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济南市风疹的流行情况,为有效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和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包括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及主动搜索等资料,分析济南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998—2006年全市经麻疹专报系统报告风疹病例16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2/10万;发病以春季为主,占75.39%(1250/1658);发病呈高度聚集状态,济阳县、章丘市和历下区发病数占53.62%(889/1658);暴发病例占73.10%(1212/1658);学龄儿童(9—16岁)发病占85.16%(1412/1658)。结论今后应加强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监测工作质量,以降低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1-2005年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及主动搜索等资料,分析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潍坊市2001-2005年报告风疹129例,年平均发病率3.04/10万,春季发病占80.62%,发病呈高度聚集状态,暴发病例占80.62%,9~17岁人群占75.97%。结论2001-2005年潍坊市风疹病例主要发生于暴发疫情,暴发全部来自学校,暴发病例绝大多数未接种过风疹疫苗或接种史不详,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造成风疹暴发的根本原因;今后应加强在校学生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学校疫情监测,以减少风疹疫情。  相似文献   

3.
潍坊市2002——2006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及主动搜索等资料,分析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潍坊市2002—2006年报告风疹129例,年平均发病率3.04/10万,春季发病占80.62%,发病呈高度聚集状态,暴发病例占80.62%,9-17岁人群占75.97%。结论暴发来自学校,今后应加强在校学生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学校疫情监测,以减少风疹暴发。  相似文献   

4.
2002年-2006年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及主动搜索等资料,分析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潍坊市2002年-2006年报告风疹129例,年平均发病率3.04/10万,春季发病占80.62%,发病呈高度聚集状态,暴发病例占80.62%,9岁~17岁人群占75.97%。结论暴发来自学校,今后应加强在校学生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学校疫情监测,以减少风疹暴发。  相似文献   

5.
唐莹  王凤双  肖雷  吴殚  冯冉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99-210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6—2010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检测信息系统收集预防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等资料,采取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法分析顺义区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顺义区2006—2010年风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55/10万、14.82/10万、15.08/10万、1.32/10万和30.72/10万。学校及托幼机构风疹病例数分别占80.00%、53.91%、41.88%、18.18%和38.67%。7起暴发及突发疫情中6起发生于学校,123例暴发病例中105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学校是风疹防控的重点,今后应加强在校学生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学校疫情监测,以降低风疹发病,预防控制风疹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4-2014年四川省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风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川省2004-2014年风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省共报告风疹病例29551例,年发病率在0.39/10万~6.45/10万之间;全省21个市州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组以15岁以下人群居多,占病例总数的82.26%;4-6月份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的63.55%;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65起,发生场所为学校和幼托机构,其中农村小学最多。结论风疹发病15岁以下人群应做好适龄儿童及孕前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加强疫情监测和学校、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7.
北海市两次风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海市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北海市1995年11月中旬至1996年底及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两次风疹流行现场和实验室监测资料,对该市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影响情况作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两次风疹流行报告风疹病例共706例,首次流行发病率11.18/10万,临床误诊为麻疹46.2%;第二次流行发病率36.8/10万,临床误诊为麻疹3.9%;5-19岁人群发病占83.7%,暴发病例占24.5%。结论提高病例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测,是减少误诊、漏诊以确保实施正确的防治措施的关健;必须加强风疹的监测和对中、小学学生的免疫接种工作,以减少发病和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济南市1998-2006年风疹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风疹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预防和控制风疹爆发和流行。方法根据济南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风疹监测系统资料,对1998-2006年风疹爆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济南市1998-2006年报告风疹爆发疫情74起、1212例,占全部风疹病例数的73.10%(1212/1658)。爆发疫情中本市人口病例占94.14%(1141/1212);中学爆发疫情43起,占爆发总起数的58.11%;5-14、15-19、20-29岁病例分别占50.50%、45.21%、3.80%。爆发疫情病例中有风疹减毒活疫苗(Rub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me,RubV)免疫史的仅占0.49%,无RubV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93.65%和5.86%。结论预防和控制风疹爆发的重点在5-19岁人群。高质量的RubV常规预防接种是减少风疹发病,控制风疹爆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2004~2006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4~2006年风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5/10万、1.95/10万、2.84/10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15岁儿童风疹病例数分别占2004~2006年总病例数的78.70%、75.34%、66.66%,15~35岁人群风疹病例构成比从2004年的19.08%增加到2006年的31.34%。结论应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控制风疹策略,合理使用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控制风疹爆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吉林省实施扩大免疫前后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实施扩大免疫前(2004-2008年)风疹发病率波动在1.26/10万~36.66/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9.79/10万;扩大免疫后(2009-2013年)发病率波动在1.84/10万~5.61/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3.76/10万,扩大免疫后较扩大免疫前平均发病率下降了61.58%;每年的4-6月为风疹发病高峰期,4~5年为1个发病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各地区均有风疹病例报告,扩大免疫前平均发病率最高的为长春市(15.83/10)万,扩大免疫后平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8.83/10)万。风疹发病15岁人群发病约占病例总数的47.49%,15~24岁人群发病约占病例总数的44.24%,25~34岁人群发病约占病例总数的6.12%,扩大免疫后较扩大免疫前平均发病率5岁上升19.74%,5~9岁为下降40.25%、10~14岁下降60.85%、15~19岁下降72.58%、20~24岁下降79.89%。扩大免疫前后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风疹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83.15%和78.33%。结论吉林省实施扩大免疫后,风疹发病大幅下降;风疹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通过摸底调查及查验接种证等方式,开展重点人群的含风疹成分疫苗(RCV)接种,不断提高适龄儿童RC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对高中及大学新入学学生及育龄期妇女开展RCV查漏补种工作,以降低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济南市风疹流行特征,探索防治策略。[方法]对济南市2000~2010年风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0年累计风疹发病2 062例,年均发病率为3.67/10万。2000~2010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0.11、1.28、9.72、3.83、0.10、0.17、14.64、0.87、2.22、1.32、0.52。2000~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济阳县为7.64,商河县为0.45,历下区为5.07,市中区为2.83,槐荫区为4.12,天桥区为4.74,历城区为1.59,长清区为2.52,章丘市为2.16,平阴县为2.57;男性为5.38,女性为2.74;0~4岁为3.14,5~9岁为3.11,10~14岁为20.80,15~19岁为20.41,20~29岁为2.23,30~39岁为0.48,≥40岁为0.05。2 062例病人中,2~6月发病的占94.91%。2004~2010年的1 207例病例中,无风疹疫苗免疫史的占45.90%,有免疫史的占4.56%,免疫史不详的占49.54%。2000~2010年累计发生风疹暴发疫情75起,发病1 216例,占发病总数的58.97%。其中,2002年17起、发病506例,2006年35起、525例;发生在中学的37起,发病707例;章丘市5起,发病210例;每起发病2~9例的占64.47%,10~29例的占23.68%。[结论]济南市风疹疫情较为严重,暴发疫情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一种快速检测抗风疹病毒抗体的诊断方法,了解放射工作人员风疹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改良的间接ELISA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检测。结果 济南地区514名放射工作人员中90.47%对风疹病毒具有抵抗力,6.42%为易感者,2.33%为原发感染,0.78%为再次感染风疹病毒。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风疹抗体还存在一定的免疫空白,建议对他们开展疫苗免疫,消除风疹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9 - 2018年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9 - 2018年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9 - 2018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0 301例,以隐性梅毒为主(51.18%);年均发病率为14.81/10万,由2009年的9.2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7.86/10万,时间上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 397.935,P<0.01);男女性别比为1.12︰1;20~49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发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4.24%和21.12%,呈典型的“双峰分布”特点;职业分布主要以家务及待业(32.68%)、农民(17.42%)、商业服务(10.64%)、离退人员(10.57%)和工人(7.48%)为主;各区县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天桥区(31.36/10万)、槐荫区(29.52/10万)、市中区(21.23/10万)。结论 济南市梅毒疫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需继续做好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筛查和监测,对梅毒患者采取规范化诊疗服务,进一步遏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济南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2008-2017年水痘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济南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36754例,年均发病率为54.4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687.18,P<0.01)。所辖的10个区县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城区高于农村,年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市中区、历城区,发病数占全市80.40%。各月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和4月-6月,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6∶1。病例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发病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039.99,P<0.01),职业构成主要为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全市共报告突发疫情23起,均发生在学校。10年间水痘疫苗接种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期水痘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两者存在负相关(r=-0.66)。结论 基于济南市水痘流行特征,建议将水痘2剂次免疫策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5.
2006—2008年吉林省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林省2006—2008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风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6—2008年风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2006—2008年风疹总发病率为1.2592/10万-36.6594/10万;3—6月为发病高峰。2006—2008年≤20岁少年儿童发病率为56.6847/10万-1226.4285/10万;2006—2008年发病率以10~20岁青少年发病率为最高,发病率10.2964/10万-387.5785/10万。结论应制定控制风疹规划和免疫策略,以降低风疹发病率。重点应对易感人群采取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或含其成分的联合疫苗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南市水痘的流行特征,指导水痘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方法]对2008~2010年济南市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济南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12802例,年均发病率为69.32/10万。2008~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74.48/10万、71.16/10万、62.35/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为120.08/10万,郊县为41.15/10万(P<0.01);男性为77.05/10万,女性为61.37/10万(P<0.01);<5岁为259.84/10万,5~9岁为504.99/10万,10~14岁为192.10/10万,>15岁为21.83/10万(P<0.01)。4~6月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41.45%。2008~2010年全市合计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涉及12094人,合计发病328例,平均罹患率为2.71%。[结论]济南市水痘发病率较高,4~6月为发病高峰期,5~9岁发病率最高;学校、托幼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1951-200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济南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细菌性痢疾流行、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1951-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和防治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50余年间共发病485 333例,人群分布分析病例数少于总发病,系因文革期间资料不完整所致.结果 50多年来,济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平均发病率为283.10/10万,各年代间发病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P<0.05).期间出现4次大的流行高峰,发病率均在1000/10万左右;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20岁~、30岁~3个年龄段;工人占30.31%,散居儿童占22.71%,农民占17.90%;发病集中于7-9月,占71.57%,8月为发病高峰;市区发病率最高为550.94/10万.结论 经过几代卫生疾病控制人员的努力,济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已控制在较低发病水平.今后除继续做好城区的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外,应进一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防治管理工作;F2a菌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9 - 2015年济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方法 利用济南市2009 - 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疾病流行特征;利用SatScan9.4的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疾病时间、空间聚集性;使用ArcGis 10.2软件完成地图绘制及扫描统计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结果 2009 - 2015年济南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73 703例,年均发病率为156.70/10万,发病水平逐年增长;累计报告重症病例11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16%。病例主要分布在0~5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7.63%;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59.71%。全市范围内各县(市)区均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年均发病率为20.35/10万至392.23/10万;历城区、槐荫区、市中区和天桥区是该病最主要的高发地区,报告病例数占全市病例的61.86%;发病高峰期出现在5 - 8月。部分乡镇/街道存在时空聚集性。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l6)分别占43.49%和37.07%。结论 济南市各(县)市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度流行状态, 0~5岁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市区流行强度高于周边县市,优势病原每年更迭,EV7l、CoxAl6和其他肠道病毒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9.
许华茹  赵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419-3422
目的 了解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 - 2015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16例,死亡21例,年均发病率为 0.33/10万,病死率为18.10%。发病集中在章丘市(54例)、历城区(25例)和长清区(16例)。5 - 9月发病106例,占91.38%。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为1.32∶1;55~74岁年龄段发病88例,占75.86%;农民发病104例,占89.66%。发热为所有病例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食欲减退(99.12%)、乏力(85.84%)、全身酸痛(55.75%)和畏寒(51.33%)等非特异性症状。81.42%的病例居住在丘陵或山区,82.30%的病例有2周内户外活动史,67.26%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63.72%的病例自述居住地有蜱。死亡病例在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呕血和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3个问题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章丘市是我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的重点地区,应加强对居住在丘陵地区的农村人口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2008~2010年济南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济南市麻疹发病情况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08~2010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辖区内送检的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分别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3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送检血清2 152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 345份,阳性检出率为62.50%(P<0.01);风疹IgM抗体阳性171份,阳性检出率为7.95%(P<0.05)。2008年为麻疹的高发年份,≤1岁和20~39岁年龄组麻疹检出率高。[结论]3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岁和20~39岁两组人群正逐步成为麻疹发病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