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第一个明确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持续性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致癌基因E6、E7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直接相关。本文就HPV E6/E7 m RNA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更为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女性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HPV E6/E7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预测宫颈病变的恶性进展或宫颈癌复发,目前临床上有多种针对HPV E6/E7的检测方法,如检测HPV E6/E7 mRNA或检测HPV E6/E7蛋白。本文回顾了HPV E6/E7在宫颈病变恶性进展或宫颈癌复发中预测作用的相关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引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为主。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术后并发症,如早产、低体重儿等。因此,药物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目前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张栋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2):120-122,135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因.E5,E6,E7是HR-HPV编码的3种早期癌蛋白,对宫颈上皮细胞有刺激生长和转化功能.近期研究发现,E5在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通过干预生长因子受体,干扰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s),促进病毒癌基因的转化等过程发挥致癌作用.E6干预P53,使...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16和HPV18型导致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宫颈癌普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危险,但不能阻止HPV的感染。很多报道表明,有效的HPV疫苗可以减少HPV相关的宫颈癌、生殖道疣状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类疾病,全世界开展了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有HPV 2价疫苗、4价疫苗及9价疫苗,它们可以有效预防相应HPV类型的感染,从而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HPV、宫颈癌及这3类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剂量的数量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近年研究发现阴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局部免疫系统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正常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环境由多种微生物构成,其中乳杆菌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生率位居第一,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感染HPV者均患宫颈癌,其病因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乳杆菌变化导致的阴道疾病与HPV感染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宫颈疾病的发生、进展,系统有效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检测对及时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非常重要。阴道微生物菌群与宫颈疾病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综述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宫颈基因甲基化程度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宫颈癌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方法.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应用宫颈癌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降低阴道镜转诊率、减少患者过诊过治、节约...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16和HPV18型导致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宫颈癌普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危险,但不能阻止HPV的感染。很多报道表明,有效的HPV疫苗可以减少HPV相关的宫颈癌、生殖道疣状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类疾病,全世界开展了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有HPV 2价疫苗、4价疫苗及9价疫苗,它们可以有效预防相应HPV类型的感染,从而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HPV、宫颈癌及这3类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剂量的数量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最易导致宫颈鳞癌,HPV18最易导致宫颈腺癌。HPV16/18致癌机制主要是通过病毒基因组中致癌蛋白E6,E7与抑癌基因p53和pRb结合,E6抑制p53的活性,E7灭活Rb基因的活性,致肿瘤发生。常用的HPV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法(ISH)、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聚合酶链反应(PCR)等。针对HPV16/18的预防和治疗性疫苗成为研究热点。综述HPV16/18型和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最易导致宫颈鳞癌,HPV18最易导致宫颈腺癌。HPV16/18致癌机制主要是通过病毒基因组中致癌蛋白E6,E7与抑癌基因p53和pRb结合,E6抑制p53的活性,E7灭活Rb基因的活性,致肿瘤发生。常用的HPV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法(ISH)、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聚合酶链反应(PCR)等。针对HPV16/18的预防和治疗性疫苗成为研究热点。综述HPV16/18型和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人半翼(human wings apart-like,hWAPL)基因是最近几年来发现的一个仅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具有癌基因的特性。抑制其表达,会导致宫颈癌癌细胞的死亡。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公认的宫颈癌主要致病因子,其致癌基因E6和E7可使hWAPL基因高表达,阻断E6和E7的作用使hWAPL基因表达降低。综述hWAPL基因异常表达及宫颈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已明确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的关系密切,目前用于治疗CIN的疗法在治疗后易复发、造成组织损伤,甚至破坏宫颈结构影响生育.因此,急需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新疗法.5-氨基酮戊酸(ALA)是第二代新型光敏剂,广泛应用于光动力治疗(PDT),ALA-PDT通过局部应用光...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常因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进展而来,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显著,仅在宫颈癌晚期出现阴道出血等症状,通过接种疫苗和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HPV E6E7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活检是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检测手段,本研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癌筛中的应用,以期为推进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宫颈病变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毒相关的宫颈病变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直是宫颈病变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宫颈病变除了传统的物理及手术治疗方式外,药物治疗因其无创耐受性好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扰素作为治疗宫颈病变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耐受性、给药途径及有效性等一直存在一些争议。现就干扰素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危险信号。该文介绍了HPV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的清除及其影响因素,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中高危型HPV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的疗效及预后有意义。持续高危型HPV阳性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持续和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研究发现 99%以上的宫颈癌存在HPV感染。HPVDNA检测能大大改进目前进行的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细胞学筛查的有效性。目前被鉴定出的HPV类型已有 10 0种以上 ,依其致病性不同将其分为高危和低危两大类 ,高危型HPV如HPV16、18、31、33、35、39、4 5、5 1、5 2、5 6、5 8、5 9、6 8等 ,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相关 ;低危型HPV如HPV6、11、4 2、4 3、4 4等 ,常引起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人们已把目光聚焦在高危型HPVDNA的检测上 ,并用于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宫颈癌早期病变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56例接受宫颈癌早期病变筛查患者,均接受HPVE6/E7mRNA检测、TCT检测及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PVE6/E7mRNA、TCT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及效能...  相似文献   

18.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与宫颈鳞癌及大多数宫颈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研究发现仍然有hrHPV检测阴性的宫颈癌存在,大约10%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无关,这些腺癌主要包括:胃型黏液性腺癌中的微偏腺癌、透明细胞癌、中肾管腺癌以及浆液性癌。这些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筛查手段难以发现、病理诊断困难,常易漏诊及误诊,使大多数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预后不佳。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非HPV感染相关宫颈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全球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机体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尤其是宫颈局部微环境免疫,可使绝大多数妇女有效地消除病毒和宫颈癌前期病变,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宫颈微环境免疫功能受阴道微生态系统、阴道黏膜免疫防御系统、局部微环境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调节。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有可能改变HPV感染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自然演变。有关宫颈微环境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宫颈癌变风险增加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宫颈疾病16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宫颈疾病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宫颈癌早期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168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炎性病变占88 1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占8 19%,宫颈癌占1 36%。宫颈良性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为22 36%;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者中HPV阳性率为64 49%,明显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组(P<0 01)。HPV阳性者中HPV亚临床感染及HPV相关肿瘤感染占82 25%。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高峰年龄段为36~45岁,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多性伴、性传播疾病病史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积极、谨慎对待宫颈炎性病变,HPV阳性者进行严格的宫颈癌筛查是临床工作的重点;36~45岁年龄段应是城市医院宫颈癌防治的重点人群;社会因素对宫颈癌防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