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自由门静脉压(FPP)之间的公式转换。方法我科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用彩色多普勒测量门静脉直径(PD)和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PVa)并术中测量FPP。利用流体动力学和高等数学的知识建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模型。推导出血流动力学指标转换为FPP的数学公式(简称:朱氏转换公式)。利用朱氏转换公式计算的FPP与术中测量FPP相比较。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测定的PD、PVa代人朱氏转换公式计算出FPP与术中测量FP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朱氏转换公式利用彩色多普勒测量的PD、PVa计算FPP是一个快速、可靠、便捷的方法,对临床动态监测FPP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1例中层得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及门静脉血流量(Qpv)。结果:治疗后Dpv,Qpv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改善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对肝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的血供情况、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200型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00例肝癌127个肿块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1周、1个月肝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瘤体内动静脉双重血供明显减少,Ⅱ、Ⅲ级供血明显减少.45例3个月复查,15例经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有血供,频谱多普勒示动脉血供8例,门静脉血供3例,双重血供4例,经化疗栓塞、射频治疗后未发现血流.76例原发性肝癌中,术前15个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无血流显示,更换能量多普勒后其中8个肿块有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术后1周98个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无血流显示,更换能量多普勒后,其中16个肿块有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再次予射频治疗后,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检测均未显示血流信号. 结论彩色、能量多普勒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血流的变化,可以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能量多普勒在判断肝癌组织的微小血供及射频治疗是否彻底方面优于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30%~50%,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应用有效药物降低门脉压力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奥曲肽(Octreitide),又称善宁(Sandostatin),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并且副作用小而广泛用于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创性研究门脉血流动力学的手段。本文对18例肝硬变病人静脉注射奥曲肽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善宁的降压止血机理,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本组18例门脉高压症病人,经病理确诊为结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肝癌内供血特点及肝块与门静脉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的彩色血流显示率为62.5%,彩色血流显示率、门静脉受侵率与肝癌大小无统计学相关性。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5.8%,尚需与其它胆管疾病相鉴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符合率高、无损伤等特点。为临床外科准确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的可能性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双功能超声观察肝门部胆管肿瘤的供血特点以及肿瘤与肝门部重要血管间的关系,对诊断很有意义。自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体表静脉畸形的栓塞硬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栓塞硬化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治疗前、后常规行彩超检查,探测方法包括二维超声、脉冲渡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频谱分析.经皮直接穿刺入病灶窦腔内,先用无水乙醇分次注射栓塞回流静脉,然后将含有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的硬化剂鱼肝油酸钠注入瘤腔内,至瘤体变硬,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观察.结果:本组16例患者,治愈3例,有效3例,治愈率81.25%,有效率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表静脉畸形的栓塞硬化治疗中能够观察评价疗效,在治疗中可实时监测栓塞硬化结果,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穿刺性血管损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26例周围血管穿刺后出现局部肿块、血管杂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观察肿块内、破口处、肢体动脉和静脉内的血流信号。结果3例单纯性血肿,彩色血流成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19例假性动脉瘤,肿块内有低速的动脉血流信号,动脉与肿块的破口处有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收缩期高速湍流血流频谱;4例动静脉瘘,在瘘口处可见有一股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连续性高速分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穿刺性血管损伤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能量彩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特点.方法:选择糖尿病组80例160条眼动脉,正常对照组80例160条眼动脉,分别观察眼动脉(OA)频谱形态,检测眼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以眼动脉彩色血流束代表内径(D),并计算血流量.结果:糖尿病组患者QA内径及Vmean均低于正常组,故血流量低于正常组.结论:能量彩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可行且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双功能超声对高位胆管癌切除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萍  周宁新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5):259-261,T045
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和双功能超声对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供血特点以及肿瘤与肝门部重要血管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肝门部胆管癌多为少供血肿瘤,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术前超声在判定肿瘤与门静脉关系上,诊断符合率为81.82%;肿瘤与肝动脉关系上诊断符合率为77.285。作者认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和双功能超声具有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损伤等特点,应用此项技术术前可以评估肝门部胆管癌的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脾肺固定术 断流术 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门脉高压的疗效. 方法 1993年3月~1998年11月对7例确诊为门脉高压的患儿行三联手术治疗.测定手术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脾动脉结扎前后游离门静脉压.术后随访2~8年,平均5.6年.记录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钡餐评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B超测定脾脏和门静脉直径,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门肺分流及门静脉血流,粘度计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的出血被完全控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脾脏直径进行性缩小.静脉曲张趋于缓解,游离门静脉压由术前(42.62±6.72) cm H2O降至术后(34.48±5.71) 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血流量亦降低,其血流方向至肝;脾静脉血流方向至脾.术前全血粘滞度降低,术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三联手术可有效地控制肝外门脉高压由于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  相似文献   

12.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术死亡车为3.9%,术后迫期无1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者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行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的价值。方法对33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2周内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血流及频谱情况判断有无肝动脉血栓形成;6例行动脉造影;所有存活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发现2例肝动脉血栓(HAT)形成。1例行急诊取栓和肝动脉重建术无效,再次行肝移植后存活(供肝为脑死亡者);另1例发生HAT后,经急诊取栓肝动脉重建术后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早期诊断HAT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数据分析在诊断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03例肾移植术后6~30d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检查并参照病理诊断,对二维灰阶图像、彩色血流图、血流频谱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S/D)等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彩色多普勒RI>0.78、PI>1.82、S/D>4.1为标准,结合彩色血流图及血流频谱形态,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正确诊断率可达85.7%.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并监测其功能恢复,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优点,可提早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治疗,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7例婴幼儿肝移植患者术后进行肝动脉检测,观察有无血流信号,肝动脉收缩期流速(S)、舒张期流速(D)及S/D情况。随访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9个月。收集所有患者的动脉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肝动脉血流通畅,未见明显异常;5例患儿分别在术后5~8天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肝门部及肝内均未探及到动脉血流信号,考虑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经血管造影证实、1例经超声造影及增强CT证实,1例超声出现假阳性,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动脉检测的诊断符合率达9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婴幼儿肝移植术后动脉的监测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和双功能超声对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供血特点以及肿瘸与肝门部重要血管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肝门部胆管癌多为少供血肿瘤。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术前超声在判定肿瘤与门静脉关系上,诊断符合率为81.82%;肿瘤与肝动脉关系上诊断符合率为77.28%。作者认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和双功能超声只有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损伤等特点,应用此项技术术前可以评估肝门部胆管癌的浸润程度及手术切除的可行性,为临床外科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PVE)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非栓塞肝叶增生速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手术治疗前进行钢圈PVE治疗,在该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的血流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肾内血流的灌注参数和肾功能测值的关系,了解慢性肾炎患者肾脏损害的程度。方法根据美国肾脏疾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诊断及分期标准选择慢性肾炎患者6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并利用血流分析技术观察肾脏的血流灌注,计算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将肾血流灌注参数与肾功能测值及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着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差异越显著。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炎各期肾血流灌注观察,可以监测慢性肾炎患者的。肾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性 ,4 0岁。诊断为 :I型糖尿病并终末期尿毒症。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 2日为此例患者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使用美国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动态监测 ,术后 3d ,4次 /d ;1周后 ,2次 /d~隔日 1次 ,连续监测 1个月。观察移植物大小、内部结构、周围有无积液 ,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CDPI)和脉冲多普勒 (PD)测定 ,参数包括 :最高血流速度 (Vmax)、最低血流速度 (Vmin)、阻力指数 (R1)、搏动指数 (P1)等。术后第 1d超声显示 :移植胰头、体、尾厚径分别为2 .2cm、2 …  相似文献   

20.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求死亡率为3.9%.术后近期无l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