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患者C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PC)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生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2例,脑梗死(CI)58例」和36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PC及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水平。结果 TIA组血浆 对照组降低,CI急秘一期组血浆PC降低明显,恢复期组有所回升但均低于对照组水平;血浆PC水平与血浆VWF活性水平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蛋白C(PC)、蛋白S(PS)、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间的关系.方法对804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及168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行PC、PS、APCR检测.结果在缺血性卒中组PC、PS活性分别为(115.8±12.5)%和(112.6±13.8)%,明显低于出血性卒中组的(119.2±11.3)%和(112.1±16.5)%及对照组的(120.2±12.8)%和(122.4±15.8)%(P<0.01).进一步比较发现,<45岁的缺血性卒中组的PC、PS分别为(54.67±8.9)%和(40.49±9.1)%,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S在45岁以上的缺血性卒中组为(119.2±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4±15.8)%,(P<0.01),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APCR总发生率6.6%(64/972),其中缺血性卒中组为7.14%(46/644),出血性卒中组为6.25%(10/16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组APCR的发生率为46.3%(25/5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PC、PS活性降低,APCR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与45岁以下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炎症进程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与预后呈正相关。而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点、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干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由颅内动脉系统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由于饮食结构变化及社会老龄化,ICVD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并有年轻化倾向,故对其病因的探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ICVD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凝血系统失调在ICVD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蛋白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S是一种维生素K(Vit K)依赖性血浆蛋白,其作为活性蛋白C的复合因子而阻止血液凝固。近20多年来对一些原因不明的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蛋白S缺乏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对蛋白S的生理特性、影响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蛋白C含量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蛋白C含量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5例脑梗死者、25例脑出血者和25例对照者血浆蛋白C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蛋白C含量(PC:Ag)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脑出血患者PC:Ag无明显变化,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蛋白C是体内重要抗凝因子,它的缺乏与血栓形成有关,急性脑梗死患者蛋白C因参与抗凝过程被消耗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C(PC)、蛋白S(PS)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检测9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和26例脑出血(CH)患者的血浆蛋白C:抗原(PC:Ag)、总蛋白S(TPS)和游离蛋白S(FPS)。结果:ICVD患者PC: Ag(17%)、TPS(26.6%)、FPS(23.4%)异常降低者多于对照组(2%)(P<0.01)。CH患者PC:Ag(19.2%)异常降低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17%~26.6%ICVD患者存在PC、PS缺陷;19.2%CH患者存在PC缺陷,多数为继发性缺陷,发现这些患者并区别其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对明确CVD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92例经CT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及188例正常对照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各年龄组,病例组的血浆LP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还发现:在病例组中<50岁组,其血浆LPO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中≥70岁组的血浆LPC)水平(t=2.7150,p<0.01)。分析血脂水平与血浆LPO的关系,发现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对照组与血浆LPO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和0.17,P分别<0.05和<0.02)。另外,还分析了LPO与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则未发现明显相关美系。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CRP的浓度。结果急胜缺血性脑卒中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治疗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近来其发病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伴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改变者达63%以上。血栓形成常发生在AS病变的基础上,控制危险因素、预防AS病变的发生、进展就是预防血栓形成。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量分泌性蛋白质,一直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胱抑素C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现就该方面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的研究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一些感染因素如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旋杆菌(HP)、巨细胞病毒(HCMV)和牙源性病灶等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与ICVD的相关性目前在国内外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RP与ICVD的关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的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16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16例为研究对象,2组均进行血清hs-CRP水平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结果发病第1天、第7天、第14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病第1天,体征改善与体征无改善患者间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第14天,体征改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明显低于体征无改善者(P0.05)。结论血清hsCRP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其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临床可将血清hs-CRP水平变化作为评定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RTP(RapidTurnoverProtein,快速反转蛋白),主要包括RBP(retinal—bindingprotein)TTR(transthyretin)Tf(transferrin),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的预后。本文详述RBP与Tf。RBP又名视黄醇结合蛋白,它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分子量21000,半衰期1/2天,是这几个蛋白中最短的。在血液中RBP与视黄醇、前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当复合物中视黄醇与靶细胞结合后,RBP便与前白蛋白分离,由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降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疑似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性脑梗死及脑梗死早期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阿司匹林对血浆LPA的影响。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分离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疑似脑供血不足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3例血浆LPA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疑似脑供血不足组和TIA组的36例患者,每日给阿司匹林80mg顿服,1月后复查LPA并与服药前比较。结果疑似脑供血不足、TIA、进展性脑梗死及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分别为(3.98±0.75)μmol/L、(5.26±0.97)μmol/L、(4.41±0.61)μmol/L、(2.78±1.01)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0±0.70)μmol/L(均P<0.05)。经阿司匹林干预者1个月后复查血浆LPA为(1.93±0.58)μmol/L,与服药前(4.23±1.15)μmol/L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结论血浆LPA水平的测定可能有助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口服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LPA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itC、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在脑供血不足组,VitC、VitE、SOD含量略降低,MDA含量略升高;而在脑梗塞急性期,VitC、VitE、SOD含量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恢复期均恢复正常。结论以MDA为代表的自由基代谢产物参与了脑缺血性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内源性抗氧化剂VitC、VitE、SOD可作为一个敏感指标,早期证实脑缺血的发生,推测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CYP2C1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完善CYP2C19(*2、*3、*17)基因检测的1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别按每个基因位点基因检测的结果分为突变组及非突变组,分析CYP2C19基因各位点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及服药后发生缺血事件的关系。结果本组153例患者中,男70例(45. 8%),女83例(54. 2%),平均年龄(53. 2±11. 6)岁; CYP2C19(*2、*3、*17)各位点基因型突变的频率分别为53. 6%、9. 2%及2. 0%。CYP2C19*2位点突变与非突变组患者的吸烟、饮酒比率及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 CYP2C19*3位点突变与非突变组患者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5)。CYP2C19 3个位点突变与与非突变组患者发生ICV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YP2C19*2位点突变患者服药后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比非突变患者明显增加(P 0. 05)。结论患者是否患有ICVD与CYP2C19(*2、*3、*17)基因位点多态性无明显关系;抗血小板治疗后是否发生缺血性事件与CYP2C19*2基因位点突变有关。因CYP2C19*2基因的突变率较高(本组患者达53. 6%),建议患者服抗血小板药前先行基因检测,以避免可能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半月内补体C3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发病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15天,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脑梗死患者补体C3和Hs-CRP含量,并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3、Hs-CRP的浓度于发病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15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血清补体C3、Hs-CRP水平与梗死灶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血清补体C3、Hs-CRP水平越高。大、中病灶组血清补体C3浓度、Hs-CRP浓度明显高于小病灶组,P<0.05。脑梗死组血清补体C3、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缺损越重,血清补体C3、Hs-CRP水平越高。重、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血清补体C3、Hs-CRP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缺损组,P<0.05。结论:C3、Hs-CRP浓度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升高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患者血浆蛋白C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25例脑梗塞患者血浆蛋白C活性(PC:AC)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说明脑梗塞患者血浆中PC:AC下降。血浆蛋白C是体内重要抗凝物质,它的缺乏与血栓形成具有密切关系,所以血浆蛋白C的检测对脑梗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增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55例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表明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ET-1增高更显著。ET-1含量的变化与病情相一致,与不同的梗塞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ICVD患者的颈内动脉IMT,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而探讨GHb、hs-CRP与颈内动脉IMT的相关性,分析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急性ICVD患者400例,分为T2DM合并ICVD与单纯性ICVD组,将可能与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找出构成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方差分析颈内动脉内-中膜不同厚度患者GHb、hs-CRP的差异;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颈内动脉内-中膜不同厚度与GHb、hs-CRP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高血压、HbA1C、hs-CRP是T2DM合并ICV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合并ICVD组动脉粥样硬化所占比率为74.6%,单纯性ICVD组为52.7%,行χ2检验,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颈内动脉IMT与GHb水平呈正相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GHb与hs-CRP二者具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GHb及hs-CRP的高低与颈内动脉IMT厚度相一致;这对于临床上早期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的好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