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行手术治疗的胰管结石合并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8例患者术前均行腹部B超、上腹部CT平扫+增强或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Ⅰ型2例,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Ⅱ型1例,采用胰尾切除+脾切除+胰管空肠吻合术;Ⅲ型5例,采用胰管切开取石并胰管空肠吻合术。结果8例均成功手术,1例术后并发胰漏,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例血糖恢复正常。结论胰管结石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常合并胰腺炎、糖尿病甚至胰腺癌,后果严重,依胰管结石部位分型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7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胰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结果.结果 本组17例中胰头部胰管结石13例,胰体尾部胰管结石4例,合并胆石症6例,其中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Partington法);4例行胰管胃吻合术(Warren法);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Beger法);3例行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Duval法);1例行胰尾、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17例临床治愈,其中上腹部顽固性疼痛完全缓解15例,血糖控制2例,胰漏2例,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胰腺癌.结论 针对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不同状况采取的手术方式应高度个体化,有主胰管扩张者采取引流术,无胰管扩张及局部胰腺病变者采取胰腺部分切除联合内引流术,同时注意尽量保存胰腺组织功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3年12月15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中4例合并胰管结石,5例合并胰腺囊肿;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同时行胰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17例完成手术,1例损伤肠系膜上静脉大出血术中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疼痛完全消失;胰肠或胆肠吻合4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顽固性疼痛,反复住院治疗。结论〓外科手术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合并胰管结石,5例合并胰腺囊肿。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1例同时行胰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比较不同术式对腹部疼痛的缓解率。结果 17例完成手术,1例损伤肠系膜上静脉大出血术中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61.5%),疼痛完全消失;胰肠或胆肠吻合4例(30.8%),疼痛部分缓解;胰肠吻合和胃肠吻合1例(7.7%),疼痛无缓解,反复住院治疗未痊愈。结论外科手术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的分型与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9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43岁,年龄范围为10~78岁。Ⅰ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合并胰周假性囊肿行假性囊肿外引流术。Ⅱ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选择行胰体尾+脾切除术、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Ⅲ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合并胰周假性囊肿行假性囊肿外引流术。Ⅳ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疼痛复发或再发胰腺炎、血糖情况、新发糖尿病及腹泻。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48例Ⅰ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6.8±1.9)h,术中出血量为(398±110)mL;8例因胰管不扩张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7±0.8)h,术中出血量为(137±62)mL;25例胰管扩张均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9±1.5)h,术中出血量为(123±58)mL。8例Ⅱ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1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 mL;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7±0.8)h,术中出血量为(145±39)mL。49例Ⅲ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7.2±1.4)h,术中出血量为(415±98)mL;45例因胰管扩张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3±1.1)h,术中出血量为(135±47)mL。16例Ⅳ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均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手术时间为(3.3±1.3)h,术中出血量为(150±27)mL。(2)术后情况:48例Ⅰ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1.1)d、(3.5±1.1)d、(14.8±2.7)d;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胃镜下止血后痊愈,1例经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无胆瘘发生。8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0.5)d、(2.5±0.4)d、(9.5±2.5)d;术后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胰瘘愈合。25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0.8)d、(2.5±1.3)d、(9.8±3.1)d;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经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8例Ⅱ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0 d、3.5 d、14.0 d;围术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0.5)d、(2.5±0.7)d、(8.5±1.5)d;术后2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胰瘘愈合。49例Ⅲ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0.8)d、(4.1±1.2)d、(15.3±2.4)d;术后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无出血、胆瘘发生。45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5±1.6)d、(2.8±0.9)d、(10.1±2.8)d;术后1例发生胰肠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后愈合,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1例发生B级胰瘘,予以穿刺置管、反复冲洗后愈合。16例Ⅳ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0.7)d、(3.3±0.5)d、(10.4±3.0)d;术后1例发生腹腔内少量出血,表现为桥襻引流管引流少量暗红色液体,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冲洗后愈合。(3)随访情况:121例患者中,113例(Ⅰ型44例、Ⅱ型7例、Ⅲ型46例、Ⅳ型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5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随访期间13例(Ⅰ型5例、Ⅱ型1例、Ⅲ型6例、Ⅳ型1例)术后疼痛复发或再发胰腺炎,55例(Ⅰ型15例、Ⅲ型40例)腹痛明显改善,45例(Ⅰ型24例、Ⅱ型6例、Ⅳ型15例)未诉腹痛。37例(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17例、Ⅳ型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20例(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12例)血糖恢复正常,17例(Ⅰ型7例、Ⅲ型5例、Ⅳ型5例)血糖需要药物控制;术后新增5例(Ⅰ型4例、Ⅲ型1例)糖尿病患者。3例(Ⅱ型1例、Ⅲ型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泻。2例Ⅲ型患者死亡,其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8个月因胰腺癌死亡,1例行保留胰十二指肠勺式切除术后5个月因再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慢性钙化性胰腺炎为良性病变,治疗应尽量保留胰腺功能组织;不同类型的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胰管结石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2007年间11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管结石患者均以上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且合并慢性胰腺炎,多数有内、外分泌功能障碍。B超、CT、ERCP及MRCP均可明确诊断。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胰体尾部结石行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头部结石行胰管切开取石,主胰管内置T型管引流。结论:B超、CT及MRCP是诊断胰管结石最主要的手段。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胰管结石的部位、主胰管有无狭窄及是否合并胰腺癌。  相似文献   

7.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11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6—2002年间11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痛、腰背痛、内、外分泌功能障碍是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常见症状,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均可明确诊断。本组中9例行胰管空肠引流术,1例合并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尾切除术,10例术后腹痛消失。结论 B型超声可作为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胰管切开取石和胰管空肠引流为胰管结石的合理术式;胰管结石易合并胰腺癌,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胰管结石的分型、外科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胰管结石病人21例,分析不同类型病人胰管结石分型、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全组均采用影像学B超、CT或MRCP检查确诊。将胰管结石分为四型:Ⅰ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主要是采用内镜取石,内镜治疗失败后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手术);Ⅱ型:结石主要位于胰体部,主要采用内镜取石,内镜治疗失败后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肠吻合(Partington手术);Ⅲ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尾部,主要采用胰尾部加脾切除;(4)Ⅳ型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要采用胰头切除,大口径胰管切开取石加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论在胰管结石治疗中应根据胰管结石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4例胰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4例病人均有上腹痛症状,1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14例病人中,13例病人行手术治疗,1例放弃手术。其中10例行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内置T型管引流,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上腹痛及合并慢性胰腺炎是胰管结石的主要临床特点,B超、CT及MRCP是诊断胰管结石最主要的手段,手术治疗是胰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手术方式应该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Chen Y  He Y  Zhao J  Liu Y  Liu YF  Cao HL  He H  Gao ZQ  Dou K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7):417-420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并根据外科分型制定相应的有效处理对策。方法结合文献对33例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治疗方法与结果,提出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和处理对策。结果根据影像学(B超、ERCP、CT)检查结果和手术探查结果,将胰管结石分为四型:(1)I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内镜取石,介入治疗失败或疗效不佳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手术);(2)Ⅱ型:结石主要位于胰体部,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Puestow 手术);(3)Ⅲ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尾部,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胰尾部加脾切除;(4)Ⅳ型: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胰管,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Puestow.Gillesby和胰颈部离断,胰管探查取石加胰管两断端空肠Rous-en-Y吻合手术。结论正确的术前及术中诊断、分型,结合针对性的个体化处理对策在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管结石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胰管结石的治疗:附3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3年我院收治的37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Ⅰ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以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为主;Ⅱ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体尾部,以采用胰尾部或加脾切除为主;Ⅲ型, 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要采用胰头切除,大口径胰管切开取石加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病例无死亡。治疗后2周内症状不同程度缓解。随诊31例(83.8 %),随诊时间为6~7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在胰管结石治疗中应根据胰管结石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外科治疗关键是清除胰石、切除病胰、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9年1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31例,结石位于胰头部;Ⅱ型7例,结石位于胰体尾部;Ⅲ型16例,结石分布于全胰.根据胰管结石的分型,10例患者(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2例)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胃吻合或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A组),24例患者(Ⅰ型16例、Ⅲ型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B组),15例患者(Ⅰ型9例、Ⅲ型6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C组),5例Ⅱ型患者行胰体尾+脾切除术(D组).应用t检验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2.2±1.2)h,平均失血量(127±2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4±4.3)d,平均住院费用(3.24±1.15)万元;9例获随访的患者中5例结石复发.B组平均手术时间(7.6±1.1)h,平均失血量(409±3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9±2.5)d,平均住院费用(7.93±1.35)万元;21例获随访的患者中未见复发.C组平均手术时间(4.1±0.7)h,平均失血量(156±63)ml,平均住院时间(10.3±2.1)d,平均住院费用(4.12±1.22)万元;15例获随访的患者中无结石复发.D组平均手术时间(3.3±1.4)h,平均失血量(185±36)ml,平均住院时间(9.3±2.0)d,平均住院费用(3.22±1.05)万元,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获随访患者中无结石复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治疗Ⅰ、Ⅲ型胰管结石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3,14.099,11.550,9.103,P<0.05).结论 胰管结石分型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是Ⅰ、Ⅲ型胰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Ⅰ、Ⅲ型胰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慢性胰腺炎合并Ⅰ、Ⅲ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典组2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勺式组28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经典组患者中慢性胰腺炎合并Ⅰ型胰管结石18例,合并Ⅲ型胰管结石9例。勺式组患者中慢性胰腺炎合并Ⅰ型胰管结石16例,合并Ⅲ型胰管结石12例。经典组患者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吻合,胰肠吻合采用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放置胰管支撑管。胆肠吻合采用空肠与胆总管端侧连续吻合。勺式组患者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作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采用“四边法”向胰头方向切开胰管。距离十二指肠边缘1cm处切除胰管前方的胰腺组织,暴露胰头部的各分支胰管,取尽结石,沟通主胰管。对合并Ⅲ型胰管结石的患者,必要时可剖开胰体尾部的胰管取石。消化道重建采用胰勺面空肠Roux—en—Y吻合术。采用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2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结果术中经典组2例患者改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勺式组1例患者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典组实际施行手术人数为26例,勺式组为29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在术后2周左右得以改善。经典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1.6)h,出血量为(460±88)mL,术后住院时问为(18.0±3.5)d,住院费用为(7.8±2.1)万元,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勺式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1.0)h,出血量为(120±36)mL,术后住院时间为(9.5±2.9)d,住院费用为(3.9±1.2)万元,并发症发生率为3.4%(1/29)。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58,11.365,6.325,8.647,x2=3.976,P〈0.05)。5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6个月至5年),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经典组患者中24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微腹痛,1例腹痛剧烈,诊断为胰肠吻合口处胰管开口狭窄,经再次手术切除部分胰体组织后缓解;19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12例病情好转或血糖恢复正常。勺式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2例术后轻微腹痛,疼痛时间较为短暂,未行处理;22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16例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对慢性胰腺炎并Ⅰ、Ⅲ型胰管结石的患者,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勺式切除术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髋臼及其周围肿瘤的分区与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髋臼及其周围恶性肿瘤行整块切除、不同方法髋臼重建的疗效.方法 72例髋臼及其周围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肿瘤整块切除、髋臼重建手术,男42例,女30例;年龄16~78岁,平均41岁.软骨肉瘤39例、骨肉瘤10例、骨巨细胞瘤9例、Ewing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血管外皮瘤l例、单发转移癌3例.肿瘤累及Ⅱ区、Ⅰ+Ⅱ区、Ⅱ+Ⅲ区、Ⅰ~Ⅲ区、Ⅰ~Ⅳ区和Ⅱ+Ⅲ+Ⅴ区者分别为4、16、29、7、10和6例.髋臼重建包括组配式人工半骨盆50例、马鞍式关节置换7例、骨盆灭活再植8例、股骨近端与盆骨融合7例.结果 6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5年(1~8年).11例局部复发,8例深部感染,6例脱位.45例行组配式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患者ISOLS评分平均22分.优7例、良24例、可9例、差5例.其中优良病例均为累及Ⅱ区和Ⅱ+Ⅲ区者,评分差的病例均为累及Ⅳ区者.5例行马鞍式关节置换、5例骨盆灭活再植和6例股骨近端与盆骨融合术患者,ISOLS评分平均为10、17和14分.结论 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重建方法以组配式人工半骨盆置换术后功能最好,骨盆灭活再植次之,马鞍式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最差.组配式人工半骨盆置换对单纯Ⅱ区肿瘤切除重建功能最好,其次为Ⅱ+Ⅲ区、Ⅰ+Ⅱ区、Ⅰ~Ⅲ区、Ⅱ+Ⅲ+Ⅴ区,术后功能最差为Ⅰ~Ⅳ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7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胰头肿块合并胰头部胰管结石,5例胰体结石,8例胰尾结石,1例全胰管结石.结石数量4~31枚.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行胰尾切除术.其中4例同时行脾切除术.结果 17例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胰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时间1~7年,复查CT,1例胰体结石复发.术前腹痛12例术后8例(66.7%)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术后未戒酒,慢性胰腺炎未控制,顽固性疼痛需止痛药物治疗.术前血糖升高10例,术后8例血糖恢复正常,2例仍需胰岛素控制.术前脂肪泻6例,有4例痊愈,2例仍服胰酶制剂.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多发胰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在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可行性及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Bismuth-CorletteⅠ~Ⅳ分型法,应用超声将28例肝门部胆管癌分为Ⅰ、Ⅱ、Ⅲa、Ⅲb、Ⅳ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各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采用仪器为Aloka650,EUB420,探头频率3.5MHz。结果 超声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率与分型准确率分别达96%和71%。施行切除术的病例数在Ⅰ+Ⅱ型与Ⅲb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Ⅳ型的手术切除率明显低于Ⅰ+Ⅱ型、Ⅲb型(P<0.01,P<0.05)。结论 超声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无创性分型诊断的重要方法,对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胰管结石88例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88例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有关文献.结果88例病人均伴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者8例,糖尿病10例,先天性胆管囊肿1例.手术56例,其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4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单行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胰体尾加脾切除术6例,开腹取活检1例.术后死亡1例.未手术者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论胰管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愿手术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10年9月行LC时发现Mirizzi综合征22例,对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13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1例。14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术前行ERCP检查7例,均未发生胆管损伤;术中胆管损伤6例,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4例行胆管瘘口修补术。1例Ⅳ型分离困难中转开腹,胆总管中下段缺失行胆肠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术后半年拔除T管后,患者有反复发热症状,经保守治疗1年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再次手术行肝脏右后叶切除术及肝门部胆管成形+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结论 Mirizzi综合征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时易发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前ERCP有利于明确诊断,减少并发症;部分Ⅰ~Ⅱ型患者可以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