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叉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分叉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27例,用经典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2例。比较术后两组手术所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分叉克氏针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1.8)周,术后3个月关节屈曲角度平均为(120.5±11)°,手术时间平均65 m in。并发症发生率3.7%;经典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1.8)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110.0±15.5)°,手术时间平均61 m in,并发症发生率28.1%。结论分叉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相比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67例髌骨骨折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行内固定术治疗,在针尾处理、钢丝捆扎方式方面做了改进.本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  相似文献   

3.
对17例髌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鱼钩状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患者均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经皮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移位的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或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拉力螺钉(或经皮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术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 15例,其中男 9例,女 6例;年龄 24~65岁,平均 35. 5岁。术后第 1天开始膝关节被动活动训练。15例平均随访 28个月。 结果 1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 ( 1. 2±2. 2 )个月。Ly sholmⅡ评分平均为 86. 8,除 1例膝关节活动度减少外,其余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根据Tandogan测量方法,与对侧对比,股四头肌萎缩(大腿周径)平均 0. 8cm,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 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适合于治疗髌骨横形、纵形、斜形骨折,手术创伤少,不破坏髌骨血液供应,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快,并发症少,但不适合严重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下应用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4月—2011年6月,应用多处小切口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的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局部外观、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屈伸功能并予以评价。结果获得随访的2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外观满意。结论该微创改良法治疗髌骨骨折优良率满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前多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并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髌前纵行切口,3枚或3枚以上平行克氏针纵向穿入大多数骨折块,再分别将相邻2枚克氏针经髌前“8”字钢丝捆绑,形成多组张力带.然后用1.2mm的钢丝,沿髌骨由内向外水平穿过,在髌骨外上方作捆绑式加压环扎.结果:随访38例,随访时间9-18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髌骨关节面平整,9-12个月拆除内固定.功能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5例,良3例.结论:临床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多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并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髓腔与经双皮质两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案治疗WadsworthⅡ、Ⅲ型尺骨鹰嘴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WadsworthⅡ、Ⅲ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0~48岁,平均(34.64±5.72)岁;B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9~48岁,平均(34.58±5.70)岁。A组患者采用经髓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案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双皮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案用于WadsworthⅡ、Ⅲ型尺骨鹰嘴骨折效果确切,均可有效促进肢体活动度恢复,改善肘关节功能;但经双皮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案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髓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5.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坠落伤19例,重物砸伤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资料、术后胫骨平台解剖学参数、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7.7±12.29)mL和骨折愈合时间(26.7±1.94)周,均低于对照组的(137.8±21.16)mL和(30.7±2.6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和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软组织损伤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可吸收丝线缝合联合固定技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并成功随访的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5岁(19~65岁);左侧10例,右侧22例。致伤原因:摔伤10例,道路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可吸收丝线缝合联合固定技术治疗。结果 32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照B9stma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12例,差4例;优良率87.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可吸收丝线缝合联合固定技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简单实用,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恩施土家族民族自治州民族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21~64岁,平均39.5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张力带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和联合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联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固定),各28例.张力带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2~63岁,平均38.8岁;摔伤8例,重物砸伤5例,道路交通伤12例,其他伤3例.联合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1~64岁,平均40.9岁;摔伤9例,重物砸伤2例,道路交通伤13例,其他伤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均得到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9个月.张力带组平均手术时间(78.3±11.4)min、术后出血量(43.9±8.5)mL与联合组(83.6±13.5)min、(44.9±10.4)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126.7±6.3)°、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96%显著优于张力带组(103.9±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适合复杂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二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43~62岁,平均51.1岁;致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伤。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片诊断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年。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9.3±17.9)min、(334.6±24.8)mL、(298.4±30.4)mL、(12.2±3.8)d,明显高于对照组[(86.3±17.8)min、(197.2±23.5)mL、(194.5±31.0)mL、(9.9±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5.3±2.3)d]明显短于对照组[(9.7±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4);研究组患者出现异位骨化病2例,假体远端骨折3例;对照组出现股骨头塌陷1例,股骨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病1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1例,对照组包括深静脉血栓2例,尿路感染1例,肺炎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死亡2例,病死率为6.6%,对照组患者中死亡1例,病死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法治疗操作简单,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术后活动时间较早,治疗优良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与传统切开治疗髌骨简单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手术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8.0±12.9)岁,均为简单横形骨折。按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切开组12例,关节镜微创组12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2.4±2.2)个月。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49.6±6.2)min显著少于传统切开组(57.9±7.2)min(P=0.006)。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1.3)周vs.(12.3±1.2)周,P=0.210],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患者术后HSS评分优于传统切开组(91.6±3.8 vs.86.3±4.8,P=0.00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和断钉情况。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质量可靠、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不影响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髌骨张力带内固定术、钢丝“8”字固定+四周环抱术、部分切除术及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9例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其中24例髌骨中部横断骨折,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术:16例髌骨粉碎骨折采用钢丝“8”字固定+四周环抱,5例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髌骨部分切除术;11例髌骨下极骨折和3例上极骨折采用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2-6年,按陆裕朴评定标准,张力带内固定术组:优18例,良3例,可3例;钢丝“8”字固定+四周环抱术组:优12例,良1例,可3例;部分切除术组:可3例,差2例;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组:优13例,良1例。结论张力带内固定术与钢丝“8”字固定+四周环抱术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治疗关键是解剖复位、稳妥固定及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B组28例行切开复位镍钛形状记忆环抱器内固定,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钛形状记忆环抱器内固定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比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侧卧位下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与平卧位牵引床上牵引复位PFNA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9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侧卧组31例和平卧组31例。比较两种方法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间Harri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组手术时间[(1.116±0.174)h和术中出血量(64.516±40.235)m L]均明显优于平卧组[(1.321±0.403)h,(108.387±49.806)m L,P0.05]。结论侧卧位下手法闭合PFNA内固定手术可满足骨折复位要求,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移位的股骨颈骨折105例,其中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联合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35例(A组),Garden分型:Ⅲ型19例,Ⅳ型16例;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联合股方肌骨瓣移位治疗35例(B组),Garden分型:Ⅲ型18例,Ⅳ型17例;单纯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5例(C组),Garden分型:Ⅲ型19例,Ⅳ型16例。观察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患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3组病例随访24~48个月,平均35个月。A、B、C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0±17.6)d、(97.0±15.3)d、(109.0±14.5)d;术后1年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7.5±3.6)分、(86.3±4.8)分、(86.1±3.5)分;骨折不愈合例数分别为1例(2.9%)、3例(8.6%)、5例(14.3%);股骨头坏死例数分别为2例(5.7%)、5例(14.3%)、7例(20.0%)。在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方面,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患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联合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能显著降低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9月上海宝山仁和医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髓内钉组50例,予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非手术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治疗前后NGF、IL-6水平及Harris、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分别为(14.2±2.3)周、(20.4±3.5)d、(2.1±0.5)万元,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的(22.4±3.1)周、(29.3±3.8)d、(3.3±0.7)万元,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髓内钉组与非手术组血清NGF水平分别为(957.4±112.5)、(762.9±87.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髓内钉组又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6水平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髓内钉组Harris评分为(83.5±10.4)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70.8±8.7)分,而VAS评分为(3.1±0.5)分,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的(4.0±0.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负担,同时可提高NGF水平,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有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采用经皮穿刺钢丝环扎术治疗新鲜髌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例患者,在腰麻或局麻下,使用0.8~1.0mm粗钢丝,行患膝皮穿刺后,环扎骨折的髌骨。结果4周后摄片复查骨折复位良好,钢丝位置不变,8周时骨折已基本愈合,所有病例愈后良好,12~16个月后拆除钢丝。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术后不需石膏托固定,可早期活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2011年3月~2013年8月使用半髋置换术及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70~93岁,平均(75.9±4.7)岁。患者经过长达1年以上的随访,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内的髋关节功能、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内的髋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均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髋置换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均适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两者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临床中应该按照个体化的原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