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临床上将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统称为恶性胶质瘤,而将Ⅲ级胶质瘤(如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枝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胶质肉瘤等统称为高分级胶质瘤。当前手术切除病灶后放疗是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的常规方案。由于肿瘤呈弥漫性生长,并影响和侵袭正常脑组织,手术常难彻底切除,术后放疗效果欠佳,辅助性化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就高分级胶质瘤化疗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颅内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大多数为星形细胞瘤。国内学者采用Kenlohan氏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Ⅰ~Ⅳ级;国外学者则通常将其分为3种类型: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并能较好地判断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2年生存率仅为5%,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可达50%。  相似文献   

3.
分类 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性,星形细胞瘤可分为低级别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分级为Ⅰ级和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WHO分级为Ⅲ级)和更具侵袭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WHO分级为Ⅳ级)。其中,AA和GBM为高度恶性脑胶质瘤。儿童脑胶质瘤中最常见的是髓母细胞瘤(WHO分类为Ⅳ级)。  相似文献   

4.
恶性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因肿瘤呈浸润性生长,难以手术切除干净,术后易复发。因此,术后及时进一步放疗及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采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同步口服替莫唑胺(TMZ)对16例,经病理确诊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残留及术后复发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是脑的最常见的恶性胶质瘤,约占胶质瘤总数的1/3.大脑半球浅表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可用手术切除,肿瘤位于深部者可做部分切除加减压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但手术加放疗加化疗能否进一步提高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治疗中颅压升高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报道极少,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1 脑肿瘤1 1 治疗原则神经胶质瘤 :①星形细胞瘤 :Ⅰ级~Ⅱ级术后外照射 ,Ⅱ级、Ⅲ级、Ⅳ级有条件者应进行手术切除加术后外照射。浅部胶质瘤可行术中放疗。②室管膜瘤或室管膜母细胞瘤 :因肿瘤部位较深 ,且周围有重要神经组织结构 ,术中放疗不适宜。③胶质母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 :恶性度高 ,浸润广泛 ,分界不清 ,预后差 ,手术难以切除 ,短期内可复发 ,术中放疗难有效果。④少枝胶质细胞瘤 :恶性度高 ,手术难以彻底切除 ,适于术中放疗。⑤髓母细胞瘤 :好发于儿童小脑侧部 ,应行术后全中枢神经照射。因肿瘤部近脑干 ,不宜术中放疗。脑…  相似文献   

7.
按照2000年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胶质瘤共分为十类,严格意义上讲,胶质瘤只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肿瘤,混合起源及不明起源的神经胶质肿瘤,共四类,由于恶性胶质瘤在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患者术后生命仍然不超过1年,因此在研究包括传统治疗方式的同时也在积极研究其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胶质瘤演进异质化的细胞学分化特征,分析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05年 1 月~ 2006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150例胶质瘤病人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 150例胶质瘤中共有69例(46%)瘤细胞出现2种以上胶质细胞分化特征,5%星形细胞瘤、77%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少突胶质细胞肿瘤、60%胶质母细胞瘤及全部7例混合型胶质细胞瘤内部均出现2种以上组织学分化特征;8例复发型星形细胞肿瘤中,6例(75%)出现2种以上组织学分化特征.结论 星形细胞肿瘤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其异质化的组织学分化特征也不断明显,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组织学分化特征将会对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其年发病率为5-8/10万人,治疗上以外科手术切除及手术后化疗为主,替莫唑胺主要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瘸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卡莫司汀瘤腔内灌注化疗治疗初发高级别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的初治患者11例,2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9例位于大脑半球.肿瘤最大径2.5~6cm,平均4.1cm.开颅手术,冰冻病理证实为分化较差的胶质细胞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将卡莫司汀注射液62.5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均匀喷洒灌注于术腔,留院观察10 ~22天.结果 住院期间并发症包括:癫痫1例,感染1例,失语1例,发热2例,皮下积液2例.间变星形胶质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9例.随访6~25个月,2例死亡,2例复发,1例影像进展.生存患者karnofsky评分60~ 80分,平均66分.结论 卡莫司汀瘤腔内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可用于初发高级别胶质瘤术中治疗,不影响术后放疗,结合辅助放疗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三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 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表达水平依次为D,C,(B,A)(P<0.001),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 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用荧光素钠标记的荧光模式下显微切除胶质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应用Zeiss Pentero 900显微镜,结合荧光素钠标记的荧光模式和普通光模式切除胶质瘤,根据术中黄荧光判断肿瘤组织范围及边界,留取黄荧光组织做病理检查,术后72 h内复查头颅MRI,判断切除程度.结果 11例胶质瘤患者接受荧光模式下手术切除,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4例,间变室管膜瘤1例,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11例胶质瘤中3例为复发胶质瘤.随访18个月,复发2例.高级别胶质瘤的黄荧光染色组织对应的胶质瘤病理结果,其强荧光组织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3.3%.结论 荧光模式下的荧光素钠标记胶质瘤组织能帮助术者判断高级别胶质瘤的边界,强荧光组织对应的高级别胶质瘤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术中应尽量切除强荧光组织,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但是对于低级别胶质瘤荧光显影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岛叶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治疗的岛叶胶质瘤病例资料,术前依据肿瘤与豆纹动脉的关系分为侵入型和挤压型,均开颅手术,在充分暴露外侧裂基础上,肿瘤涉及额叶4例增加额叶暴露,涉及颞叶5例增加颞叶暴露,术中使用超声刀、神经导航减少血管损伤,沿解剖边界切除肿瘤.结果 本组肿瘤影像学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间变星形细胞瘤1例,间变少突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术后9例症状较术前好转,3例无变化,2例较术前加重.结论 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仔细辨析重要解剖标志,利用外侧裂提供的操作空间,使用超声刀和神经导航辅助肿瘤切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并减少术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脑瘤似有增多趋势,据Merchant等报道,美国每年有8000例;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中有50%为神经胶质瘤及星形胶质细胞瘤。而此类恶性脑瘤经手术、化疗、放疗后的效果不佳,如手术后全脑放疗或化疗后,肿瘤在短时间内即可复发。据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颅内胶质瘤发病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1.2%[1].高级别胶质瘤(HGG)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Ⅲ级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瘤(AO)、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AOA)、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和Ⅳ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以AA和GBM最为常见,占HGG的80%以上[2].有学者[3]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其磷酸化蛋白(p-Cx4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认为这两种蛋白可能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AA患者的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和25.9%[4].GBM患者的不治生存期<6个月,综合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2~14个月[5].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证实采用替莫唑胺(TMZ)同步联合放射治疗(放疗),后续6周期TMZ辅助化疗的治疗模式可明显改善HGG患者的生存[6-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3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4个亚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的相关性?结果: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依次为D> C> A和B,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miR-210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 < 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谷春平  金玉红  贾倩 《吉林医学》2006,27(8):939-939
脑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其年发病率为5 ̄8/10万人,治疗上以外科手术切除及手术后化疗为主,替莫唑胺(temozolomide)主要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相对于放射治疗及其他脑胶质瘤化疗药物,替莫唑胺不良反应较轻微。我科于2005年始尝试将替莫唑胺产品应用于胶质瘤术后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高于以往国内外统计[2]。现将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概括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4例,年龄36 ̄48岁,均已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星形细胞瘤II ̄III级4例,III级7例,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发扣带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56例原发扣带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以癫痫为主。在电生理和B超辅助下,手术全切40例,近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5例。病理结果星形细胞瘤3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间变星形细胞瘤5例,胶质母细胞瘤7例。82%肿瘤位于扣带回前部,18%肿瘤位于扣带回后部。结论扣带回胶质瘤是少见肿瘤,癫痫发作是其主要首发症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有效方法。术中电生理监测和术中B超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B和L与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按制定的入组标准选择97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由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重新按1993年WHO标准分类,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7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蛋白酶B和L的表达水平。根据肿瘤细胞免疫标记的频率和强度的不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 97例星形细胞肿瘤中,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s,A,GradeⅡ)4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s,AA,GradeⅢ)34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GradeⅣ)21例。组织蛋白酶B的高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积分(4~6):星形细胞瘤12例(28.57%),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8例(52.94%),胶质母细胞瘤17例(80.95%)。三类肿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皆P〈0.05)。组织蛋白酶L的高IHC积分(4~6):星形细胞瘤8例(19.0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20.59%),胶质母细胞瘤12例(57.14%),在A与G、AA与G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皆P〈0.01),在A与AA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中组织蛋白酶B的免疫标记强度明显高于组织蛋白酶L。在同一病理级别中,组织蛋白酶B的IHC高积分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IHC低积分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组织蛋白酶B和L抗原的水平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即两者的表达活性随着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尤其组织蛋白酶B可作为病理分级时的参考指标;(2)组织蛋白酶B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即在其切除肿瘤标本中组织蛋白酶B高表达者生存期短,可作为临床患者手术后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谢昊  高俊  李永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24-25,28
髓内胶质瘤包括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通常为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包括高度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占髓内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星形细胞瘤占第二位,由于占位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切除干净,术后易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多数学者寻求更为彻底的治疗方式的同时也对髓内胶质瘤的基础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刻了解髓内胶质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对理解髓内胶质瘤的发病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髓内胶质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