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首次MSCT肋骨骨折漏诊病例,评价肋骨骨折CT检查的应用价值与限度,以提示临床采取相应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肋骨骨折漏诊患者资料。均于创伤后1周内行首次MSCT检查,8周内复查1~4次肋骨CT或胸部平片,部分患者8周后继续随访。应用薄层曲面及各种后处理方法对各次检查重新诊断,依各次检查结果最终确定肋骨骨折总数。结果:20例共检出新骨折35处,其中不全骨折30处,完全骨折5处。结论 :肋骨骨折短期内首次MSCT检查可能无法显示全部骨折,应密切结合临床并复查MSCT。  相似文献   

2.
<正>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因起病缓慢,症状多样,CT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影像诊断及临床工作中漏诊、误诊较多。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25例EBTB的误诊及漏诊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3~78岁,平均33岁。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7.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内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其与危险程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各危险度腹腔内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对照分析。结果:45例腹腔内间质瘤中胃组8例,肠组23例,胃肠外组14例,分析发现不同危险程度肿瘤在大小、密度、边缘影像观察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内组间比较认为肿瘤部位与危险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而在肿瘤的形态、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熟练掌握腹腔内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其与其危险程度分级间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MSCT平扫表现,评价MSCT平扫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价值.方法:10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年龄15~94岁,平均46.6岁,男性66例,女性41例,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Plus 16层多排螺旋CT完成1.25mm层厚的薄层扫描并进行重建观察,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前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阑尾炎CT征象包括阑尾增粗(100,93.46%,直径6~22mm)、阑尾粪石(40,37.38%)、阑尾腔积气(15,15.89%)、阑尾周围条纹影(59,71.03%)、回盲部周围淋巴结增大(63,58.88%)、右下腹肠管反射性扩张(49,45.74%)等.单纯性阑尾炎19例,术前诊断准确率68.42%(13/19),CT上阑尾平均直径(8.6±2.3)mm,周围多无渗出(17/19);化脓性阑尾炎63例,术前诊断准确率63.49%(40/63),阑尾直径(12.9±3.9)mm,周围均有明显渗出;坏疽性阑尾炎21例,术前诊断准确率80.95%(40/63),阑尾粗细不均,平均直径(19.2±8.0)mm,周围渗出显著,阑尾腔及周围积气、粪石多见;三者阑尾的直径有明显差异(P<0.01);阑尾周围脓肿4例,均有明显液性区域,均正确诊断.阑尾积气及粪石在4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性阑尾炎周围渗出明显少于其他3型(P<0.01).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MSCT平扫诊断准确性,并可以较好地进行术前分型及病情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CT资料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2例中24例癌性病灶边缘不规则,10例为囊性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9例出现钙化,13例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误诊8例,误诊为腺瘤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弥漫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肿瘤突破被膜向周围浸润,转移淋巴结内颗粒状钙化,肿物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表现;而肿瘤较小,边缘清晰或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癌12例,2例行平扫、40例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灶的数目和钙化有助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P<0.05),单发病灶及甲状腺沙砾钙化好发于甲状腺癌.而病变增强后密度是否均匀,边界是否规整,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变突破包膜及肿大淋巴结位于中央区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结论 MSCT有助于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憩室的MSCT表现及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胃镜和钡餐检查联合证实的11例胃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观察胃憩室的部位、密度、大小,对其MSCT诊断结果和误诊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胃憩室的发生部位:胃窦小弯侧1例,胃底10例,后者又包括左侧肾上腺区3例,胰腺尾部1例,靠近贲门2例,胃底大弯侧3例,胃底小弯侧1例.胃憩室的密度:囊性密度3例,液气囊1例,内容物密度6例,另1例做了多种对比剂检查,既有高密度混杂对比剂密度,又有液气囊密度.胃憩室的大小:6例在1~2 cm之间,长径大于2cm者3例,短径小于1cm者2例.11例胃憩室的MSCT诊断中,误诊左侧肾上腺肿瘤2例;误诊胰腺占位1例;漏诊和提示诊断各4例.结论 提高有关胃憩室相关知识的认识,有助于MSCT对其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MSCT表现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2年3月16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但CT检查误诊的胃神经鞘瘤临床资料。结果胃体8例,胃窦部3例,胃底5例,CT主要表现为胃壁起源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均匀肿块,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无明显钙化及液化坏死,病灶直径平均为(5.5±1.9)cm,其中CT检查误诊为恶性胃间质瘤3例,胃平滑肌瘤6例,胃癌3例,胃外肿瘤2例,良性胃间质瘤2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胃神经鞘瘤。结论胃神经鞘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当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质肿块,与肌肉组织相比呈略低密度,且无出血坏死和囊变时,应考虑胃神经鞘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肋骨骨折常见漏诊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敏  姜宝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8):1182-1182,1186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最为常见,X线平片是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是往往由于位置、方法、条件等原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漏诊,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准确无误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首次X线平片漏诊的病例资料,分析漏诊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最大程度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is,P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行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3例行MS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PT患者,分析PT的MSCT表现,分析其位置、边缘、密度、增强特征及与胆管、胰管、周边血管的关系。结果 MSCT诊断为胰腺癌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1例,淋巴瘤1例,经病理证实3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MSCT多表现为胰腺内局灶性略低密度肿块,轻中度环形强化或蜂房状强化,常伴有后腹膜及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胰管及胆管扩张程度轻,周边血管为受压改变。结论胰腺内局灶性环形或蜂房状强化的肿块及伴有环形强化的胰周淋巴结肿大,胰管及胆管扩张程度轻或不扩张,为PT相对特征性的MSCT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充气扫描在大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MS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对大肠癌的定性诊断能力高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9.9%(170/189),诊断肿瘤浆膜外侵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86.4%,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和88.9%。结论采用MSCT充气扫描安全、方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确定大肠癌的侵犯范围、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提高对大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副脾的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副脾患者的CT典型与不典型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中,单发17例,多发6例.左侧肾上腺区11例,脾周或脾区12例.1例副脾伴梗死表现为均匀囊性病灶,无强化;其余22例CT均表现为平扫呈大小不等的软组织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晰,CT值均在45 HU以上;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增强程度均在50 HU以上.结论:副脾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常见发生部位,多数可在术前作出明确诊断,但副脾毗邻肾上腺或有伴发病变者常致术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ATC患者的CT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22~ 81岁,平均65.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18例,双侧2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22个病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腺瘤性增生1例;肿瘤最大径1.2 ~8.6 cm,平均(5.2±0.7)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8个,不规则形14个;边缘光整者5个,边缘不光整者17个;6个病灶甲状腺轮廓连线完整,16个病灶出现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肿瘤呈横向生长,纵横比<1,其中6个侵犯食管,4个侵犯气管,4个侵犯颈前肌群,2个包绕同侧颈总动脉.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7个,等密度5个;密度均匀6个,不均匀16个;5个病灶内见钙化,以细颗粒状钙化多见(3个病灶);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5个,中度强化5个,轻度强化2个.14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结论 侵袭性生长、纵横比<1、钙化少见、易坏死囊变、明显强化的甲状腺区肿块及伴有多区分布、环形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ATC的诊断,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特征相关,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疾病的CT评价(附4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生化证实的48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甲头腺腺交谈20例,腺癌12例,Graves病3例,桥本氏甲朱炎2例,多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全部病例行CT扫,45例增强。结果:全部病例均显示低密谋灶,最小病灶为6mm,CT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3例胸内甲状腺全部由CT首先检出,钙化以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占54.6%。12例  相似文献   

15.
MS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S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MSCT资料,主要对原发病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所有病例MSCT均见肿块,平扫为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并向邻近组织侵犯,颈部常可见肿大淋巴结。结论:甲状腺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能准确判断甲状腺癌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胆囊癌的CT表现和诊断,探讨CT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CT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胆囊痛病例,回顾分析其术前CT影像表现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胆囊癌CT直接征象有肿块10例、结节7例、胆囊壁肥厚6例,病灶均明显强化,伴有胆囊黏膜破坏、囊壁僵硬;同时合并胆囊结石16例、邻近侵犯15例、肝脏转移5例、淋巴结转移11例、胆道梗阻8例及腹水2例.术前CT误诊4例,表现为胆囊癌原发灶恶性征象不典型或外侵转移征象突出.结论:胆囊癌CT直接征象有其特征性,结合常见的间接征象多能作出正确诊断.表现不典型、征象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病变的常见CT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特别是弥漫性或大范围性病变的CT诊断要点 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 描,采用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中以甲状腺癌(27/57)发生率最高。57例中共误诊11例,包括:结节性甲状 腺肿(14例)误诊6例(6/11),其中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2例误诊为甲状腺瘤;甲状腺癌(29例)误诊为甲状腺瘤2例;桥 本病(1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甲状腺瘤(12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Graves病(3例)误诊为桥本病1例。结论:甲状 腺病变与正常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甲状腺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CT表现.结果 110例甲状腺癌,101例(92%)表现为低密度,86例(78%)密度不均匀,100例(91%)边缘模糊不规则; 71例(65%)出现钙化,其中细颗粒钙化37例(乳头状癌35例,髓样癌2例),混合性钙化26例;14例(13%)表现"囊内乳头状结节",其中10例"囊内钙化性结节";29例(26%)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21例(19%)出现瘤周"残圈"征; 44例(40%)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其中12例表现为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79例(72%)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8例出现淋巴结钙化(细颗粒钙化16例,混合性钙化2例).结论 甲状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对甲状腺肿物的定性、显示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方面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癌的CT诊断(附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分期及与肾盂癌的鉴别。方法:对3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行常规平扫及静脉闭注法增强CT,其中5例行动态CT扫描。观察其CT征象并分期。结果:典型肾癌表现为大小不等肾肿块,混杂密度占多数(16例),含高密度成分11例。增强后其实质及边缘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少见有囊性、脂性和致密性肿块及全肾受累者。根据Robson分法,Ⅰ~Ⅳ期各有9、12、7、7例。诊断正确率91%。结论:依据典型表现可准确诊断及分期,邻近肾盂及广泛浸润者宜与肾盂癌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病变(主要是胆囊癌)的CT误诊原因,以提高胆囊病变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7 例CT漏诊和误诊为胆囊癌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和误诊原因。结果:17例CT误、漏诊的胆囊病变中,12例为 原发性胆囊癌,CT误诊为其它病变;5例为其它病变,CT误诊为胆囊癌。误诊的原因:①早期胆囊病变CT上发现困难; ②CT扫描显示胆囊底部结构不满意,对此处病变易遗漏;③胆囊癌常合并存在胆囊结石及胆囊其它病变(胆囊萎缩、胆囊 积液等),当肿瘤组织较小时易被忽略;④晚期胆囊癌侵及肝脏时,不易与晚期肝癌侵犯胆囊相鉴别;⑤CT扫描间距过大 或增强效果不佳等技术因素也可造成误诊。结论:只要检查全面(增强与薄层扫描)、观察仔细,胆囊癌的CT误诊率应能 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