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附7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对1987年74例门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自组方H87-1,H87-2,H87-3外用加内服治疗观察,分别在1年,3年,5年重复定位活检,转阴率分别为77.03%,83.78%,71.88%,且未发现转癌率,该方法经济,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复方黄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复方黄芪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87例和慢性活动性肝炎29例,临床显效率分别为69.0%和55.2%,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89.7%,血清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7.7%和2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鸭乙型肝炎模型8只,血清DHBV-DNA阴转3只,DHBV-DNA平均水平后比治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益气扶正对乙肝患者血清HBV-M阴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玉  余光开  王邛崃  万东 《中草药》1999,30(11):846-847
研究了用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的补益中药复方,从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入手,对乙肝患者血清HB-M作用的影响。临床观察治疗组40例,HBV-M阴转率分别为HBsAg42.5%,HBeAg81.3,抗-HBe46.7%,抗-HBe46.7%抗-HBc25.6%,ALT复常率86.8%;肝大回缩率63.3%;症状改善显效率87.5%。  相似文献   

4.
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2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260例,穴位选择分为2组,在交替使用,10天为1疗程,经1-3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98.8%,痊愈率87.7%。  相似文献   

5.
尹莲芳  胡桂轩 《中成药》1996,18(9):24-25
关氏肝保由白芍、延胡索、木香等20余味中药研末制成药袋,每天敷于肝区,连续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54例乙型肝炎,结果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治疗前HBV标志物的变化为:HBsAg阴转率为5.50%;抗-HBs阳转率为3.70%;HBeAg阴转率为47.05%;抗-HBe阳转率为50%。抗-HBc阴转率为7.69%。  相似文献   

6.
李少芳 《新中医》1997,29(9):23-24
笔者采取局限与无部循经取穴,针刺得气后用G-6805电针治疗仪,同时在肩关节周围悬挂2-3个自制的内装有点烯的艾绒之艾篮悬灸方法治疗肩周炎172例,以12次为1疗程。经1-4个疗程治疗后,本组痊愈132例,占77.33%;好转37例,占20.87%;无效3例,占1.80%。  相似文献   

7.
用零交导数及多波长系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咖啡因的含量。2种方法简单、快速且均不需分离样品。多波长系数法3组分回收率分别为99.81%,100.38%,99.87%。RSD分别为1.0%,0.3%,0.9%。零交导数法3组分回收率分别为99.18%,100.81%,98.87%,RSD分别为1.1%,0.8%,1.4%。  相似文献   

8.
蒙药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课题组自1991年至1996年间用蒙药额利更Ⅰ号、Ⅱ号治疗观察急慢性乙型肝炎158例,结果表明:服药后症状体征平均9.1±3.8天内消失,血清ALT平均12.3±5.1天内恢复正常,HBsAg转阴率在61.4%,HBeAg转阴率在60.9%。提示该蒙药对乙肝病毒有较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用零交导数及多波长系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咖啡因的含量。2种方法简单、快速且均不需分离样品。多波长系数法3组分回收率分别为99.81%,100.38%,99.87%。RSD分别为1.0%,0.3%,0.9%。零交导数法3组分回收率分别为99.18%,100.81%,98.87%,RSD分别为1.1%,0.8%,1.4%。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慢乙肝106例HBeAg转阴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友 《北京中医》1996,(2):17-18
本文对106例慢乙肝HBeAg转阴疗效进行了分析。本组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三个证型,分别治疗3个月~1年,HBeAg阴转率为51.2%,一年内的HBeAg复转阳率为11.3%。远期疗效较好,表明辨证论治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乙型肝炎56例,并设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53.6%、25.0%,对照组分别为0、33.3%、1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CD4+、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附156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培郁 《广西中医药》1995,18(4):1-2,26
用自拟复肝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结果显效20例,好转3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1.3%,HBsAg阴转20例,阴转率25.0%,HBeAg阴转44例,阴转率55%,HBV-DNA阴转20/35例,阴转率57.1%;ALT复常22/28例,复常率为78.6%;同期与益肛灵片组76例作对照,对照组总有效率3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3.
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氰戊菊酯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敏娟  虞云龙 《中成药》1995,17(5):34-35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氰戊菊酯顺、反式异构体,方法的检测极限可达5.6×10~(-3)~1.0×10~(-2)μg/g;添加回收率稳定在87.88%~94.59%;检测变异系数为1.22%~7.09%,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庆余肾气丸、复方丹参片中氰戊菊酯残留量远低于世界各国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补肾生精丸对87例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应用精液常规分析综合分法对其疗效作定量评价与分析比较。本组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精液常规分析综合积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配偶怀孕率为53.32%,总有效率为95.40%。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例,与用益肝灵治疗的22例作对照,治疗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和1年后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58%,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00%,583%和583%,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时ALT和A/G的复常率分别为917%和727%,1年后则分别为100%和95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姐妹片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周玉琴 《河北中医》2000,22(5):330-331
目的 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阳性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低能量He-Ne激光进行血管内照射,每日1次,每次60min,连续照射5日,休息5日,治疗2个月;对照组服中成药熊胆胶囊500mg/次,每日3次,连服2个月。结果 治疗组30例中,15例HBeAg转阴,转阴率为50%;对照组20例中,3例转阴,占15%。2组HBeAg转阴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艾滋Ⅱ号”的免疫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Ⅱ号”由黄芪、紫草、甘草等制成。本文应用3H-TdR渗入试验,结果表明艾滋Ⅱ号在适当浓度下,能使NK细胞对YAC-1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率从26.4%提高至62.7%(P<0.01,体内)或从27.3%提高至66.4%(P<0.01,体外);MTT比色分析法结果表明,该复方对ConA激活的小鼠胸腺前T细胞和脾脏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较单独使用ConA提高121%和137%(P<0.01)。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对人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泽雄  张诗军  陈雯 《中药材》2000,23(8):477-478
为了解中药复方对人肿瘤细胞株的影响,用MTT试验、^3H-TdR掺入试验、流式细胞仪观察L7402、HC8693、A549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细胞增殖率、亚G1峰的百分率,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药复方抗襄方对上述三种细胞株的LD50分别为16.2%、25.4%、27.8%。在5%、10%、20%药物深度时,该方对靶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种细胞株的亚G1峰百分率分别为L7402:2  相似文献   

19.
RP—HPLC法测定蜂王浆及其制剂中10—HDA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P-HPLC法测定蜂王浆及其制剂中10-HDA含量。色谱柱:YWC-C18(ID.4.6250mm,10μm),流动相∶乙醇-水(35∶65,pH=3.0),检测波长210nm,用外标法进行定量,10-HDA在0.125~1.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486031.51x+49944.74,γ=0.9997,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7.08%,RSD=1.18%,日内与日间RSD分别为1.85%(n=5)和2.63%(n=5),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金银花及利咽止咳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制剂“利咽止咳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以KYWG-C_(18)为固定相,水-乙腈-冰醋酸(110:3: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nm,绿原酸在0.01~0.10mg/ml浓度范围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一2.4605x103+5.6138×10 ̄3X,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为1.55%(n=6)。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