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与未施行预防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仅3.6%(2例)发生吻合口瘘,但无自觉症状;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未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76例患者中吻合口瘘发生率11.896(9例),分别予以横结肠造瘘、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营养支持与局部冲洗引流治疗后愈合;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15-60)天。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能够有效防治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术后护理对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低位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造瘘口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针对性进行并发症观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适合在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分析保护性回肠造口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佛 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54 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 者分为对照组(27 例,双吻合器手术治疗)与观察组(27 例,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 结果:观察组术后有 2 例吻合口瘘形成,有 1 例再次手术。对照组术后有 5 例吻合口瘘形成,有 3 例再次手术。观察组患 者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为 7.20 % 低于对照组的 18.31 %,且观察组患者再次手术率为 3.60 % 低于对照组的 11.1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术可降低吻合口瘘发生 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2 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 31 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 ISR 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比 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预后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 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术后 1 年内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 1 个月的肛门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术后 6 个月的最大静息压肛管、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便意感觉容量、直肠顺应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1),且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 ISR 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肛门 功能且短期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术后吻合口漏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吻合口漏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吻合口漏再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缩短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肠造瘘术后影响情况。方法:分析4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直肠癌患者护理措施不同分为普通护理组和特殊护理组各20例。结果:特殊护理组直肠癌患者术后造瘘口周围皮炎、造瘘口狭窄、造瘘口肠管坏死、造瘘口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特殊护理组直肠癌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差错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直肠癌患者肠造瘘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与术后系统护理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低位结肠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及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肠道造瘘口术及系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5);且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并在手术实施系统护理,能进一步提高低位结肠癌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3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不保留LCA手术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保留LCA手术方式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同时观察其并发症(吻合口漏、乙状结肠造瘘、游离脾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保留LCA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用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中低位直肠癌患者67例,结合患者手术意愿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管减压在预防直肠癌吻合口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50例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采用大口径肛管行肛管减压,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后不使用肛管减压。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吻合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给予大口径肛管减压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骶前双套管联合三腔管肠腔内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三腔管肠腔内引流,实验组采用骶前双套管联合三腔管肠腔内引流。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肛门功能和营养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肛门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及氮平衡值显著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前双套管联合三腔管肠腔内引流能有效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的发生,也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方法:研究时段: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将我院接收的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留置肛管作为分组依据,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均41例样本。实验组实施留置肛管预防术后吻合口漏,对照组不实施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相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手术患者实施留置肛管,对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二次手术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联合单纯新辅助化疗对Ⅲ期直肠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方案为5X5GY+5Fu;观察组采用中药扶正解毒汤联合单纯新辅助化疗,方案为5Fu+奥沙利铂+依利替康。观察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IFN-γCD_4~+和IL-4/CD_4~+的表达量,术后15天内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3个月复发率,以及CEA、CA19-9、VEGF、OPN等肿瘤标志物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IFN-γCD_4~+表达量均升高,IL-4/CD_4~+表达量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EGF、OPN、CEA和CA19-9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天内,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5例,发生率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均未见明确复发灶。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汤联合单纯新辅助化疗可使直肠癌患者机体抗肿瘤状态更佳,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且可能使肿瘤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心理活动、限制行为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心理活动、限制行为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分享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行横结肠造瘘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3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行横结肠造瘘术患者行总结和分析。结论:对于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显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及时行横结肠造瘘术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TSC系统结合内科胸腔镜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01-2019/06期间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三管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OTSC吻合夹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段外周血炎症指标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情况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72h、1w血液炎症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快,提示炎症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SC系统结合内科胸腔镜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二科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双吻合器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治疗,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和排便恢复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患者通过采用保护性回肠造口治疗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排气以及排便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行针对性护理措施的12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与2005年前未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的12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比较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评价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口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