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二尖瓣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10月~2012年6月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11例患者为微创组(A组),同期经标准胸骨正中切口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78例患者为传统组(B组).两组术者、年龄、性别、BMI、心功能NY-HA分级、LVEF、瓣膜病因、瓣膜病变等术前资料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LVEF、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度、切口长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死亡,无低心排综合征、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微刨组所有患者均未因手术问题扩大切口或改成正中切口;无术后出血再开胸.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LV、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均未见瓣周漏.所有患者伤口均I/甲愈合.两组术后再次开胸止血、新发房颤、肺炎、脑血管意外、伤口愈合不良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微创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传统组长(P均<0.05),术后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短(P均<0.05),术后引流量、用血量较传统组少(P均<0.05),切口长度较传统组短(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未出现感染.结论 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行微创瓣膜手术安全有效,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较标准胸骨正中切口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方法 40例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患儿,测定体外循环前后白细胞介素(IL)IL-6、IL-8、中性粒细胞及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的变化,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体外循环后IL-6、IL-8,中性粒细胞数,呼吸指数显著升高(P<0.05),肺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显著降低(P<0.01),IL-8与呼吸指数呈正相关(r=0.585,P<0.05);IL-6、IL-8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28,P<0.05;r=-0.697,P<0.01);IL-8与肺静态顺应性呈负相关(r=-0.413,P<0.01),肺组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体外循环能明显引起能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并且与IL-6、IL-8的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进行肺动脉持续灌注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0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肺灌注组(n=25)、对照组(n=25),肺灌注组在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予以肺动脉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进行二尖瓣常规置换术,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两组术前、结束CPB时、术后6 h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肺灌注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灌注组结束CPB时、术后6 h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出现肺损伤,进行肺动脉含氧血持续灌注可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变化,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浅低温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停跳组),每组20例,于6个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定静脉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NT-proBNP水平在术后2 h无明显升高(P>0.05),在术后6 h明显升高,并在术后24 h达到峰值.在术后6 h、24 h、48 h、72 h,停跳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不停跳组(P<0.05).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减轻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损伤,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方法,并对比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右胸微创小切口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M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且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腋下小切口手术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小切口组(n=50,行腋下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组(n=50,行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肺功能检测[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开放、单肺通气、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 0.05)。小切口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2.00%、4.00%,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4.00%、16.00%(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而小切口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个月,小切口组MVV、FVC、FEV1水平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引起的炎症反应较轻,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肺功能恢复较快,是治疗食管癌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7-10~2012-03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6~8 cm)第四肋间进胸,行右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部分体外循环,无须显露和阻断升主动脉。B组采用常规经右胸前外侧切口(12~18 cm)第四肋间进胸,显露并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两组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切口长度:A组(6.7±0.61)cm,B组(16.51±1.52)cm(P0.05);心脏血管手术时间:A组(74±12.00)min,B组(71±11.00)min(P0.05);体外循环时间:A组(58±13.30)min,B组(56±11.60)min(P0.05);出血量:A组(183±56)ml,B组(196±43)ml(P0.05);ICU停留时间:A组(36±8.5)h,B组(37±7.8)h(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2.3)d,B组(13±2.9)d(P0.05)。全组元伤口感染,元气栓栓塞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主动脉、股动脉和静脉损伤并发症,均恢复顺利。心功能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进一步缩小胸部切口的长度、减少创伤、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恢复快和切口美观的效果,为临床多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而且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滤对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行心内直视室间隔修补手术,年龄1~8岁,其中15例术前无肺动脉高压为一组(C),30例术前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随机分为两组(G1,G2),每组15例,其中一组(G1)体外循环中予以超滤.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后10 min(T0),体外循环后10 min(T1)、30 min(T2,术毕(T3),术后4 h(T4)的呼吸指数(RI)、气道平均压(Pmean)、胸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结果三组患儿呼吸指数在CPB后均升高,Pmean、CL及Raw均有不同程度改变,G2组高于C组及G1组,T1、T3、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程度最轻,超滤组变化程度小于非超滤组.结论超滤可减轻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压力控制通气(PCV)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组治疗前、治疗后2h和6h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的大小,同时比较两种模式对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PCV组治疗后2h和6h PIP、MPaw均显著低于VCV组(P<0.01).PCV组较VCV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与VCV组相比,血氧分压、心脏指数、肺动脉楔压和中心静脉压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PCV模式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支持较VCV模式更能显著降低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改善血气指标,有利于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5-06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后的5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产妇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腹部按摩,比较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术后不同时刻腹部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与术后4 h比较,术后8、12 h显著升高(P0.05),术后8 h后疼痛评分开始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与术后4 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24 h仍显著高于术后4 h(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0%、10.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按摩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缓解切口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中不同肺通气策略对呼吸功能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60例择期行微创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根据术中采用不同的单肺通气策略分为两组:容量控制性单肺通气组(60例)及保护性单肺通气+肺复张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进行单肺通气,容量控制性通气组采用传统容量控制性通气策略(6-8ml/kg);保护性肺通气组采用低潮气量(5 ml/kg)+5cm H2O PEEP肺通气+肺复张技术。记录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前、体外循环停用后15分钟、30分钟以及术后双肺通气四个时间点的气道峰压、气道阻力、胸肺顺应性,氧合指数,以及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容量控制性单肺通气组相比较, 保护性单肺通气+肺复张组患者在CPB及双肺通气时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1);CPB后15min、30min时肺顺应行明显增加,气道阻力、气道峰明显降低,(P<0.05),保护性单肺通气+肺复张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及延迟拔除气管导管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肺部感染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微创二尖瓣手术中采用低潮气量(5 ml/kg)+5cm H2O PEEP+肺复张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是安全可行的,不仅可明显提高肺顺应性,降低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商学谦  李简  林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150-4151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0年1~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行保护神经胸部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口胸肺切除术.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与传统切口胸肺切除术相比,保护神经的胸部小切口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短期内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小切口髋关节前外侧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其中38例采用改良小切口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观察组),38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对照组),记录并比较治疗一般资料.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1,3,6,12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手术一般资料方面,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资料方面,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相比,改良小切口髋关节前外侧入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符合现代外科微创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将同期于我院施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行保留部分二尖瓣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对照组则行常规二尖瓣置换术(不保留二尖瓣结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带机时间;分别于术前3 d和术后2个月用心脏彩超检测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均无术后死亡,对照组1例术后6 h出现急性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清除积血,术后18 d痊愈出院;两组均随访1~3 a,无晚期死亡;观察组和对照组带机时间分别为(16.5±6.8)、(26.4±9.5)h,P<0.05;观察组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S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对照组.认为保留部分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更有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与七氟烷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麻醉时间,术前、术后3 h和术后6 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麻醉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 h 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6 h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术后6 h MMSE评分较术前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 h和术后6 h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T1)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较麻醉诱导前(T0)明显降低,而平均动脉压(MAP)较T0时刻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T1、插管时(T2)和拔管后(T3)DBP和SB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二尖瓣置换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81例临床数据资料,按照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40例),行右胸微MVR,常规开胸组(41例),行常规正中开胸MVR;对比分析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参数。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5. 27±1. 23) cm、术中输血量(1. 74±0. 27) U、术后引流量(205. 84±10. 36) m L、ICU时间(16. 38±5. 45)d、住院时间(8. 16±2. 25) d明显小于开胸组(18. 12±3. 54) cm,(3. 22±1. 35) U,(412. 28±20. 57) m L,(23. 26±6. 24) d,(12. 27±3. 52) d(P<0. 05)。小切口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χ~2=43. 976,P=0. 000)。小切口组(10. 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46. 3%,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超声心动参数均明显好转(P<0. 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MVR中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低且并发症少,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科治疗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5例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其中≥70岁75例,<70岁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08例行非体外循环CABG;107例行体外循环CABG,其中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11例,二尖瓣置换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室壁瘤切除术18例.≥70岁组有2例同期行肿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一般情况、并存疾病、围手术期情况和转归情况. 结果 ≥70岁组和<70岁组比较,手术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组分别为17.3%和7.1%(P<0.05),不稳定心绞痛分别为91.4%和78.7%(P<0.01).吻合动脉桥数分别为(1.1±0.5)支和(0.9±0.5)支(P<0.01)应用大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分别为12.0%和4.3%(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3%和28.6%(P<0.01),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3%(P<0.05),伤口感染分别为7例和1例(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4.2±21.5)d和(17.5±7.4)d(P<0.01);两组病死率(分别为5.3%和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安全、有效,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对单肺通气(OLV)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55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传统单肺通气组,n=27例)和B组(保护性单肺通气组,n=28例)。分别在双肺通气30min(T1)、单肺通气60 min(T2)和气管拔管后2h(T3)时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T)等呼吸动力学指标,并在各时点检测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动脉血气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IL-8)表达水平。结果两组在T2、T3时PaO_2较T1时明显降低(P0.05),且A组降低较B组更为显著(P0.05),A组T2、T3时PaCO_2较T1时和B组同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T2时CT较T1时明显降低(P0.05),而Ppeak、Raw明显升高,且A组升高或降低较B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T2、T3时IL-6、IL-8表达水平较T1时明显升高,且A组升高较B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降低单肺通气时气道压力及阻力,增加胸肺顺应性,减少OLV期间及术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明显减轻肺组织的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术后切口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术前准备及术后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前12 h将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共用6d.观察两组腹部切口水肿程度及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的变化.结果 术后6d,观察组切口无水肿9例、对照组4例,两组切口水肿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