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65例老年健康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健康者(均P〈0.05)。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及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血浆Hcy水平升高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有助于减少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韦志明  陆凤机  陆明智 《内科》2008,3(2):190-19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6例首次急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脑卒中114例,缺血性脑卒中112例)进行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的检测,并与105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分析。结果(1)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01),发生在基底节、丘脑部位病变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叶和小脑部位病变者(P均〈0.05);(2)急性脑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出血性脑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均〈0.001),发生在蛛网膜下腔部位病变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脑叶和小脑部位病变者(P均〈0.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要加强心电监护和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3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tA)44例)和60例对照,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水平并记录患者的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分析血浆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Hcy水平相比较无差异(P〉0.05);按各项传统危险因素将所有受试者分别分为有危险因素组、无危险因素组,并进行两组问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血压合并HHcy者与高血压Hcy正常者相比,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大(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与传统危险因素无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Hcy可能与某些传统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黄文胜 《内科》2009,4(2):210-21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6例首次急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脑卒中230例,缺血性脑卒中206例)进行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的检测,并与162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分析。结果(1)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01),发生在基底节、丘脑部位病变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叶和小脑部位病变者(P均〈0.05);(2)急性脑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出血性脑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均〈0.001)。发生在蛛网膜下腔部位病变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基底节丘脑、脑干、脑叶和小脑部位病变者(P均〈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要加强心电监护和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tion-converting cnzyme 2,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36例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9例的ACE2基因.同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探讨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5);两组ACE2基因型分布不同(P〈0.05);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携带A/AA基因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高于携带G/GG基因者(P〈0.05)。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携带A基因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携带G基因者(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携带A/AA基因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相对较大.可能与其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CD62P)和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CD62P、s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D62P和sICAM-1表达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均P〈0.01),恢复期CD62P和sICAM-1表达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D62P、sICAM-1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的病理过程,血清CD62P和sICAM-1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青、中年脑卒中及其不同类型、类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压液相分析原理分别测定248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及212例正常健康青中年对照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全部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又高于中年患者(P〈0.05),同年龄组青年、中年脑梗死患者与脑出血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脑梗死患者与全部脑出血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组中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平均Hcy水平为最高,与其他类别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是青、中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重要病因,Hcy对青年脑卒中影响比中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分为脑梗死组(CI组)43例和短暂性脑缺血组(TIA组)25例,另选同期门诊及病房非脑血管病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比较。结果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8例(70.6%)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5例(15.6%)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两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无症状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症状侧斑块检出率。CI、TIA两组患者无症状侧斑块检出率与症状侧斑块检出率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除常规检查颅脑影像学外,还应重视检查颈部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多种神经肽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急性脑血管病痛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PY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NPY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GR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型脑出血病人CARP明显降低。NPY明显增高,与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型脑梗死病人NPY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病人血浆中CGRP、NPY、NT的含量与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选择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肌酐、颈动脉斑块等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150例患者尿酸水平(468.34±69.34)μ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高尿酸与尿酸正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高尿酸组斑块分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随访(2.09±0.54)年,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卒中、死亡比例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较高,应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患者74例作为高血压前期组,原发性高血压者74例作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UA水平。结果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对照组血UA分别为(337.35±73.17)、(328.16±67.44)、(284.37±67.84)umol/L,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前期组U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U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血UA水平升高,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血压亦升高。  相似文献   

12.
段国龙 《山东医药》2009,49(31):85-86
目的 探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67例UC患者(观察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GMP-140水平和MPV,分析两者与UC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观察组MP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UC病情为重度、中度患者GMP-140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者(P〈0.05)、重度者明显高于中度者(P〈0.05);重度、中度患者MPV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者明显低于中度者(P〈0.05)。结论 GMP-140和MPV可反映UC的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缺帆性脑卒中与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同期选择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住院患者105例作为对照,通过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卒中组eNOS基因ab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3%vs12.4%,P〈0.05),a等位基因的频率也高于对照组(12.9%vs7.0%,P〈0.05)。结论ab基因型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GF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法测定5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78例非SIP脑卒中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发现SIP患者血清HGF高于对照组,血清HGF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P〈0.05),随梗死灶体积增加而升高(P〈0.05)。认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GF水平升高,可作为衡量脑缺血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且血清HGF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可能与SIP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结果两组血糖、血脂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高于高血压病组(P〈0.05)。结论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尿酸血症,为预防脑卒中,除控制血压外,还应重视抗动脉硬化和降低尿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与低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亦红 《山东医药》2009,49(4):52-53
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8例,测定其血清钠含量变化。发现脑出血量〉30ml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出血量〈30ml者(P〈0.05),年龄〉60岁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者(P〈0.01)。认为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与病情轻重、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对高龄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以减少内环境紊乱。  相似文献   

17.
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5-1567
目的分析COP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47名COPD急性期患者分为A、B组(A组22名FEV1%〉50%,B组25名FEV1%〈50%),C组为血氧正常的对照组。测量三组及COPD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肺功能FEV1%值、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COPD的A、B组血尿酸/肌酐值高于对照组(P〈0.01),而A、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间FEV1值及氧合指数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B组变化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B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1)。COPD患者UA/Crea值与FEV1值及氧合指数无明显相关(分别r=0.096及r=0.137,P〉0.05)。但治疗前后UA/Crea值变化与FEV1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0.258,P〈0.05)。结论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UA/Crea水平是增高的,随病情缓解而下降,其变化与肺功能相关,而与血氧合不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04年8月收治的16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6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发热(P〈0.01)和白细胞增多(P〈0.001)的比例显著较高,血糖(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P=0.029)、发热(P=0.0146)、白细胞增多(P=0.005)和CT早期梗死征象(P=0.0027)是缺血性卒中早期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终末期肾病患者102例,根据缺血性心脏病确认标准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52例,无缺血性心脏病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同时记录血生化指标血尿酸、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结果缺血性心脏病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28.13±1.07比35.44±1.08)、血红蛋白(80.63±3.24比96.54±4.51)、血肌酐、25-(OH)D(9.31±0.64比15.22±1.09)水平均低于无缺血性心脏病组(P〈0.05或P〈0.01);而年龄、血胆固醇、尿酸(484.27±26.34比365.22±20.76)水平则明显高于无缺血性心脏病组(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尿酸、25-(OH)D可能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脂异常、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尿酸、低血25-(O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96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人血清PAPP—A和MMP-9含量,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人血清PAPP—A水平与MMP-9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病人血清PAPP—A与MMP-9水平均明屁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病人血清PAPP—A与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向清PAPP—A水平升高.并且与血清MMP-9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