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克林霉素与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幼亭 《抗感染药学》2005,2(1):39-43,46
目的: 评价克林霉素与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不良反应 方法:检索医药文献,对所报道的克林霉素与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不良反应汇总分析 结果: 克林霉素与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不良反应的主要有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精神或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 结论: 随着克林霉素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萍 《医药导报》2005,24(12):1188-1189
目的调查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指导安全合理用药。方法调查2004年1~7月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住院患者发生ADR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50例患者中有122例发生ADR,发生率5.67%,轻症者占91.8%,并归纳总结了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结论克林霉磷酸酯注射液ADR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ADR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与疗程、合并用药、变态反应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樊国强  左右  杜娟 《中国药房》2012,(16):1517-1519
目的:探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CMP)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CMP124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CMP致ADR发生率为1.85%,主要与患者年龄、用法用量、是否合理用药等因素相关(P<0.05);ADR类型主要为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过敏性休克、神经肌肉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须严格掌握CMP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老年及儿童等特殊群体应慎用,避免剂量过大及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4.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例】男 ,2 6 y。因车祸于 2 0 0 1年 1月 1 0日1 4:1 0就诊于我院门诊。自述 3 0 min前曾昏迷约 5min,然后头痛、头晕并伴腰痛 ,双下肢麻木 ,但无呕吐、无抽搐等症状。体检 :前额擦伤面积约为 1 0 cm× 2 cm,头颅无畸形 ,腿、腹部有外伤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心肺正常 ,心率 (HR) :70 beats/ min,血压(BP) :1 0 5 / 70 mm Hg(1 4/ 9.3 k Pa) ,经头、脾、双肾CT检查均未见异常。于 1 5 :0 0左右予葡萄糖氯化钠 2 5 0 ml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991 1 0 6 ) 0 .6 g,iv gtt。约 1 min后 ,患者出现胸闷…  相似文献   

5.
<正>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 phosphate,CMP)是林可霉素系列产品之一(原美国普强公司,现美国辉瑞公司),于70年代开发产品。林可霉素系列产品已发现10多个化合物,其中有4个化合物用于临床。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LCM)三级发酵提取产生。主要制成胃肠道给药剂  相似文献   

6.
克林霉素磷酸酯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1]男,40a。因发烧39.5℃,伴咽痛、畏寒3d,在某卫生所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303012,每支0.3g)0.6g,iv gtt,12h后即感皮肤不适,皮肤可见数个红色小丘疹,未予重视。次日又静滴克林霉素(生产厂家同上)0.6g,,随后躯干、面部、口唇出现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7.
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诱发癫痫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男,57岁,因诊断后急性肾盂肾炎而入院。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30min,每12小时1次。治疗后第2日出现癫痫样发作,持续了10min,立即给予地西泮静脉注射等抗癫痫治疗。可能为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诱发癫痫发作。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其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及过敏反应,但诱发癫痫未见报道。提示: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慎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诱发癫痫1例@姜静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李红梅$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克林霉素磷酸酯引起药疹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男,35岁,因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引起支气管感染在我院门诊就诊.查体:T38.9℃,P 96次/min,R 24次/min;血常规:RBC 5.12×10北/L,WBC10.8×109/L,尿粪常规均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4岁. 因反复咳嗽,咯痰,气急5年多,复发3 d,加重伴呼吸困难、胸闷1 h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 体检:体温 36.2 ℃,心率134次.min-1,呼吸率24次.min-1,血 压130/86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2)95%,发育正常,营养欠佳,体质消瘦. 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有长期吸烟史. 体检欠合作,气促貌,面部及口唇发绀,神志清,精神萎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 颈软无阻,气管居中. 胸廓桶状,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不能配合,双肺叩诊为过清音,双肺呼吸音极低,闻及低调哮音及散在细湿鸣音. 心腹正常. 胸部X线片提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双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象. 血常规示: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16.0×109.L-1,中性粒细胞(N)0.761. 考虑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住院治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本次血常规WBC高、肺部湿音提示肺部感染重,故给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1.5:0.5) 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滴.min-1,q12 h. 2012年5月16日患者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偶有咳嗽,血常规示:WBC20.1×109.L-1,N 0.92,故加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滴.min-1,q12h. 患者于2012年5月17日6:00突发胡言乱语,精神亢奋,躁动不安,气促貌,满面通红,球结膜轻度水肿,颈静脉怒张,口唇发绀,双肺闻及湿音及散在哮鸣音. 急查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肺性脑病,立即予以肺脑合剂兴奋呼吸,促二氧化碳排出,纳洛酮0.8 m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推注后,持续纳洛酮静脉泵入(2 mL.h-1)对抗精神异常. 精神科与药剂科会诊高度考虑为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故于2012年5月17日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 下午患者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意识清醒,医生考虑为克林霉素所致精神症状,以后未再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10.
吴静  徐璐 《抗感染药学》2023,(12):1250-1252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克林霉素磷酸酯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3例患者住院期间,因中耳炎或支气管炎而使用了克林霉素磷酸酯;3例患者在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过程中或滴注完不久,突然出现了畏寒、全身颤抖麻木、心率快速上升、血压快速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病例-1和病例-3甚至还出现意识丧失。结果:发生ADRs后,临床快速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得到了缓解;后续,采用诺氏评估量表法评估克林霉素磷酸酯与ADRs之间的关联性,病例-1的结果为“肯定”,病例-2和病例-3的结果为“很可能”。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使用中存在发生严重ADRs的风险,临床在用药过程中应做好ADRs监测,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处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介绍了预防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及克林霉素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后的救治方法,表明加强合理用药教育,最大限度地规避可预见药物不良反应,并能够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小不良反应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71  
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ADR)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将248例ADR病例按WHO ADR器官/系统类型分类后,对其ADR临床表现、并用药物与ADR发生机制以及克林霉素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48例ADR病例症状涉及15个器官/系统类型,前三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应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用药,警惕临床应用中可能因本品的药物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故应尽早重视血脂异常的防治。随着调脂药物的发展,调脂治疗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调脂药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危险程度、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等来决定用药的种类、用法和用量。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的合理用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故应尽早重视血脂异常的防治。随着调脂药物的发展,调脂治疗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调脂药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危险程度、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等来决定用药的种类、用法和用量。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的合理用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霉酚酸酯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霉酚酸酯(MMF)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对99例肾移植患者应用霉酚酸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9例服用霉酚酸酯的移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32例).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28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12例),其他5.1%(5例).霉酚酸酯不良反应大多数可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减轻或痊愈.结论霉酚酸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与剂量和时间有关,减量或停药后基本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方静  周学琴 《安徽医药》2007,11(4):377-37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1日~2006年9月30日收集到的286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6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生素136例,占47.55%.中药注射剂98例,占34.27%.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265例,占92.66%.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奉贤区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集到的1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总数的62.8%(93例);其次为中成药,占总数的21.6%(32例)。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占95.9%(14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充分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力度,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To determin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clindamycin from the microbiologically inactive clindamycin-2-palmitate and clindamycin-2-hexadecylcarbonate in man, a three-way crossover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two esters and 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In each case, serum clindamycin bioactivity concentrations were fitted to a one-compartment open model with an initial lag time.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measured quantities (serum concentrations and urinary excretion) and of derived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showed that for every comparison except maximum serum concentrations clindamycin-2-palmit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p=0.05) from 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Clindamycin-2-hexadecylcarbonate g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values from those for the hydrochloride in all cases except the rate constant and half-life for elimination from the serum. The palmitate was the superior ester and was bioequivalent to the hydrochloride in man.  相似文献   

19.
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41岁女性患者,因支气管哮喘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1.5g静脉滴注,患者感觉口苦难耐。查体见舌体两侧有较多大小不一的白色疱疹。输液完毕后约30min其味觉异常逐渐消失,1d后舌体疱疹消退。后改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上报的4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9例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中,男性发生率(57.9%)高于女性(42.1%);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4.5%);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64.3%)。结论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