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政彪  陈芬 《海峡药学》1998,10(2):29-29
花粉是诸多致敏原中主要的致敏物质。从花粉中提取的活性抗原,主要用于变态反应特异性诊断和脱敏应用,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首推皮肤试验,其方法是取1:100原液按0.1~0.2ml进行皮试,15~20min观察结果,脱敏液的配制则根据皮试阳性的强度选择适当的浓度进行脱敏治疗。笔者于1992年开始进行变应原制剂的研制工作,并批量生产具有地区特色的花粉系列产品,经省内医疗单位临床验证表明,本品在鉴别诊断与减敏效果相比较结果是一致的。本文着重探讨花粉原料的鉴别、采集及制备方法。1花粉的鉴别采集植物花粉时,首先必须认识植物,了解植物…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486例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 《哈尔滨医药》2005,25(2):11-12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脱敏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486例典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25种吸入物变应原及24种食物变应原皮试。结果吸入物变应原中阳性牟高的依次为:螨、屋尘、蚕丝、蟑螂、松树花粉、藜科花粉等;食物变应原中阳性牟高的依次为:虾、螃蟹、海鱼、韭莱、芒果、芜萎等,并对吸入物阳性者162例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有效率为78.40%。结论查找致敏原,针对致敏原去除,特异性脱敏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静  刘廷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47-3248
目的 了解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情况及脱敏治疗效果. 方法 对196例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及食物变应原皮试,并对二者均阳性者176例进行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 结果 吸入组中尘螨、花粉、真菌为主要致病过敏源;食物组中羊肉、虾、蟹为主要致病过敏源;脱敏治疗有效率:慢性荨麻疹83.3%,湿疹76.8%,过敏性鼻炎80.8%. 结论 尘螨、真菌、虾、蟹、羊肉为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敏原;脱敏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美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78-2878
螨是一种在显微镜下才可看见的生物,它们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黑暗的环境中,温度20-30℃,相对湿度60%~80%是它们最适宜的生存条件。螨是世界性分布的,具有较强致敏性的致敏原,在全世界尘螨引起的变态反应困扰了数百万人,终年影响患者,并引起鼻(结膜)炎,哮喘,以及异位性皮炎等严重症状。尘螨浸液皮试阳性率占总皮试阳性率的70%以上,脱敏疗效可达90%。应用变应原脱敏是一种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诊断明确时,有效脱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季节性偏头痛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并寻找相关致敏原。方法用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的15种吸入性过敏原和美国DPC液相酶联免疫试验对已确诊的100例季节性、80例非季节性偏头痛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试及IgE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季节性偏头痛组主要致敏原为夏秋花粉、早春花粉、豚草花粉、蒿属花粉,过敏原皮试阳性率94%,与非季节性偏头痛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总IgE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季节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为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临床上对患者行过敏原皮试及IgE检测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并为脱敏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用药教育的需求点及其影响因素,制订针对不同人群的HSP药学服务方案。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016年6―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HSP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共15个指标的横断面调查,了解不同人群对HSP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对HSP药学服务的需求点;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需要分别进行个体化HSP药学服务的人群。结果:被调查的所有家长均认为药师进行出院指导对患儿用药非常有帮助;家长对患儿激素的减量方法和胃肠黏膜保护剂的用法用量知晓率极低;对于大部分指标,来自城市的家长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长较农村家长及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知晓情况好;来自农村的家长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认为患儿存在家庭服药困难的人数占比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患儿家长来源于城市还是农村及受教育程度是部分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城市和农村两类家长人群,制订侧重点不同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案,为HSP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全面的用药指导,提高院外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粉尘螨脂质体,并探讨其对粉尘螨(抗原)致敏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了解粉尘螨脂质体脱敏效果及机制。方法:用粉尘螨(抗原)致敏BALB c小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粉尘螨脂质体,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总IgG、总IgE、螨特异性IgG (sIgG)、螨特异性IgE (sIgE)滴度及IL 4、IFN γ水平。结果:致敏组小鼠血清总IgE、sIgE、总IgG、sIgG滴度及IL 4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 <0 .0 1) ,IFN γ水平显著下降(P <0 .0 1)。皮下注射粉尘螨脂质体后,小(1μg·g-1体重)、中(3μg·g-1体重)、大(9μg·g-1体重)剂量组小鼠血清IL 4水平较致敏组下降,IFN γ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近(P>.0 5 )。总IgE、sIgE均显著下降,并以小剂量组下降最明显,与正常组相近,但中、大剂量组仍未下降至正常水平;小、中剂量组IgG及sIgG滴度与致敏组相比显著升高,尤以小剂量组升高最明显,而大剂量组与致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仍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结论:所制备的粉尘螨脂质体可以对粉尘螨致敏小鼠产生脱敏作用,其中以小剂量组脱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季节性偏头痛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并寻找相关致敏原。方法用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的15种吸入性过敏原和美国DPC液相酶联免疫试验对已确诊的100例季节性、80例非季节性偏头痛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试及IgE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季节性偏头痛组主要致敏原为夏秋花粉、早春花粉、豚草花粉、蒿属花粉,过敏原皮试阳性率94%,与非季节性偏头痛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总IgE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季节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为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临床上对患者行过敏原皮试及IgE检测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并为脱敏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TAT皮试结果出现较多假阳性患者的探讨.方法 采用传统与改良后的两种不同皮试判断方法进行临床实验对照,整理和分析300例患者皮试局部反应数据,观察两组数据值有无差异.结果 通过对照实验,改良后B组的阳性率明显降低,对照组阳性率较高.结论 TAT皮试判断方法应该从多方面排除假阳性的机率,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患者脱敏注射的痛苦和减少TIG昂贵的药费负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我科门诊600例支气管哮喘,吸入组皮肤试验,阳性率最高是室内尘土,占59.67%;其次为螨(53.67%)。并对4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阳性率迭79.5%。变应原明确的462人经特异性脱敏治疗,有效率达90%;而138例皮试阴性患者给予综合抗原治疗,有效率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花粉症是由植物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患。每逢杨花季节,空气中花粉散布较多,病人接触致敏花粉后,可立即引起过敏反应。我们随机抽样,对49例花粉症患者进行皮试及特异性脱敏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49例花粉症患者中,男27名、女22名。发病年龄11~52岁。病程最长者29yr、最短者8mo。皮肤试验:选择地面与空中常见的植物花粉制成皮试液,对患者进行皮试、并做阴性对照,标准分五级(+++、++、+、±、-)。治疗方法与结果:用患者过敏原物质制成各种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给病人反复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和分析结核病在本县中小学生中的流行情况,把感染者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个群体。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普查的方法,具体根据结核菌素皮试结果,对本县中小学生结核病感染或患病情况进行筛检,根据调查结果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性和治疗性处理。结果本次对全县15个乡(镇)314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结核病普查普治,OT试验阳性率18.25%,强阳性率为4.23%;男女生强阳性率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u=15.07,P<0.01);城镇中小学生和乡村中小学生强阳性率二者差异有显著性(u=2.35,P<0.05);小学学生、初中学生及高中(包括职专和中专)学生强阳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427,P<0.01);对3241名强阳性者全部进行X线胸部透视,结果表明感染率高,而患病率低。结论本次调查说明感染率高而患病率低,感染率女生高于男生,乡村高于城镇,且随学习阶段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3.
变应原皮试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诊断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内变应原皮试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单价花粉变应原浸液对80例变应性鼻炎(AR)花粉症患者作过敏原皮试检查;同时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含量的测定。结果 80例花粉变应原皮试阳性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明显异常,两种检查方法的总阳性率81、4%~66.7%,阳性一致率95.0%~77.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抗原特异性高度一致,对AR病因诊断、减敏治疗中变应原种类的选择及预防等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标准筛选系列抗原常规斑贴试验 (简称斑试 :PT)在皮炎及湿疹疾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用由北京医科大学研制的“标准筛选抗原系列斑试盒”,对拟诊为变应性皮肤病类患者 6 7例进行了临床应用。结果 :接触性皮炎阳性率 6 3.0 4 % ,湿疹 2 7.2 7% ,湿疹与接触性皮炎斑试总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标准筛选系列抗原对确定接触性皮炎致敏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血清IgE(sIgE)与抗原皮试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选取尘瞒(dustrnite)、苋(Pigweed)、蟑螂(cockroach)、蛾(moth)、蚕丝(Silk)、蜜蜂(bee)、虾(shrimp)、蟹(crab)等8种常见致敏原进行皮试和血清sIgE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尸值。结果在8种致敏原中,皮试及sIgE的阳性符合率相近,其尸值均大于0.05,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说明,致敏原的皮内试验在过敏性疾病的诊疗中,是一种可靠的、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感染.该药对人体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直接抽取原液0.1ml配制皮试液,皮试后阳性率高.对此,护理学者就TAT皮试液浓度、剂量、皮试部位、脱敏注射方法、皮试结果判断等问题进行了临床研究,寻求一种能够降低阳性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血清IgE(SIgE)与抗原皮试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选取尘瞒(dust rnite)、苋(pigweed)、蟑螂(cockroach)、蛾(moth)、蚕丝(silk)、蜜蜂(bee),虾(shrimp)、蟹(crab)等8种常见致敏原进行皮试和血清SIgE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尸值.结果 在8种致敏原中,皮试及sIgE的阳性符合率相近,其尸值均大于0.05,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说明,致敏原的皮内试验在过敏性疾病的诊疗中,是一种可靠的、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来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调查问卷以及过敏原检测,分析当地常见的过敏原以及发病情况,探讨过敏性鼻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用于指导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用致敏原皮肤试验法对该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该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试阳性率较高的吸入性致敏原主要为尘螨64.29%、室内灰尘50.65%、马尾松花粉50.22%、春季花粉45.24%、霉菌42.21%等。结论该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试阳性率较高的吸入性致敏原主要为尘螨、室内灰尘、马尾松花粉、春季花粉、霉菌等。  相似文献   

19.
TAT预防破伤风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AT系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扰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据我院多年临床观察,应用TAT的患者所出现的阳性率甚高,皮试阳性者均采取脱敏注射法。即使用脱敏法仍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性。据统计我院临床应用TAT的过敏率在5%以上;采取脱敏法注射者已占50%。《中国药典》规定TAT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但临床证明患者用后仍有人感染上破伤风。由于TAT的半衰期为5~6d,最短10~14h[fi,而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7~sd或更长。刁,所以在潜伏期内TAT已失去有效血液浓度,对…  相似文献   

20.
陈国蓉  郑春香 《海峡药学》2011,23(4):215-216
目的比较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的过敏反应。方法将578例开放性外伤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TAT组326例,皮试阴性直接注射者155例,皮试阳性脱敏注射者171例;TIG组252例。结果 TAT皮试阳性率52.5%,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者过敏率5.81%,TAT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过敏率6.43%,TIG组无过敏者。结论注射TAT过敏反应者较多,注射TIG过敏反应者极少。用TIG替代TAT,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