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分析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125例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25例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Hp感染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经过统计学分析,Hp感染与病理诊断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相关,而与病理诊断萎缩、肠化无关。结论: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Hp感染和病理诊断胃黏膜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相关,提示Hp感染在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部发生肠化和萎缩增生逐步向胃癌演变,在这个病变进程中,相关基因的活性发生变化,生物分子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在发生变化。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孙利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7):119-121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心肿瘤之一,每年新诊断的病例约有9000 000例,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相关因子。1990年Correa等首先提出了Hp引发胃癌的Correa的模式:即经过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的一系列过程。本文就Hp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Hp感染情况、胃癌发生的时间序贯性等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1 Hp感染与胃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4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94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1.7%,健康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9%,病例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6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彝汉族胃ca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ca发生率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统计对比2009年7月-2011年8月在本院行胃镜及C14呼气试验阳性者.结果:彝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胃ca发生率高于汉族.结论:胃ca发生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饮食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胃肠道多种疾病的感染因素.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HP为一级致癌物[1],为胃癌等一类致癌原[2].有学者提出胃ca发生机制的模型: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ca.目前已初步认定,HP是胃ca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3].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疣状胃炎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其中78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内镜下微波治疗的同时,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内镜下微波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数疣状胃炎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内镜微波消除疣状隆起同时给与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y ,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1) 。我们对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中医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索用中医分型的无创方法预测慢性胃病HP感染情况。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2 93例 ,男 15 7例 ,女 136例 ,年龄在 2 0~ 84岁 ,平均 4 8 1岁。病程 3~ 2 5年 ,平均 7 6年。 2 93例均为我院 1999年住院及门诊病例。先由一名中医师询问病情、切脉、诊舌及辨证分型并记录 ,然后做胃镜 ,在胃窦小弯侧距幽门口 3cm处取活组织2块送病检。HP( )者取静脉血做细胞毒素相关抗原 …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文献,结果发现Hp相关性胃炎、溃疡病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药治疗,特别是中西药联合治疗在Hp转阴、症状改善和控制溃疡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自体性荨麻疹(CIU)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研究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择了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26例病因未明的CIU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6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为70.6%,显著高于正常人40.7%的比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HP感染的CIU者使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CIU的缓解率为88.6%,显著高于单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使用卡介苗多糖核酸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单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进行治疗,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基因分型是触及生命本质的方法,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相关性不同、其耐药性也不同。文章从Hp基因分型入手,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分型的耐药情况、不同基因分型与黏膜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抗Hp的干预环节,简要总结了近7年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情况,为中医药抗Hp治疗提供新方法,发现新药物。  相似文献   

14.
740例胃病辩证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shall发现并成功培养幽门螺杆菌(HeIicobacter pylori,Hp下同)以及揭示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来,有关Hp感染与中医病证的关系,已逐渐引起重视。我们自……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9~1993年,对47例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现象及其他毒性反应,用自拟扶正调解汤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均为我院肿瘤病1989~1993年收治的住院病人。男31例,女16例;发病年龄最大68岁,最小3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其中胃部手术26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或上消化道造影证实为晚期胃癌且已失去了手术或再手术机会,在单一或联合化疗过程中,出现了消化道症状及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14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疡病的证型特点。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期、分型及舌象、脉象、胃镜观察。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愈合期和瘢痕期。胃镜征象与中医各证型之间有密切联系,而溃疡各期与舌象、脉象之间也有密切联系。Hp阳性者以实证多见,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分布例数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结论:消化性溃疡其分期、分型与胃镜征象、HP感染及舌象、脉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郑友生  李燕 《中医药研究》2013,(12):1422-1424
目的通过检测偏头痛湿热证病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偏头痛湿热证的相关关系.方法对偏头痛发作期病人60例和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采用免疫印记检测血清HP抗体阳性率.其中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湿热型组(31例)和非湿热型组(29例),同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偏头痛病人的血清H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5.0% vs 26.7%,P<0.05).偏头痛湿热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LDL-C水平均高于非湿热组(P<0.05);HDL-C、TC、TG、FIB与非湿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病人血清HP抗体阳性组的TG水平较血清HP抗体阴性组高(P<0.05);HDL-C、TC、LDL-C、FI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偏头痛湿热证关系密切,并可影响TG水平.HP感染可作为偏头痛湿热证的微观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慢性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自身免疫、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为了探讨HP感染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中医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 (简称HP)是 1 983年Warren和Mashall首先发现的。此后的大量研究表明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复发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 ,HP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1 994年WHO宣布HP是第一致癌物。因此 ,清除和根除HP感染可减少以上疾病的发生 ,降低复发率 ,提高治愈率。近年来 ,中医对HP相关性胃病做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可喜成绩 ,现将近年来研究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刘子生[1] 认为HP相关性胃溃疡的发病机理为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湿热内蕴 ,热灼胃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