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年龄〉65岁,高血压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方式相同,D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注射泵缓慢静脉注射,输注时间超过10min,维持剂量以0.7μg/(kg·h)持续静脉注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拔管后即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在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三个时点记录患者心电图ST段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气管插管后、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D组明显低于C组(P〈0.05);气管插管后、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ST段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C组5例明显多于D组1例(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心脏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B组采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开展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并记录给药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肌肌钙蛋白I(cTnl)、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酶(CK-MB)等指标变化。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B组的17.78%,A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B组的8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A组平均动脉压高于B组及同组给药前,心率低于B组和同组给药前,给药后,A组cTnl、H-FABP、CK-MB等指标均高于B组和同组给药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有较强保护作用,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骶管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吸入麻醉下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n = 30)和右旋美托咪定组(B组,n = 30),两组患儿常规麻醉诱导后,经骶管使用0.2%罗哌卡因1 mL/kg分别联合芬太尼1 μg/mL和右旋美托咪定1 μg/mL,观察记录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o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o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术后骶管镇痛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避免芬太尼的恶心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4.
介入栓塞治疗因为创伤小、操作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脑动脉瘤(IA)急性期高风险患者的重要手段.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IA-SAH)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不但对临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手术麻醉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对IA-SAH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保护心肌的药物和方法,监测心肌损害及心功能预后的敏感指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高血压Ⅱ~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40min分别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和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20min。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A组拔管期各时点平均MAP、HR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注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在喉显微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行喉显微手术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麻醉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定,对照组行常规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插管时、置入喉镜时、拔管时,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显微手术中预注右旋美托咪定麻醉的应用效果更佳,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谵妄和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DEX组(D1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以1.0 μg/kg剂量静脉输注DEX并以0.4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低剂量DEX组(D2组)术前10 min内以0.5 μg/kg剂量静脉输注DEX并以0.2 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对照组(C组)以0.9%氯化钠溶液代替DEX.观察记录3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镇痛药用量.结果:D1组和D2组患者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均较C组患者明显降低[(9.01±3.26)、(13.96±4.03)比(16.37±4.61),均P<0.05],且D1组患者比D2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D1组患者与D2组患者相比,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5±0.5)比(3.4±0.6),P<0.05]、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24±3)比(36±4),P<0.05]和术后镇痛药用量[(54.5±16.5)比(65.0±20.0),P<0.05]均明显降低;而D2组患者与C组患者相比,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术后镇痛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DEX均可显著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高剂量DEX组与低剂量DEX组相比,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降低更为显著,高剂量DEX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根据右旋美托咪定剂量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0.5 μg/kg组(B组)、1.0μg/kg组(C组)、2.0 μg/kg组(D组)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各20例.记录4组人手术室后10 min、气管插管前、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值,记录阿托品、麻黄素和乌拉地尔使用情况,观察气管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高于A、B、C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A组脑电双频指数值高于B、C、D组(P<0.05),B、C组高于D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C、D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入室后10 min降低(P<0.05),且D组低于C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A、B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气管插管前即刻升高(P<0.05),且高于C、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剂量用于成人清醒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右美托咪定对婴儿体外循环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婴儿体外循环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年龄2月-1岁,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主动脉开放后1h、6h、24h检测患儿血清中cTnI、GP-BB、TNF-α、IL-6的浓度。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cTnI、GP-BB、TNF-α、IL-6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在主动脉开放后1h、6h、24h,cTnI、GP-BB、TNF-α、IL-6的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婴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半肝切除术中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肝癌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拟行右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麻醉诱导:2组患者均予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0.05 mg·kg-1、利多卡因1 mg· kg-1、依托咪酯0.2 mg· kg-1、罗库溴铵0.08 mg·kg-1及芬太尼4 μg· kg-1静脉注射,3 min后气管插管.确定插管成功后,机械通气,新鲜气流量为2.0 L·min-1,氧浓度为60%,调节潮气量8~10 mL·kg-1,呼吸频率10~12次·min-1,将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调至4.67~5.33 kPa.右旋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开始静脉输注右旋美托咪定1ug·kg1·h-1,至麻醉诱导时改为0.3 μg·kg-1·h-静脉输注,直至关腹时停用.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患者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睁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旋美托咪定组的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3.4±8.5)min及0.0%,对照组分别为(32.3±9.1)min及14.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后,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且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全身麻醉药后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拔管后5 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T1~T3时间点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并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左旋精氨酸心肌保护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离体鼠心的作用。方法:SD大白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基础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改良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模型。基础灌注10min后,基础组心脏取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晶体停搏液和左旋精氨酸晶体停搏液各3ml停搏,两组在停掉期间保持20℃,停搏30min后再复灌10min。两组分别在停搏前,复灌10min时测量心率、血压、冠脉流量及收集漏出液。结果:心率实验组恢复到阻断前的92.4%,对照组为83.7%,但组间未见显著差异。血压10min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收缩压均恢复到阻断前水平,但舒张压升高分别为5%和12.7%。实验组冠脉流量几乎恢复到阻断前水平,而对照组较阻断前下降11.5%,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LDH在两组均较阻断前升高分别为538%和679%,无显著差异。CPK在两组均较阻断前升高分别为643%和1270%,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旋精氨酸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麻组、电针复合全麻组(简称复合电针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简称复合右美组)及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简称针药复合组),各14例.记录各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心肌背向散射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肌不同程度肥厚背向散射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组Ⅰ<125g/m2(n=23),组Ⅱ125~174g/m2(n=26),组Ⅲ≥175g/m2(n=22),分别测定各组心肌背向散射参数.结果室间隔与左室后壁部位三组IBS%、CVI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间TGIB室间隔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后壁部位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室间隔厚度(IVSd)与IBS%、左室后壁厚度(LVPWd)与其IBS%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0.54,P<0.05与r=0.51,P<0.05);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室间隔的IBS%亦存在相关性(r=0.61,P<0.01).结论心肌背向散射参数可以用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监测与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的急性心梗患者局部和整体心功能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常规PCI对照组30例,应用远端保护装置的实验组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NSI)及左室容积。结果:实验组术前各项指标均与常规PCI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中均回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血栓。术后1m、3m及6m时实验组EF值、3m和6m时WMSI和左室收缩与舒张末期容积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与两组在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改善方面一致。结论:联合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能力。超声心动图可以观测、评价其近期和远期再灌注效果,且可进行长期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郑爱民 《护理研究》2003,17(9):526-52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的特点 ,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 10 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EH组 )和 6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 2 4h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EH组时域和频域分析各项指标均减低 ;高血压病人自主神经 2 4h昼夜变化与正常人有差异 ,变频部分夜间明显减低 (P <0 .0 5 ) ;高血压伴糖尿病与无糖尿病者、高血压伴心肌缺血与无心肌缺血者之间高频 /低频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人心率谱 (PSD)昼夜分布与正常人明显不同 ,高血压伴心肌缺血者交感神经活力降低 ,伴糖尿病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性心梗应用远端保护装置术后患者进行实时心肌造影检查,初步探讨患者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情况。材料与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并行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冠脉远端保护装置术后患者3例应用SonoVue造影剂进行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检查。结果:患者均无任何不适。梗死相关节段室壁的功能和心肌灌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联合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背向散射积分 (IBS)为基础的组织声学密度 (AD)评价晚期高血压患者心肌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背向散射积分联机分析技术 ,观察 40例晚期高血压患者与 40例正常人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侧壁部位的IBS、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IB)及左室后壁跨壁梯度 (TG -CVIB)。结果 晚期高血压患者上述部位的IBS值较正常人高 (P <0 .0 5 ) ,CVIB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5 ) ,TG -CVIB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心肌背向散射参数可作为评估晚期高血压患者心肌病变的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对59例患者进行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由3位医生分别进行读片(双盲法),分析其影像表现,以6壁段方式分别判断是否有左心室心肌肥厚、灌注异常等征象,有2位以上判断相同者为有效,并记录备用。结果: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像表现为灌注异常和节段性心肌肥厚,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本文47/59例患者呈现灌注异常,检出率为79·7%;37/59例患者呈现节段性心肌肥厚,检出率为62·7%;在37例节段性心肌肥厚者中有26例同时存在灌注异常,节段性心肌肥厚者并发灌注异常的发生率为70·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常常表现为灌注异常和节段性心肌肥厚,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而这些表现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