肝脏增殖的病毒可经胆管排泄到肠内,自然宿主为人,猴类亦可被感染。 HAV是正20面体的颗粒,直径为27~32nm,无脂质亦无醣类,主要由蛋白质与核糖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HSV)对新生儿的感染,即熟知的“新生儿疱疹”,多数为重症且病死率也高,如不经治疗的话约80%以上病侧死亡。本文就日本新生儿疱疹的现状、院内感染事例及其对策归纳如下。一、日本的新生儿疱疹新生儿HSV感染方式大致有三种:①胎内感染;②分娩时经产道感染;③出生后水平感染。其中最多见的是携带病毒的母亲分娩时经产道感染。但是有性器官疱疹或既往有感染史的病例是少数,多数是由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疫苗制作又有新发现日本大阪大学和取大学等研究小组发现,如果让艾滋病病毒附上某种特殊蛋白质,就可以使该病毒变得无力。同时还首次确认了过去认为只有存在于艾滋病病毒内部的蛋白质也会“露”出于病毒表面。只要将抗体与这种蛋白质沾在一起,艾滋病病毒就会丧失...  相似文献   

6.
血癌之一的ATL(成人T 细胞性白血病)的病毒由输血感染,全国每年约有4万人被感染而成为新的病毒携带者,85年9月12日京都大学病毒研究所的日沼赖夫教授和日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共同研究小组在第九次日本血液事业学会总会上发表了调查结果。日沼教授说,在二千个病毒携带者中有一人发病,一旦发病即为致死疾病。血液中病毒的存在用简单的检查法能检查出来,应及早地确立输血用血液检查体制。  相似文献   

7.
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有立即发病的,也有长时间不会发病的,关键在于一种蛋白质。1987年8月11日日本大阪医科大学佐野浩(?)讲师在加拿大的国际病毒学会上提出了“这种蛋白质可能用于预防艾滋病的发病”而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因人而异,快的1~2年发病,也有6年不发病的感染者。1986年初佐野等就考虑可能由于患者及感染者的体液中有某种蛋白质的缘故。美国的两个研究小组也先后注意到这一点,纽约大学的丁·劳伦姆斯博士等在87年3月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肝炎     
难治性肝炎并不是病名,是指病毒性肝炎中的难治性病例,其中包括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最近人们把属于自身免疫性变化引起的免疫性肝炎(包括狼疮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硬变也列入难治性肝炎中进行研究。下面重点介绍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病程病毒性肝炎中,除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之外,还有非甲非乙型肝炎。遗憾的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但有的同甲型肝炎一样足经口感染,也有的同乙型肝炎一样通过血液传染。前者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已有流行的报道,所幸日本尚无发病的报道。日本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属后者,占散发性急性肝炎的约半数,占输血后肝炎的95%。由于在日本并没有施行病毒性肝炎申报制,所以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大多数学者已确认乙型慢性肝炎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不能将病毒清除而形成HBV持续感染,所以目前的主要疗法是以干扰素为主对病毒的抑制以及增强病人免疫功能去清除病毒。现就近年来日本关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研究现状加以阐述。干扰素干扰素是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中早期产生的具有抑制病毒特性的蛋白质。干扰素除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外,其抗病毒效果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邹杰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12):552-553
在日本的肝脏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是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无论哪一种肝炎,狭义上讲,都是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进一步来讲,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多数是由这些慢性肝炎发展而来的。到目前为止,肝炎病毒可分为五型,即经口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戍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进而还有把HBV作为辅助病毒的丁型肝炎病毒(HDV)。目前在日常诊疗中,可以对HAV、HBV、HCV、HDV的感染以及由它们引起的肝炎进行判定和诊断。关于HEV感染,由于其流行病学和持续感染问题尚未确立,所以现在日本的病毒性肝炎中,其发病率还不太高。另一方面,在临床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病  相似文献   

11.
所谓癌疫苗,是指给患者使用可以成为标志物,使患者的免疫机能能更容易地发现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比起抗癌药物,癌疫苗将具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提出进行这项试验的是日本某大学外科山秀明副教授所领导的科研小组,据他介绍,所使用的癌疫苗是一种被称作SART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该试验小组伊东恭悟教授从患上皮性癌症患者的癌细胞表面发现的。日本开始着手癌疫苗的临床试验@桑进@迟宁  相似文献   

12.
关于牛奶中所含蛋白质——乳铁蛋白是否对 C型肝炎治疗有效一事 ,日本国立癌中心决定在明春进行验证。在过去对 4 5名患者进行的试验中 ,已经发现这种蛋白质对 9人有疗效 ,可使病毒量降低 50 %以下。本次试验计划将由日本国立癌中心中央医院内科的冈田周市医长、横滨市立大学市民综合医疗中心田中克明教授等全国 7家医院的人员参加 ,并将求得 2 50名患者的支持进行效果比较。研究人员将把 2 50名 C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肝炎患者分成 2组。一组每天都给予乳铁蛋白颗粒 ,另一组给予其他食物。12周后测定病毒量和了解效果。乳铁蛋白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肿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并经过数个阶段发生的,如认为肿瘤是因各自因素和不同阶段相对应的基因改变集聚所致,则大体可以理解这种假定。可将病毒看作是一个因素,也可将已经发生的感染状态看作是一个阶段。感染后病毒的生物活性影响着包括免疫机构在内的宿主整体的健全性,并通过连续地或不连续地长期接连发生的现象,引起一部分宿主细胞发生相当于肿瘤基因的改变,至少部分地证实这种假定的基因改变已有记述。以下仅就EB病毒(EBV)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4.
战后四十年间,日本的疾病状况变化极大。这种变化达到了人们连对疾病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变化的程度。战前最可怕的疾病是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当时倘若被说成是结核病,无疑等于被宣告为死刑。然而当前最可怕的疾病似乎是癌症。因此,为了不给癌症患者以沉重的打击,常常不将真实病名告诉患者。这样的疾病变迁,不仅日本,世界先进国家亦是如此。发展中国家犹如日本战前一样,尚无明显变化,但这些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癌症在内的成人疾病,也必将成为严重问题。人类疾病的变迁,尽管快慢不同,但确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着的。其中日本的特点是,近四十年来的变化远较其他国家迅速。这样的疾病变迁,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急性传染病多侵犯不具有免疫力的小儿,因此迄今为止夺去了很多小儿的宝贵生命,结果导致了平均寿命的缩短。感染性疾病的减少和消灭带来平均寿命的延长;引起老年人口的相对增加;导致了成人疾病的多发;客观上成了促进疾病变迁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的专家发现,牛的初乳能预防由旋转病毒引起的急性婴儿胃肠炎。由这种病毒引发的两岁以下婴儿的胃肠炎,其主要症状是急性腹泻,全世界每年有二百多万婴儿死于此病。对于这种病症,目前既无有效的疫苗也没有很好的预防办法.专家们对牛的初乳的功效进行了试验。初乳是母牛在开始真正哺乳前的产后第一周内分泌出的一种淡黄色稀薄液体,它含有蛋白质、淋巴细胞和大量的抗旋转病毒物质。他们先用初乳喂老鼠,然后再把可致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日本的四国,九州,纪伊半岛等处发现了由血液中的病毒引起感染的白血病一成人T细胞型白血病(ATL),因此有些癌研究者发出警告:应该迅速防止输血等引起的病毒扩散。高知医大的三好勇夫教授的研究小组创造了应用酶和免疫反应的简易血液检验法,到1984年8月已对3,000人施行了血液检查,精确度与荧光抗体间接法基本相同。三好教授说:在输血时除血型之外尚需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梅毒等的检验,但对于ATL的检验尚未常规进行,这可能是由于检验方法复杂和发现不久之故。新检验法操作简单,可大量检验,因此可望成为防止流行地区病毒扩散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概述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狂犬病毒是属于棒状病毒群弹壳状的 RNA 病毒,在神经组织和唾液腺中增殖,在感染、发病了的动物唾液中存在。日本1957年以后没有再发生狂犬病,在那以前的发病认为也是由于国外病狗带入所致。但是国外除澳大利亚、北欧三国、英国本土、葡萄牙等少数几个国家外,现仍有狂犬病发生,特别是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病例较多。  相似文献   

18.
截止到1989年11月,日本的艾滋病患者数为110名(其中死亡61名),全世界患者数已达20万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艾滋病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日趋增加,由于日本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数并不多,故社会上对此关心程度有所减弱。近年,关于艾滋病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了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关于疾病的发生机理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治疗上,还没有开发出真正有效的方法。本文仅就近期关于艾滋病病理及发生机理的基础性研究做一整理。  相似文献   

19.
ATLV(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是致癌的一种病毒,由于输血很可能引起近10%患者重新感染。这个资料由九州大学医学部的大河内一雄教授于二月四日在东京召开的“癌特别研究公开座谈会”上发表的。这次研究的对象多是感染率高的九州地方的患者,一般认为虽然感染,但发病者在数千人当中仅有一人。日本红十字会血液研究中心很重视上述情况,已开始准备对献血者严格查对。大河内教授从1981年12月开始在一年期间对九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输血的全部患者当中的输血前没有ATLV感染并接受输血50天以后的222名病例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无菌性脑膜炎是发热、脑膜刺激症状及脑脊液中淋巴细胞为主体的细胞增多,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不能检查出细菌的综合病征。其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的两类。非感染性者极少,多数为由病毒引起的感染。现在“无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同义使用。病因:非感染性的原因为变态反应性因素,恶性肿瘤,各种物质的中毒因素等。感染性的原因除病毒以外,还有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真菌、原虫、支原体,结核早期等。但是占压倒多数的病例为病毒引起。主要为肠道病毒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流行病学:肠道病毒性脑膜炎在夏季好发,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全年均可见到。1979~1980年日本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