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癌的微淋巴管密度(LVD)与直肠癌远端扩散(DIS)长度的关系,探讨LVD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时对决定远端切除长度的价值.方法 92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DIS,利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LVD,分析LVD与DIS及直肠癌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44例(47.8%)患者有DIS,为(0.31±0.09)cm;其中有23例(52.3%)淋巴管内癌栓.癌缘LVD明显高于癌内,DIS组明显高于无DIS组.相关分析显示,DIS组中,癌缘LVD与DIS呈正相关(r=0.755,P<0.01);当癌缘LVD超过38时,DIS均超过1 cm.LYD还与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淋巴浸润有关.结论 淋巴管内癌栓是直肠癌DIS的主要形式,LVD与DIS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决定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远端切除长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的微淋巴管密度(LVD)与直肠癌远端扩散(DIS)长度的关系,探讨LVD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时对决定远端切除长度的价值。方法92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DIS,利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LVD,分析LVD与DIS及直肠癌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结果44例(47.8%)患者有DIS,为(0.31±0.09)cm;其中有23例(52.3%)淋巴管内癌栓。癌缘LVD明显高于癌内,DIS组明显高于无DIS组。相关分析显示,DIS组中,癌缘LVD与DIS呈正相关(r=0.755,P〈0.01);当癌缘LVD超过38时,DIS均超过1cm。LVD还与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淋巴浸润有关。结论淋巴管内癌栓是直肠癌DIS的主要形式.LVD与DIS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决定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远端切除长度。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与直肠癌术后的转移、复发、肛门的保留关系密切,一直是专业人员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远端壁内扩散时肠管的处理和肠管长度的研究 1.处理肠管的方法 一般分横切与纵切两种。 (1)横切:将手术室切下的标本洗净,在肿瘤对侧沿肠管纵轴切开,按其自然长度平铺在软木板上,大头钉固定,然后将标本连同木板浸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一定时间。取出标本,从肿瘤下缘平行横切5~10刀,相邻切线间距离0.5cm。每横条如过长,则纵切两刀将其三等分。这样,每例标本至少切成15~30块,将组织块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制成切片在镜下观察。如发现有远端壁内扩散,再向远处多切或细切。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例直肠癌切除标本,远端壁内扩散为21例,其中19例扩散距离〈1cm。其与癌的大体类型、大小、组织类类型和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不同程度的关系。据此,考虚标本固定的因素,对中低位直肠远端切除长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研究直肠癌远端肠壁内浸润情况,为直肠癌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标本整体平铺用溶脂法处理后,从肿瘤下极开始每隔0.5cm切取肠壁一块,显微镜下观察肿瘤远端肠壁浸润情况。结果 60例标本中有11例发现肿瘤向远端正常肠壁浸润,浸润阳性率为18.3%。其中浸润≤0.5cm者5例,〉0、5cm而≤1.0cm者2例,〉1.0cm而≤1.5cm者4例。浸润距离最远者为1.5cm共2例。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与肿瘤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无关。结论 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最远距离为1.5cm,根治手术时肿瘤远端肠壁切除不应少于1.5cm,对于癌肿分化差、浸润较深的病例,术中更应严格遵循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对微血管计数(MVD)的影响。方法 对34例直肠癌患者介入化疗前后的肿瘤组织进行VEGF表达测定,并行MVD计数。结果 介入化疗及介入化疗后4-5周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21/34)和32.4%(11/34)(P<0.01),治疗后MVD计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介入化疗降低直肠癌组织VEGF的表达,减少MVD计数,介入化疗可能调节直肠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胆系恶性肿瘤VEGF,bFGF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微血管 (microvessel,MV)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ABC免疫组化法对 40例胆囊癌和 42例胆管癌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检测MV、VEGF和bFGF。结果  40例胆囊癌MV定量为 (6 6± 2 7)个 /HP ,VEGF、bFGF阳性率分别5 0 % (2 0 / 40 )和 5 3% (2 1/ 40 ) ;42例胆管癌MV定量为 (75± 19)个 /HP ,VEGF、bFGF阳性率分别为 5 5 %(2 3/ 42 )和 5 7% (2 4/ 42 )。高分化和未转移胆囊癌MV定量及VEGF、bFGF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5 0± 2 4)vs.(89± 2 6 ) ,P <0 0 1;39%vs.6 7% ,P >0 0 5 ;39%vs.76 % ,P <0 0 5〕和转移癌〔(4 8± 9)vs.(86± 30 ) ,P <0 0 1;32 %vs .72 % ,P <0 0 5 ;36 %vs.72 % ,P <0 0 5〕 ;高分化和未转移胆管癌MV定量及VEGF、bFGF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分化癌〔(6 6± 15 )vs .(86± 2 3) ,P <0 0 5 ;41%vs.86 % ,P <0 0 5 ;35 %vs .76 % ,P <0 0 5〕和转移癌〔(6 3± 17)vs.(90± 15 ) ,P <0 0 1;40 %vs.76 % ,P <0 0 5 ,44 %vs .76 % ,P <0 0 5〕。VEGF( )、或bFGF( )或VEGF( )bFGF( )的胆囊癌和胆管癌MV定量明显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中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胆囊癌组织中两种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计数(MVC)的关系和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胆囊癌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 49例。其中男 2 4例 ,女 2 5例 ;男性年龄 (62 .0± 9.8)岁 ,女性年龄(5 4.5± 9.3 )岁。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 ,其中乳头状腺癌 6例 ,占 12 .2 % ,其余 43例腺癌的分化程度为 :高分化 16例 (3 2 .7% ) ,中分化 17例 (3 4.7% ) ,低…  相似文献   

9.
胆管癌微血管计数和VEGF及MMP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胆管癌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胆管癌及8例正常肝外胆管组织的MVD,VEGF和MMP2表达。结果:(1)胆管癌组织MVD值,VEGF,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2)胆管癌组织MVD,VEGF,MMP2的表达强度与胆管癌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VD增高提示胆管癌转移侵袭潜能增加,VEGF,MMP2可能作为预测胆管癌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Ⅳ期直肠癌原发瘤手术治疗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 3例Ⅳ期直肠癌原发瘤手术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 3例患者一般状况按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标准均为 1分 ,17例 (32 % )患者仅行手术治疗 ,36例患者接受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 14个月 ,4 7例患者术后 1年内肿瘤相关症状得到缓解 ;中位生存时间为 16个月 ,2年总生存率为2 4 % ;多因素分析术后化疗与生存相关 (P =0 0 4 6 )。结论Ⅳ期直肠癌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全身状况良好、转移负荷较小及肝脏无明显受损患者 ,应争取手术切除并给予有效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肖毅 《腹部外科》2014,27(4):236-238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模式在结直肠外科工作中不断地更新,主要体现在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转变、手术方式的涌现等方面;距肛缘5 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治疗又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新观点,分析检查、治疗手段的优劣,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阐述低位直肠癌的诊治规范,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适应证、方法及术后排尿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对18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前切除术。于术前、术后1周对比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并了解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后排尿正常,尿动力学检查指标良好,性功能存在。结论 对60岁以下,Dukes C期以前的男性患者,在实施直肠前切除术的同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其排尿和性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4.
Yu JC  Ge JN  Tang Y  Wu JX  Xiao G  Yu B  Yu CZ  Wang Y  Liang B  Kang WM  Yang H  Zheng CX  Wang WY  Ma ZQ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53-56
目的 明确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及其治疗现状.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市8家综合医院明确诊断为胃、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患者共262例,检测术前、术后7 d空腹静脉血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 在131例胃癌患者中,手术前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为36.6%,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52.1%,其中贫血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无贫血患者年龄[(62±11)岁比(57±12)岁,P<0.05];手术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升至72.6%,明显高于术前(P<0.05).131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为37.4%,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61.2%,其中45%贫血患者结肠肿瘤部位为右半结肠癌;手术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76.7%,P<0.05).消化道肿瘤性贫血的术前治疗率为10.3%,术后治疗率为22.7%,半数以上的肿瘤性贫血患者接受了输血治疗.结论 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中缺铁性贫血及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高,主要病因为缺铁性贫血.老年患者、右半结肠癌患者中贫血发生率高.贫血患者接受治疗比例较低,需要建立系统的肿瘤性贫血治疗规范.
Abstract: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cancer-related anemia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 North of China.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262 in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astric or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eight general hospitals in Beijing from August 2009 to December 2009 was performed. The blood samples were took on the day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seventh day after operation for the tests of hemoglobin, serum iron and ferritin. The morbidity of cancer-related anemia and IDA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was also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morbidity of cancer-related anemia was 36. 6% in 131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the morbidity of IDA was 52. 1%. The mean age of the anemic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ases without anemia[(62 ± 11 ) yrs vs. (57 ± 12) yrs, P < 0. 05];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f IDA increased to 72. 6% ( P < 0. 05 ). In the 131 cas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he preoperative incidence of cancer-related anemia and IDA was 37. 4% and 61.2%, respectively. About 45% of the cases with anemia had a tumor in the right colon.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ID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surgery ( 76. 7%, P < 0. 05 ). Only 10. 3% of the anemic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halybeate therapy before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the proportion was 22. 7% after the operation. More than 50% of anemic patient received blood transfusion. Conclusions Cancer-related anemia is a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nd anemia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elder and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tumor. The treatment to cancer-related anemia is insufficient and a systematic therapy is needed to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以其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结直肠外科手术的主要方式。然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规范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临床医师除了掌握规范的手术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直肠癌诊治中涉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首先是重视术前肿瘤的临床分期;其次要重视直肠系膜的解剖学概念,了解直肠癌相关的神经保护,功能保留;第三要熟悉直肠癌根治中的基本概念;第四要重视直肠癌外科手术领域的观念更新;最后要注重开放手术技能的训练。临床医师应该站在医学的最前沿,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用最先进的理念,精湛的技艺,完美的治疗,为直肠癌患者提供高水准的医疗照顾。  相似文献   

16.
低位早期直肠癌经肛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位早期直肠癌经肛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间21例直肠癌行经肛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均行经肛门切除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术后所有病例均接受放疗;5年生存率为90.5%,无复发病人。结论经肛切除术是目前早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局部切除术5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75-2000年间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局部切除术式包括经肛局部切除44例、经骶局部切除6例、经肛门括约肌局部切除2例及经阴道局部切除2例。48例肿瘤直径≤3cm,6例>3cm。本组高分化腺癌48例,中分化腺癌6例;肿瘤浸润浅肌层(T2)8例。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排便障碍,2例发生肠道出血。术手所有病例均接受放疗化疗,随访中2例局部复发(15%),复发时间为术后42(10-84)个月,复发病例再次行Miles手术。本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85%(45/53),10年生存率为55%(29/53),包括T1病变者分别为87%(39/45)及69%(27/39),T2分别为75%(6/8)及33%(2/6)。结论 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取得与根治术类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78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 防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78例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中施行TME,并对全组病例随访5年。结果 78例均随访5年以上。5年间共有10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3%(10/78),其中7例在二年内复发。局部复发与肿瘤病理性质和Dudes分期有明显关系。恶性度越高复发率越高,分期越晚复发率越高。TME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普通术式,生存期超过5年的有69例,5年生存率达88%(69/78),Dukes分期 A、B、C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9)、92%(51/54)和64%(9/14)。结论 TME是 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