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Graves病(GD)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甲状腺体积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58例G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Ⅰ的含量,用多普勒超声测定甲状腺体积。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28例GD患者甲状腺组织IGF-Ⅰ的表达。结果:GD患者治疗前血清IGF-Ⅰ含量及甲状腺体积均高于正常对照(均P〈0.01),治疗后血清IGF-Ⅰ含量及甲状腺体积均下降(均/9〈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均P〈0.01);GD患者血清IGF-Ⅰ含量同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r=0.57,P〈0.01),血清IGF-Ⅰ含量与FT,FT4无关。IGF-Ⅰ在GD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GD手术治疗患者甲状腺组织IGF-Ⅰ表达强度与术前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IGF-Ⅰ水平与GD患者甲状腺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甲状腺局部分别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ysA)或三药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甲亢患者500例分为5组:Dex,CTX,CysA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单独口服义气风发甲状腺药物组(对照组)。局部治疗1次/周、连续3个月,然后每2周一次共注射4次,再改1次/月,共2个月,观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改变。结果:局部注射治疗组甲状腺明显缩小,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线粒体抗体(TMAb)下降速度及程度也较对照组为大,以三联药物治疗组疗效最显著。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亦无甲低及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亢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局部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ysA)、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及无水乙醇联合应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3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5组:A组:Dex局部注射;B组:Dex、CTX和CysA局部注射;C组:奥曲肽局部注射;D组:Dex、CTX、CysA和奥曲肽局部注射;E组:Dex、CTX、CysA奥曲肽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局部治疗每周1次,连续3个月;然后每周1次,共4次;再改为每月1次,共2个月,观察甲状腺体积和功能、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改变。结果: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局部治疗均可使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以E组最显著,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结论: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及加用奥曲肽于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亢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易恒安  陈雄波 《医学文选》2006,25(2):212-213
目的 探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并减少复发的措施。方法 将8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为对照组41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经CO2激光治疗后口服转移因子,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局部注射白介素-2,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复发情况和血清IL-2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复发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39.0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26,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白介素-2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是控制尖锐湿疣复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中TNF—α、IL-4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71例Graves病(GD)非突眼患者(45例未治疗的初诊患者为GDI组,26例治疗缓解患者为GDⅡ组)、3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及36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了血清中rrNF—α、IL-4的表达水平和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TNF—α、IL-4测定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血清总T3(TT3)、总T4(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TNF—α、IL-4显著增高(P〈0.05,P〈0.01)。GDI组的IL-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TNF-α/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GDII组的IL-4显著低于GDI组(P〈0.01)。HT组的TNF—α较GD组显著增高(P〈0.01);IL-4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IL-4比值显著高于GD组(P〈0.01)和对照组(P〈0.05)。各组中TNF—α和TNF-α/IL-4比值与TgAb、TmAb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TNF—α、IL-4共同参与AITD的发生。GD非突眼患者以IL-4升高为主,提示Th2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占优势;HT患者以TNF—α升高为主,提示Th1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GD)前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变化及IR程度与GD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初发GD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据IR抵抗程度由高到低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各24名;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24名为对照组C。治疗组应用ATD丙基硫氧嘧啶每日300—450mg,分三次口服,共8周。治疗组A与治疗组B用药剂量无差异,分别于治疗前后化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NS×FPG/22.5)。结果治疗组A治疗后FT3、FT4较前明显下降(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参考值;治疗组B治疗后FT3、FT4均下降(P〈0.01)至正常参考值范围。治疗后FT4在A、B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两组I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IR明显高于治疗组B和对照组C(P〈0.01),治疗组B和对照组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IR随着血中甲状腺激素下降而减轻,血中甲状腺激素降至正常参考值后,IR恢复于正常对照组水平。GD患者IR越严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控制病情、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参考值的时间将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7.
^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缩小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31I治疗Graves甲亢患者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对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190例Graves甲亢患者,随访观察3个月,详细记录其治疗前后3个月临床及相关检查资料。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辟0.033)、^131I治疗前甲状腺重量、服用^131I剂量及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情况、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因素与^131I治疗后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有关(P〈0.05)。(2)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未服抗甲状腺药的患者比服用药物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3倍者较其余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患者的甲状腺体积缩小较为明显。结论:^131I治疗后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与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情况、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131I治疗前甲状腺重量以及服用^131I剂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48例20岁以下青少年Graves病患者进行^131 Ⅰ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重量探讨治疗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有11例在半年后接受第二次^131 Ⅰ治疗。治愈32例(66.7%),甲减3例(6.25%),部分缓解13例(27.1%)。治疗前后FT3、FT4、甲状腺重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131 Ⅰ治疗青少年甲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适宜于甲状腺体积较大、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坚持长期ATD治疗、ATD治疗有严重副作用及不愿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甲状腺局部分别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ysA)或三药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甲亢患者500例分为5组:Dex、CTX、CysA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单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组(对照组).局部治疗1次/周,连续3个月,然后每2周一次共注射4次,再改1次/月,共2个月,观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改变.结果:局部注射治疗组甲状腺明显缩小,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线粒体抗体(TMAb)下降速度及程度也较对照组为大,以三联药物治疗组疗效最显著.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亦无甲低及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亢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Graves病(GD)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GD甲状腺组织和1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测定甲状腺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bFGF在GD甲状腺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表达(均P〈0.01),二者的表达与GD甲状腺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71,r=0.49,均P〈0.01);VEGF、bFGF在GD甲状腺组织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VEGF、bFGF与GD患者甲状腺内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功状态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甲亢未控制组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胎儿丢失,早产、羊水污染及左室肥大或高电压的发生率高于控制组(P〈0.05,P〈0.01);心率、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控制组(P〈0.05,P〈0.01)。结论: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将甲状腺激素控制在理想范围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包括Graves病(GD)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的患病特点、临床表现、缓解和复发趋势、诊治规律,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收集1994年至2008年3月儿科内分泌门诊资料完整的病例120例,其中HT78例,GD42例,按TANNER分期将患病年龄分为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比较HT和GD不同时期的患病率。对HT组比较初发病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按照不同发病年龄比较其抗体滴度水平,进行HT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体滴度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波测量HT和GD两组甲状腺肿体积比较大小。结果:78例HT病人中男女比例为1:5。HT组初发病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不同。HT组病人TGAb和TMAb阳性滴度比较,青春前期患病者高于青春期患病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HT组FT3与FT4水平呈正相关(P〈0.01),TGAb和TMAb滴度水平呈正相关(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GD组病人男女比例为1:1.6。HT青春前期患病率高于GD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甲肿,但甲肿体积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HT组病人患病率女明显高于男。青春期患病率高考虑与青春发育期内分泌容易紊乱有关。患病年龄越小儿童的病情越重,治疗时间越长,治愈越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9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1)SAP组与MAP组相比,PLT、PCT明显下降(P〈0.01),MPV和PDW显著升高(P〈0.05);(2)SAP组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P〈0.01),MPV和PDW明显下降(P〈0.05)。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血小板活性降低,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B超诊断仪检测50例甲亢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甲状腺。结果显示正常甲状腺体积10.43±2.62cm ̄3,23例(46%)甲亢患者甲状腺体积正常,27例(54%)体积增大,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10例(20%)。甲亢无甲状腺肿大、弥漫性肿大及混合性肿大,三组疗程差异显著(F=11.29,P<0.01)。甲状腺体积与疗程呈显著正相关(r=0.566,P<0.001)。结论:超声检测Graves病甲状腺能筛选出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以指导治疗,测定甲状腺体积能较好观察疗效,估计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地塞米松9mg/d,10天后渐减量而停药,14天为一疗程。结果经地塞米松治疗后,患者瘙痒评分,TBA、ALT、AST明显下降(P〈0.01),分娩孕周延长,新生儿体重增加(P〈0.05)。结论地塞米松是治疗IC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吴燕燕  孙世宏 《中国热带医学》2009,9(5):858-858,831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局部注射联合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复发的影响。方法8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先采用CO2激光切除疣体。治疗组46例,待创面完全愈合后,于局部皮下注射5-Fu+2%利多卡因注射液(按体积1:2)约0.5ml~1.0ml,2周1次,共4次,同时外用其混合液涂搽患外3日一次,共20次。对照组:采用a-干扰素300万u肌注,2日1次,10次1个疗程,之后观察2周,再重复治疗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0.87%,对照组为27.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3.98,P〈0.05)。结论5-Fu局部注射联合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经济实用,不失为治疗尖锐湿疣,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亢危象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抢救,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病情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病情改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提早(P<0.01);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能使甲亢危象患者的甲状腺素有效清除,病情迅速改善,病死率显著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虹  吴秀清  孙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585-2587,2590
目的 通过观察地塞米松、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TNF-α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途径。方法 选健康18日龄Wistar大鼠248只,随机取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组(0h)。其余大鼠按腹腔注射药物不同分成内毒素(L)、地塞米松预防(Dex)、谷氨酰胺预防(Gln)地塞米松治疗(D1)及混合Ⅰ(GD)混合Ⅱ(GD,)组,每组40只,各组于加LPS后2、4、6、24及72h分别断头取心脏固定,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NF-α。结果 L组心肌TNF-α在2、24h出现两次升高.、后者升高程度更明显,差异显著,P〈0.01;Dex、Gln、D1、GD和GD1组均出现心肌TNF-α升高减弱或后移现象,而且后者抑制作用更强,差异显著,P〈0.01,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组为GD1组。结论 TNF-α在内毒素血症心肌中起一定的损害作用,地塞米松对TNF-α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在推后1h给予效果更明显;谷氨酰胺对TNF-α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在使第一个高峰后移的同时各个时间点TNF-α峰值均降低;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脂类代谢紊乱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365-365,405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脂类代谢紊乱的表现。方法:4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组)治疗前后接受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测,并与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组治疗开始前的血清TC、TG、HDL—C和LDL—C浓度值均明显低于治疗结束后和对照组(P均〈0.05~0.01),治疗结束后甲亢组血清TC、TG、HDL—C和LDL—C浓度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均〉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脂类代谢受抑制,治疗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海林 《当代医学》2012,18(17):131-132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初诊GD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收治的临床确诊甲亢患者463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复发因素。结果经过ATD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的患者404例,复发者43例,复发率9.6%。结论药物治疗GD甲亢在安全性和接受度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在治疗效果上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药物治疗GD甲亢的复发不仅与药物疗程、甲状腺体积有关,还与TRab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