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万人,其中护理人员每年发生针刺伤为80%。现将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情况、危险因素及防护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上妇科肿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有效防范院内感染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感染管理措施,有效保证患者安全。结果: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因素如自身的肥胖、合并糖尿;医务人员临床各种操作未执行无菌技术如术后切口和肠造口护理、引流管放置和护理不当;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手卫生管理意识不强。结论:导致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污染环节较多,预防难度较大,需要医务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增强防范意识,合理控制感染途径,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与各种患者接触 ,执行各项技术操作 ,发生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等特殊职业损伤的几率非常多 ,这是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血缘性疾病传播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在医院 ,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但这种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因此加强临床护士对锐器伤的防护就更为迫切。1 发生锐器伤的常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多数锐器伤的发生不是随机、不可避免的 ,其发生与个人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个性等因素有关[2 ] 。有 2 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 ,其中包括针刺伤后可能发生感染的HBV、HCV、H…  相似文献   

4.
目的:防范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发生。方法:翻阅科室《针刺伤登记本》,分析针刺伤的原因,规范临床操作规程细节化,互相监督,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等系列干预措施。结果:加强尖锐物品管理,改善工作条件以及合理安排工作等措施能够避免针刺伤在医疗活动中的发生。结论: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强化环节质量标准管理在避免针刺伤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以降低眼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绍兴市中心医院院2010~2014年眼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可能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发生眼科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方面、科室管理方面和患者自身方面,针对这三个方面原因,科室制定相关的预防管理措施以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防范意识,加强科室的管理,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目前眼科病房在有效预防眼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进一步完善规范科室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方法:分析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10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诊治及护理管理情况,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6例,未发生便秘和压疮,再出血4例,经医生及时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一定风险,但经积极防范及纠正后,患者均得到较好的保障,且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的作用。方法:将医院内科住院患者3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为1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管理基础上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医院器械及用品管理状况的评分,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医院器械及用品管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进行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性,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潜在感染因素及其主要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5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潜在感染因素以及探讨如何进行防范。结果:355例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患者37例,感染率为10.42%。引起呼吸科病房内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时间长短、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以及激素使用情况等。结论:医院呼吸科病房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减少或避免呼吸科病房患者发生感染需要依靠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共同配合,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巡查和监督工作,避免少服、滥服药物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对于血透室针刺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血透室2009年6105人次血液透析中发生的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医疗垃圾处理的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并将此规范流程在2010年9471人次血液透析中予以实施,观察其对预防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效果分析。结果:2009年护士、护理员、工人的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0.3‰、0.5‰、0.5‰。护士、护理员、工人的针刺伤发生环节分别是医疗垃圾的转运,医疗垃圾的处理和医疗垃圾的运输。以此结果制定医疗垃圾处理的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应用此规范流程,2010年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护士、护理员、工人的针刺伤发生率均为0。结论:通过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血透室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原因,讨论对策,提出防护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对502名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2名实习护生中有418人发生针刺伤,被刺伤率为82%.结论:加强学校与临床医院对实习护生的针刺伤防护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发病率情况进行分析,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及促进该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住院病人病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例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管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27%。结论: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医院硬件设施的建设、对老年患者的重点照顾、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和法律意识、探索合理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与模式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药物整合在患者用药差错防范中的应用方法和管理价值。方法:医院2019年将中药师参与的中药药物整合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管理中,为实施后;2018年给予常规用药管理于呼吸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管理中,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合理用药情况、药学管理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总药物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用药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药学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药药物整合有助于避免患者用药差错防范。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针对性的院感防控管理对策,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肾内科3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引起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结果:350例临床资料中有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10.8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肺、泌尿道;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患有基础疾病等。结论:规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管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相关技能培训,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有目的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患者1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减少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癌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2月~2014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肺癌内科收治的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其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358例肺癌内科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3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为6.42%,上呼吸道为2.51%。其次为胃肠道、泌尿系统、血液、侵入性操作切口和其他。年龄、住院时间、临床分期、放化疗、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均为肺癌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肺癌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发病因素复杂,因此应积极采取各项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从而有效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中医医院2001年1-12月住院的301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发生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74例次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78%;医院感染主要部位是泌尿道;病原菌以真菌多见。结论:要降低医院感染率必需做到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提高病原菌标本送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理念在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住院进行治疗156例的肺癌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非感染组(106例)和感染组(50例)。采用文献回顾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中获得的信息,最终确立性别、病程、治疗方法、TNM分期、侵入性操作、抗肿瘤治疗、吸烟、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进行一体化管理情况为最终变量。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因素的发生情况,进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一体化管理、抗肿瘤和治疗是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TNM分期、侵入性操作、吸烟、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为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进行一体化管理是预防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防范对策,避免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加速其康复。结果:92例外科住院患者中,其跌倒发生者为12例,发生率为13.04%;跌倒发生因素主要为年龄大、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安全因素、病区环境、功能锻炼方法不恰当等。结论:外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较多,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需加强对外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指导患者合理锻炼和安全服药,积极处理其自身疾病,降低或避免跌倒的发生,保障其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