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脑疝、应激性溃疡、继发性感染、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具体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中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且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和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每组60例患者。从多种方面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肺部感染状况、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各项生命体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该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73.3%)(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心率、呼吸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给予适当合理的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足下垂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90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48 h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与护理前对比,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Fugl-Meyer评分均比护理前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11%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更高(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足下垂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QO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神经缺损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QO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要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将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0.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85%(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5%(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部感染控制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39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患者的ADL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7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提供临床常规护理,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ICU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NFD、B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MMSE、BI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FD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降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整体救治时间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1∶1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急救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急救组给予患者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评估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以及瞳孔观察。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程序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呼救至接受治疗的整体救治时间、医院反应时间、预后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急救组患者的整体救治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急救组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急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颅脑损伤患者的医院反应时间、整体救治时间,显著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渝北区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开颅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预后良好20例,对照组15例(P0.05),观察组外伤性脑积水和外伤性癫痫共7例,对照组13例(P0.05)。结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减压手术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的高颅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后24,48,72 h内颅内压水平与手术结束时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依据格拉斯哥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的患者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有效且尽早的减低颅内压,并且提升治疗的整体疗效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平均住院日、院内救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转科前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引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救护质量,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鼻饲营养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1月到2015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鼻饲营养干预,选择营养微量泵持续泵入,对照组在鼻饲期间给予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鼻饲,观察组的鼻饲反流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鼻饲营养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反流的发生,从而提高营养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式分为66例对照组和66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2、4、12周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2周(19.82±2.64)分、护理后4周(34.35±2.59)分、护理后12周(75.51±5.69)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体位性低血压、肢体肿胀总发生率7.57%,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46例)和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行刺激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6例),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清醒率、恢复清醒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清醒率为86.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70%(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促醒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清醒率,缩减恢复清醒所需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行康复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术后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康复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ADL量表评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8周、12周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的匹配护理模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的匹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早期康复、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的匹配护理模式干预可促进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有效提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实行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治疗,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病情稳定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抢救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抢救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救阶段实行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费用,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