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中医形神学说与现代新医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勤运 《国医论坛》2001,16(5):17-18
20世纪 70年代 ,西医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生物医学模式产生疑虑 ,从而提出“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 ,认为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医学行业中 ,便出现了生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一些心理学专科 ,通过心理的研究来解释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把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更广更深的范围。治疗疾病也从“只见病不见人”推进到坚持“治病又治人”的原则上。祖国医学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形与神俱”、“形神合一”的理论记载。在此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认…  相似文献   

2.
龙日辉 《四川中医》1995,13(11):8-9
“神”,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始于《内经》,代有阐述.近年来,关于“神”的讨论已有很多文章发表,它们从哲学、医学、心理学、文字学等不同角度论述了“神”的涵义、功能、发生发展、临床运用等诸方面,从而使中医对“神”的认识日臻完善,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特别是益智养生、心理治疗.但是,这些研究似对《内经》“神”的概念发掘不够深入.为了追本溯源,弄清“神”的本初涵义,本文对《内经》一书中有关“神”的章句逐一摘录,具体分析其特定含义,以及其共通内涵,冀能为“神”之讨论拾遗补阙.  相似文献   

3.
刘雅芳  程伟 《四川中医》2009,27(5):61-63
中医学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思想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精神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更是息息相关,儒道释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医学观念。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中医精神医学对心的认识、对形神观的论述有着截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视角。儒、道、释哲学提供了对人格的干预技术和调节心理平衡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防治精神疾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4.
此文主要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出发,分别对针刺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治神的内涵进行科学阐释,并对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三大心理学流派与治神的密切关系作出论述。针刺治神,即医生清净心神快速进入诊治状态,调节患者的情绪,医患双方建立信任感之后,引导患者专注于自身,使用针刺治疗调动其全身气血改善症状,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顺四时养生,对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自身加强锻炼,蓄积精力,推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三大心理学流派的研究内容与治神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即对于人的心理意识、行为情绪进行研究。探究中医学“治神”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共同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疗法,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身心医学体系——中医心质学,它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千年丰厚的文化宝库,同时又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理论为根坻,以中医体质学、中医心理学、整体心理学、灵性心理学以及现代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对心质的观察总结为基本视角,研究人类心质特征、心质类型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分析心质疾病的产生与发展,运用心质理论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及养生的全新学科,中医心质学的提出是医学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实际探索。本文就心质学的内涵和源流,心质学的三个维度包括心灵质、心识质、心意质的具体内容,中医心质学的概念、理论源泉及架构、优势及学术价值和心质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6.
汪卫东  孙泽先 《中医杂志》2012,53(13):1157-1159
“三神”即“元神”、“欲神”和“识神”.“三神”与中医之“神”的关系,“三神”之间的关系及“三神”与中医心理学、中医深层心理学、中医人格心理学的关系等都是中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医“三神学说”是中医心理学和中医精神病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祖国医学理论一直十分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有人专门作过统计,发现在《内经》中所涉及的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内容的表述达129篇,可见其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1中国传统心理疗法研究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心里活动过程指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和积极性等。这在《内经》中都归属于“神”的范畴,据初步统计,在《内经》中有关“神”的论述有150处之多。比较经典的如《灵枢.本神》的论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话可以作为《内经》心理思想的纲领。在这里,《内经》还把心理活动的神分为更加具体的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些均可以看作是对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表述。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内经》则主要以“五志”的概念加以描述,并与脏腑的功能活动联系起来,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更加具体地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祖国医学理论一直十分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有人专门作过统计,发现在《内经》中所涉及的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内容的表述达129篇,可见其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1中国传统心理疗法研究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心里活动过程指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和积极性等。这在《内经》中都归属于“神”的范畴,据初步统计,在《内经》中有关“神”的论述有150处之多。比较经典的如《灵枢.本神》的论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话可以作为《内经》心理思想的纲领。在这里,《内经》还把心理活动的神分为更加具体的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些均可以看作是对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表述。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内经》则主要以“五志”的概念加以描述,并与脏腑的功能活动联系起来,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更加具体地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祖国医学理论一直十分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有人专门作过统计,发现在《内经》中所涉及的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内容的表述达129篇,可见其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1中国传统心理疗法研究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心里活动过程指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和积极性等。这在《内经》中都归属于“神”的范畴,据初步统计,在《内经》中有关“神”的论述有150处之多。比较经典的如《灵枢.本神》的论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话可以作为《内经》心理思想的纲领。在这里,《内经》还把心理活动的神分为更加具体的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些均可以看作是对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表述。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内经》则主要以“五志”的概念加以描述,并与脏腑的功能活动联系起来,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更加具体地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  相似文献   

10.
中医气质学说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气质”,在本土化心理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医气质理论的形成不仅有坚实的医学基础,还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传统文化基础。由于这样的独特背景,中医气质理论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中医气质理论与科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医气质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为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加深中医气质理论合理内涵研究,扩展应用范围,是未来个性化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土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就其发生发展与基本规则进行了浅识。认为中医学的发展史堪称是诠释学发展史,强调读经典、做临床和跟名师是中医学诠释的3个基本手段,并就玄府概念诠释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药复方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复方化学和药理研究方法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研究方法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汇总.结果:回顾文献并结合作者实验室最近研究工作,提出了对中药复方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加强中药药理指导下化学研究;建立中药复方化学分析和代谢物组学研究方法;建立药效物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加强有效成分研究等.结论:多学科协作、新方法的涌现会对复方研究带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发展的"三大悖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华龙 《河南中医》2001,21(1):5-12
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背离现象,使中医学术从严格意义上讲并无明显的发展.通过表像和深层的观察分析,可将这些现象归纳为中医学发展的“三大悖论“,即“中医教育未入门;中医科研未上路;中医院被西医化“.中医教育未入门表现为:学制和招生制度的不科学,培养目标的不明确,课程体系重复繁琐,教材编写的无序性,中医高层次教育存在隐忧;中医科研未上路表现为:指导思想的背离,科研工作徘徊不前,新药研究停滞不前;中医院被西医化表现为:中医药人员知识结构的西医化,中医院医疗设备及技术的西医化.  相似文献   

14.
柯雪帆 《天津中医药》2005,22(5):355-358
日本汉方医对汉药的认识,与中医的认识相比,同中有异.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日双方的临床应用及认识,近年来中药实验研究结果等方面,并结合个人经验体会,选取中药麻黄、大黄、附子、桂枝,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探索、研究,使知识有所增加,见解较前明确,眼界逐渐扩大,思路愈显灵活.  相似文献   

15.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印度传统医学与中医药的相互影响,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中医药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医心理诊断、治疗、详细情况。方法:选取历代中医书籍和现代期刊中记录的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共122例,分别从案例年代、性别、年龄、疗程、致病因素、中医诊断、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合并治疗方案、现代诊断、现代治疗分类以及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等11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案例年代从唐代以前至近现代时期均有,其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0~50岁,疗程1天~1年以上58例(47.54%);治疗当天病情就获得缓解的占47.54%,1个月之内缓解的占68%。59例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其中,"忧"、"思"致病为最多,分别为10.66%和11.48%。疾病诊断多为癫狂、郁证等精神科疾病以外的内科杂症(心身疾病),占55.74%,在精神疾病中,以郁证为最多,约占总数的1/5。心理治疗方法中使用最多的依次是情志相胜法(19.67%)、暗示解惑法(14.75%)、激情疗法(12.30%)、劝说开导法(9.84%)、顺情从欲法(8.20%)和行为诱导法(9.02%)等,有31.97%的案例合并药物或针灸治疗。按现代诊断分别为神经症(16.39%)、应激相关障碍(10.66%)和癔症(8.20%)。有近一半(46.72%)的案例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某些理论一致,如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另有一些属于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相胜治疗。共有22例(18%)的案例中使用了有悖于伦理的方法。结论: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短程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等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语义Web是一项新兴的web技术,用以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巨型数据网络,从而支持更加智能的Web应用。中医团体在语义Web的推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介绍语义Web的基本概念,阐述语义Web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为该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