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丙戊酸抗癫痫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戊酸(VPA)起初被用来治疗失神发作,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广谱抗癫痫药(AED_(?))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抗癫痫机制仍在探索中,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增加脑部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浓度;②加强突触后神经元对GABA的反应性;③推测VPA有直接的膜作用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一、VPA增高脑组织GABA水平 Godln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假说,并推测GABA的增加是GABA转氨酶(GABA-T)受抑制的结果,但  相似文献   

2.
抗癫痫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抗癫痫药物(AEDs)血药浓度变化等的描述,回顾了几种常用 AEDs 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卡马西平、鲁米那等具有促进其它 AEDs 代谢的作用,从而引起它们的血药浓度降低等;而丙戊酸钠具有抑制其它 AEDs 代谢的作用。苯妥英钠与丙戊酸钠都是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二药合用时,容易在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苯巴比妥对丙戊酸鼠血,脑组织浓度及肠肝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苯巴比妥(PB)对丙戊酸(VP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急性实验中,PB对其无显著影响。慢性实验中BP使VPA血与脑组织的半衰期分别下降31%、39%;消除速度常数分别升高29%、40%;总清除率分别升高54%、52%;2-12小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下降40%、52%。PB对VPA的游离部分无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合用PB与VPA与时应做血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戊酸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我国于八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丙戊酸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其在应用研究中的进展。提示血清游离浓度与脑脊液中和脑组织内药浓度基本一致的关系.讨论了丙戊酸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药物活性,并指出丙戊酸延迟作用的主要机理亦可能与其代谢产物的抗癫痫活性有关。在临床应用中以单药一次/日或两次/日(早晚各一次)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钠(肝酶抑制剂)与卡马西平(肝酶诱导剂)均为临床治疗癫(癎)的一线药物,二者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剂量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差.特别是当二者联合使用时相互作用导致血药浓度变化,对临床治疗可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丙磺舒增强丙戊酸抗癫痫作用的试探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丙磺舒增强丙戊酸(VPA)的脑内作用,提示在VPA与丙磺舒合用后能显著提高CSF中的VPA浓度,而血中总浓度、游离浓度无显著性改变。本组12例病人在加用丙磺舒后使CSF中VPA浓度提高26~170%,6例癲痫发作频率显著减少,无明显副作用。它可能成为增强VPA脑内抗癲痫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抗癫痫药丙戊酸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诊断的癫痫患者主要使用抗癫痫药物(AED)治疗,其中大部分患者服用一种传统的AED后即不再发作,一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多种AED(包括新型的AED)才能控制发作,能够利用AED很快得到控制的癫痫患者占70%左右.还有部分患者在接受了多种药物治疗后仍然不能控制病情,称为难治性癫痫.约占癫痫患者的30%,如何对这些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目前癫痫诊治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传统抗癫痫药物丙戊酸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道下.  相似文献   

8.
丙戊酸钠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丙戊酸钠的抗痫机制及用量进行了综述,详述了丙戊酸钠的临床应用,与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对丙戊酸(VPA)血药浓度,以及VPA和苯妥英(PHT)联合应用时对其VPA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DHPLC)技术对CYP2C19两个常见的等位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口服抗癫痫药物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81例癫痫患者中CYP2C19外显子4(*3)和外显子5(*2)位点均为野生型(*1/*1)的发生率为37.0%,CYP2C19*2和CYP2C19*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5%和3.7%.单一应用VPA时,弱代谢患者较正常代谢患者的VPA血药浓度有所升高(P<0.05).联合应用PHT和VPA可使VPA血药浓度显著降低(P<0.01),CYP2C19正常代谢患者VPA血药浓度降低尤为明显(P<0.01);在VPA与PHT联合用药过程中,约半数CYP2C19正常代谢患者VPA血药浓度不能达到治疗血药浓度.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VPA的血药浓度变化,在联合应用PHT时对VPA血药浓度的影响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抗癫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YXQNG)对丙戊酸(VPA)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临床癫痫患者同时使用YXQNG和VPA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例健康志愿者,4男4女,禁食10h后于清晨分别单剂量口服丙戊酸钠片0.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VPA血药浓度。7d后,开始口服YXQNG,每天3次,每次4g。在服用YXQNG后7d清晨再次服用VPA0.5g,按上述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HPLC方法测定血药浓度。对所得数据用Kinetica 5.0软件处理,计算出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对相应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PA合用YXQNG与单独服用VPA相比:(1)同一受试者在单剂量服用VPA0.5g后9h时间点,VPA血药浓度下降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点VPA血药浓度虽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VPA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T1/2,AUC0-t,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XQNG可以降低人体内VPA的血药浓度,对VPA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二者合用时要及时监测VPA血药浓度,适当调整VPA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药物浓度与细胞色素P4502B6(CYP2B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癫患者72例,提取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方法分析患者的CYP2B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VPA的血药浓度。结果:72例癫患者中CYP2B6基因型为*1/*1为39例(54.2%),*1/*6为29例(40.3%),*6/*6为4例(5.5%),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CYP2B6*1/*1)和B组(CYP2B6*1/*6或CYP2B6*6/*6)。B组患者VPA的标准血药浓度平均值较A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B6是VPA的代谢酶,CYP2B6基因多态性可影响VPA的血药浓度,对含有CYP2B6*6等位基因的患者应用VPA时,其血药浓度高,提示对VPA药物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丙戊酸钠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合用丙戊酸钠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40例患者单服氯氮平,合用组40例患者同时服用氯氮平及丙戊酸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4周末测定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同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和4周末有部分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升高,部分患者降低,与基线期相比,治疗4周末有显著降低。结论:合用丙戊酸钠后氯氮平血药浓度治疗4周末显著降低;丙戊酸钠可以提高氯氮平对阳性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丙戊酸钠血浓度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各型癫痫122例,现就其剂量、血浓度、疗效、脑电图及副反应加以分析讨论。资料:男、女各61例。发病年龄11个月至72岁,病程8个月至11年。单纯失神发作26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60例;GTC合并失神发作16例;不典型失神发...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综述了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与其他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丙戊酸钠(合用组),另一组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单用组),治疗4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的评分比单用组明显为低。结论:伴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快,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丙戊酸在癫痫大鼠海马的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戊酸在癫痫大鼠海马的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癫痫组,每组各6只。癫痫组大鼠用印防已碱(PTX)腹腔注射点燃,腹腔注射丙戊酸钠400mg/kg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二组大鼠海马细胞外液透析液及血标本。结果:丙戊酸迅速吸收入脑中,在脑中浓度显著低于血中浓度;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的神经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大鼠海马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无显著性;给药1小时后海马丙戊酸浓度与血清丙戊酸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海马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丙戊酸在癫痫大鼠海马的分布可能与海马局部脑血流量变化、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丙戊酸穿过血脑屏障需单羧酸(MCA)载体转运等因素有关;监测给药1小时后血清浓度有助于了解海马丙戊酸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丙戊酸钠对利培酮疗效、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30例和研究组(利培酮+丙戊酸钠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限定治疗剂量为4 mg;研究组同时联合丙戊酸钠片(400~600 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于治疗2周末、4周末测定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 2组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在治疗2周末、4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4周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2组TE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其不良反应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农民。以"反映迟钝2d,呼之不应1d"为代主诉于2011-03入院。既往史:30a前开始出现癫发作,为全面大发作,发作较为频繁,几乎每月均有发作,智能下降,近日又频繁出现"失神发作",入院3d前口服"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无脑外伤、脑炎等病史,无烟酒嗜好。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开始出现反应迟钝,精神差,能简单交流,并逐渐出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