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及纸片确证法检测医院感染病例中的产ESBLs菌,采用K-B法测定产和非产ESBLs菌的耐药率并加以比较。结果165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共35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5株,产酶率为27.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0株,产酶率为30.3%;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未发现产ESBLs株;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对产ESBLs菌应进行规范化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细菌ESBLs。结果医院分离的138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65.2%;44株克雷伯菌属,产ESBLs率为54.5%,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结论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房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标本中分离的78株ECO和69株KPN进行鉴定,采用表型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测,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47株菌共检出产ESBLs菌株35株,总检出率为23.8%;产ESBLs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率;所有ECO和KPN对亚胺培南100.0%敏感.结论 新生儿病房中产ESBLs的ECO和KPN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产ESBLs细菌的检测工作,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产酶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不同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162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确认,采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6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5株,检出率40.1%;所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非产ESBL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糖尿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联用及机械通气是造成细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结论 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或使用不当易造成细菌产ESBLs,应及时加强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院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细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全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细菌207株、克雷伯菌属61株和奇异变形杆菌29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标准进行表型确证试验.[结果]大肠埃希细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产生率分别为33.8%、31.1%和31.0%;产ESBLs菌对亚胺配南敏感活性较高,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酎药率较低,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ESBLs菌高.[结论]临床上应加强ESBLs的检测以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以便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ESBLs的产生以及其他耐药菌株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TB-Exper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检出137株KPN,其中产ESBLs 47株,以老年病科检出率最高;产ESBLs KPN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亚胺培南可作为肺炎克雷伯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结论KPN耐药严重,应重视ESBLs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产ESBLs细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 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及纸片确证试验检测医院感染病例中产ESBLs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产ESBLs菌和不产ESBLs菌的耐药率并加以比较. 结果 125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共41株,产酶率为32.8%,产酶株均为大肠埃希菌(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5株),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 结论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临床细菌室应对产ESBLs菌进行规范化地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208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自动细菌鉴定仪MicroScan AS-4对分离的128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和抗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128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阳性率为32.8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15.0%;产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相比较,产ESBLs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西丁等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阿米卡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8例肛周脓肿患者脓液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非β-内酰胺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远较非产ESBLs菌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7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新生儿血流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BD 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PHOENIX100鉴定及药敏仪,对血培养检出菌作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表型试验确证产ESBLs菌.结果 99株产ESBLs菌全部分离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71.2%和45.5%;产ESBLs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类、单环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达93.3%~100.0%;对加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为6.7%~13.3%;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达100.0%.结论 产ESBLs菌在新生儿血流感染检出率高,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治疗时新生儿血流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构成比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2002年1~12月从本院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采用Kirby-Bauer(K-B)琼脂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 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3.7%和35.3%;产ESBLs菌株较不产ESBLs菌株表现为对抗菌药物明显高的耐药率,除个别抗菌药物外,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0.05,以及高多重耐药率;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是4.5%和2.1%,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 结论产ESBLs菌株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遏制产ESBLs菌株的产生,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对2006-2007年安徽省30所医院的细菌耐药监测资料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琼脂稀释法;并按2007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介率和敏感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对其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及喹诺酮类药物仍有较高的耐药率;2006、2007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48.9%、47.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为36.6%、40.0%.结论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含产ESBLs菌)保持最高敏感性和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江汉平原4所大中型医院2000-2008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8928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3817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0年的17.34%增加到2008年的67.03%,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66.34%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95.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达83.8%和75.5%;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42.7%~66.6%,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仍98.0%。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褪色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272株褪色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用表型筛选及三维试验法进行ESBLs和AmpC酶检测;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以厄他培南为指示药物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褪色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80.0%,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0.0%;272株褪色沙雷菌中产ESBLs菌30株,检出率为11.0%,产AmpC酶菌41株,检出率为15.1%,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5株,检出率为5.5%;Hodge试验结果,有15株为阳性.结论 褪色沙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AmpC酶、ESBLs以及碳青霉烯酶有关,实验室应加强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临床分离的呼吸道感染产ESBLs细菌,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分析细菌基因分型。结果经痰液、肺部分泌物培养及咽拭子分离得到不重复大肠埃希菌54株、肺炎克雷伯菌50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28株检出率51.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6株检出率52.0%;产ESBLs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中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剂符合耐药率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菌中检出TEM型基因16株、SHV型基因6株、CTX-M-1型基因11株、CTX-M-9型基因20株,分别占29.6%、11.11%、20.4%、37.0%。结论产ESBLs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经PCR扩增后可见以质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符合其多药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1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目的 了解医院近1年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占22.2%、肺炎克雷伯菌中占21.8%;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ESBLs是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147株,其中1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132株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克雷伯菌属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和手工法,药敏试验和产ESBLs细菌的检测采用K-B法,结果判定按NCCLS标准执行,数据统计采用上海金仕达软件. 结果克雷伯菌属的检出以咽拭子和痰标本为主;产ESBLS克雷伯菌属检出率为10.2%;产ESBLs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最低(0~1.5%),对阿米卡星有一定的作用(耐药率40.0%);非产ESBLs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呋喃妥因具有良好的作用(耐药率6.8%~25.0%);产ESBLs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01). 结论临床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及产ESBLS细菌检测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8月分离出的269株大肠埃希菌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检出产ESBLs细菌共205株,检出率为48.9%,其中大肠埃希菌121株,检出率为28.9%,肺炎克雷伯菌84株,检出率20.0%;产ESBLS对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均<16%,其余抗菌药物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加强ESBLs细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阿米卡星及头孢吡肟,是目前治疗ESBLs细菌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发生率追踪及耐药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追踪调查近3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发生率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 方法对本院2001~2003年间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比较每年发生率并对其做4种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每年发生率分别为24.2%、29.9%和33.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每年发生率分别为18.0%、26.2%、36.9%;两种细菌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以前两者为著. 结论产ESBLs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与临床大量使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同时ESBLs细菌对一些抗菌药物耐药率也不断增高,应引起临床治疗方面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及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SBLs,根据NCCLS 2005年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从790株阳性标本中检出产ESBLs菌株275株,总检出率为34.8%,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 177株,肺炎克雷伯菌98株,检出率分别为22.4%和12.4%;产酶菌株对头孢菌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性好。结论 ESBLs产酶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及时监测产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以明确其分子特征,更有效地控制感染.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和三相水解试验分析细菌的耐药表型及产ESBLs表型,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方法确定其产ESBLs的基因型,应用重复一致序列PCR(rep-PCR)方法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 分离的8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以及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到23.6%,而且有17株为全耐药菌株;对17株全耐药菌株进行三相水解试验分析,有14株显示产ESBLs表型;β-内酰胺酶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8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TEM阳性率最高为77.6%,其次为PER-1阳性率为48.2%,SHV阳性率为5.9%;经rep-PCR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显示多数产PER-1型ESBLs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同一克隆株.结论 海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状况严重,产ESBLs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首次在海南地区检出产PER-1型ESBLs的铜绿假单胞菌,且该院存在产PER-1型ESBLs铜绿假单胞菌同一克隆株引起的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