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 Tacrolimus,TL)联合激素、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蛋白尿≥6 g至少3个月,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快速撤减激素至0.5mg/( kg·d),同时给予他克莫司[0.05~0.08mg/ (kg·d)]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每2周复查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TG、TC水平.结果 1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1例,无恶化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能显著改善蛋白尿,提高缓解率,有效缩短缓解时间,减少肾功能恶化的风险,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治疗的SRN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利尿、降压、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加予他克莫司治疗,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UN[(8.26±1.31)mmol/L vs(10.47±2.1)mmol/L]、Scr[(153.76±42.52)μmol/L vs(182.52±31.27)μmol/L]、Ccr[(81.68±4.70)mL/min vs(86.61±4.58)mL/min]、24 h尿蛋白[(1.82±0.38)g/d vs(2.24±0.42)g/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86.17±21.29)pg/mL vs(118.56±22.02)pg/mL]、IL-1[(66.76±22.32)pg/mL vs(103.52±31.27)pg/mL]、IL-2[(43.68±8.70)pg/mL vs(51.61±9.58)pg/mL]、INF-γ[(291.89±63.39)pg/mL vs(389.33±71.41)pg/mL]等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Treg[(6.15±1.25)%vs(6.04±1.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vs 47.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可减少SRNS患者蛋白尿,缓解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节及肾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激素组(n=14)和联合治疗组(n=11);前者给予单纯激素治疗,后者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分别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1,2,4,6个月的血压、24 h尿蛋白量、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不良反应以及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变化等,维持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为3~5 μg/L。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完全缓解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组;比较两组血压、血肌酐、血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各个阶段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为3.76~4.35 μg/L,呈平稳波动。结论: 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控制在3.76~4.35 μg/L时,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gA肾病起效快、临床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激素分别联合他克莫司和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取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就诊的经肾活检诊断的72例IgA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激素+他克莫司组40例;激素+来氟米特组32例。收集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mon时的临床资料,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选取24 h尿蛋白定量(Upr)、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高于激素+来氟米特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测定均下降,血清白蛋白均升高,同治疗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激素+他克莫司组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值及血清白蛋白升高值同激素+来氟米特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及肌酐、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用他克莫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1 g/月;治疗组患者服用他克莫司0.05 mg/(kg.d)。治疗六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他克莫司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于他克莫司治疗后的患者恢复效果较好,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应用他克莫司治疗患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数字表法随机性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内来我院就诊的患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不同用药治疗方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值(5.98±1.92)mmol/L以及24小时尿蛋白(2.97±0.32)g/24h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值(4.27±2.01)mmol/L以及24小时尿蛋白(0.81±0.24)g/24h;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值(36.17±1.13)mmol/L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值(46.99±1.04)mmol/L,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 对患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后,可更安全有效的提高肾功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治疗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来氟米特(LEF)进行比较。方法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他克莫司治疗组(n=10)和LEF治疗组(n=10),分别给予他克莫司及LEF联合强的松治疗6个月,观察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他克莫司的浓度变化。结果他克莫司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5例完全缓解,24h尿蛋白量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完全恢复到正常范围,占50%;4例部分缓解,24h尿蛋白量在0.4~3.0g之间,血清白蛋白〉30g/L,占40%;1例无效,24h尿蛋白定量〉3.0g,占10%;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的平均药物浓度保持在5~7ng/ml的水平。LEF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有2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占20%;3例获得部分缓解,占30%;5例无效,占50%。结论与LEF相比。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明显缓解病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剂量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d他克莫司)和大剂量组(3 mg/d他克莫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12周进行QMG、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结果 小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剂量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联合糖皮质激素在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肾科就诊并结合临床和肾活检确诊为中等量蛋白尿(1.0~3.5 g/24 h)IgA肾病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小剂量TAC+激素组[n =34,他克莫司0.02 ~0.05 mg/(kg·d),分两次口服,血药谷浓度维持在3~5 ng/mL,强的松起始剂量0.5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口服]和激素组[n =30,强的松起始剂量1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70 mg/d)口服].收集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的临床资料,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选取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血白蛋白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TAC+激素组在治疗1、3、6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值与激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上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在对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监测中未发现加用小剂量TAC出现的骨髓抑制现象,也没有明确的感染事件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小剂量TAC+激素组新发血糖升高4例,肝功能损害3例,胃肠道反应1例,反复口腔溃疡1例,激素组新发血糖升高5例,肝功能受损4例,胃肠道反应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血肌酐及eGFR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治疗中,小剂量起始、低血药浓度维持的TAC+激素的治疗方案依然有效,对比单足量激素组表现出了更好的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的作用,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但并不能带来临床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肾炎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0月西安141医院肾脏内科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治疗组(n=93)与环磷酰胺治疗组(n=93)。他克莫司组予他克莫司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0.05 mg·kg~(-1)·d~(-1),每天2次,间隔12 h,使血药谷浓度达5~10 ng/ml。环磷酰胺组接受环磷酰胺静脉滴注,起始剂量750 mg/m~2,之后每4周调整500~1000 mg/m~2。2组患者均同时服用泼尼松,初始剂量1 mg·kg~(-1)·d~(-1)。2组均治疗6个月。观测比较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血清尿蛋白、白蛋白、肌酐、补体C3)、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他克莫司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51.6%vs.35.5%,χ~2=6.921,P=0.027;91.4%vs.78.5%,χ~2=7.508,P=0.011)。治疗1个月后,他克莫司组的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2.80±0.64)g/24 h vs.(3.72±0.95)g/24 h,t=7.745,P=0.000]。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32.8±5.6)g/L vs.(26.2±4.9)g/L,t=8.554,P=0.000]。诱导治疗6个月后,他克莫司组的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986.0±193.8)mg/L vs.(862.7±146.3)mg/L,t=5.030,P=0.021]。他克莫司组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和胃肠道症状的患者比例低于环磷酰胺组(χ~2=6.866、7.359,P=0.026、0.014)。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诱导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联合他克莫司(TAC)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收集SRNS患者74例,其中微小病变(MCD)3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22例、弥漫性系膜增生(DMP)20例,所有患者采用 MMF 1 g/d和糖皮质激素50 mg(隔日一次)治疗(第一步治疗);第一步治疗仍未实现临床缓解的患者,则自动进入第二步治疗方案,即停用激素,采用MMF 1 g/d联合T AC 3 mg/d治疗6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和病理类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4例SRNS患者接受第一步治疗,24例(32.4%)患者达到完全缓解,4例(5.4%)部分缓解;余下46例未出现临床缓解的患者停用激素,接受第二步治疗,22例(47.8%)患者达到完全缓解,4例(8.7%)患者达到部分缓解。不同病理类型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其中MCD缓解率最高,FSGS缓解率最低。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MF联合TAC治疗SRNS ,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尿MCP-1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肾内科住院的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常规药物对照组和观察组(硫辛酸注射液 0.6g/d),每组患者38例,治疗时间3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上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经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经硫辛酸治疗后,患者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1.89±0.72 vs 2.51±1.05g/24h,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2.41±0.91g/24h)水平下降(P<0.05)。经常规药物治疗,患者血、尿MCP-1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硫辛酸治疗后,患者血、尿MCP-1水平均下降(血液:39.50±13.68 vs 90.86±29.83pg/ml;尿液:63.41±19.57 vs 119.29±35.42pg/ml,P均<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尿MCP-1水平(91.45±33.41pg/ml;114.78±36.35pg/ml)下降(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尿MCP-1水平与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72,P<0.05;r=0.697, P<0.05)。 结论 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MCP-1的水平升高,硫辛酸可以降低患者的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尿MC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晓晓  王俊杰  邹瑞 《安徽医学》2018,39(6):713-715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S患者为NS疾病组,同期住院其他肾脏疾病患者30例(非NS患者)为疾病对照组,5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治疗前3组对象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水平.结果 NS疾病组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水平分别为(9.18±2.50)mmol/L、(3.00±1.55)mmol/L、(1.65±0.53)mmol/L、(5.83±2.27)mmol/L、(1.66±0.42)g/L、(1.83±0.61)g/L;疾病对照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水平分别为(4.22±0.98)mmol/L、(1.89±1.35)mmol/L、(1.13±0.44)mmol/L、(2.39±0.70)mmol/L、(1.06±0.32)g/L、(0.88±0.22)g/L;正常对照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的水平分别为(4.42±0.46)mmol/L、(1.10±0.31)mmol/L、(1.33±0.21)mmol/L、(2.37±0.43)mmol/L、(1.31±0.17)g/L、(0.80±0.12)g/L.3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S疾病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TG、HDL和Apo-A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健康人和非NS肾病患者比较,NS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4.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CapeOx(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单纯组(化疗)及联合组(化疗+热疗),每组40例.单纯组接受CapeOx(XELOX)方案化疗,联合组在接受CapeOx(XELOX)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同期在化疗的第1、5、10天进行热疗.用RECIST评价标准评价治疗后的疗效,观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67.5%(27/40),高于单纯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单纯组[(101.3±58.1) vs (213.6±100.3) ng/mL,P<0.05].联合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患者的2个月生存率均为100%(4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年生存率为37.5%(15/40),高于单纯组的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晚期结直肠癌的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1月住院及门诊诊治的IMN病患100例,结合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参照Ehrenreich-Churg的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Ⅱ期组、Ⅲ-Ⅳ期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抑郁及焦虑状态评估。[结果] IMNⅠ-Ⅱ期组患者SAS评分为(47.92±8.01)分,IMN Ⅲ-Ⅳ期组患者评分为(48.84±2.41)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Ⅰ-Ⅱ期组患者SDS评分为(41.32±5.28)分,IMN Ⅲ-Ⅳ期组患者评分为(55.84±8.3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患者的SDS、SAS总体评分高于国内正常人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利用有效的护理、心理治疗等措施对IMN各期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可缓解其焦虑及抑郁程度,并有效提高生活状态,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预防高危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行ERCP治疗的160例PEP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置入胰管支架,将其分为胰管支架组82例(放置支架)和对照组78例(未放置支架)。观察术后患者腹痛情况,监测术后3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 比较两组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胰管支架组术后腹痛发生率、腹痛评分[19.5% (16/82)、(1.24±0.58)]均低于对照组[43.6%(34/78)、(1.6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管支架组术后3h和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84.89±257.33)U/L和(268.07±344.73)U/L,均低于对照组(305.35±371.81)U/L和(465.86±639.9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管支架组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4%(2/82)、17.1%(14/82)]显低于对照组[11.5%(9/78)、30.8%(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管支架置入可有效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高压氧治疗(HBOT)的疗效及潜在机制。方法 选择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5例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为24~69岁,因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病情且存在进行性低氧血症而接受HBOT。HBOT方法:每天1次,15 min匀速加压至2.0 ATA(表压0.1 MPa,患者1)或1.6 ATA(表压0.06 MPa,患者2~5),持续停留90 min(首次治疗)或60 min(随后治疗),然后20 min减压至常压;HBOT全程无间歇面罩吸氧;病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日均值连续2 d超过95%结束HBOT。收集患者症状、呼吸频率、SpO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常规、凝血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胸部CT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首次HBOT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均开始好转。开始HBOT 4次后平卧位呼吸急促消失,5次后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仅残存轻微胸痛、静息和活动状态下呼吸急促症状。结束HBOT疗程后,患者呼吸频率较HBOT前下降[(20.80±2.28)min-1 vs (27.20±5.40)min-1,P<0.05]。病房监测SpO2均在引入HBOT后逐日回升,5例患者日平均SpO2分别在第1、2、3、3、6次HBOT后恢复至95%以上。首次HBOT减压后SpO2为(93.60±0.07)%,高于加压前的(73.20±6.42)%(P<0.05),第2、3次HBOT加压前SpO2与首次加压前相比均升高(P均<0.05),第3次HBOT前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OT前,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1.48±3.40)mmHg(1 mmHg=0.133 kPa),低于正常参考值(35~ 45 mmHg)。HBOT疗程结束后动脉血氧分压[(130.20±18.58)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98.40±0.55)%]、淋巴细胞比例[(0.207 8±0.074 2)]和淋巴细胞绝对值[(1.09±0.24)×109/L]均较HBOT前[(61.60±15.24)mmHg、(73.20±6.43)%、0.094 6±0.062 1、(0.61±0.35)×109/L]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2.97±0.27)g/L]和hs-CRP水平[(7.76±6.95)mg/L]均较HBOT前[(4.45±0.94)g/L、(30.36±1.27)mg/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乳酸和D-二聚体水平均回降[(1.13±0.10)mmol/L vs (2.17±1.71)mmol/L、(0.42±0.13)mg/L vs(1.84±1.29)mg/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HBOT前均有重型COVID-19典型肺部CT影像学改变,HBOT后均有所改善。结论 持续性低氧血症诱发的全身性系统性缺氧或许是重型COVID-19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COVID-19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以肺泡换气功能障碍为主,HBOT可能是纠治重型COVID-19患者常压给氧无法控制的进行性低氧血症的最佳手段。HBOT为处于持续缺氧的机体组织提供了充足氧供的有氧代谢间歇,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循环功能、应激水平的恢复,从而促进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尝试使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情况,并与正常志愿者进行对照。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完成心脏磁共振电影和IVIM成像检查的正常志愿者30例和高血压患者18例。于左心室中间部短轴层面采用8个b值(20、50、80、100、120、200、300、500 s/mm2)完成IVIM扫描。在左心室短轴层面上获得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参数;利用双指数模型测量IVIM各参数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慢速表观扩散系数、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统计分析正常志愿者与高血压患者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肌质量均高于正常志愿者[(68.39±7.51)% vs(63.20±5.22)%、(6.84±2.03)L vs(5.41±1.08)L、(122.54±33.63)g vs(85.97±25.4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2.64、-4.15,P均<0.05],而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指数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患者的ADCfast为0.12(0.03~0.17)mm2/s,低于正常志愿者的0.14(0.10~0.21)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P<0.01)。结论 IVIM技术有助于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